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湖蝶变,实景水秀5月底首演

近日,一则关于“晋阳湖大型水上实景演艺”的消息在太原人的朋友圈里火了。接到亲朋好友求证的电话,贺建平热心地回复:“是有这么回事,‘水秀’场地正建着呢!”

贺建平住在太原市晋源区北阜村回迁安置小区,与在建的晋阳湖景区仅一路之隔。贺建平几乎每天都会透过自家的玻璃窗观望景区的建设工地,一点一滴的变化,他是看在眼里,乐在心上:“建成后,我们的居住环境会更美哩!”

晋阳湖位于城郊接合部,从“一五”时期开始,一直是太原市的重工业地区。在贺建平的记忆中,环湖的十几个村子在城中村改造前私搭乱建比比皆是。房屋亦是高高低低、参差不齐。村里连条像样的路也没有,因为水位高、地面潮,到处泥泞不堪。

贺建平原先所住的北阜村紧邻晋阳湖,村民们好些住的都是土坯房,有的房顶和晋阳湖面几乎持平。“家里潮得厉害,墙皮就像蒸桑拿出汗一样往外渗水。时间一长,墙壁不仅发霉,还会掉皮。”

北阜村整村拆除后,易地建造了回迁安置小区。刚搬进新房的时候,贺建平乐得晚上都睡不着觉。“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楼房,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小区高楼林立、地面平整,绿化带、停车场一应俱全。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烧上了天然气,连供热都是地暖。不仅如此,环湖的村子拆除后,先后修了新晋祠路、蒙山大街、西中环南延、环湖北路等多条道路,出门就有公交车。

贺建平今年55岁,打小在晋阳湖畔长大的他对这座湖亦有着深厚的感情。晋阳湖1956年作为一电厂冷却用水水池修建而成,湖面4.8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晋阳湖水质尚好,清澈见底、碧波荡漾。贺建平家种的地离湖不远,干活儿热了就到湖边洗把脸。后来由于企业排污、过度养殖等原因,晋阳湖水质逐年下降,污染物大量富集。每每看到“疾病”缠身的晋阳湖,贺建平都感到十分心痛。

2016年,太原市提出打造“一湖点睛、一水中分、九水环绕”的水韵龙城格局,晋阳湖是重中之重。2017年,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提出:“着手规划建设以晋阳湖为中心的太原西山片区,打造山湖一体、河湖连通、古今交融、人文自然辉映的一流景区。”

晋阳湖迎来了破茧成蝶的机遇。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园林绿化的工作者,晋阳湖管理处主任孟晋平参与并见证着这一转变的过程。

根据规划,晋阳湖景区建设工程北起环湖北路,南至风峪河,东起环湖东路,西至西山,总面积约19.3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包括晋阳湖周边集体土地征收及地上附着物的补偿、湖体的改造、晋阳湖环湖景观工程,共分三期进行。目前一期的园林绿化,土建景观已现雏形,工程总量完成85%。水务部门正在给湖底清淤,5月底蓄水,力争二青会前一期能面向市民开放。届时,覆土地库、沙滩浴场、观湖平台、茶社等单体景观建筑及园林生态景点将逐一呈现给广大游客。

“二期主要景观节点包括湿地展览馆、婚纱摄影基地、蝴蝶馆等,三期远景规划将建设湿地公园、太化遗址公园和特色小镇。未来的晋阳湖景区将是一座集绿地景观、特色建筑、儿童活动区、沙滩浴场、水上文旅创意表演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区。”望着眼前的规划展板,孟晋平亦是充满期待。

对于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湖体治理,此次改造将通过循环放水、清淤、环湖驳岸修筑等工作,彻底改善湖水质量。随后还将持续实施生态治理,通过种植沉水植物、投放鱼苗等,起到长期净化水质的作用。治理后,晋阳湖将真正实现从电厂晾水池到“城市会客厅”的华丽转身。“一湖点睛,我们就是要让这个‘睛’亮起来。”孟晋平说。

采访结束后,记者告诉贺建平,晋阳湖景区的水上文旅创意项目目前施工接近尾声,中央演艺区的安装工程以及看台主体都已完工,5月25日,这里就将进行“水秀”的首场演出。贺建平听闻兴奋地说:“我会把这个消息发到朋友圈里,让大家到时都去看。作为当地人,咱的脸上也有光。”

记者点评:

一座城市有水而活,因水而美。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晋阳湖承载了太原人太多的情感与记忆,晋阳湖景区的建设成为省城市民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治理,晋阳湖将再现天蓝、水清、地绿、景美,而晋阳湖景区也不再仅仅是一个公园,更将成为太原市一张新的景观名片。这个如今承载着太原市南部区域梦想的地方,经过华丽蝶变,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呈现出勃勃生机。(记者:丁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