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超越苹果的可能性,是不是远远大于小米超越华为?

平心艾伦


华为超越苹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超越不只是喊喊口号就能实现。

两者经营数据最具说服力。

华为公布2019年第一季报,营收为1797亿元;苹果2019财年第一财季营收843亿美元(5669亿人民币)。营收规模足足比华为高3872亿元。

另外,依据年报来看,苹果营收规模比华为高1万亿元,全球有几家营收规模能达到万亿规模的企业?

尽管华为在2018年营收创纪录,营收高达7200亿元人民币,苹果2018财年营收规模为2656亿美元(1.78万亿人民币),足足比华为多1万亿元。利润更是无法比拟,华为净利润593亿元人民币,苹果净利润则高达595亿美元(3993亿人民币),利润是华为近七倍。

华为与苹果两者差距也不在同一维度,特别是华为利润不及苹果零头。苹果是全球最赚钱的上市公司,全球任何上市公司都无法比拟。而iPhone等智能硬件风靡全球,并结合服务以及可穿戴与智能家居业务迅猛增长,让苹果成为全球最大上市公司,市值近9800亿美元,换算人民币约6.6万亿。在即将进入5G时代,苹果依旧将傲视群雄。

小米超越华为也几乎不可能,但小米在智能家居攻城掠地,这个方向华为是追赶者。

智能家居物联网细分领域最具潜力和规模的市场之一,蕴含万亿市场规模,对于小米来说,因多年前就在积极培育生态链布局智能硬件,为此也收获颇丰。来自IoT与生活消费业务规模呈现出成倍增长,2018年营收同比增长87%至438亿元。按照这样增速在未来几年就可能突破千亿大关。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众多智能家居玩家来说,小米走在行业前列,结合IDC给出的数据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前五位的厂商分别是小米、海尔、美的、阿里与百度,他们占有国内近半市场份额,其中小米份额为16%排名第一。

今年,小米全面拥抱AIoT战略,并投入百亿支持支持AIoT发展,同时,2018年IoT与生活消费业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四年间营收规模增长逾9倍,这份成绩单让人惊叹。


杨剑勇


华为和苹果的距离-小米和华为的距离,个人认为还是华为和苹果的距离更大!可能很多人觉得华为和苹果出货量已经很接近了,今年稳稳的华为全球第二,小编承认,这都是事实!而且今年5G华为又有很大优势,但是苹果出货量全部是6000+的手机,华为最多的是1000+的,苹果新系列一年的出货量大概在6000万左右,去年华为p20打破销售记录,年出货量1600万台左右!而且iphonex、iphone8依旧是畅销机型!就算苹果出货量很低,但是利润依旧可以吊打三星!这就是苹果的强大!



苹果的优势在于软件,华为的优势在于硬件,软件方面ios吊打一切,硬件方面苹果也是顶尖的,其实经过近两年的手机变革,又会慢慢趋于平稳,华为p30相机进步就没有p20的进步大!创新乏力不是投钱就能解决的,苹果的软件优势就又会凸显!所以华为选择自研系统,这条路并不容易!但是华为的进步要比苹果大!差距越来越小!至于小米,需要在困境中找寻突破!



用心生活的小Q



每当这种问题,就是各位水军相互吐槽打架的时候,客观一点,不抹黑也不吹嘘,我花几分钟给大家简单梳理梳理其中的关系。

苹果与华为,神仙打架

其实如果单看手机市场,目前全球的前三霸主已经定好了,分别是三星、苹果、华为,其中三星又以超过第二名一亿台的销量稳居榜首,同时三星在屏幕、内存、芯片方面技术的绝对垄断地位,已经达到几乎无法超越的地步。所以我们总是会说,苹果与华为之间会有一场争夺战,而三星只是在一盘看戏的。

其实作为中国人,我们没必要刻意去挺华为或者贬低苹果,我始终还是觉得科技产业是全人类共同推动的事情。就像是之前华为向苹果伸出橄榄枝“愿意向苹果提供5G基带”那样,最终苹果选择了高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是保护了华为,因为大家的共同目标是牵制住英特尔,不让其进入移动芯片的研发,这样才能形成高通、华为、三星、苹果几家共分天下的局面。

其实从目前来看,华为对于研发的投入以及核心技术的掌握已经高于苹果了。华为手机目前有60%的零部件都是自己掌握的技术,比如手机最关键的CPU、基带、镜头等;而苹果主要是在系统和芯片两方面优于华为。这一点我们都知道华为在努力尝试做出自己的操作系统,这一次的“方舟编译器”就已经表明华为已经尝试改写安卓的底层。

华为与苹果目前最大的差异还是市场份额和整体的硬件利润,苹果在欧美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拥有绝对的霸主权,光是2017年iPhone全球营收12900多亿元,纯利润2700多亿元;而华为手机的营收为6000亿元,纯利润只有475亿元。也就是说一个苹果手机部门的利润约等于6个华为手机部门。

