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自卑怎么办?

羽妈幸福成长记


各种媒体、书籍,关于孩子自卑的讨论成千上万,百度的话,相关信息更是不计其数。但以我多年的咨询经验,可能最靠近正确答案的措施是:父母认真反思下,生活中,你是怎么对待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吗?孩子不是生出来就自卑的,3岁进幼儿园,6岁进入小学,3岁前基本都是和养育者相处,所以孩子是否自卑,更多是由从小跟养育者的互动形成的。希望孩子自尊自信,父母先让孩子能够感到自信


我是张曼老师,资深心理咨询师,大学心理学专业讲师。请关注我。更多教育、心理学优质知识推送给您。

同时欢迎您点赞转发。您的点赞转发,都是在帮助他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发评论,也可以发私信跟我交流。


张曼心理工作室


父母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但是许多父母没有学习过育儿方面的知识,不知道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家庭教育教育作为孩子最初的教育,对孩子的性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孩子总是自卑怎么办呢?父母在日常管教中该如何引导孩子使之变得自信起来.侯妈从事家庭教育多年,现和父母谈一下如何引导自卑的孩子.

1.对孩子要适当地放手,要相信孩子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去处理,不包办孩子的事情,许多父母对孩子不放心,把孩子的事情都干了,造成孩子对父母产生依赖;父母对孩子管教也不能太严格,如果太严格,会让孩子缩手缩脚,呆板没有自信;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去拿决定,父母对于孩子的决定不要干涉,让孩子养成主见性.

2.对于孩子的做法和想法,父母要多给正面的评价,不打击和批评孩子,多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

3.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特长,孩子有了自己的才艺,会显得有自信。

4.多带孩子开阔眼界,多让孩子交朋友,多欣赏孩子身上的长处。

大家可以关注我,侯妈每天给大家分享,让大家都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侯妈家庭教育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过于自卑,就会对自己特别不友好、不接纳,觉得自己事事都不如别人,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不善于展示自己的才能,有能力做到的事,也因为自身的原因,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发展,时间长了,孩子会失去以往的活力,对他人心怀敌意,自身的心理平衡被打破,还会影响生理健康,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首当其冲地受到损害。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早日恢复心理健康。

  1. 帮助孩子认清事实和想法,譬如当孩子觉得自己在公众场合当众发言时,觉得面红耳赤,口齿不清,结结巴巴,当和同龄人在一起,觉得他们瞧不起自己,排斥自己,认为自己很糟糕时,让孩子厘清自己的想法是我很糟糕,而事实是,在发言时,自己不流畅,而平常在跟个别人或家里与父母交流时,根本不是这样的情况,在家里,能带小弟弟小妹妹,得到他们的尊重、信任和崇拜,所以并不能因为某些表现不佳,就以偏概全,认为自己不行;

  2. 告诉孩子人生在世,有得意也有失意,有快乐也有忧愁,这是难免的,尽量养成习惯看到自己拥有的部分,快乐的事情,不要让自己成天沉浸在自己没有的事情或痛苦的情绪中,不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让自己学会放松,豁达开朗,避免自卑心理的影响;

  3. 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只要转换视角,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观念变了,认识变了,以前觉得对自己是不好的事情,或许能让自己收获更多的成长,心情就会不一样,当人处于愉悦的情绪时,就能变得阳光,自卑就会不治而愈,离孩子远去,因为它没有滋生的环境了;

  4. 从小培养孩子的幽默感,遇到别人的误会、贬低甚至不怀好意的攻击时,能轻松一笑,用幽默的话语轻松化解,可以让自己免受伤害,也让伤害的人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如果经常这样,他也会觉得自讨没趣,不再伤害自己的孩子,甚至因为孩子的人格魅力,化干戈为玉帛,与孩子成为好朋友呢;

  5. 父母自己要乐观豁达,从小为孩子起到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对待孩子宽容大度,尊重信任孩子,也经常带孩子与乐观豁达的人交往,让他们从小就能以多角度的视角看待问题,能从好的一面看待人和事,这样他也会多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将目光盯在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就不会自卑了;

  6. 让父亲也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中,有时母亲教育孩子,和孩子互动,会有一定的缺憾,好多体验,母亲都不能给予孩子,譬如母亲总在意孩子的安全,而爸爸却让孩子体验到超越,将孩子高高地抛向空中并接住的感觉,相信孩子们的笑声能给予足够的诠释,这就是父亲带给孩子的对未知世界的感知和探索,能极限的挑战,在父亲的带领下,让孩子不断地尝试着改变,当孩子跨出了一步,感受到自己新的体验时,就会慢慢收获自信,时间长了,就变得强大了,有力量了,自卑就无处遁形,远离孩子了;

