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手褐?一种罕见的受伤会变褐色的牛肝菌

有一类牛肝菌被亲切地称为“见手青”,因为它们的菌肉被压伤或手碰伤后会呈靛蓝色,因此得名。

每年雨季五月过后见手青就开始大批量上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记得去年云南的一项野生菌消费调查显示,牛肝菌的销量是排在了第一位,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味道鲜美,还有一个原因是价格相对亲民,大量上市的时候大概80元一公斤。尽管牛肝菌还无法人工栽培,但它可食用的种类不少,产量相对于其它野生菌来说是比较高的,所以价格并不贵。

见手褐?一种罕见的受伤会变褐色的牛肝菌

见手青的名气除了来自它是“牛肝菌”以外,还因为吃它容易中毒。

常见的可食用牛肝菌有:

粉见手——粉盖牛肝菌、红脚牛肝菌、粉被牛肝菌等;

红见手——血红牛肝菌、火红牛肝菌、红脚牛肝菌、砖红绒盖牛肝菌等;

黄见手——黄褐牛肝菌、华丽牛肝菌、黄柄牛肝菌等;

黑见手——茶褐牛肝菌、褐盖牛肝菌等;

紫见手——紫牛肝菌、櫈紫牛肝菌等。

这里说的“×”见手是指牛肝菌本来的颜色,它受伤后还是呈靛蓝色的。

除了这些牛肝菌之外,还有一些能够引起中毒的见手青,例如日本海氏牛肝菌、细网牛肝菌、黄粉末牛肝菌、青黄牛肝菌等。这些牛肝菌含有致幻的毒素,中毒现象一般表现为:眼睛周围貌似都有小人人在跳舞,有七彩小蘑菇在旋转,严重的会有幻觉,比如梦到家里到处是火,自己则拿着盆子浇水扑火等,主要原因是毒素伤及神经部分;另有昏睡不醒、感觉到头很重、眼睛涩难耐、昏昏欲睡的情况。

见手褐?一种罕见的受伤会变褐色的牛肝菌

最近翻看文章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种受伤后会变成褐色的牛肝菌,按照惯例,我亲切地称它为“见手褐”。

见手褐?一种罕见的受伤会变褐色的牛肝菌

这就是“见手褐”牛肝菌的真容,学名Paragyrodon sphaerosporus,可以清晰地看到这蘑菇在受伤后菌肉呈现褐色,来近距离看下。

见手褐?一种罕见的受伤会变褐色的牛肝菌

Paragyrodon sphaerosporus分布在美国的爱荷华州、堪萨斯州和科罗拉多州,夏秋季生长在草地上,被科学家称为“现代郊区中最常见的物种之一”,但仅限于部分地区,所以总的来说它也是非常罕见的一种牛肝菌。

见手褐?一种罕见的受伤会变褐色的牛肝菌

生长在草地上的“见手褐”,它和其它牛肝菌一样,菇体肥厚,肉质感十足,看起来就很好吃。科学家推测,这种牛肝菌以前很可能是生活在原始森林中,那时候并没有现在那么容易生存。

见手褐?一种罕见的受伤会变褐色的牛肝菌

如果用一个动词来形容这菌盖给人的感觉的话,“嘎吱脆”再合适不过了。

见手褐?一种罕见的受伤会变褐色的牛肝菌

这可不是掉色,科学家用化学试剂处理后才将这种牛肝菌表面的色素提取出来。

见手褐?一种罕见的受伤会变褐色的牛肝菌

白色到黄色的部分面纱,附着在菌柄的基部附近,最后塌陷在上面形成一层鞘。

见手褐?一种罕见的受伤会变褐色的牛肝菌

肥厚的“见手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