其差距的核心,还是在两个公司的定位上。苹果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定位在C端;而华为是全球最大的通信技术服务商,定位在B端。这种差距就在于论营销和用户体验,苹果吊打华为;论通信技术,华为吊打苹果。

华为与小米,今非昔比的老冤家

2018年第三季度,当小米喊出全年出货量超过1亿台目标的时候,华为已经宣布出货量已经超过2亿台了,这对昔日的老冤家,如今已经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

从表象来看,这种差距的出现一方面要归功于华为推出了荣耀系列与小米竞争。荣耀的诞生首先攻击的是小米的红米系列,与当时小米主打性价比不同的是,荣耀主打“续航、信号、质量”三块,首先将质量可靠做出来,这样一来就彻底将红米变成了单纯跑量的“刷单手机”;随后推出V系列和Play系列,主要对标小米数字系列,将小米稳定在2000元左右的价位上;当然还有Magic系列,直接与Mix系列争夺3000元以上价位的市场,打得小米很是恼火。

而华为这一边正是因为有了荣耀的牵制,才能安心将自己的P系列和Mate系列经过三年的迭代成功进入4000+的高端市场,与iPhone和Galaxy共同竞争。这样的局面也引得雷军不得不亲自出马Diss华为,喊出了“不服就干”“假装科普”这样的口号,并且将红米与小米拆分。其实从我个人角度来看为时已晚,华为已经将P系列和Mate系列打进了高端市场,留下荣耀与小米做竞争,牵制住其它友商;然而小米此时拆分出红米,两者在1500-2000元价位会出现竞争,同时Mix系列也没能进入4000+的高端市场,感觉小米与红米之间免不了要误伤许多。

其实本质来看,同样是企业的定位。小米至始至终将自己标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要打造自己的互联网生态,目前看来还仅仅局限在国内市场;而华为将自己定位是全球通讯技术服务商,要跟全球顶级的科技企业竞争抢订单,对于研发技术等等的重视自然不同。所以小米想要超越华为,不仅仅只是做好手机那么简单。


所以我个人看来,华为能够超越苹果的几率会更大一些,或者说只是时间问题。当然能否超越,关键就在于手机市场份额能否打败苹果。其实我倒不希望谁一家独大,更希望目前这样三足鼎立的局面,只有竞争,市场才会繁荣,消费者才会受益。


宋东珂


题主这么问就有点欺负小米的意思了,华为现在在手机销量上基本上和苹果相差无几,基本上已经有了和其抗衡的能力;至于小米和华为,不留情面的说两者差距真的有点大。

华为和苹果各自优势在哪?

1.华为的优势

华为相较于苹果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创新性、硬件水平以及5G通讯。

每一款华为手机都会有着超越上一款的设计,或者是带有一点“黑科技”,这种未知也是不少人喜欢看华为发布会的原因之一。至于硬件方面,华为在电池、充电技术等方面处于全面领先的态势。至于5G通讯这块,华为自家的芯片加上自研的一系列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处于领先地位。

2.苹果的优势

苹果虽然现在确实有点日暮西山的感觉,但是有两点是全面领先华为的,那就是用户基础和产品利润。

虽然华为已经成功打入美国、欧洲等国外市场,但是和深耕这些市场的苹果相比,在用户基础上还是差距蛮大的。况且用户已经习惯了IOS的系统,在选择上可能会更加青睐苹果。

产品利润这块苹果在手机行业绝对是一骑绝尘,有着让其他厂商流口水的利润率,最多能超过百分之六十。在这个方面,不管是华为还是其他品牌,也不管是在现在还是未来,华为都无法超越。

3.华为超越苹果只差时间

既然是谈到赶超,拿单一方面来对比就是耍流氓。如果从整体上来看,华为确实已经具备了超越苹果的力量。

凭借产品的创新性,虽然在欧洲等国外市场仍旧不能超越苹果,但是已经慢慢拥有了自己的忠诚用户。在手机销量方面,今年的第一季度华为更是交出了6700万部的优异成绩。相较于苹果隐藏销量数据,华为可以说是信心满满。

整体看起来华为现在是一个积极进取的追赶者,苹果更加安于现状故步自封,所以华为超越苹果完全不是问题。

小米和华为差距在哪?

这个咱们就不比了吧。成立时间上两者差了一大截,研发投入上两者差了20倍,销量上华为已经是国产的老大哥了。就在这几天,雷军终于又一次底气十足的宣布小米9现货了,但是现在4月都快过完了啊雷总,会不会有点时间晚了点。

小米最大的优势还是在本身定价,幸好雷军把利润控制的比较严格,所以现在小米还是一个很受人欢迎的品牌。还是希望小米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多进步,进一步解决产品产能问题。

现在苹果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产品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主动做出降价等措施改变现状,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如果苹果在下一款手机产品继续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那很可能就是华为超越苹果的契机。至于小米如何追赶华为,还是从各个方面慢慢来吧,这是个比较大的工程,急不来的。


