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蘭,一個傳奇人物

題記:呂玉蘭,一個久違的名字,一個令當年多少年輕人羨慕、崇拜、敬佩,而又經常掛在嘴邊的名字。她的傳奇故事,引起了多少人的震驚和嚮往?今年三月是呂玉蘭同志逝世15週年,寫此篇以紀念我們心中的英雄.

此篇發表於2008年1月16日.

呂玉蘭,一個傳奇人物

文 / 江 雪

呂玉蘭,一個久違的名字,一個令當年多少年輕人羨慕、崇拜、敬佩,而又經常掛在嘴邊的名字。她的傳奇故事,引起了多少人的震驚和嚮往?她竟然有如此大的魔力使的她的崇拜者成千上萬,並不全是因為她曾經是中國最年輕的省委書記和中央委員,而是她生活的歷練和人生沉浮給人很多啟迪。她有追求事業和家庭生活的歡樂,也有著生活路上太多的苦澀。但不管怎樣,呂玉蘭就是呂玉蘭,她的一生是忠於黨和忠於人民的,是始終艱苦創業的一生。她的一生帶有很濃厚的傳奇色彩。

近讀呂玉蘭的丈夫江山先生的人物傳記《呂玉蘭》,又一次把自己帶到了過去的歲月。儘管自己當時還是一個不諳人情事故的孩子,但呂玉蘭,是我的的崇拜者。就現在而言,她仍然是我的崇拜者。她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是勞動的一生,是一個共產黨員始終為人民服務的一生。她是那個時代的楷模,也應該是現在年輕黨員幹部的榜樣。她也是用個人歷史演繹了中國的那段歷史,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呂玉蘭》這本書無疑是人物傳記,儘管是她的丈夫江山寫就,但忠實於客觀事實,除了對失去愛妻的極度悲傷和深切的懷念外,更多的是尊重歷史,尊重客觀事實,給予呂玉蘭偉大的人格應有的敬愛和褒獎,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生於五、六十年代的人很少有人不知道河北省臨西縣的東留善固村的,而東留善固村有個響噹噹的名字——呂玉蘭也是眾人皆知。呂玉蘭15歲高小畢業回鄉務農,由於她積極肯幹一心為公,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改變家鄉面貌上,當年就當上了合作社社長,是全國最年輕的社長。18歲,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歲,擔任了東留善固村黨支部書記。25歲,榮獲河北省農業勞動模範稱號。26歲,任臨西縣常委、下堡寺公社書記。29歲,當選為中共九屆中央委員。30歲,任臨西縣委第一書記,省革委會副主任。31歲,任河北省委副書記。33歲,再次當選為第十屆中央委員。37歲任河北省委書記,同年第三次當選為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所有這一切成就,都是堅強的勤勞的呂玉蘭幹出來的,沒有半點投機取巧。

40歲以後,呂玉蘭又經歷了宦海沉浮階段,但她始終積極地面對現實,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思路,自查、自糾,深刻檢查自身的缺點和錯誤,始終堅信共產黨對自己是公正的。儘管自己曾經受到誣陷甚至打擊報復,思想上也痛苦過、猶豫徘徊過,但對社會主義道路對共產黨正確領導的信心沒有變。呂玉蘭終因過度勞累,積勞成疾,身患重病,在本該年富力強的53歲,英年早逝,給她的家鄉家人以及培養她的各級領導和崇拜她的人,留下了很多遺憾和傷痛。

今天,為什麼又要寫呂玉蘭?一方面是因為看了人物傳記《呂玉蘭》,另一方面在我內心深處多年來她一直是我感佩之人。在70 年代,自己曾經兩次見到呂玉蘭。那時自己還是個少年。記得上高一時,學校組織我們去東留善固參觀,因為我們縣城離東留善固僅幾十華里,所以學校決定我們各班組織騎自行車去。我們每個人都剛會騎自行車,就在一天的清晨全校出動了,每個人都騎著自行車,一路上都是騎車的學生隊伍浩浩蕩蕩,非常壯觀!幾近中午,我們的隊伍終於全部到達了東留善固村,先後參觀了什麼地方,現在已經記不太清。我們去,當然是想見一見我們心中的英雄呂玉蘭了,可是據說她去開會了,我們有些沮喪。就在下午我們將要返回時,幾輛汽車駛進了村,不知誰喊了一聲:呂玉蘭回來了!我們這些孩子們立刻歡呼起來,所有的目光和腳步一下子朝著汽車的方向奔去。真是呂玉蘭!只見她頭戴白毛巾,中等個兒,有些黑紅的圓臉,一個很普通的農村年輕婦女形象,這是我第一次見呂玉蘭。第二次好象是第二年,是在我們縣委大院開大會,是請呂玉蘭做報告,我和我父親去的。在臨時搭建的講臺上,我們去時呂玉蘭正在演講,我和父親在臺下看,由於人頭躥動人山人海,畢竟那時個子還小的我還有些看不到,父親還抱起我來舉過父親的頭頂,讓我真真切切地看清了呂玉蘭,她,頭裹白毛巾,還是那個形象,正在大聲地講話。從此,在心底深處就記下了呂玉蘭這樸實而又特殊的形象,儘管兩次都沒有機會和呂玉蘭對過話,但對當年的少年的我來說已經很高興了。

今年的三月是呂玉蘭同志逝世15週年,我想說的是,呂玉蘭,是一代偉大婦女的優秀代表,是不可多得的黨的優秀幹部。她歷經磨難矢志不改,為了老百姓能夠過上幸福生活,她竭盡全力,奉獻了畢生精力。黨不會忘記這樣優秀的幹部,人民不會忘記這樣優秀的女兒,我們不會忘記心中的英雄——呂玉蘭。

一代天驕——呂玉蘭,精神永存。正如江山所言:“不死的玉蘭精神!”

呂玉蘭,一個傳奇人物

呂玉蘭,一個傳奇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