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麟先生講授《大學》連載十三:知止而後有定

潘麟先生少年向學,徜徉於佛老與文史哲等,玩味於儒家仁義良知之教,方知華夏智慧,一脈千古,樸實無華而又微妙深遠。為報聖賢教化之恩、國土養育之德,潘麟先生髮憤而著《〈大學〉廣義》,於此時代鉅變、舉世彷徨之際,以期張揚此聖學於當世及未來,企求薪火相傳,為民族指示方向,為人生指示歸途。

佛學可概括為“戒、定、慧”三學,此三學在儒家亦可見之。《大學》曰:“知止而後有定。”“知止”即戒學,就是要徹底理解儒家開示什麼、止什麼,以及儒家義理體系的基本性格和立學之本,且知為何如此。知其止後,我們自然就明白人生實踐之方向和生命價值之所在,這便是“有定”,即“定學”。此二學若明,我們自然明於“慧學”,闡發心性,在紛繁複雜的人世間,就不再容易迷失方向。在面臨各種微妙難辨的善惡、美醜、是非等等之時,就不會輕易地迷失判斷。

現將潘麟先生講授《大學》的視頻《知止而後有定》整理為文稿,發佈於此,以饗讀者。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連載十三:知止而後有定

主持人:“品味儒家經典,享受中華文化。”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東學西漸》之《大學》。我是主持人伊谷。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著名學者潘麟先生。潘老師您好!

潘麟先生:你好!

主持人:潘老師,我們之前講到了“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接下來的“知止而後有定”,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呢?

潘麟先生:印度文明的結晶就是佛學,佛學可以概括為“戒、定、慧”,又叫“三無漏學”。整個浩如煙海的佛教經律論三藏,無不圍繞著“戒、定、慧”三學而廣泛闡述,所以佛法就是“戒學”“定學”“慧學”。離開“戒、定、慧”三學,別無佛法,所以這三學被稱為“三無漏學”。“無漏”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其中任何一項都不可忽略、遺漏。“三無漏學”的意思就是別的都可以遺漏,但是“戒、定、慧”不可遺漏,若遺漏了這三者中的任何一個就不是一個完整的佛學了。

那什麼叫“戒學”?就是關於戒律的一門學問。戒律學簡稱為“戒學”或“戒”。“戒學”就是戒律,又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戒律就是指不同的宗教或思想體系有著不同的要求。以佛教來說,狹隘的“戒”就是以釋迦牟尼為主的歷代佛教宗師們,為規範佛門弟子的言行而制定的各類律條。狹義的戒律是所有的宗教體系和學術體系裡面都有的,如基督教的“上帝十誡”,就包括不可偷盜、不可佔有他人之財物等等,這些都屬於基督教裡面的戒律。佛教裡面也有兩百五十戒、三百六十戒等數量不等的戒律,這些戒律統稱為狹隘之戒律。為什麼叫狹隘之戒律呢?因為它僅限於這一個宗教教派內部,在這個教派之外就不適合了,所以它是一個狹隘的戒律。還有一個戒律就是廣義的戒律,是普適於所有人的,就是不管一個人有沒有宗教信仰,我們只要為人就必須持守這些戒律。那麼這些戒律是什麼呢?就是一切倫理學說、民俗傳統、道德實踐,這些都屬於廣義的戒律。不管一個人是不是宗教信仰者,我們只要為人就必須要過有倫理、有道德的生活,就必須要遵守某些規則,不然就不能算作一個完整的人。這種普適於所有人的規定、規範就是廣義之戒律。戒和律也是可以分開的,我們平時都是把戒、律合在一起來講,其實它們是可以分開的,即戒是戒,律是律。那麼戒是什麼意思呢?戒是遮止——遮擋和制止的意思,就是遮擋和制止一切惡行之發生。這是戒的意思。律是顯揚——彰顯和發揚,就是彰顯和發揚一切善行,並令其顯化,這就叫律。所以簡單地概括,戒是止惡,律是揚善,那麼戒和律合在一起,就是止惡揚善,謂之“戒律”。

主持人:儒家的戒律是怎樣的呢?

