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有多难考?

笑笑喜欢CF


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一门职业能力考试,个人觉得难考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考试知识面广、深度有限

我以前参加CPA考试的时候,跟大家一样,觉得CPA考试为何如此的难,怎么老是考个50几分。不过回头想想,CPA考试不是学历学术考试,并不要求对特定知识领域做过多的深度研究。CPA考试更加注重实务性,所以知识面比较广、深度并不高。之所以大家觉得难,那是因为,既然是职业能力考试,就需要你有点从业经验,多数报考者应该都是毕业3年以内的,从业经验本来就不多,导致对深度不高的知识点缺乏理解,口口相传,就变成了史上最难考试。

正因为如此,我们经常看到好多大神一次性通过了好几门考试。这些大神要么是报考了好几次,失败告终,最后一次报考通过的;要么就是工作了好几年,对财会业务具有一定的经验,一次通过好几门考试。

备考时间长,复习时间短;

从4月底报考结束,到10月中旬参加考试,时间跨度5个多月,要怎样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备考过程中没有一点点小目标来不断激励自己,是很容易就放弃的。另外一个难点在于报考人基本都是上班族,每周本来就需要工作五日,周末还有自己的家庭或个人生活,所以用来备考的时间特别有限。做好备考过程中的时间安排、设定一个一个小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过往的通过率情况

想要知道以往每门课程、每个阶段的通过率情况,可以去中注协官网搜索2018年8月发布的《2017 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分析报告》或是私信我,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CPA专业阶段考试通过率在逐年提高。想想一个人坚持3-10年,并且是最好的年华去参加一个证书的考试,再不通过,那得多遗憾。所以只要坚持,最终都会有收获,只是早晚的事。


财经奥迪特


作为一个用了整整四年时间拿下cpa的一名普通考生来说,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吐槽一下我的考试经历。

我在一家市国资委下属二级企业财务部担任部长,由于对国有企业内部的一些争斗导致的资源耗费看不过去,萌生了离开体制的想法,可能干财务工作的都稍微有点抠门或者不忍浪费,也有不少自己的小心思,当时的真切想法就是你们斗你们的,我学我的,我要保持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

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考试人生,白天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做题,晚上回家利用大块儿的时间听课,孩子当时上幼儿园,好在有人带,晚上也是跟我稍微玩一下我就要滚到书房里去学习了。这个中间的辛苦付出真的是太大了,常常为了一个知识点绞尽脑汁,常常为了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学到半夜。

我翻出了当时写过的微博,其中有一首打油诗是这样的,盛夏时节汗湿襟,奈何心静读书人,待过秋高气爽日,寒冬腊月侯佳音。自己给自己打气,自己给自己鼓劲,多少次想要放弃,多少次垂头丧气,也就走多少次自己把自己说服,重新投入战斗。

也写过一些调侃我这类考生的文字,比如这样的,夜深了,考生小王起身合上电脑,用滚烫的开水为自己泡制一碗冒着热气的老坛酸菜面。中国的会计更偏爱拉上窗帘,在黑暗中享受这独特的美食。注册会计师的考生口味清淡,他们往往不加料包,由脸颊自然淌下的热泪补充适当的盐分。他们相信,用这种方式,能够抹平用脑过度和熬夜带来的大部分忧伤。

我的周围有很多当初跟我一样信誓旦旦要拿下cpa的同学都相继离开了,带着解脱一般的微笑,每年极低的通过率和付出了极大时间和精力代价后的挫败感是离开的主要原因,熬下来的少之又少,坚忍顽强成为了考下去的必备品质。

2016年12月,我拿到了专业阶段考试合格的证书,会计78,审计69,财管68,税法79,经济法82,战略80了。分数一般,但每一分真的都是汗水凝聚的。

2017年9月参加了综合阶段考试,12月拿到了综合阶段考试合格证书,79.5分。至此结束,由于我不在事务所工作,也没必要去申请执业或者非执业。

这个期间的辛苦和面对的众多不理解,也只有自己最清楚,34岁到37岁这非常美好的四年献给了注册,家里的事,单位的事,考试的事,每天都忙得滴溜乱转,头上出现了丝丝白发,脸上也变得没有光泽,放弃了打球和聚会,放弃了闲聊扯淡等等所有耽误时间的事情。

我不知道这一切是否值得,但总算都过去了,我希望不仅算是完成了一名会计人的夙愿,更希望这能给我带来职业上的帮助。我的理想是像网校的老师们那样教书育人,用自己的专长和勤奋帮助更多像我一样为了梦想奋斗的考生。

以此回答,更是为了记录自己那一段不平常的时光。


稳健朴实谦和赞赏


额,本人就在备考注会。

毕业后就在帝都国内八大所之一做审计,已经工作两年,刚毕业那年,没好好复习,报了三门,结果一门没过😂

其实我说的没好好复习也是把书看了一遍,也是花了很多功夫的,但还是没过。

去年,报了两门,向单位请了一个半月倒休假备考,我过了,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超开心啦。备考之路和高三考大学有过之而无不及,个人感觉注会真的很难。

今年再接再厉一鼓作气,把剩下四门都报了,可是单位规定不能再请长假备考了,据说是去年所里通过率太低领导怒了,所以没办法,再加上其他一些事,我就辞职全身心备考,偶尔还是管不住自己,有点懒散。

希望今年有个好结果!


