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主演安迪逃跑的當晚,他是算準了會下雨打雷嗎?怎麼算的?

學霸地理


問題:《肖申克的救贖》主演安迪逃跑的當晚,他是算準了會下雨打雷嗎?

實際上,安迪逃跑,並不是因為他算準了會下雨打雷,也不是其他回答中的收集天氣預報,而是現實逼迫他不得不當晚逃跑,下雨打雷只是他逃獄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

正規途徑獲取自由的念頭,被無情摧毀。

而是安迪在從湯米口中,得知真正的殺人兇手另有其人時,他還抱有一絲希望,以為能通過典獄長的幫忙進行正規的法律程序重申判決,但是結果卻與他的預期截然相反。

全心全意的為典獄長洗黑錢、做假帳,原本以為自己幫助他獲利,對方會因此而感謝並樂於幫助自己伸冤,然而卻換來的是無緣無故獨囚一個月,這使他想要正規程序重獲自由的希望破滅了,也讓安迪認清了典獄長的惡毒。

喜悅與噩耗的交織,典獄長的態度,讓安迪無比厭惡,恨不得馬上檢舉他

被獨囚一個月後的安迪,最為安慰他的,便是自己手把手教的徒弟,考取了一個好成績,這讓被關小黑屋的他,心裡有了那麼些許欣慰,因為自此湯米不再是一個盜竊不精、不學無術的廢物了,而是擁有了一項技能。

然而因為要幫助自己重獲自己的湯米,卻慘遭典獄長誘殺,更喪盡天良的是,典獄長竟然隨意的踐踏著善良的湯米,像是命運的主宰一樣,肆意奪取他人的性命。

知道這個噩耗的安迪,內心無疑是愧疚的,因為是自己變相害死了自己的徒弟,另一方面,當典獄長若無其事的告知安迪,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的同時,無視安迪的憤慨,進而威脅他,聲稱要將安迪丟到像三姐妹那樣的人群中去;就連千辛萬苦建立起來的圖書館,也要用磚頭封死。

這樣的威脅無疑是致命的,這也成為了安迪堅定逃獄的導火索,更是之後檢舉典獄長犯罪的重要原因,因為他不想這樣的人渣,再為非作歹下去,更不想自己的命運再被他人掌握。

自己犯的錯已償清,逃獄已成定局,多方面的幸運,最終逃獄成功

安迪在與瑞德的聊天中,傾訴了自己雖然不是殺人犯,但是由於自己的不善言辭,導致妻子離自己越來越遠,而這坐牢的20年,相當於對妻子的愧疚已經全部償清。

在為典獄長做完最後一筆假賬後,將自己的聖經與假賬筆記對換,再加上典獄長的再次信任,促使了安迪能順利穿走他的西裝與皮鞋,而在牢房裡收拾行李的那一刻,窗外電閃雷鳴,這也是安迪成功逃獄的關鍵,利用雷聲的掩飾,砸破汙水管道,從而順利逃出監獄,看似破綻百出,其實只是偶然的關鍵因素,也許是電影為了想要給自由的主題,一個美好的結局,這才造就了安迪神算子一樣的形象。

小星哥侃電影:一個專注於電影的上班族,希望能與頭條的各位成為朋友,一起聊電影、分享電影趣事!


小星哥侃電影


在影片裡,安迪作為出身金融家,而且愛好地質這兩個特性一直是作為主要人物特徵而一直鋪墊不停的。


因為被誣陷入獄,而且一直在尋求以自由身逃出並非自身犯下罪行的指控,安迪一直在寄希望於監獄官方通過合法渠道洗刷自己的冤屈。但是入獄以後所經歷的,(最主要的還是上任監獄長的合作者湯姆被殺,讓安迪徹底斷絕了對監獄長承諾的期望),讓安迪認清了監獄管理方的陰暗與腐敗,也打消了他合法為自己翻案的可能性。

於是,一直一顆紅心兩手準備的安迪,一方面利用自己專業的金融知識,全心全意的配合監獄長的各種違法生意,為自己博取監獄裡的人身安全和個人有限的自由支配的空間和時間;另一方面,堅持自己暗中的越獄計劃,同時收集監獄長的罪狀,為洗清自己的冤屈積累證據。