潘麟先生:整個儒學的宗旨就在於建立道德、發揚仁義、刊定善惡、“明明德”。因此整個儒家學說有種種德目——道德實踐之節目,如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究其實質,這些德目無非是一個龐大的、廣義意義上的戒律學說。相比較於佛學或其他思想體系,儒學是一個最為完備、最為透徹的戒律體系。除了狹義戒律和廣義戒律之外,我們還可以根據它的特性,劃分出自律道德和他律道德,即“自律戒律”和“他律戒律”。“他律戒律”就是外在的法律,比如王法的種種條文,還有各個宗教的戒條、戒規等。這些都屬於他律道德。除了他律道德之外,還有自律道德,儒家就是建立在自律道德之上的一個智慧體系和文明體系。

那麼自律道德是什麼?我們之前講“明明德”的時候就說過,自律道德就是把內在的德性、心性彰顯出來,並落實到具體的言行之中。自律道德也可以說是內在的心體和性體彰顯後,自其內在顯化出良知善願,對我們的言行給予指導和命令。此命令是我們道德行為和倫理行為的最高命令、最終極的命令,也是絕對命令。簡單地說,這個最高命令或者絕對命令,就是儒家所說的仁心之不容己。儒家有很多闡釋道德命令、絕對命令的詞語,比如說義不容辭,為什麼義不容辭?我辭了能怎麼樣呢?辭了就是違背了我們內在心性本有的道德屬性對我們言行的絕對命令,這個命令相當於是上帝的命令,是終極、絕對之命令,是不可以辭的,就是不可以迴避、躲閃的。我們一旦迴避和躲閃就違背了這個絕對命令,在基督教裡面就是違背了上帝的命令,在儒家就是違背了道德的命令。儒家把道德的命令視作無上之命令、絕對之命令,是不可以違背的,是需要遵守的。我們對內在心性所含本有的道德,以及對言行和起心動念的命令的遵守,就叫自律道德。儒家的整個知識體系、義理體系都是建立在自律道德之上的,也就是說,儒家是建立在內在的、先天的道德的絕對命令之上的。因此,真正的倫理道德學是歸儒家之所有。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連載十三:知止而後有定

主持人:那儒家和其他文化的道德規範要怎樣區分呢?

潘麟先生:基督教、佛教,或別的思想體系也有種種道德倫理之規範,但它們的倫理道德之規範、戒條,都屬於他律道德。他律道德不是道德之本義。道德之本義一定是自律道德,而儒家恰好就是建立在自律道德之上的文化體系,或者叫智慧體系。儒家之戒律學或者叫道德倫理學,才是真正的經世治國的倫理道德學,是在人倫日用之間而成就的。儒家的自律道德或倫理道德學,不是在天國中完成的,也不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或出世的山林之中實現的,而是在人倫日用之間成就、落實、擴充、圓滿。因此,儒家的倫理道德學是真正的倫理道德學,是開放的、光明的、入世的,也是充滿生機的、積極樂觀的、飽滿通透的倫理道德之學。因此,真正的倫理道德之學是儒學。

主持人:潘老師,那儒家的自律道德和“知止而後有定”的“定”有什麼樣的聯繫呢?

潘麟先生:那是非常直接的聯繫。因為只有“知止”了,只有有了自律道德了,我們才可以談“定學”。“知止而後有定”的“定”,是“定學”。那什麼是“定”呢?在此之前,我們要先明白什麼是“知止”。“知止”就是戒律,就是告訴人們什麼當為,什麼不當為。因為“戒”就是止惡,“律”就是揚善,那什麼樣的惡我們當制止?什麼樣的善我們當張揚?這個止惡揚善又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他律道德,就是外在的法律、習俗、宗教戒律教條等,即告訴我們哪些是善,哪些是惡;告訴我們如何去遮止惡,張揚善。但儒學不是建立在它之上的,而是建立在自律道德之上的。自律道德的善惡標準是我們內在的心性中本有的,即我們心性內部就有對善惡的評判標準,哪些是善,哪些是惡,都分得清清楚楚的。

