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 幸 不 幸

前幾天,瑞幸咖啡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了IPO申請,擬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國內外資本市場熱議的焦點。

輿論也分為了兩個陣營,以彭博社、路透社為代表的國際主流媒體均以“星巴克的挑戰者”為題,樂觀的報道這家雄心勃勃的中國初創企業。國內一些自媒體、財經媒體,得出的結論卻是“缺錢、會垮、急著上市”,他們眼中瑞幸咖啡彷彿成了一家岌岌可危的公司。

瑞 幸 不 幸

生於這個時代,並且高速發展,是瑞幸咖啡的幸運,不被理解,頻頻被黑,也是瑞幸咖啡的不幸。 這篇文章,我們將從四個層面談一談,瑞幸咖啡被誤解或者被刻意曲解的信息,試圖還原一家高速成長的初創公司的真實面貌。

刷新赴美中國公司上市速度

從創立到遞交IPO申請,瑞幸咖啡只花了18個月時間。

這個速度有多快,我們可以橫向比較一下。去年7月份,拼多多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從成立到上市用了3年時間,刷新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最快速度。

瑞 幸 不 幸

再到去年9月份,趣頭條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又刷新了拼多多的速度,從成立到上市用了2年多時間。如果不出意外,瑞幸咖啡將再次刷新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的速度。

別人家的公司那麼牛,羨慕、嫉妒、恨,都可以理解。不過,卻得出 “自身缺乏造血能力和仍然需要依靠燒錢搶佔市場,決定了瑞幸咖啡必須保持比較緊湊的融資節奏。”、“因為缺錢所以急著上市”的結論,就有點貽笑大方了。

除了將成為最快的赴美上市企業,瑞幸咖啡還會成為今年融資規模最大的企業。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瑞幸咖啡有望通過在5月份進行的IPO融資5億美元至8億美元。這一融資額區間將使得瑞幸咖啡成為今年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中國公司在美IPO交易。

快速融資能力成了續命錢

再來看一看瑞幸咖啡的融資速度。

2018年7月11日,瑞幸咖啡完成2億美元A輪融資;2018年12月12日,瑞幸咖啡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2019年4月18日,瑞幸咖啡完成1.5億美元B+輪融資,估值29億美元。三筆融資合計5.5億美元,約為37億人民幣。

這三輪投資方主要包括愉悅資本、大鉦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中金公司、君聯資本、BlackRock等,每一家在國內外都是響噹噹的機構。特別是BlackRock,同時也是星巴克的最大主動投資人,在近期瑞幸咖啡的B+輪融資中投資1.25億美元。

瑞 幸 不 幸

這樣的融資速度,這樣的資本背書,在某些自媒體、財經媒體眼中卻成了,“每一筆都是續命錢”。有自媒體還寫出了這樣的判斷,“在B+輪融資4天后,就提交招股說明書了。這對於瑞幸來說,無疑是一筆救命錢。”還有自媒體認為,“三次融資時間十分接近,表明瑞幸對資金的需求非常緊迫。”

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戰略性虧損成了“只能活2月”

最引人關注的是招股書中披露,瑞幸咖啡2018年全年虧損16.2億元人民幣,2019年第一季度虧損5.5億,合計虧損接近22億元。

其實,關於這個話題,瑞幸咖啡早就作出瞭解釋。瑞幸咖啡曾表示,通過補貼迅速佔領市場是既定戰略,虧損符合預期。下一步,仍會在不同的時期採取不同的方式對用戶進行補貼,在堅持高性價比和高便利性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咖啡。

這也就是業內常說的戰略性虧損,這在國內外各行各業中都很常見。

亞馬遜,一個虧損二十年的公司,整個公司市值超過9000億美元。

貝索斯曾說:"我們確信,一味專注於短期的利潤,肯定是一個大錯誤。與此同時,我們當然也必須關注長期的利潤。"

就算已經上市的企業中,大多數目前仍然處於大幅虧損的階段。Lyft在2018年虧損擴大至9億美元;Pinterest在今年第一季度虧損約為5000萬美元;Zoom在2018財年虧損382萬美元。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按照瑞幸年初官宣的“小目標”,2019全年將新建2500家門店、年底總數超4500家,照此速度,到2020下半年,瑞幸整個盈虧平衡點或許就會出來,“這應該也是整個資本端對瑞幸的預期。”

瑞 幸 不 幸

不過,這在不少自媒體、財經媒體眼中,卻成了“只能活2個月”、“快速膨脹的背後存在隱憂”。

各項運營指標均呈現出利好

其實,從瑞幸咖啡的招股文件可以看出,各項運營指標均呈現出利好態勢:銷售收入與用戶數量高速增長,獲客成本和虧損率不斷收窄、

瑞幸咖啡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2018年Q1季度的營收為1295萬元,到了2019年Q1季度營收增長到4.785億元,增長接近36倍。

與之對應的是用戶數也在同步增長。招股說明書中披露,截止2018年12月31日,瑞幸咖啡的用戶數為1254萬人,到2019年3月31日,用戶數已經增長到1687萬。

另外,招股說明書中披露,虧損率在逐季降低。2018年Q1~Q4,瑞幸咖啡經營虧損率分別為966%、283%、201%和138%。2019年Q1,經營虧損率進一步收窄至110%。獲客成本也在不斷降低。2018年Q1季度為103.5元,到2019年Q1季度已經降到16.9元。

這些,都被有些自媒體、財經媒體選擇性忽略了,這才是瑞幸的不幸。

虎嗅研究總監Eastland開玩笑的說,瑞幸赴美上市,也可以看成是中國財經媒體的專業素質大檢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