《肖申克的救赎》主演安迪逃跑的当晚,他是算准了会下雨打雷吗?怎么算的?

学霸地理


问题:《肖申克的救赎》主演安迪逃跑的当晚,他是算准了会下雨打雷吗?

实际上,安迪逃跑,并不是因为他算准了会下雨打雷,也不是其他回答中的收集天气预报,而是现实逼迫他不得不当晚逃跑,下雨打雷只是他逃狱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正规途径获取自由的念头,被无情摧毁。

而是安迪在从汤米口中,得知真正的杀人凶手另有其人时,他还抱有一丝希望,以为能通过典狱长的帮忙进行正规的法律程序重申判决,但是结果却与他的预期截然相反。

全心全意的为典狱长洗黑钱、做假帐,原本以为自己帮助他获利,对方会因此而感谢并乐于帮助自己伸冤,然而却换来的是无缘无故独囚一个月,这使他想要正规程序重获自由的希望破灭了,也让安迪认清了典狱长的恶毒。

喜悦与噩耗的交织,典狱长的态度,让安迪无比厌恶,恨不得马上检举他

被独囚一个月后的安迪,最为安慰他的,便是自己手把手教的徒弟,考取了一个好成绩,这让被关小黑屋的他,心里有了那么些许欣慰,因为自此汤米不再是一个盗窃不精、不学无术的废物了,而是拥有了一项技能。

然而因为要帮助自己重获自己的汤米,却惨遭典狱长诱杀,更丧尽天良的是,典狱长竟然随意的践踏着善良的汤米,像是命运的主宰一样,肆意夺取他人的性命。

知道这个噩耗的安迪,内心无疑是愧疚的,因为是自己变相害死了自己的徒弟,另一方面,当典狱长若无其事的告知安迪,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的同时,无视安迪的愤慨,进而威胁他,声称要将安迪丢到像三姐妹那样的人群中去;就连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图书馆,也要用砖头封死。

这样的威胁无疑是致命的,这也成为了安迪坚定逃狱的导火索,更是之后检举典狱长犯罪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不想这样的人渣,再为非作歹下去,更不想自己的命运再被他人掌握。

自己犯的错已偿清,逃狱已成定局,多方面的幸运,最终逃狱成功

安迪在与瑞德的聊天中,倾诉了自己虽然不是杀人犯,但是由于自己的不善言辞,导致妻子离自己越来越远,而这坐牢的20年,相当于对妻子的愧疚已经全部偿清。

在为典狱长做完最后一笔假账后,将自己的圣经与假账笔记对换,再加上典狱长的再次信任,促使了安迪能顺利穿走他的西装与皮鞋,而在牢房里收拾行李的那一刻,窗外电闪雷鸣,这也是安迪成功逃狱的关键,利用雷声的掩饰,砸破污水管道,从而顺利逃出监狱,看似破绽百出,其实只是偶然的关键因素,也许是电影为了想要给自由的主题,一个美好的结局,这才造就了安迪神算子一样的形象。

小星哥侃电影:一个专注于电影的上班族,希望能与头条的各位成为朋友,一起聊电影、分享电影趣事!


小星哥侃电影


在影片里,安迪作为出身金融家,而且爱好地质这两个特性一直是作为主要人物特征而一直铺垫不停的。


因为被诬陷入狱,而且一直在寻求以自由身逃出并非自身犯下罪行的指控,安迪一直在寄希望于监狱官方通过合法渠道洗刷自己的冤屈。但是入狱以后所经历的,(最主要的还是上任监狱长的合作者汤姆被杀,让安迪彻底断绝了对监狱长承诺的期望),让安迪认清了监狱管理方的阴暗与腐败,也打消了他合法为自己翻案的可能性。

于是,一直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安迪,一方面利用自己专业的金融知识,全心全意的配合监狱长的各种违法生意,为自己博取监狱里的人身安全和个人有限的自由支配的空间和时间;另一方面,坚持自己暗中的越狱计划,同时收集监狱长的罪状,为洗清自己的冤屈积累证据。

