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的个人信息去哪儿了


泄露的个人信息去哪儿了


泄露的个人信息去哪儿了

刚拿到新房钥匙,装修公司的电话和短信“如约而至”;孩子刚出生,相关“业务问候”打爆了你的手机;刚买了新车,保险推销等就会主动“上门”……随着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公民的个人信息成了“公开的秘密”。

个人信息被誉为21世纪最富有价值的资源。然而,在信息商业化的过程中,个人信息泄露屡见不鲜,伴随而至的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精准诈骗不断威胁着人们的隐私、财产甚至生命安全。个人信息的泄露还容易滋长各类犯罪,危害社会稳定。

当前,国家不断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宁夏政法机关也应势而为,破获了一批有影响的重大案件,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单位,全区网络环境持续改善,极大程度上保护了个人信息安全。2017年以来,宁夏公安机关累计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人、行业“内鬼”3人,打掉4个专门从事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团伙,查获公民个人信息超过1600万条。

“内鬼”出售个人信息

2017年6月,经过3个月的缜密侦查,银川市公安局兴庆区分局成功破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4·05”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一个长期盘踞银川、辐射3省7地的跨地区跨行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被一网打尽,12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查获公民个人信息超过400万条,涉案金额超过50万元。

同年,银川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经常接到来路不明的骚扰电话。根据举报线索,民警运用大数据分析锁定一家在银川注册的装饰工程公司,发现其法人陈某涉嫌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并指使公司业务人员利用信息向购房者实施电话“骚扰”。民警随后将陈某抓获归案。据陈某交代,其掌握的上百万条公民个人信息都是从一个“小有名气”的信息贩子胥某手中购买的。随后,民警将正在网上进行个人信息交易的胥某逮了个人赃并获,并从胥某个人电脑和存储设备中当场查获公民个人信息150余万条。同时,从其手机中查获交易信息100余条。

面对铁证,胥某交代:他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郭某、王某。其中,郭某系房管部门职工,其利用职务之便将掌握的5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卖给了胥某;王某系房屋交易管理中心后台计算机设备维护人员,其利用管理员身份进入房产交易中心计算机系统大量下载公民个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手卖给胥某,而胥某则将购卖的信息打包出售。据了解,仅本案涉及到的公民个人信息内容就涵盖了房屋买卖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房屋地址、房屋价格、房屋面积、通讯联系方式等,地区涵盖了银川市各新建小区,信息数量高达数百万条。

2018年9月21日,银川市兴庆区法院对该案进行公开宣判,这也是自《刑法修正案(九)》颁布实施以来,宁夏宣判的首例新类型案件。

据介绍,个人信息泄露主要有以下途经:快递单、火车票、银行对账单。这些单证上有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商家各种促销活动、办理会员卡等。如商家“调查问卷表”、购物抽奖活动或申请免费邮寄资料、会员卡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各类网购及社交网络账户,这些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个人信息;各类考试报名经常要登记个人信息,一些打印店利用这一便利将客户信息存档留底;各类培训机构、中介机构、装修公司在办理业务时要求客户留下个人姓名、联系方式等,稍有不慎就会被中介机构的“内鬼”非法倒卖;谨慎处理淘汰的旧手机,以防手机中的各类信息被利用。

出售个人信息判几年?

最高法公布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中,有一起为5人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出售个人户籍、车辆档案、手机定位、个人征信、旅馆住宿等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寻找客户并获利,最终被判刑。

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此,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规定,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也属于“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尽量不要随意泄露电话等联系方式;不要贪图小便宜在街头参加需要填写真实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的抽奖、竞猜活动;求职先查看求职平台和企业是否正规,然后再根据要求填写必要的个人信息;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及密码不要随意告诉他人,在银行等场所办理业务时,要谨慎填写、输入个人信息;丢掉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包装之前要清彻底处理;网上购物时,在输入银行卡号和个人信息之前要确认网站是否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