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把读书叫什么?

笠翁话农村


古代读书人的称呼有以下:

  

  书痴:即书呆子。《旧唐书·窦威传》载:“威家世勋贵,诸兄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史哂之,谓为书痴。”但是,古代读书人也有以甘当“书痴”而自豪的,如陆游诗云:“白头尚作书痴在,剩乞朱黄与校雠。”

  

  书簏:讽喻读书虽多但不解书义、获益甚少的人。这名称首见于《晋书·刘柳传》:刘柳为仆射,傅迪为右丞相。“傅同好广读书而不解其义,柳唯读《老子》而已,迪每轻之。柳云:'卿读书虽多,而无所解,可谓书簏也。’”

  

  书库:喻博学饱识之士。《隋书·公孙景茂传》载:他“少好学,博涉经史”,“时人称为书库”。

  

  书淫:比誉称好学不倦、嗜书入迷的人。《晋书·皇甫谧传》称皇甫谧“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书癫:比喻读书入迷、忘形似癫的人。如陆游在《寒夜读书》一诗中曾用“书癫”一词自我解嘲,诗云:“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

  

  书橱:一是比喻学问渊博之人。如《宋史·吴时传》载:“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成橱’。”又宋代的李纲以博览群书、博学强记闻名,人号“书橱”。二是讽刺读书多却不能应用的人,义与“书簏”近。如《南齐书·陆澄传》记:“澄当时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橱也。’”

  

  书生:指儒生。《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注云:“(赵)咨曰:'吴王……虽有余闲博览书传,籍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当“书生”与“白面”连在一起时,特指少年文士,含有年轻识浅之义。

  

  书迷:心迷恋于书的人。元末宋濂,因家贫无力购书,只好到处借阅,读后还把书全抄下来。即使天冷砚台结冰,手指僵硬,也抄书不止。被称为“书迷”。

  

  学究:古代泛称儒生,后常讽刺腐儒为学究。如宋刘延世《孙公谈圃》载:“艺祖(赵匡胤)生西京夹马营,营前陈学究聚生徒为学,宣祖(赵弘殷)遣艺祖从之。”

  

  白衣秀士:指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如马致远《岳阳楼》曲:“至如吕严,当初是个白衣秀士,末流书生,上朝求官,在邯郸道、王化店遇着钟离师父,再三点化,终得成了道。”

  

  掉书袋:有贬义,讽喻爱好广征博引炫耀自己学问渊博的读书人。《南唐书·彭利用传》载:彭利用不顾对象场合,“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蠹书虫:字面意为咬书的害虫,转喻读死书的人。唐韩愈主张“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反对读死书。其《杂诗》云:“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岂非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小儿学士:称北周宗懔。据《北史·宗懔传》“宗懔,字元懔,南阳涅阳人也。少聪敏,好读书,昼夜不倦,语则引古事,乡里呼为小儿学士。”

  

  不栉进士:栉乃男子束发的梳篦。“不栉进士”喻称有文才的女子。如唐刘讷言《谐噱录·不栉进士》载:“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斗酒学士:指唐代王绩。《新唐书·王绩传》记:王绩性简放嗜酒,武德初,待诏门下省。依定例,官给酒日三千。或问:“待诏何乐耶?”答曰:“良酿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酒一斗。时人遂送王绩“斗酒学士”的谑称。

  

  尺二秀才:首见于南宋孙奕《履斋示儿编·声画押韵贵乎审》:“初,诚斋先生杨公(杨万里)考校湖南漕试,同寮有易义为魁。先生见卷子上书'盡’字作'尽’,必欲摈斥。考官乃上庠人,力争不可。先生云:'明日揭榜,有喧传以为场屋取得个尺二秀才,则吾辈将胡颜?’竟黜之。” 

  

  著脚书楼:宋代赵元考的绰号。他博览强记,宋牛牟《曲洧旧闻》卷二载:“(赵元考)无书不记,世俗称'著脚书楼’。”意即:赵元考好像行动的书楼一般诗书满腹。书城唐代李泌,不但看书多,而且家中藏书汗牛充栋,被誉为“书城”。

  

  书仓:后汉的曹平,积石为仓以藏书,号曰“曹氏书仓”。

  

  书窟:五代人孟景翌,一生勤奋读书,出门则藏书跟随,终日手不释卷。读书所坐之处,四面书籍卷轴盈满,时人谓之“书窟”。

  

  书巢:南宁著名诗人陆游,在山荫家居时建造了一个书房,自命为“书巢”。

  

  书柜:明代文人丘琼勤奋好学,才思敏捷,故有“书柜”的美称。





小张说古往今来


大家都知道,读书是人们获取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古代,谁读的书多、从中获得知识多,人们就冠以“学富五车”。能学以致用并有发挥之才,便称“才高八斗”、“满腹经倫“。历史上的大儒硕才浩如烟海,但唯一的途径,都是从读书中脱颖而出的。古代人把读书看做是追求功名的至高无上的路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正是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天下学子都往这条道上挤,为的是跳龙门。上去了,当官了,既使是家里的“鸡犬”也随着“升天”。所以古人为了后代都能积极上进、求取功名,便有了《劝学诗》,最著名的便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当然,我们应当批判的是,古代统治者因把读书当做取士的唯一途径,也残害了无数个学子和家庭,比如明朝的唐伯虎,祝枝山,书法家徐渭,以及《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等,可谓是一家欢喜万家愁。



今天,我们已经不把读书仅仅看做是求取功名的敲门砖了,随着制度的优越,社会的昌明,教育的普及,人们更多地把读书当做修身养性、开扩视野的方式和习惯。但令人堪忧的是,真正自觉读书的人少了,所以,我们还要从自身做起,多多读书,多多读好书。因为,读书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有利而无害的。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及人文知识等方面同学习互交流共进步!


晉風


古代把“读书”叫“吟诵”。


一片叶儿飞


不知道!我没去过!也不知道!


用户811013549461


认字,识字,还是知呼者?


幸福生活靠勤劳



誉称


还真的弄不懂!


穷则思变8271


读书,做学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