所以,安迪最后逃离肖申克监狱是经过长时间细心准备的行为。


他在扩建图书馆的时候,把重点投放在地质类图书上;又利用做石雕的方式保留了锤子;还合理的搞到了女明星的海报,掩盖墙上的坑洞;然后,收集天气预报信息,等待有足够强度雷雨的天气;当夜偷盗监狱长的新皮鞋,夹带了典狱长的各种黑资料,为自己出去之后告发监狱做准备。

然后,借助当晚雷雨天的雷声掩盖砸烂下水道的声音,又借助下水管道里粪便的臭味和河水的洗涤掩盖自身的气味,保证自己能够安全逃离不被监狱追捕到。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不经意下进行的有意识行为!


巴塞电影


安迪一定是算准了会下雨打雷的,因为他需要雷声做掩护来砸污水管道,倘若没有雷声,安迪砸污水管道的声音会传到肖申克的监狱,在砸污水管时,安迪一边看着上面一边准备砸污水管,看到闪电之后等3秒就砸污水管,安迪很了解常识,他知道光速比声速快,雷声一般会在闪电出现的3秒后出现!


倘若他没有算准那天是雷雨交加,安迪没法逃走,第二天典狱长就会发现他偷换了自己的皮鞋和账本,那么安迪就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综上,安迪一定是算准了那天会打雷下雨的!那么,安迪是如何算准的呢?

其实,按照安迪的人设,算准打雷下雨并不是一件难事!安迪精通很多学问,首先就是他自身的专业金融,其次就是地质学,还有音乐、历史等等,安迪可是辅导很多人通过了学历考试,那么安迪精通气象学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我们小时候都学过一篇文章《看云识天气》,讲的就是通过观察判断几个小时之后的天气,而且准确度可以很高,我想安迪就是通过多年的研究精通了这门学问,通过看云、感受空气湿度、观察地表昆虫的生活习性等等来确定那天会下雨!


还有一点,安迪是可以听天气预报的,安迪每天都会在典狱长的办公室工作,典狱长办公室的设备都是齐全的,安迪可以在典狱长的办公室了解最近的天气信息,虽然那个年代的天气预报信息还不是太准,但总是可以作为参考的!

将天气预报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安迪对于当天天气的推断!

最后,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安迪在典狱长办公室工作的时候外面就已经下着雨了,可能当时下的还不大,也还没有打雷,但是这样的先兆增加了安迪对于天气的推测的准确度,安迪在典狱长办公室工作时发现外面下起了雨便决定当夜逃走!


总之,对于安迪这个天才来说,预测到当晚会电闪雷鸣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安迪一定会谨慎入微,因为“不成功,便成仁。”


草根说电影


安迪在最后越狱逃跑时,借着雷雨天气,借着雷声,用石头砸开了下水道。

很多人对这一幕不解,因为影片中并没直接表明为何安迪知道那天是雷雨天。

其实这并不用纠结,因为安迪已经换上了典狱长的新鞋子。

这就代表着,安迪还没到监狱时,就已经知道了今晚能逃走,也就是知道今晚会有雷雨。

知道天气的途径有很多,可能是因为安迪太聪明,在监狱的十九年间学会了气象学,能预测天气。

但我个人对这种说法并不看好。因为连天气预报都不准,何况个人的气象预测呢?


首先,影片中的人物穿着大多都是长衫短袖,也就是说明监狱所在地的气候变化并不明显,温湿度都比较高,降雨较多。

再者,安迪作为典狱长特批的人,他在典狱长办公室呆的时间很长,哪怕典狱长走了,他也会在办公室为他擦皮鞋。

也就是说,安迪可能在擦鞋时,就看到窗外要下雨,只是没在镜头中表现出来。

再者,典狱长屋里有报纸,报纸上应该会有天气预报。(如果没记错,典狱长应该是看报纸才知道自己出事的)

这个别抬杠,我特地查了查资料,天气预报最早出现在1875年的《泰晤士报》上。

而到了1950年-60年之后,美国气象预测行业理论和技术到了大发展阶段,准确度已经很高。所以安迪很明显能看出哪天具备逃跑条件。

否则他也不会傻到把新衣服肥皂装在塑料袋里,把皮鞋穿在脚上回监狱。


当然,退一万步讲,如果当天没下雨怎么办?