所以,安迪最後逃離肖申克監獄是經過長時間細心準備的行為。


他在擴建圖書館的時候,把重點投放在地質類圖書上;又利用做石雕的方式保留了錘子;還合理的搞到了女明星的海報,掩蓋牆上的坑洞;然後,收集天氣預報信息,等待有足夠強度雷雨的天氣;當夜偷盜監獄長的新皮鞋,夾帶了典獄長的各種黑資料,為自己出去之後告發監獄做準備。

然後,藉助當晚雷雨天的雷聲掩蓋砸爛下水道的聲音,又藉助下水管道里糞便的臭味和河水的洗滌掩蓋自身的氣味,保證自己能夠安全逃離不被監獄追捕到。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不經意下進行的有意識行為!


巴塞電影


安迪一定是算準了會下雨打雷的,因為他需要雷聲做掩護來砸汙水管道,倘若沒有雷聲,安迪砸汙水管道的聲音會傳到肖申克的監獄,在砸汙水管時,安迪一邊看著上面一邊準備砸汙水管,看到閃電之後等3秒就砸汙水管,安迪很瞭解常識,他知道光速比聲速快,雷聲一般會在閃電出現的3秒後出現!


倘若他沒有算準那天是雷雨交加,安迪沒法逃走,第二天典獄長就會發現他偷換了自己的皮鞋和賬本,那麼安迪就會面臨更大的困難!

綜上,安迪一定是算準了那天會打雷下雨的!那麼,安迪是如何算準的呢?

其實,按照安迪的人設,算準打雷下雨並不是一件難事!安迪精通很多學問,首先就是他自身的專業金融,其次就是地質學,還有音樂、歷史等等,安迪可是輔導很多人通過了學歷考試,那麼安迪精通氣象學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我們小時候都學過一篇文章《看雲識天氣》,講的就是通過觀察判斷幾個小時之後的天氣,而且準確度可以很高,我想安迪就是通過多年的研究精通了這門學問,通過看雲、感受空氣溼度、觀察地表昆蟲的生活習性等等來確定那天會下雨!


還有一點,安迪是可以聽天氣預報的,安迪每天都會在典獄長的辦公室工作,典獄長辦公室的設備都是齊全的,安迪可以在典獄長的辦公室瞭解最近的天氣信息,雖然那個年代的天氣預報信息還不是太準,但總是可以作為參考的!

將天氣預報和自己的經驗相結合,可以大大提高安迪對於當天天氣的推斷!

最後,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安迪在典獄長辦公室工作的時候外面就已經下著雨了,可能當時下的還不大,也還沒有打雷,但是這樣的先兆增加了安迪對於天氣的推測的準確度,安迪在典獄長辦公室工作時發現外面下起了雨便決定當夜逃走!


總之,對於安迪這個天才來說,預測到當晚會電閃雷鳴並不是什麼難事,而且安迪一定會謹慎入微,因為“不成功,便成仁。”


草根說電影


安迪在最後越獄逃跑時,藉著雷雨天氣,藉著雷聲,用石頭砸開了下水道。

很多人對這一幕不解,因為影片中並沒直接表明為何安迪知道那天是雷雨天。

其實這並不用糾結,因為安迪已經換上了典獄長的新鞋子。

這就代表著,安迪還沒到監獄時,就已經知道了今晚能逃走,也就是知道今晚會有雷雨。

知道天氣的途徑有很多,可能是因為安迪太聰明,在監獄的十九年間學會了氣象學,能預測天氣。

但我個人對這種說法並不看好。因為連天氣預報都不準,何況個人的氣象預測呢?


首先,影片中的人物穿著大多都是長衫短袖,也就是說明監獄所在地的氣候變化並不明顯,溫溼度都比較高,降雨較多。

再者,安迪作為典獄長特批的人,他在典獄長辦公室呆的時間很長,哪怕典獄長走了,他也會在辦公室為他擦皮鞋。

也就是說,安迪可能在擦鞋時,就看到窗外要下雨,只是沒在鏡頭中表現出來。

再者,典獄長屋裡有報紙,報紙上應該會有天氣預報。(如果沒記錯,典獄長應該是看報紙才知道自己出事的)

這個別抬槓,我特地查了查資料,天氣預報最早出現在1875年的《泰晤士報》上。

而到了1950年-60年之後,美國氣象預測行業理論和技術到了大發展階段,準確度已經很高。所以安迪很明顯能看出哪天具備逃跑條件。

否則他也不會傻到把新衣服肥皂裝在塑料袋裡,把皮鞋穿在腳上回監獄。


當然,退一萬步講,如果當天沒下雨怎麼辦?