  7. 7

    引导孩子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看到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特长,同时积极进取,不断弥补、克服自己的不足,当孩子变得完美了,自信就会在内部生根,每一个细胞都显得那么有活力,有生命,有创造性,这样的孩子再也不会自卑了。

等宝宝大了教他学习时,推荐你使用游戏+教学这样的方法。比如陪着宝宝做游戏互动,在生活的过程中教学,还有阅读绘图,不过这东西宝宝容易拿来吃。

我家闺女从三岁开始接触汉字,现在用了一年认字300多个勒,基本上都是软件里面学来的,里面动画故事超多,宝宝特喜欢看,还有游戏可以玩(游戏是巩固识字的哟),开始我还担心玩太长时间对宝宝眼睛不太好,然后发现里面竟然有个设置功能,可以设置学习时间,和使用时间自动关闭,超赞。用的久了还锻炼了宝宝的用眼习惯。百度搜索【猫小帅学汉字】现在学的字多了,故事听多了,我下班回来还会跑过来给我讲故事,超暖心的(虽然讲的断断续续的,但是超可爱的哟)。


七寸忧伤


幼儿园有这样一群孩子:

佳佳,4岁,乖巧听话,可老师却向其父母反映:课堂提问时,佳佳不开口。班级合唱时,佳佳不愿意。演讲故事时,佳佳不参加。每次,嘴里都嘟囔着“我不会”。这些表现都说明佳佳是个有点自卑的孩子。

明明,4岁,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有点自卑。睿睿算算术很快,他却算得很慢;彤彤的画画得很漂亮,他却画得很难看;毛毛写字写得很工整,他却写得歪歪扭扭……明明都不想去幼儿园了。

强强,4岁,对父母言听计从,是个名副其实的乖乖宝,他的爸妈常常为此引以为傲。岂不知?过于听话的宝宝,一般会缺乏自信心,在陌生的环境里心中会有恐惧感,从而形成自卑、退缩的人格。

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卑,不自信。当然,自卑的孩子,还有许多其他的表现,远远不止上述这些情况。自卑的孩子这么多,他们的父母一定很着急,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父母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呢?

游戏,尤其是亲子游戏,就是一种很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strong>

第一个游戏:分享故事

妈妈讲一个简短的少儿故事,让孩子复述。

妈妈讲一个曾经讲过的故事,让孩子结尾。

妈妈讲一个故事,并和孩子一起分析。比如:故事中,谁最好?谁最坏?谁最勇敢?谁最坚强?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希望自己扮演那个角色?

作用: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分享故事不但可以教会孩子一些好品质和明辨事理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宝宝的自信心。此类游戏比较适合像佳佳这样的孩子。

第二个游戏:找优点

你说,猫捉老鼠,猫比老鼠强壮,但有些地方老鼠却比猫强。尽量不要给宝宝提示,让他自己思索。如果宝宝实在想不出,你再启发宝宝去发现老鼠相比猫的长处。然后再举其他例子,如龟兔赛跑,兔子比乌龟跑得快,为何反而却输了呢?乌龟爬得慢,但它身上有哪些兔子所没有的优点呢。

作用:提高宝宝善于发现的意识、培养宝宝思考的能力。

通过对比动物的优缺点,再推及到人,带动宝宝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达到提高自信心的目的。此类游戏比较适合像明明这样的孩子。

第三个游戏:机器人玩具

用你的胳膊、腿和头模仿出机器人的动作,进入机器人模式,并告诉宝宝,你是爸爸送给他的机器人玩具,触碰不同的“控制按钮”,会有不同的惊喜。你不要告诉他详情,让他自行发现。比如,当宝宝用手按住你的鼻子时,你就唱儿歌。摸你的嘴时,你用鼻子发出“哞哞”的牛叫声。当宝宝踢你的屁股时,你就立刻变身小马,让宝宝骑在你的身上,驮着他爬行。等等这些动作,你可以自由编排。

作用:满足孩子的“控制欲”、增强孩子的自主性。

这不但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而且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功发现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的自信心。此类游戏比较适合像强强这样的孩子。

第四个游戏:大喊口号比赛

提高自我价值认同感是改变潜意识的好方法。可以设计一段认同语,和孩子比谁喊得声音大。比如说:

我喜欢我自己

我自己能行

我是最棒的

我是一个敢于大声说话的好宝宝

我是一个敢于表现的好宝宝

我是一个大方的好宝宝

我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宝宝

我是个大胆举手发言的好宝宝

我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好宝宝

作用:把正确的观念输入到宝宝的潜意识、培养孩子大声说出口的勇气和能力。

通过这些积极的口号暗示,并时常给以强化,从而能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此类游戏适合大部分的孩子。