我們只需要把內在的心性無保留、無遮擋、無阻攔地彰顯出來,我們自然就會讓惡成為惡、善成為善,善惡判若水火,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有在這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中,我們才能夠進入到下一個層面——“定”,就是“定學”的“定”。“定”是什麼意思呢?有貞定、清澈、歸順、明確方向等等意思。“定”就是滌盪虛妄,昇華和規範種種非理性之本能和情執(情感上的偏執、執著),暢通人與自身、自然、社會的種種阻隔封限,克除小我自我之陷溺,導正言行,調理思維,彰顯本心本性的學問,此謂之“定學”。

主持人:老師,您剛剛講了“戒學”和“定學”,那什麼是“慧學”呢?

潘麟先生:所謂的“慧學”,就是闡釋我們與生俱來的、本有的心體和性體的一門思想體系和學術體系。各家的“慧學”是不一樣的,它們是從各自的角度去闡釋人本有的心體和性體的思想體系,所以才有了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中國文化與印度文化,儒、佛、道文化與基督文化等等的差別。這些文化都是闡述心性之學,但是它們各心所心,各性所性,各自有各自的偏重,各自從各自的角度來闡述心性之學。但不管我們是從什麼角度、什麼層面來闡述心性,這門思想體系或者叫文化體系都是屬於“慧學”的部分。人類整個大的文化體系,像東方的儒學、佛學,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它們都屬於“慧學體系”,都有“戒、定、慧”三學和各自的倫理規範,這屬於“戒學”。而且它們止其所止,知什麼當為,什麼不當為,這就是它們各自的“定學”。還有就是它們的“慧學”,因為它們都是人類大的思想體系和智慧體系,那麼這個智慧體系是用來幹什麼呢?就是用來闡述一個人先天本有心性的內涵和奧妙的。但是由於它們的角度和切入點不同,導致它們文化的性格和基本架構有重大的差別,因此才區分出了佛學、道學、儒學、基督教文化等若干支文化體系。但是,所有的文化體系都屬於“慧學體系”。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連載十三:知止而後有定

主持人:老師,所有大的文化體系都是以“戒、定、慧”三學為核心,那“戒、定、慧”這三學有什麼樣的聯繫呢?

潘麟先生:它們之間互為前提、互為因果,是相互解釋也是相互成就的關係。如果我們的“戒學”成就了,那“定學”和“慧學”自然就成就了;反過來,如果我們的“慧學”成就了,那“戒學”和“定學”也就成就了。“戒、定、慧”三者是相互成就的關係,其中一個成就了,另外兩個也就隨之而成就。比如說我們的戒律明白了,則“定學”——我們的實踐方向和修行方式自然就明白了。“定學”“慧學”明白了,對這一門文化體系自然也就明白了。比如《大學》的“知止而後有定”,“知止”就屬於戒律之學。它告訴我們,要徹底理解儒家開示什麼、遮止什麼,以及儒家義理體系的基本性格和立學之本,且知為何如此,這便是“知止”。“知止”就是理明法透、見地真切。只有“知止”了,一個人才能明白什麼是人生實踐之方向,什麼是生命價值之所在,這便是“有定”。所以“知止”跟“有定”是相互成就、互為前提之關係。有了真切的見地之後,在紛繁複雜的人世間,我們自然就不容易迷失方向。在面臨各種微妙難辨的善惡、美醜、是非等等之時,我們就不會輕易地迷失判斷。只要我們依於心體、性體而來的自明智慧、先驗智慧,也就是德智,我們自然就能夠對美醜、善惡有一個清晰的判斷。也就是說,不是我們去判斷美醜、善惡,是我們先天本有的德性、德智自然會給美醜、善惡清晰的判定。

主持人:通過潘麟老師的講解,我們明晰了“知止而後有定”的含義,知道了“慧學”是建基於“戒學”和“定學”之上的。若“定學”或“慧學”明,則另外兩學也必明。好,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潘麟先生講授《大學》連載十三:知止而後有定

潘麟先生

關聯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