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等待好男人的出現

雖然父母時常會囑咐女兒要早點結婚嫁人,但很少有父母會真的採取行動逼女兒相親,就算有合適的男性介紹給女兒,父母也會自己先把把關,然後再徵求一下女兒的意見,接著再安排相親事宜。女兒自己的意願,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有一位母親說:“我們是不會逼孩子的,”“如果她真的覺得單身快樂,現在社會也很開放的,那就讓她一輩子一個人好略,我們不會去催她。”

雖然父母一代也認同戀愛是結婚畢竟的過程,“戀愛是結婚的必要程序。”但他們眼中的談朋友並不是一個挑剔的過程,而是一個包容的過程,他們更習慣於將“談朋友”表述為“處對象”,將結婚後的新婚燕爾的浪漫生活描述為“搭夥過日子”。顯然,年青一代的擇偶更趨於“愛情至上”,雖然並不一定追求真正濃烈的愛情,但一定得“有感覺”,“談得來”。

“剩女”,等待好男人的出現

很有趣,被訪者常常會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工作和休閒娛樂上,對她們來說,多賺錢,多增長見識,才能讓自己變得更獨立,更堅強,才會吸引異性的目光。“任何人都靠不住,女孩子還是要靠自己”。然而,當談到婚姻時,她們卻也異口同聲地認為,“最終還是要嫁人的”,“自己並非離經叛道之人”,“否則會被社會主流認為不合群”。偶像劇和社會想象力對“高帥富”和“土豪”的遣染,也讓“剩女”們沉浸在愛情至上的婚姻中而看不清現實。對婚姻和異性不感興趣。不少“剩女”排斥相親,期待不期而遇的浪漫愛情。

(1)找個“靠譜”的人結婚

“我比較傳統,我覺得談戀愛的目的就是為了結婚,所以我不輕易談戀愛,談了戀愛就要負責任,就要有承諾的:(李豔秋,女,1985,培訓行業)

(2)物質和愛情,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工作上遇到的都是高帥富,官二代或者富二代,而且我工作學歷都還不錯,我可不願意找一個原絲男,我又不是來幫困扶貧的,我家可不是開慈善機構的”。(孫楠,女,海歸碩士,28歲,證券公司)孫楠很瘦很瘦,說話有的時候比較喜歡重複,看得出來,她很渴望結婚,但也有點焦慮和迷茫。一方面,她希望她的婚姻是傳統的,一輩子平平淡淡地在一起,結婚的房子由男方承擔,結婚後,老公是養家的主力,另一方面,她覺得自己能力不差,婚後妻子和丈夫應該相互尊重,地位平等,愛情在婚姻中第一位的。

“剩女”,等待好男人的出現

“結婚的話,我想找一個成熟一點的男的,有房子是必須的,最好有車。男的工作上能力要強一些的,這樣才可以照顧我,照顧家裡。我希望結婚後,我的老公可以養家,養我……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樣,我覺得網上相親挺適合我的,上面好多男的都比較成熟的,工作也挺優秀的,有復旦畢業的,就職於銀行的……當然,對我好是第一位的。”(方雲,女,本科,28歲,外企職員)方雲完全採納了父母一輩的觀念,再加上了自己的想法,認為婚姻是各種條件,時機成熟的產物,愛情也是一樣,男的喜歡自己,對自己好,有沒有愛情,有沒有共同語言並不重要。

(3)愛情至上,精神至上

“我當然是爭強好勝的,就像你說的‘競賽型伉儷’我們都靠自己啦。在25歲以前都實現了工作上的小目標。月收入都過萬啦,並且都開始做管理了。我覺得年輕人就應該不斷挑戰自己的能力,否則怎麼能知道自己能達到什麼水平呢?女孩子應該要做到經濟上和思想上的獨立,不能太依賴男生。”(楊雪,女,本科,25歲,國際學校教師)與她給人聰明而能幹的印象不同的是,她的聲音有點臺灣明星林志玲的味道,有點文藝腔,她喜歡打扮,買小玩意兒,但絕不浪費,追求性價比。雖然有男朋友,但她依舊認為自己是“剩女”,她說她媽媽嘲笑她是嫁不出去的“剩女”。因為男方沒房子,所以結婚對她來說遙遙無期。她跟她男朋友雖然相處了三年,但是並不干擾對方的隱私,約會吃飯看電影大多情況下都是你請一次,我請一次的AA制。楊雪跟她男朋友同屬於文藝青年,喜歡攝影,旅遊,音樂。當得知男方家裡不願意出錢買婚房時,楊雪認為“知道肯定不會出錢,就坦然了,大不了我以後多補補課,多存點錢。”

“剩女”,等待好男人的出現

​(4)物質高於一切

“結婚後立馬生孩子,請些保姆和月嫂,過少奶奶的生活,帶上家人去國外定居移民。”(黃玲,女,1986年,大專學歷,酒店管理)黃玲的人生目標就是釣個金龜婿,她聲音溫和,長得很有女人味,燙著一頭老上海的捲髮,被母親包裝成了上海名媛。她家裡的幾個表姐都嫁給了有錢人,所以她也想步他們後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