也好辦,再把衣服送回去唄。

畢竟典獄長每天讓他擦鞋送洗衣服,所以他出入典獄長辦公室是暢通無阻的,而且一定會在典獄長上班之前就需要把皮鞋衣服準備好。


當然,看電影千萬別糾結細節,尤其是這種偉大的電影。如果能摳破他的細節,那就不會有這麼偉大了。

電影中不加入安迪獲取天氣的鏡頭,並不是為了省時間,而是為了加懸念。

導演鋪了十九年,最後才把一個洞給漏出來,自然,也會把安迪私下做的努力都通過一系列手段遮蓋住。

包括天氣這事,沒有鏡頭的感覺要更好一些。


梁宇航


精通地質學的安迪,並且利用自己對金融的知識作為在監獄裡的“自由人”,學識淵博,思維嚴密,當然是會算準的!



果然書中自有黃金屋

安迪,一個年輕的銀行家,如果不是因為妻子出軌後被殺,安迪有逃脫不了的罪責,他的前途不可估量。

安迪是一個有著廣泛愛好的人,他精通地質學,所以一次偶然間在牆上刻字時發現了牆體結構。他鍥而不捨的挖通了別人認為起碼要一百年才可能挖通的地道!

同時,他對天文知識的瞭解也頗有見解,所以通過一些常規的地質觀察和天氣的變化,他能推算出來當天晚上一定要下雨,很正常。



行走在監獄的自由人!

安迪通過自己銀行家的本領,為獄中的典獄長、獄員等人報稅,領各種福利等等。最主要的是幫助典獄長洗錢。

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在監獄裡可以相當自由了。他到典獄長的辦公室工作,在圖書館工作。

換句話說,他的工作可以相對自由的空間。因為,獄員們不可能去監獄裡排隊報賬的。那麼,安迪通過收音機和這些與外界聯繫頻繁的人獲取信息,很容易的。



安迪心細,必要知道機會只有一次

安迪的邏輯思維相當嚴密,從他帶肥皂、帶典獄長的西裝等出逃,便知道安迪把一切都計劃得滴水不漏。

安迪準備了許久,所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東風便是雷雨天氣,那安迪選擇換鞋這一天時,必定也是東風已來。

安迪這個人物設定,他不會做沒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事兒。安迪很清楚,他只有一次機會,否則他將被終身監禁。



最後,一部電影看完以後,能有一些設想更能說明劇情很好,值得令人思考。

這部電影令人思考的,的確太多了。我想說,希望自由能堅定的在心中!


無心浪味仙


隧道、招貼畫、堅硬的石頭、剛好容身的管道、外加雷電交加的夜晚,一切都是似乎是巧合,出人意料的各種因素同時疊加在那一晚,最終成就了那次經典的越獄。



可能大家都有這個疑問,為什麼安迪能正好算出當天晚上就有雷鳴閃電呢?為什麼安迪就知道那條管道就能剛好容身而不至於把自己憋死呢?為什麼越獄當晚沒有人查房呢?這一切的為什麼,就讓我們從電影中尋找答案。

1.安迪是怎麼算出當晚有閃電雷鳴的?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天氣都是最難預測的。而我們的主角卻成功的選擇了一個電閃雷鳴的天氣,並利用閃電的掩護砸開了汙水管道。難道安迪能夠預測天氣?

不盡然,我認為這是個等待的結果。

從小說原著及電影裡我們可以知道,安迪是個非常有耐心的人,他可以做到每天只挖一點點,持續挖18年。這樣的耐心是十分恐怖的。如果你讀過原著,你會了解到,安迪為了逃脫,做了大量周密的準備工作,而為什麼他之前的雷雨天氣沒有選擇逃脫。在影片中我們可以得知,安迪知道有人可以作證自己是蒙冤入獄的了,他更希望自己能以合法的方式出獄。所以他一直在等待,等待屬於自己的那份公正。但是隨著湯姆的被殺,一切都化為泡影,這就促使他下決心逃走,而雷雨天氣只不過是個巧合罷了。這可以說是運氣,但是這些又都是安迪細心準備了18年的結果。

2.為什麼安迪能知道那條管道能用石頭砸開,並且容納自己?