知热点


目前来看的话确实如此,首先,从去年的销量来看的话,华为与苹果的销量距离大概在1700万部左右,也就是说这个差距确实是比较容易抹平的,但对比来看的话,小米与华为之间的销量对比已经超过了1亿部。



这是无论如何,在短时间内,小米也无法追上了,从理论上来说,华为超过苹果的销量确实是指日可待,甚至于今年就可以完成,但小米超越华为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从目前小米的整个状态来看,确实是比较困难。

曾几何时,小米的对手还是整个华为系列,但在目前的话,小米的对手已经变成了国内华为品牌的子系列荣耀。要知道在去年荣耀系列的整体表现非常强劲,一整年都压制住了小米的风头。



所以在今年开春以来,雷军才会用多枚重磅产品来挑战荣耀系列,从目前来看的话,战略已经成功,小米产品包括红米系列,都对荣耀系列旗下的产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性价比加上整机的优秀性能,让荣耀系列已经发布了两款产品,确实是在亮点方面乏善可陈。

也就是说今年华为想要超越苹果的话,很大一部分还要依赖于荣耀系列,但问题在于荣耀春季的整体表现已经很难称得上是优秀,如果下半年没有更大亮点产品售出的话,我个人是觉得荣耀今年肯定是要处于下风状态了。



总体来看的话,小米目前表现是非常强劲的,无论是数字旗舰系列,还是已经独立出去的红米note系列,都是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产品,确实在硬件性能上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个人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也就是说按照这个势头下去,小米在今年应该能够完全压制住荣耀系列,可以缩小与华为整个品牌的销量差距,但并不能接近华为的整体销量,因为这个销量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与此同时,华为在绝对旗舰上的成功已经是不可复制的,以小米目前的研发能力包括整体战略来说,应该是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尤其是小米采用的供应链体系,是整个国产手机通用的一个体系,也就是说公办硬件是很难在价格上做到大幅度的上涨!

这又会形成一个死循环,所以说小米如何破局,还要看后续的一系列策略。但追上华为的销量,还需要非常非常的努力在核心硬件层面有所突破,才有机会。


互联网的放大镜


不好判断,很复杂的问题。

表面有共性,但区别很大

1.色彩成像技术(设计师标配苹果)

更重要的,苹果有完善的生态系统,音乐,程序应用;

也因为生态,苹果历来高价低配,却流畅性最好。

这才是他最强的,其次,微软pc和游戏生态,索尼和任天堂有游戏生态,全球就这几家。

2.我是拥华为的,可不能否认,苹果在it消费品市场的优势,华为,先超越三星,之后成为如西门子。。。通用电器等技术集团更可期,华为更多技术基因,很像索尼,西门子类的研发型企业;

3.苹果不是技术研发公司(只是应用级研发,更多是供应链及技术整合),电脑,mp3,手机,都是在其他企业有产品,技术成熟后,他进入,整合,改进,提升,打法不一样,更像一个技术改进和应用整合的品牌研发公司;

4.反而小米的产品理念更接近苹果,但不具备苹果的生态优势,苹果,品牌溢价赚一把,应用生态又赚一把,硬件低配赚一把,小米还没第一阶段的品牌溢价呢。但产品的技术整合和设计理念在基因上,和苹果共通。

5.不用追求长青公司吧,我们需要的是更好的市场环境,避免腾讯式的垄断,新企业,能更多的起来,而且资本和管理团队能把他马上推向世界,目前为止,头条比较成功,旗下的抖音。

6.如果华为能处理好消费品市场(手机pc)和通讯市场的管理问题,并在以后的底层技术,消费品商业化运作,操作系统研发上发力,有可能。但每一样做好,都已经是世界级。

华为有底气,小米有思路。


万籁俱寂9188943


看华为历史,很长一段时间任正非都想出售华为,后来有不明资金投入,有人说是国家支持,所以之后华为就一帆风顺,没有任何阻碍,但现在没人说的清,华为谁说的算。后中兴报出问题,美国开始防范,但华为也能未免,孟电脑里有些资料也说明了一些问题。现任总四处奔波接受采访,几个月时间等于过去几十年的量。华为能挺过5g的坎,才有明天。


浮生如大白


准确的说华为超过苹果迟早的事!但是小米超过华为就不同了。华为为在世界各地的研究所,顶尖通讯科技研发人员,每年投发的经费可不少,事实证明华为一直在进步,每一次的发布会都会带来新的科技技术创新。而小米呢,手机和其他生活家电基本都是拼凑起来的,要么就是合作生产。不在一个层次上!


疯了1991


华为可以的,现在已经超越了,一个十几亿的人口大国吹一吹就上去了。超越宇宙指日可待。小米是给穷人用的没资格跟华为比。


数马评测


如果从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来看,乔布斯不但创造了苹果还改变了世界,虽然英年早逝,但他是全世界都承认和佩服的一位商业奇才。任正非作为华为的创始人,但说实话还没有华为手机知道的人更多,在国外就更没人听说过了,只能说一个是世界的,一个是中国的,现在谈超越还为时过早,除非我们和美国人在同一生活水平线上再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