自信,是成功的钥匙,是孩子必不可少的品质。如果发现孩子自卑了,作为家长,应当及早分析,对症下药,及时解决,以免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一路倾诉网


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天底下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无所不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也有自己的短板,让孩子找到对自己来说最重要和最擅长的能力领域,对提高自尊是很关键的。

对孩子而言,在他们认为最重要的领域表现得有能力时,他们的自尊水平就较高。如果孩子总是拿自己的短板去跟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他们的自尊水平就会较低,很多时候就会表现出不够自信,不够主动。

为了让孩子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点、长处;引导孩子发现自己尚未认识到的重要能力领域;增强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提升孩子的自信,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玩一个数优点的亲子游戏。

活动过程:

l 父母选择一个孩子情绪积极稳定的傍晚,晚餐后和孩子一起到小区或附近的公园散步,先跟孩子一起聊聊一些开心的事情,让孩子尽可能放松;

l 接下来,父母告诉孩子活动规则,大人和孩子轮流数一数对方身上的优点,看谁数得最多;

l 然后,父母和孩子就开始互相罗列对方的优点,越具体越好,并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l 当把优点数完后,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一起发现大人和孩子各自的缺点和不足;

l 在数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把手机的录音功能打开,将整个数优点、缺点的过程进行录音;

l 回到家后,父母和孩子一起重新听一遍录音,由孩子或大人根据录音把大人和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写在纸上或输入电脑制作成一张清单,进行保存;

l 过段时间,父母再把整理好的这份清单拿出来,重新对照,看看自己和对方又多了哪些优点、少了哪些缺点。


付小平


自卑也称“自卑感”,它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无法达到目的时的无力感、无助感及对自己失望的心态。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由于经常处于落后的地位,无力改变现状,或努力后仍无法赶上而累积起来的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爸爸妈妈要关注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须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形成自卑性格。那么,如何纠正孩子的自卑心理呢?

自卑的孩子大多数比较内向、不合群,常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不愿与人交往,常常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悲观失望,消极处事,十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爸爸妈妈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关爱孩子,尽量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即便孩子去外地上学也要经常和孩子联系,表达对孩子的思念和爱,尽量不要让孩子产生被遗弃的感觉。鼓励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增强自卑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自己,给失败做正确的归因。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不仅能到自己的短处,还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为某一些方面不如别人就消沉堕落;引导孩子对失败进行客观归因,要引导孩子在主观上找原因,比如“方法不对”、“心态不好”等可以通过努力取得进步或改善的因素,而避免归结于“脑子笨”,“老师不好”等不容易改变的客观原因。


YoKID优儿学堂


人之所以自卑,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看不到,只能说你没有发现,你现在要做的是:不但设法列举出你的优点,还得将它们贴出来。即便是微小的优点,一天反复看上几遍,也能起到积极暗示的作用,使潜能得到发挥。

以下的一个“优点列举法”,适合家长与孩子一起做,五六岁的孩子,就可以由父母陪伴着做这个练习。

要列举张贴自己的优点,首先要找出自己的优点,即使是芝麻绿豆大的事,也要列出来。

但是,在列举、寻找自己的优点时,最好不要针对自己的缺点—一加以对照。如针对自己的某一缺点,找出某一优点。在重复某一优点时,难免就想起某一缺点。回忆自己的优点,是一种积极的暗示;回想自己的缺点是一种消极的暗示。积极的暗示和消极的暗示同时出现,其结果是相互抵消,起不到任何暗示的效果。因此,这样重复扩大自己的优点千次万次,表面上看是在给自己潜意识输送积极的信息,实际上成效等于零。

1、想想自己有哪些优点,一一列出。如果是带着孩子一起做,对于不会写字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写出或者画出。

2、对上述自认为较重要的优点要重点列出。

3、把优点,贴在床头、桌前、厕所、洗澡间以及自己容易看到的地方。每天都要看上几遍。使这些信息进入自己的潜意识。

4、在接下来的三周时间里,不断地去为优点填加证据,而证据就来自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中。

为自卑而苦恼不已的人,是容易拿自己的短处与和别人的长处相比,而后总认为自己前途无望的人。而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所谓成功者,便是对那些不断致力于将自己的一、二种长处扩展到极限的人而言。

所以倘若你的孩子是个自卑感比较重的人,那么请你拿出纸和笔来,列出他个性中的优点其它方面的长处。在以后一段日子里,不管取得的成果大小,每天凡是你认为他有进步的事都可列出。

这个练习不难做,但是只要你肯去实践,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行动起来吧!