也好办,再把衣服送回去呗。

毕竟典狱长每天让他擦鞋送洗衣服,所以他出入典狱长办公室是畅通无阻的,而且一定会在典狱长上班之前就需要把皮鞋衣服准备好。


当然,看电影千万别纠结细节,尤其是这种伟大的电影。如果能抠破他的细节,那就不会有这么伟大了。

电影中不加入安迪获取天气的镜头,并不是为了省时间,而是为了加悬念。

导演铺了十九年,最后才把一个洞给漏出来,自然,也会把安迪私下做的努力都通过一系列手段遮盖住。

包括天气这事,没有镜头的感觉要更好一些。


梁宇航


精通地质学的安迪,并且利用自己对金融的知识作为在监狱里的“自由人”,学识渊博,思维严密,当然是会算准的!



果然书中自有黄金屋

安迪,一个年轻的银行家,如果不是因为妻子出轨后被杀,安迪有逃脱不了的罪责,他的前途不可估量。

安迪是一个有着广泛爱好的人,他精通地质学,所以一次偶然间在墙上刻字时发现了墙体结构。他锲而不舍的挖通了别人认为起码要一百年才可能挖通的地道!

同时,他对天文知识的了解也颇有见解,所以通过一些常规的地质观察和天气的变化,他能推算出来当天晚上一定要下雨,很正常。



行走在监狱的自由人!

安迪通过自己银行家的本领,为狱中的典狱长、狱员等人报税,领各种福利等等。最主要的是帮助典狱长洗钱。

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在监狱里可以相当自由了。他到典狱长的办公室工作,在图书馆工作。

换句话说,他的工作可以相对自由的空间。因为,狱员们不可能去监狱里排队报账的。那么,安迪通过收音机和这些与外界联系频繁的人获取信息,很容易的。



安迪心细,必要知道机会只有一次

安迪的逻辑思维相当严密,从他带肥皂、带典狱长的西装等出逃,便知道安迪把一切都计划得滴水不漏。

安迪准备了许久,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便是雷雨天气,那安迪选择换鞋这一天时,必定也是东风已来。

安迪这个人物设定,他不会做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事儿。安迪很清楚,他只有一次机会,否则他将被终身监禁。



最后,一部电影看完以后,能有一些设想更能说明剧情很好,值得令人思考。

这部电影令人思考的,的确太多了。我想说,希望自由能坚定的在心中!


无心浪味仙


隧道、招贴画、坚硬的石头、刚好容身的管道、外加雷电交加的夜晚,一切都是似乎是巧合,出人意料的各种因素同时叠加在那一晚,最终成就了那次经典的越狱。



可能大家都有这个疑问,为什么安迪能正好算出当天晚上就有雷鸣闪电呢?为什么安迪就知道那条管道就能刚好容身而不至于把自己憋死呢?为什么越狱当晚没有人查房呢?这一切的为什么,就让我们从电影中寻找答案。

1.安迪是怎么算出当晚有闪电雷鸣的?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天气都是最难预测的。而我们的主角却成功的选择了一个电闪雷鸣的天气,并利用闪电的掩护砸开了污水管道。难道安迪能够预测天气?

不尽然,我认为这是个等待的结果。

从小说原著及电影里我们可以知道,安迪是个非常有耐心的人,他可以做到每天只挖一点点,持续挖18年。这样的耐心是十分恐怖的。如果你读过原著,你会了解到,安迪为了逃脱,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而为什么他之前的雷雨天气没有选择逃脱。在影片中我们可以得知,安迪知道有人可以作证自己是蒙冤入狱的了,他更希望自己能以合法的方式出狱。所以他一直在等待,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份公正。但是随着汤姆的被杀,一切都化为泡影,这就促使他下决心逃走,而雷雨天气只不过是个巧合罢了。这可以说是运气,但是这些又都是安迪细心准备了18年的结果。

2.为什么安迪能知道那条管道能用石头砸开,并且容纳自己?

