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創新“先手棋” 創新發展的安慶探索

“把創新作為最大政策,下好創新‘先手棋’,奮起直追,迎頭趕上。”

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安徽時的講話為全省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安慶,又當如何?

探索:築夢新區走出新路徑

2016年12月,築夢新區橫空出世!

它是新路子!是先手棋!是安慶探索創新發展新模式的試驗田!

這片試驗田裡,一切都是嶄新的:

嶄新的園區:佔地169畝,8棟辦公用房、1棟聯創中心、2棟人才公寓、1棟立體車庫……科技孵化、新業態師範、總部經濟、金融服務創新“四個功能區”。

嶄新的制度: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兼任新區管委會主任,所有工作人員全部實行聘用管理,對其中的行政事業單位選調人員採取原身份“封存管理”,保留“還原通道”,全面實行七級僱員制。

嶄新的政策:市政府設立50億元產業招商基金;出臺股權投資機構落戶政策,對股權投資機構註冊全程代辦並給予最高1000萬元落戶獎勵;對投資安慶項目或投資項目落戶安慶給予投資額10%、最高600萬元的獎勵;對高層次人才團隊創業項目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持;對入園企業家、科研人員、技能人才等從住房、生活等方面給予補貼……

……

一切的“新”湧向這裡,在此迸發力量、成長壯大:

正式簽約落戶企業250家,其中,2019年新引進項目42個,更多的優質企業匯聚於此;

百草園律所、海源資本、中安天成股權投資、阿爾法、金鑰匙等30餘家服務機構入駐新區,創新創業生態圈基本形成;

築夢空間獲省級眾創備案,獲批省級A類青年創業園,國家級標準孵化器基本建成;

AI產業獲省高技術產業專項資金支持,初步形成了以文遠知行無人駕駛、昊元安通化工救援機器人、美捷威通床型看護機器人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產業,發展新動能不斷集聚;

以威亞新材料、鈺友自動化機械、金田尼龍為代表的“總部+基地”新模式,以阿里巴巴跨境電商平臺+傳統工貿企業轉型升級新模式不斷湧現,產業引導作用不斷顯現。

這個新園區,正成為全市創新創業新平臺、產業引導新基地、經濟發展新引擎。

這塊試驗田,先行先試,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的模式。

鬆綁:機制體制改革釋放新活力

築夢新區之後,一場機制體制創新的革命在安慶掀起。

所有的園區都在升級為新的園區:

2018年1月,《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總體方案》發佈,安慶經開區的創新改革正式啟動。

隨後,《安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總體方案》賦予高新區市級行政審批權和用人自主權。

《全市開發區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實施方案》隨之而來,以“簡政放權、人事分配製度改革”為重點,推進開發區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

創新的活力在園區被最大限度激發:

高新區內,北京化工大學安慶研究院落地,一年內成功引進北京化工大學10個科研團隊,建成“化育天工”眾創空間、1個分析測試中心、1個塗料性能檢測中心和2個小試放大車間、10餘個專業領域實驗室;

築夢新區內,增材製造研發平臺已簽訂了正式入駐協議,並在3月底完成工商註冊,註冊名為“安徽築夢三維智能製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000萬元;汽車輕量化研發平臺已商定建設初步方案,目前重慶大學研發團隊及社會投資方仍在商討投資事宜;

迎江區與武漢紡織大學合作成立的迎江區現代服務業研究院正在辦理企業註冊事宜,公共技術研發服務平臺和骨幹企業技術研發平臺協同發展的研發體系建設方案已經制定;

宜秀區與江南大學共建成果轉化基地合作協議於今年1月12日簽訂,江南大學針對安慶市企業共發佈了326項科技成果,涉及到生物食品、環境工程、化學與材料、紡織服裝、機械製造與物聯網等多個技術領域;

懷寧縣已與中國物理工程研究院成都科技發展中心達成共建協議,並已完成懷寧縣成科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註冊,註冊資本為4000萬元,目前由新材料研究院作為投資主體,完成懷寧縣成科新材料研究院子公司——安徽長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組建,訂單近100萬元;

……

助力:全市一盤棋推動創新發展

園區之外,全市上下一盤棋,不斷打出科技創新的組合拳:

政策在助力,《推進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政策》《加快建設創新發展四個支撐體系實施意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辦法》《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出臺,助力創新。

服務在助力,重點跟蹤服務10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領域重點企業,讓服務企業更加有的放矢;重點實施100個以上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為科技成果落地牽線搭橋;重點組織80家以上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為認定提供精準服務……

全市市縣兩級機關部門都在助力,《安慶市市直機關部門服務企業科技創新活動實施方案》和《安慶市2018年度縣(市、區)科技創新考核辦法》引導所有部門深入開展服務企業科技創新活動,幫助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引進科技專家、建設研發機構、落實創新政策,助力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

一盤棋下,科技創新的驅動正在顯現:

2018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高新產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8.9%,比全省平均增幅高5.1個百分點、5.3個百分點;

2018年全市R&D經費支出14.6億元,同比增幅20.2%,建成省級以上研發平臺166個;

2018年全市共辦理專利權質押融資46筆,質押金額3.94億元,位居全省第3位;

2018年全市共轉移轉化科技成果120項,完成科技成果登記673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