安迪喜歡研究石頭,這點我們可以從獄友們為他不停地收集石頭中看出。但也可能這是安迪為了掩飾自己尋找堅固的可利用的石頭所做出的假象。不管什麼解釋,安迪都成功的用刻象棋這個小愛好把大家的注意力轉移開了。經過將近二十年的尋找,我想找到一塊堅硬的石頭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至於安迪如何知道那條管道能夠容身,我們可以認定,在進入這條管道之前,細心謹慎的安迪一定預先做過勘察,因為從電影以及原著中,我們不難發現,安迪是一個心思縝密,聰明,但又不乏進取精神的人。

所以,在進入這條管道之前,安迪一定是做過大量細緻的調查的。

3.為什麼監獄夜間的巡查沒有發現安迪逃跑了?

安迪與獄警們的關係很好。

我們可以非常明確的從電影裡看出,安迪平時跟獄警們相處的很好,就連最兇惡的獄警哈得利也成為了他的靠山,而能夠自由出入監獄長所在的大樓就是最好的證明。作為回報安迪也盡心盡力的為這些獄警們處理各種財務問題。就算是後期安迪遭到監獄長的暗算,被獄警們施加拳腳,一旦安迪再一次為監獄長服務,監獄長那句“很高興你又回來了”,基本上可以確定安迪在監獄的地位得到了恢復。

肖申克監獄作為一個監獄長一手遮天的地方,沒有獄警會願意冒著得罪監獄長的風險而去惹安迪的麻煩的。

所以,安迪的牢房在夜晚可以確定是不會有什麼獄警會去關注的。

4.為什麼安迪能夠成功逃脫而沒有人能追捕他?

這個問題是最簡單的了,我們可以在電影裡清楚的看到,安迪為監獄長製造了一個“社會人”,他有完整的身份證明,有駕照,有出生證明,有一切證件。而“巧合”的是,這個“社會人”的簽名就是安迪寫的。

我們不得不佩服安迪的心思縝密,他已經將一切都計劃好了,就連逃脫後如何擺脫追捕都如此完美。

安迪的整個越獄行動看似是運氣女神的眷顧,但是追根溯源,還要歸於他自己長達18年的精確計算與堅持不懈的準備,否則就算是再合適的天氣,一時衝動也無法完成這樣完美的逃脫,而且還順帶揭發了監獄長一眾人的惡行。

親愛的朋友們,以上就是我對於這部電影的個人理解,你們呢?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


黑白貓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自入獄以來一直尋求著人格尊嚴的保障,為此他做了很多的努力,為監獄洗黑錢、搭建圖書館、輔導學習、牆壁挖洞乃至最後越獄都是情節層層遞進的結果。

安迪的越獄不是一時心血來潮的激情越獄,而是經過長期謀劃和準備。期間也存在安迪藉助自己的特殊才能在肖申克贏得小小的一片天地,甚至讓安迪也產生終老監獄的幻想(弗里曼旁白:安迪有幾年沒有動過牆壁)。

但是出現另外兩個支線劇情:老圖書管理員意外自殺;湯姆被監獄暗殺。這兩個事件擊碎了安迪的幻想,越獄之心變得前所未有的堅定。


隨後的情節急轉直下,安迪高度配合監獄長的各種工作,同時也藉助自己的專業能力(金融出身)為自己設立一個合法的新身份,在監獄長自以為降服安迪的時候,就是安迪逃出生天反戈一擊的時候。

至於為什麼越獄的那一天打雷下雨,或者不如換個思路:安迪選擇了打雷下雨的夜間出逃。前文也提到過,安迪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出身金融、愛好地質,整部電影都在渲染這種性格,安迪將兩種能力發揮的淋漓盡致,通過金融能力獲得大家的信任,通過地質能力謀劃越獄。

很多小細節有所體會:擴建圖書館的時候,大家津津有味討論《基督山伯爵》是不是越獄教科書,安迪卻將重點投放在地質類書籍上,也通過做石雕的方式巧妙地合法保留石錘;通過愛好女明星的方式,掩蓋越獄的坑道。

安迪越獄之時,也會做好萬全的準備:偷盜典獄長的新皮鞋,夾帶典獄長的黑資料,自然近期的天氣預報安迪也有做好情報工作,挑選雷雨天氣為了掩蓋砸爛下水道的噪音,在充滿糞便的管道中衝進河流掩蓋自身氣味。這一切的一切安迪都謀劃到了,自然挑選雷雨天氣越獄也是計劃的一部分。


鯨魚電影


.