安迪喜欢研究石头,这点我们可以从狱友们为他不停地收集石头中看出。但也可能这是安迪为了掩饰自己寻找坚固的可利用的石头所做出的假象。不管什么解释,安迪都成功的用刻象棋这个小爱好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开了。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寻找,我想找到一块坚硬的石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安迪如何知道那条管道能够容身,我们可以认定,在进入这条管道之前,细心谨慎的安迪一定预先做过勘察,因为从电影以及原著中,我们不难发现,安迪是一个心思缜密,聪明,但又不乏进取精神的人。

所以,在进入这条管道之前,安迪一定是做过大量细致的调查的。

3.为什么监狱夜间的巡查没有发现安迪逃跑了?

安迪与狱警们的关系很好。

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从电影里看出,安迪平时跟狱警们相处的很好,就连最凶恶的狱警哈得利也成为了他的靠山,而能够自由出入监狱长所在的大楼就是最好的证明。作为回报安迪也尽心尽力的为这些狱警们处理各种财务问题。就算是后期安迪遭到监狱长的暗算,被狱警们施加拳脚,一旦安迪再一次为监狱长服务,监狱长那句“很高兴你又回来了”,基本上可以确定安迪在监狱的地位得到了恢复。

肖申克监狱作为一个监狱长一手遮天的地方,没有狱警会愿意冒着得罪监狱长的风险而去惹安迪的麻烦的。

所以,安迪的牢房在夜晚可以确定是不会有什么狱警会去关注的。

4.为什么安迪能够成功逃脱而没有人能追捕他?

这个问题是最简单的了,我们可以在电影里清楚的看到,安迪为监狱长制造了一个“社会人”,他有完整的身份证明,有驾照,有出生证明,有一切证件。而“巧合”的是,这个“社会人”的签名就是安迪写的。

我们不得不佩服安迪的心思缜密,他已经将一切都计划好了,就连逃脱后如何摆脱追捕都如此完美。

安迪的整个越狱行动看似是运气女神的眷顾,但是追根溯源,还要归于他自己长达18年的精确计算与坚持不懈的准备,否则就算是再合适的天气,一时冲动也无法完成这样完美的逃脱,而且还顺带揭发了监狱长一众人的恶行。

亲爱的朋友们,以上就是我对于这部电影的个人理解,你们呢?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


黑白猫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自入狱以来一直寻求着人格尊严的保障,为此他做了很多的努力,为监狱洗黑钱、搭建图书馆、辅导学习、墙壁挖洞乃至最后越狱都是情节层层递进的结果。

安迪的越狱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激情越狱,而是经过长期谋划和准备。期间也存在安迪借助自己的特殊才能在肖申克赢得小小的一片天地,甚至让安迪也产生终老监狱的幻想(弗里曼旁白:安迪有几年没有动过墙壁)。

但是出现另外两个支线剧情:老图书管理员意外自杀;汤姆被监狱暗杀。这两个事件击碎了安迪的幻想,越狱之心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


随后的情节急转直下,安迪高度配合监狱长的各种工作,同时也借助自己的专业能力(金融出身)为自己设立一个合法的新身份,在监狱长自以为降服安迪的时候,就是安迪逃出生天反戈一击的时候。

至于为什么越狱的那一天打雷下雨,或者不如换个思路:安迪选择了打雷下雨的夜间出逃。前文也提到过,安迪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出身金融、爱好地质,整部电影都在渲染这种性格,安迪将两种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通过金融能力获得大家的信任,通过地质能力谋划越狱。

很多小细节有所体会:扩建图书馆的时候,大家津津有味讨论《基督山伯爵》是不是越狱教科书,安迪却将重点投放在地质类书籍上,也通过做石雕的方式巧妙地合法保留石锤;通过爱好女明星的方式,掩盖越狱的坑道。

安迪越狱之时,也会做好万全的准备:偷盗典狱长的新皮鞋,夹带典狱长的黑资料,自然近期的天气预报安迪也有做好情报工作,挑选雷雨天气为了掩盖砸烂下水道的噪音,在充满粪便的管道中冲进河流掩盖自身气味。这一切的一切安迪都谋划到了,自然挑选雷雨天气越狱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鲸鱼电影


.

