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剩女:我名校畢業,月薪2W,憑什麼不能選擇優秀男人?

32歲剩女:我名校畢業,月薪2W,憑什麼不能選擇優秀男人?

1

栗子又被家人安排相親了,沒辦法就請了兩天假回老家相親。

在介紹人的口中,瞭解到周浩周浩是大專畢業,當地縣城裡的普通公務員,收入也是穩定但很難漲工資的那種。

周浩家裡是縣城周邊的農村的,條件一般,考公務員也是家裡的意思,認為這個工作好找對象。

周浩在從介紹人那裡得知栗子今年已經32歲了,比自己大4歲。

周浩是有些猶豫的,但是聽說栗子的工資還不錯,自己也就硬著頭皮去見面了。

周浩是在縣城工作,所以見面的地點就約在了縣城,見面那天周浩早早的到了車站去等栗子。

栗子賴在家不想去,在家裡拖了半個小時,化了個淡妝就出門了。

見面之後,周浩說:“你比我想象中的看著年輕,介紹人說你32歲了,看起來不像啊。”

栗子聽到這些其實心裡很不舒服,但是礙於家人的面子,也沒說什麼,就說平時注重保養。

在瞭解中,得知周浩確實是朝九晚五的生活,工資也就這兩年才漲到4000多,加上各種福利五千多吧,男生說這些的時候甚至還有些驕傲。

畢竟在縣城這可是個鐵飯碗,工資也算是不錯了。

2


栗子問周浩:“你在城裡買房子了嗎?”

“沒買啊,李姨(介紹人)沒和你說嘛?我家在農村有蓋的房子,還在城裡買房子幹什麼?多浪費。”

這時,栗子不高興了。

“買房怎麼會浪費?以後孩子什麼都要教育的,難道還要和家裡那麼多人一起生活嗎?”

本來就沒什麼好感的栗子開始不開心了。

“我本來是不想來的,因為你比我大四歲,但是家裡偏讓我來,你說你都32歲了,還挑什麼,你這個年齡再挑也挑不到好的了。”

這時候,栗子再也壓不住自己的情緒。

“我32怎麼了,我名校畢業,月薪2萬,本來就沒想在家裡找對象,來相親完全是因為照顧父母的情緒。

我可以自己買房子,我就沒條件選好的男人了?就你一月4000工資還沾沾自喜。”

最終栗子打車走了,留下男的一個。

坐在車上的栗子很委屈,自己年齡大了怎麼了。

竟然都已經這麼大了,但是更要有足夠的物質才會安全感啊。

現在自己也在打算存錢買個單身公寓。

自己辛辛苦苦讀了那麼多年書,在外打拼,成就現在的自己 ,不是為了討好誰?

在愛情裡,遇見自己三觀比較和的人不容易,遇見喜歡的也不容易,但是隻有自己努力,就算是年齡大了,也希望遇見那個寵愛自己的人。

3


最好的愛情大抵是最為矛盾的自由。

因為自由與忠誠,性與愛,本就存在著一定的緊張關係。

米蘭昆德拉就曾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裡感嘆,讓愛從屬於性,本就是造物主的荒唐設計。他說:“勃起現象”與裸體女人之間的聯繫,只是造物主塞進入腦機件中一千種運動方式中的一種。

那麼愛情與這有什麼關係呢?什麼關係也沒有。

頭腦中的齒輪不協調了,會因為看見一隻燕子而亢奮,這對愛絕對沒有影響。”

是啊,如果說,性亢奮是我們的造物主為了自己取樂而用的一種裝置,那麼愛就是唯獨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能使我們擺脫造物主。

愛情是我們的自由,愛情處於“非如此不可”的規則之外。

愛情這種人類感情先天具有排他性和獨佔欲:我愛你,因而你愛他人我就痛苦。我愛你,因此我無法再愛別人。

排他性特質的存在,是許多不幸和痛苦的根源。

《安娜卡列尼娜》裡就描述過這樣進退兩難的戀愛僵局:“這裡有兩個女人:一個一味堅持她的權利,她的權利就是你的愛,而你給不了她;另一個奉獻自己,一無所求。你會怎麼辦?怎麼辦才好?可怕的悲劇。”

一個我不愛了卻應該愛,一個我想要愛卻不能愛。

愛情消亡後,婚姻徒有虛名,還要艱難存續,在扭曲的感情中被擠壓變形,終於成為面目可憎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