看到這個問題,真的想說上兩句,那些拼命的和電影較真,吹毛求疵的,累不累呀??

.

藝術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

而對於《肖申克的救贖》,很多人最喜歡的表達的有以下幾點,我們就來一一看看。

.

第一:我想知道,安迪爬進洞後,海報是誰貼好的?

請問,誰說是四周都貼著的?

看完電影,雖然不能確定海報上面是究竟是貼著還是掛著的,但是,能肯定的是:海報的下面肯定是沒貼,只是垂著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可以回想,當電影在介紹安迪的逃獄時,有一幕是:安迪正在用小錘子在黑夜中挖著牆,那時候,我們留意一下,安迪是掀開海報,鑽到海報裡面進行挖牆的。

安迪越獄的時候,掀開海報,鑽進洞中,放開海報後,難道海報不會回覆原樣?還用再貼?

本來問起這個問題,是想表現看過電影后有思考,卻不曾想,剛好就是說明沒認真看!

.

第二:安迪,二十年都不換囚室?怎麼又剛好是在邊緣位置?

且不論剛好就有可能安迪被安排住在邊緣的囚室。

就假設他被安排到其他的囚室,就單說安迪為監獄長洗錢和報稅,根據這個關係,以安迪的智商難道連換個自己想要的囚室都不行嗎?

且不論囚室真的有可能二十年不換,就算是一段時間後要換。

對於二十年不換,安迪找個理由不換,以安迪對監獄長的重要程度,難道會不同意?

.

第三:逃走時怎麼就剛好打雷,他是算準的嗎?

算準?請問一下怎麼算?

留意到《肖申克的救贖》中,在描畫安迪逃獄前的片段,都是描述室內的情況,沒有室外的描述。

在安迪前往監獄長辦公室的時候,天已經開始打雷,所以才會策劃這天越獄,畢竟安迪天天都要去到獄長室幫忙記賬的。

不過電影只是展現逃獄當晚情形罷了。

所以,不是逃走時剛好打雷,而是打雷了才逃走!!

.

你們覺得呢?

.

.


影視北閣


之前郭小迪寫《肖申克的救贖》相關文章的時候,認真仔細的研究了一下《肖申克的救贖》,自由、希望、信念、體制、友誼、救贖這是我總結的《肖申克救贖》的一些關鍵詞。

我們都知道,《肖申克的救贖》是弗蘭克·達拉邦特改編了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說。作為一個成功的影視化改編,弗蘭克·達拉邦特主要進行了以下三點改編。

1.安迪由矮個子改成了1.9米的蒂姆羅賓斯,主要是為了凸顯英雄般安迪“高大全”的形象。瑞德由白皮膚,改成了黑皮膚,主要是為了凸顯美國日益增強的人權意思。

2.監獄長由多個人,改為諾頓一個。集所有監獄長醜惡為一體,加強肖申克權利者的醜惡。他縱容手下的暴戾行為,利用囚犯廉價勞動力賺黑錢,報花帳和偷逃稅,集萬千醜惡為一體,為了徹底打碎安迪出獄的念頭,他甚至槍殺了已經考取高中文憑,看到希望的湯米。