看到这个问题,真的想说上两句,那些拼命的和电影较真,吹毛求疵的,累不累呀??

.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而对于《肖申克的救赎》,很多人最喜欢的表达的有以下几点,我们就来一一看看。

.

第一:我想知道,安迪爬进洞后,海报是谁贴好的?

请问,谁说是四周都贴着的?

看完电影,虽然不能确定海报上面是究竟是贴着还是挂着的,但是,能肯定的是:海报的下面肯定是没贴,只是垂着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可以回想,当电影在介绍安迪的逃狱时,有一幕是:安迪正在用小锤子在黑夜中挖着墙,那时候,我们留意一下,安迪是掀开海报,钻到海报里面进行挖墙的。

安迪越狱的时候,掀开海报,钻进洞中,放开海报后,难道海报不会回复原样?还用再贴?

本来问起这个问题,是想表现看过电影后有思考,却不曾想,刚好就是说明没认真看!

.

第二:安迪,二十年都不换囚室?怎么又刚好是在边缘位置?

且不论刚好就有可能安迪被安排住在边缘的囚室。

就假设他被安排到其他的囚室,就单说安迪为监狱长洗钱和报税,根据这个关系,以安迪的智商难道连换个自己想要的囚室都不行吗?

且不论囚室真的有可能二十年不换,就算是一段时间后要换。

对于二十年不换,安迪找个理由不换,以安迪对监狱长的重要程度,难道会不同意?

.

第三:逃走时怎么就刚好打雷,他是算准的吗?

算准?请问一下怎么算?

留意到《肖申克的救赎》中,在描画安迪逃狱前的片段,都是描述室内的情况,没有室外的描述。

在安迪前往监狱长办公室的时候,天已经开始打雷,所以才会策划这天越狱,毕竟安迪天天都要去到狱长室帮忙记账的。

不过电影只是展现逃狱当晚情形罢了。

所以,不是逃走时刚好打雷,而是打雷了才逃走!!

.

你们觉得呢?

.

.


影视北阁


之前郭小迪写《肖申克的救赎》相关文章的时候,认真仔细的研究了一下《肖申克的救赎》,自由、希望、信念、体制、友谊、救赎这是我总结的《肖申克救赎》的一些关键词。

我们都知道,《肖申克的救赎》是弗兰克·达拉邦特改编了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作为一个成功的影视化改编,弗兰克·达拉邦特主要进行了以下三点改编。

1.安迪由矮个子改成了1.9米的蒂姆罗宾斯,主要是为了凸显英雄般安迪“高大全”的形象。瑞德由白皮肤,改成了黑皮肤,主要是为了凸显美国日益增强的人权意思。

2.监狱长由多个人,改为诺顿一个。集所有监狱长丑恶为一体,加强肖申克权利者的丑恶。他纵容手下的暴戾行为,利用囚犯廉价劳动力赚黑钱,报花帐和偷逃税,集万千丑恶为一体,为了彻底打碎安迪出狱的念头,他甚至枪杀了已经考取高中文凭,看到希望的汤米。

