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牛羊 坐家分紅

有自主發展意願和發展能力的貧困人口可以通過“菜單式”產業扶貧方式實現脫貧,那不具備生產條件和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又如何脫貧呢?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擴大貧困人口產業發展受益面,赤峰市喀喇沁旗把實施資產收益扶貧作為產業脫貧的一條重要補充路徑,通過資金入股、資產租賃、金融扶持、資產回購等方式開展資產收益扶貧模式,決戰貧中之貧、困中之困。

姚樹山是小牛群鎮小木營子村的貧困戶,由於年紀大無法發展產業,在自願簽訂《喀喇沁旗資產性收益扶貧項目確認書》後,老兩口共22000元的產業扶持資金通過資金入股、年末分紅的方式投入連盛鴨業,每年每人獲得700元的分紅。和姚樹山一樣享受連盛鴨業分紅的貧困戶在全旗有11000人,他們自願將產業扶持資金委託旗扶貧辦或鄉、鎮(街道)政府,統一組織實施資產性收益扶貧項目,並將財政扶貧資金撥付實施資產性收益項目的實施主體,享受收益。

在南臺子鄉,資產收益扶貧正以資產租賃的方式實施。南園移民小區在實施完房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光伏發電後,移民搬遷項目節餘資金約140萬元。鄉長李秀華介紹:“這筆錢將用於集中購置18棟日光溫室,對外出租,租金給小區的貧困戶分紅,預計每年人均可實現分紅收益800元左右。”另外,移民小區105戶貧困戶用自主發展產業金購置了24棟日光溫室,其中21棟對外出租,租金純收入18.63萬元用於分紅,人均增收908元。南臺子鄉還爭取到京蒙幫扶資金300萬元建設肉鴨養殖場一處,形成鄉政府固定資產對外出租,年純收入21萬元,同樣用於增加貧困戶收入,人均年收益約1000元。

旗扶貧辦副主任陳海東告訴記者,2016年以來,全旗共注入扶貧資金2.4億元,一方面解決了企業融資難問題,發展壯大了農牧業產業,另一方面帶動8300戶18400名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為了實現貧困戶“不見牛羊、坐家分紅”的增收目標,喀喇沁旗著重選擇了一批經濟效益好、生態效益優、建設成本低、市場前景廣的本地特色種植業、養殖業、中藥材、鄉村旅遊項目,實施資產收益扶貧。陳海東說:“在選擇過程中我們不侷限區域,深度挖掘‘合夥人’和‘經理人’,選擇樂於扶貧助困且誠信守約的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2016年,全旗將49個貧困村“三到村三到戶”資金2450萬元入股到24家經營主體實施資產收益,收益率12%,簽定一年合約先行試點,帶動貧困人口3027戶6745人。在試點取得較好成效的基礎上,2017年繼續將8053萬元扶貧資金注入到連盛鴨業、榮興堂藥業、浩源糧貿等經營主體實施資產收益,收益率10%,帶動貧困人口5283戶11699人,首個收益期5年。2018年繼續投入扶貧資金5000萬元到中昊物資、蒙野酒業等企業,實施資產性收益扶貧項目,從而保證未選擇“菜單”項目的貧困人口獲得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