育儿写作


我孩子以前也很自卑,现在不会了,而且脸皮越来越厚。以前我们孩子是外婆带也就是我妈带的,老年人怕小孩受伤什么的,什么都不让小孩碰,怕小孩做不好,什么都让小孩做,带了半年之后小孩胆小懦弱,不合群,自卑,我们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就自己带在身边,我觉得小孩自卑最主要来源于父母和长辈,我那时候工作上出问题导致人很消极,一边带娃一边工作,经常累到不行,后来我丈夫的工作渐渐稳定,后来带娃基本我丈夫带,不要说男人带出来的娃就是不一样,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娃还不是很开朗的,我丈夫带了两个礼拜之后,竟然晚上也不找我了,而且话语也多起来了,幼儿园每天回家都是很开心,那时候才3岁,有时候感觉她比我坚强。


金银宝贝57039555


找到自卑的根源,然后解决它。但极少有孩子会向别人倾诉自卑的原因,因为这些原因多半是难以启齿的。据我观察大部分的孩子自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原因:

1、家庭不完整 (包括留守儿童,父母离异等)这个不用多说,想办法给他家庭的温暖,多关心他,不痛不痒的关心也不要紧,三顿饭按时做,这个很重要。

2、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工作不体面(但这是相对的,是指跟周围的小朋友相比),有些人会觉得这是小孩心态不好,是攀比心理,可小孩都是单纯简单的,他只会想为什么别人拥有的我没有,无可厚非。尤其是当小孩变成“剩下的那一个”,就是别人都XXX,而我却没有XXX,比如别人家都住楼房,就我家住平房...这时候难免心里不平衡。想办法开导他,告诉他想要改变命运就要努力学习,同时家长自己也要好好反省一下,是不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努力工作拼一个好生活的积极态度。家长要少抱怨生活的苦。

3、外貌,这个是家长最容易忽略但最容易导致自卑的一点。比如皮肤黑、个子矮、龅牙、胖、脸上有斑/疤等等,小孩子很在意外表和别人的眼光,这时候的同龄小孩嘴也是最贱的,喜欢根据这些外貌特点给人起绰号,这些都是让小孩有自卑情绪的根源,并且不及时解决,影响深远,一直到长大成年都会有心里阴影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收拾打扮自己的孩子,不说弄的多帅多美,起码不要比别的孩子差太多,要收拾的干净。还有一些不良习惯:每天都吊着鼻涕?有口臭?家长都要帮助孩子改善

小孩子其实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没有大人想的那么没心没肺。他们敏感多了。

最重要的是找到原因,每个孩子自卑的原因各有不同,具体问题再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以上都是我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翠花时尚观


对于自卑这个问题,儿童文学作家乐多多演讲时,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家长可以讲给孩子听:


木匠伊莱雕刻出了很多小木头人,这群小木头人住在同一个村子里,他们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有的大鼻子,有的大眼睛;有的个子高,有的个子矮。


这些小木头人每个都有一盒金星贴纸和灰点贴纸,他们整天只做一件事:每天在大街小巷里,给遇到的人贴贴纸。


长得漂亮、有才能的木头人会被贴上星星贴纸。然而,那些不被人喜欢,什麼都不会的人,就只有得灰点点的份了。


有些小木头人全身都贴满了星星!但也有人一个星星都没有,胖哥就是其中之一。他长得不够好看,唱不好歌,跳得也不高。渐渐的,胖哥身上的灰点点越来越多。很多人甚至只因为看到他身上有很多灰点点,就会又跑过来给他多加一个,根本没有其他理由。


大家都说“他不是个好木头人” ,听得多了,胖哥也这么认为了。


胖哥为自己的不优秀、为浑身的灰点点很羞愧,他不好意思地对自己的创造者说:“对不起,我的身上都是灰点点。”


创造者伊莱将胖哥抱起,亲昵地放在工作台上,对他说出了这样一个秘密:“当你在乎贴纸的时候,贴纸才会粘得住。如果你相信自己很优秀,那些灰点点在你身上根本待不住哦。”


神奇的是,就在胖哥这么想的时候,一个灰点掉了下来。


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因为自己身上的不足而自卑。成绩不好、长相不美、身材不好、口才不好……


其实,有的只是孩子的特点,有的只是孩子身上极小的一部分,如果孩子因此就否定自己,甚至自卑,这是极度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形成的。


因此,引导孩子改掉自卑的方法就是——在任何时候都相信自己。其实乐多多曾多次在她的作品“胡小闹日记”中提及,只有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相信自己,才能变得越来越优秀。


所以,家长能做的就是——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身上的优点吧。当孩子发现自己是那么的特别、那么的优秀时,才能慢慢找回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