3.加强了老布的戏份,原著中,一小段话就滤过老布,而在电影《肖申克救赎》中,老布是男三的戏码。最终当战战巍巍的老布因无法适应监狱之外的正常生活上吊自杀时,

我们对在“体制化”中生存,又在体制化中消亡有了更多的理解。

然后,押题的部分来了,为什么在安迪在越狱的时候是雷雨天。郭小迪的身份首先是编剧,其次才是编导。对这个是有点了解的。艺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先打个比方,导演贾樟柯在其纪录风格的电影中多次出现UFO等比较特异的符号,那你要是问这些UFO来自哪里,是哪个时空的。我想,没有人能回答上来,因为那本来就是导演意识流,思考中虚幻的东西。回到《肖申克的救赎》,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肯定没有想安迪是怎么知道在安迪越狱的时候出现雷雨天的。《肖申克的救赎》在安迪越狱之前,整体影片都是阴郁的,不安的,压抑的。在安迪越狱的时候,导演为了让观众宣泄之前不满的情绪,特地安排了雷雨天,看到安迪爬出下水道,郭小迪当时情绪高潮了,这也是我特别喜欢《肖申克的救赎》的原因。你要知道,安迪越狱过程,在小说中是没有的。越狱的雷雨天是导演为了电影节奏特地安排的。

郭小迪是一个十八线编剧,十八线节目编导,一个感性有时不客观的影评小菜鸟,喜欢郭小迪文章和视频就关注+点赞来一波。谢谢各位看官大老爷。



我是个身在职场的人,平时喜欢看电影,看完之后,就迫切的想要找人讨论,就写点小影评或者感受,写出想要说的,然后有人看,会回应,就像交流,有共鸣,这种感觉很好,《肖申克的救赎》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平时找不到电影看了就拿出来重新看一遍,我觉得,安迪之所以想到用雷声掩盖砸管道的声音,是因为“演练”。

安迪逃跑并不是偶然的,安迪被冤枉杀害妻子,所谓“证据”确凿,他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是无罪的,只有呆在监狱里,当有一天一个证人出现了,并且知道了谁是真凶,安迪觉得自己出狱有望,渴望自由,满心的以为能上述成功,被无罪释放,但是监狱长需要安迪帮着做处理贪污的钱财,放安迪出狱,等于少了个免费帮手,而且安迪知道监狱长的一切,在监狱长看来,这是个隐患,只有安迪一辈子呆在监狱,才是最有利的,最安全的,但是这对安迪来说是酷刑。出狱无望,证人被杀,使得安迪下定决心出狱,也就是逃出监狱。

机会只有一次,必须是万全之策,一次成功,那么就要想好路线,方法,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怎么办,需要什么工具,从哪里得到,什么时间出去,怎么出去,出去之后怎么办,这每一步都在安迪的脑子里过了几百遍,哪个地方会出现什么状况,怎么解决,然后一遍又一遍的,演练演练演练,直到方案完美,才有了出逃那一晚。

安迪知道他要从管道里出去,也只有从管道里出去,那就要砸开管道,怎么砸开呢,工具只有石头,鹰嘴锄太小了,那就从捡一块尖锐的石头,管道是铁的,石头是硬的,不用想都有声响,出逃又必须是晚上,晚上夜深人静,声音穿的更远,墙的另一边也许住的就是人,很多人,所以必须得消音,又要砸开管道,又要消音,让别人听不到,怎么办呢。安迪也许瞬间就想到了雷声,也许想了很久,突然下雨了,给了安迪了灵感,总之他想到了用雷声掩盖撞击声,那剩下的就需要查到什么时候下雨了。这种信息并不机密,想办法得到信息就好。

在职场工作中,要完成一个项目,生产一个产品,工程师要策划填写一个“控制计划”,就是把生产中所有的失效模式都写出来,每一步,每一个环节,详细的列出来,然后写出对应措施,防错,把一切控制在有效范围内,这就叫做“控制计划”,这样生产出来的零件合格率很高,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对于安迪来说,“越狱”也是他的项目,想出所有的失败模式以及对应措施之后,出狱的成功率就几乎百分百了。

总之,我觉得任何我们觉得惊奇的、意想不到的举动,也许是别人为了事情能够做成,经过无数次演练的结果,并不是瞬间行为,对于安迪来说也是这样的,想好万全之策,才有出狱,获得自己自由的可能,所以,想到用雷声掩盖撞击声这个完美的办法,也并不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