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长市:移风易俗倡新风

安徽天长市:移风易俗倡新风

文 徐靖

唐来宝原是安徽省天长市一所学校的老师,因为一直喜欢吹唢呐,所以退休之后逢年过节经常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搭班子在村里唱戏。由于技艺高超,常常有人邀请他去红白喜事上吹唢呐。

在中国,一些地区受传统观念影响,红白喜事讲究大操大办。仪仗队、鼓乐队、酒宴等等一应俱全,互相攀比。一场婚礼、葬礼甚至掏空一个农村家庭一整年的收入。

2017年开始,安徽省天长市逐步实施“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文明实践活动。对婚丧市场和行业进行整顿,全面规范生产、经营和服务行为。天长市文明办副主任毛在玉说,“由于缺乏监管,婚丧行业存在漫天要价、随意收费的情况。现在,政府制定了收费标准,一般一天200元左右。”唐来宝算了一笔账,按照以前的风俗,一般要请四五个人,连续四五天,每人每天价格不低于150元,算起来,仅此一项就要花费3000多元。“现在,表演时间缩短了,每家1500元左右就能把事情办完。”

据天长市文明办副主任毛在玉介绍,天长当地盛行扬州小戏等多种戏曲,文艺气息浓厚,不过农村地区也普遍存在婚丧现场进行低俗表演的情况。为此,天长市一方面加强文明宣讲,另一方面,希望得到“唐来宝”们的帮助,创作符合时代气息的新作品。

安徽天长市:移风易俗倡新风

天长市根据本地风俗和实际情况,由市文明办牵头组织专业人员为本地大约20多个表演团体专门编制了曲目库,方便有需要的居民和相关行业从业者选择表演。“现在我们演奏的基本是传统戏曲,也会将一些流行歌曲元素融入其中,每周六我们还会自发组织一些文艺活动。”唐来宝说。

“移风易俗很难一蹴而就,一方面需要政府积极宣传国家政策,另一方面需要像唐来宝这样素质高有觉悟的群众起到带头作用”。毛在玉说,“未来,政府会逐步引导他们加入到文明实践的队伍中来,通过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明新风。”

原载于《农村青年》杂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