3.加強了老布的戲份,原著中,一小段話就濾過老布,而在電影《肖申克救贖》中,老布是男三的戲碼。最終當戰戰巍巍的老布因無法適應監獄之外的正常生活上吊自殺時,

我們對在“體制化”中生存,又在體制化中消亡有了更多的理解。

然後,押題的部分來了,為什麼在安迪在越獄的時候是雷雨天。郭小迪的身份首先是編劇,其次才是編導。對這個是有點了解的。藝術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先打個比方,導演賈樟柯在其紀錄風格的電影中多次出現UFO等比較特異的符號,那你要是問這些UFO來自哪裡,是哪個時空的。我想,沒有人能回答上來,因為那本來就是導演意識流,思考中虛幻的東西。回到《肖申克的救贖》,導演弗蘭克·達拉邦特肯定沒有想安迪是怎麼知道在安迪越獄的時候出現雷雨天的。《肖申克的救贖》在安迪越獄之前,整體影片都是陰鬱的,不安的,壓抑的。在安迪越獄的時候,導演為了讓觀眾宣洩之前不滿的情緒,特地安排了雷雨天,看到安迪爬出下水道,郭小迪當時情緒高潮了,這也是我特別喜歡《肖申克的救贖》的原因。你要知道,安迪越獄過程,在小說中是沒有的。越獄的雷雨天是導演為了電影節奏特地安排的。

郭小迪是一個十八線編劇,十八線節目編導,一個感性有時不客觀的影評小菜鳥,喜歡郭小迪文章和視頻就關注+點贊來一波。謝謝各位看官大老爺。



我是個身在職場的人,平時喜歡看電影,看完之後,就迫切的想要找人討論,就寫點小影評或者感受,寫出想要說的,然後有人看,會回應,就像交流,有共鳴,這種感覺很好,《肖申克的救贖》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平時找不到電影看了就拿出來重新看一遍,我覺得,安迪之所以想到用雷聲掩蓋砸管道的聲音,是因為“演練”。

安迪逃跑並不是偶然的,安迪被冤枉殺害妻子,所謂“證據”確鑿,他沒有辦法證明自己是無罪的,只有呆在監獄裡,當有一天一個證人出現了,並且知道了誰是真兇,安迪覺得自己出獄有望,渴望自由,滿心的以為能上述成功,被無罪釋放,但是監獄長需要安迪幫著做處理貪汙的錢財,放安迪出獄,等於少了個免費幫手,而且安迪知道監獄長的一切,在監獄長看來,這是個隱患,只有安迪一輩子呆在監獄,才是最有利的,最安全的,但是這對安迪來說是酷刑。出獄無望,證人被殺,使得安迪下定決心出獄,也就是逃出監獄。

機會只有一次,必須是萬全之策,一次成功,那麼就要想好路線,方法,如果出現緊急情況怎麼辦,需要什麼工具,從哪裡得到,什麼時間出去,怎麼出去,出去之後怎麼辦,這每一步都在安迪的腦子裡過了幾百遍,哪個地方會出現什麼狀況,怎麼解決,然後一遍又一遍的,演練演練演練,直到方案完美,才有了出逃那一晚。

安迪知道他要從管道里出去,也只有從管道里出去,那就要砸開管道,怎麼砸開呢,工具只有石頭,鷹嘴鋤太小了,那就從撿一塊尖銳的石頭,管道是鐵的,石頭是硬的,不用想都有聲響,出逃又必須是晚上,晚上夜深人靜,聲音穿的更遠,牆的另一邊也許住的就是人,很多人,所以必須得消音,又要砸開管道,又要消音,讓別人聽不到,怎麼辦呢。安迪也許瞬間就想到了雷聲,也許想了很久,突然下雨了,給了安迪了靈感,總之他想到了用雷聲掩蓋撞擊聲,那剩下的就需要查到什麼時候下雨了。這種信息並不機密,想辦法得到信息就好。

在職場工作中,要完成一個項目,生產一個產品,工程師要策劃填寫一個“控制計劃”,就是把生產中所有的失效模式都寫出來,每一步,每一個環節,詳細的列出來,然後寫出對應措施,防錯,把一切控制在有效範圍內,這就叫做“控制計劃”,這樣生產出來的零件合格率很高,節約成本,提高效益。對於安迪來說,“越獄”也是他的項目,想出所有的失敗模式以及對應措施之後,出獄的成功率就幾乎百分百了。

總之,我覺得任何我們覺得驚奇的、意想不到的舉動,也許是別人為了事情能夠做成,經過無數次演練的結果,並不是瞬間行為,對於安迪來說也是這樣的,想好萬全之策,才有出獄,獲得自己自由的可能,所以,想到用雷聲掩蓋撞擊聲這個完美的辦法,也並不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