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地方調研回眸⑤:創新 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地方調研回眸⑤:創新 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無需土壤,幾臺水箱和一瓶營養液即可打造“家庭農場”;手掌大小的機器人也有“洪荒之力”,智能搬運“龐然大物”;與30多種語言實時互譯,人工智能讓你輕鬆追逐“詩和遠方”……於安徽合肥舉行的2018世界製造業大會上,一批前沿技術和創新成果集中亮相。在創新引領下,中國製造正逐步顯現新的發展圖景。這一點,從世界製造業大會上就能明顯感知。圖為智能機器人在2018世界製造業大會上為觀眾表演舞蹈。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明確提出到2020年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準確把握世界科技發展大勢,理性判斷我國科技發展所處的歷史階段及其與國家發展需求之間的差距,指明瞭努力方向和著力點。五年來,創新成為習近平總書記國內調研一大關鍵詞。科研院所、高等學校、高新技術企業、高新開發區……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一次次踏入創新要素最活躍的地方,與廣大科技工作者談創新、謀發展,話成就、補短板,成為鼓舞萬眾創新的巨大精神動力。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認識的高度,決定思想的深度、工作的力度。

習近平總書記如炬的目光,總是穿越歷史、放眼未來,把當今中國的發展放到全球的大視野中去思考、去比較,從而生髮出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擔當。他不厭其煩講創新,字裡行間,無不體現總書記對創新態勢的洞悉和創新驅動發展的殷切期待。

在蘭州考察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和戰略舉措,必須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核心和培養造就創新型人才這個關鍵,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領域,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在天津考察位於濱海新區的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並觀看該院自主研發產品展示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在湖南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南大學,詳細詢問有關情況,強調我國經濟發展要突破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於創新,關鍵是要靠科技力量。

在安徽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創新驅動發展,將創新視為民族進步的靈魂。他強調,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我們要增強使命感,把創新作為最大政策,奮起直追、迎頭趕上……

“新者生機也,不新則死。”創新的重要意義,前人早有深刻認識。縱觀歷史,中華文明智慧源流,引領時代的盛世,總是與改革創新緊密相連;反之,積貧積弱、飽受欺凌的時代,往往是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習近平總書記的鏗鏘之語,不僅是對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更是把當今創新的意義詮釋得深刻透徹,開闢了中華民族對創新認識的新境界,成為積聚創新沖天之力的時代最強音。

不斷增強企業創新動力、 創新活力、創新實力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企業及其研發機構完成和參與了大多數的技術發明和創新,特別是面向廣大市場需求的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洞悉世界科技發展大勢和規律,深諳企業在創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他每到一地調研必看企業,看企業必講創新,鼓勵企業走自主創新之路,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對企業自主創新情況十分關心。在湖北調研時,他來到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光谷展示中心,他詳細觀看了光纖通訊、3D打印等創新成果展並指出,一個國家只是經濟體量大,還不能代表強。我們是一個大國,在科技創新上要有自己的東西。

習近平總書記對企業創新成果給予熱情鼓勵。在遼寧考察時,他來到位於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東軟集團,聽取自主創新情況彙報,察看最新研發產品,瞭解信息化產品研發應用情況。在遠程新管理系統顯示屏前,他通過視頻連線和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院長通話,聽說有1000多家醫療機構應用這個系統,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高興,感慨地說,醫療衛生服務加上信息化,如虎添翼啊!在瀋陽機床集團,當了解到公司年輕研發團隊自主開發的智能數控系統質量和性能居世界前列,打破國外企業長期壟斷,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高興,誇讚他們長了中國人的志氣。

習近平總書記對企業創新寄予厚望。在遼寧考察時,他一路走、一路問,全面瞭解遼寧振興老工業基地情況。他強調,老工業企業,要想創造優勢,化危為機,必須敢打市場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創新牌。要抓住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支持和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不斷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創新活力、創新實力。在湖南考察時,他強調,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企業要抓住機遇,不斷推進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品牌創新。

“總書記來到我們身邊,鞭策我們用前進的目標激勵自己,用比較的差距鞭策自己,力爭早日讓我們自主研製的大型客機在藍天上自由翱翔。”C919研製攻關項目參與人員的話語,代表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企業、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心聲,成為企業勇攀高峰、創新發展的強勁動力。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西安光機所的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取得長足進步,孵化科技企業數量從2015年初的50家、10億元市值,增長到如今的190家企業、120億元,帶動5000多人就業。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的新大陸科技集團遵照總書記囑託,對客戶需求進行技術應用、管理模式等全面創新……企業是經濟的基本細胞,企業真正成為創新的主體,才能更好發揮“第一動力”的引擎作用。

“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

近年來,我國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但科技領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科技創新這個核心問題,開出了一劑劑良方。

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解決高水平科技供給不足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強調:高新區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創新的孵化器。看一個高新區是不是有競爭力、發展潛力大不大,關鍵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兩篇文章做實做好。

圍繞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要求,總書記在各地調研時反覆強調,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必須靠自力更生。創新作為企業發展和市場制勝的關鍵,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不能只是跟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鬥、敢於突破。他鼓勵科技人員要樹立雄心壯志,敢於承接重大課題,精心攻克核心技術,在自主創新上取得更多成果,不斷為國家和民族爭光。

圍繞面向經濟主戰場,解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問題,總書記強調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槓桿培育新動能,優先培育和大力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構建產業體系新支柱。在吉林調研時,總書記考察了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他指出,要把裝備製造業作為重要產業,加大投入和研發力度,奮力搶佔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製造大國和強國。在四川考察時,總書記強調電子信息產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產業。他十分關心這一領域的最新進展,勉勵企業搶抓機遇,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圍繞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要求,解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問題,總書記在上海調研時強調,要把擴大開放同改革體制結合起來,把培育功能同政策創新結合起來,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在廣西南寧考察時,總書記了解“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情況後指出,開展區域合作和經濟技術合作,重在互利雙贏。創新和創業相連一體、共生共存。

硬實力、軟實力,歸根結底要靠人才實力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在許多場合,習近平總書記都反覆談及發展、創新與人才的關係。諄諄話語,體現著愛才的誠意、求才的渴望、用才的決心。回望總書記調研的足跡,對創新人才的讚許,對加快人才培養的期望,無不體現出高瞻遠矚的視野和聚合天下英才的胸懷。

“人才是最為寶貴的資源,只要用好人才,充分發揮創新優勢,我們國家的發展事業就大有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指日可待。”在浙江調研時,總書記這樣闡述人才與事業發展的關係。

“要大力培育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在遼寧調研時,總書記這樣勉勵科研人員和企業員工。

“創新人才猶如優秀種子,很是難得,要大力培養。年輕一代要有歷史機遇感、責任感、使命感,努力在創新上脫穎而出。”在重慶調研時,總書記對年輕科技工作者寄予厚望。

“要強化要素投入和政策配套,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真正把企業、科研單位特別是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出來,讓他們既有科技創新的成就感,又有成果轉化收益分享的獲得感。”在山西考察時,總書記這樣關懷愛護科技人才。

春風化雨,點滴入土。近年來,從不斷升溫的大城市間“搶人才大戰”,到輿論對尊重創新人才的氛圍日益濃厚,人才發展的環境不斷改善,催生創新人才不斷湧流、創新奇蹟競相迸發,展示出“天光雲影共徘徊”的曼妙風景。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用創新重新定義國家力量,用創新開創美好未來,一幅幅創新的絢麗畫卷正在我們面前展現,一個個優秀科技創新團隊正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它預示著一個更加生機勃勃的中國正在世界崛起。(心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