映山小妖



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或者财务工作者来说,注册会计师考试,简称“注会”(英文缩写CPA)是财会人员很希望翻越的那座大山,毕竟这个证书可是传说中的“财务总监”必备证书。

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在哪

难度体现一:注册会计师含金量高

在一项“十大含金量最高的证书”排行榜里, 注册会计师仅次于国家司法考试位列第二,排在后面的分别是特许金融分析师、精算师和一级建筑师。国家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这在一段时间内,将会导致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非常多。但是,高水平的财务人员的门槛很高,在某种程度上需要经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锤炼,然而考试的难度决定了拿到证书的精英们并不多,这就是为什么“注册会计师”一直是国家稀缺人力资源的原因。

难度体现二:注册会计师报考人数多!

会计专业就业率高,对应的就业竞争就会比较激烈。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报考注册会计师的人数正逐年增加。截止2018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报考人数已达139.5万人,但是能顺利通过考试的人数将需要坚持努力。截至2018年,中注协个人会员达到247568人,其中,执业会员(注册会计师)106020人,非执业会员达到141548人(其中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非执业会员601人)。

难度体现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一提及高考,很多人就会发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感叹!对比高考,注会考试并不比考一个一本学校简单,同样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拼的也是努力。从历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通过率情况来看,不足20%。注会每年报考人数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竞争越来越激烈,你会成为这百分之十几中的一员吗?

难度体现四:考试考察范围广

注册会计师考试并不是一门考试,实行的是“6+1”模式,是指专业阶段考6门,综合阶段考一门。考试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包括经济法、审计、会计、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规定必须在五年之内全部考完。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只有顺利通过这两阶段考试,才能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

哪些适合考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考试虽然存在难度,但是每年还是有不少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高顿网校为你整理出四类适合报考注会的人员,可供大家参考,快来看看里面有没有你吧!

第一类:懂得舍弃的考生

当你决心考CPA的时候,不管还有多久的备考时间,请舍弃娱乐活动。因为当你把精力支配在其他事情上时,比如复习登QQ,玩微博等,备考的时间及效率都会大打折扣。因此,只有懂得舍弃的考生才是能够通过CPA考试的。

第二类:能够抓住重点的考生

注册会计师备考资料不在多,而是你要学会抓重点,提高效率。很多考生认为复习资料越多越好,往往在一个知识点上把自己搞得很累,效果更是顾此失彼。事实上很多的复习资料内容都是差不多的,而教材建议选择官方的权威的教材。

第三类:提前准备的考生

大家都是普通人,在智商上都是差不多的,勤奋才是决定能否通过考试的关键。在考CPA的众多考生中,有零基础的,有在职的,也有妈妈级的,大龄的考生。不管是哪种考生,能把握时间的人,相对来说有更充分的时间学习。

第四类:保持良好的心态

因为备考注册会计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都需要3年左右。有的考生万事俱备,独独差了一个心态,导致前功尽弃。备考注会,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心态好,精力充沛,备考稳扎实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备考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千万不要悲观,办法总比问题多。遇到问题时,找考友探讨一下,或者向高顿CPA老师咨询。不要担心,只要踏踏实实地努力,通过考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要怀疑自己的实力,付出一定会有收获!加油!


高顿注册会计师


CPA注册会计师证书是会计人员“理想”的证书,更是会计人员转型的目标。CPA注册会计师的薪资待遇很高,远远超过财务会计的平均工资水平。

一般人提到注册会计师,首先想到的就是难!那么为什么在大众心目中注册会计师考试这么难呢?它究竟难在了哪里呢?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9005家,注册会计师106789人,非执业会员143821人。


注册会计师的通过率偏低

《注册会计师法》规定,国家实行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注册会计师考试以《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为指导,通过对考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的测试,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从事注册会计师工作的素质,评价其是否具备职业准入资质。

历年来注册会计师的通过率就不高,基本上每科的通过率不超过20%。

从4月报名到10月考试,中间有半年的备考时间,有不少三分钟热度的,有不少因各种事情耽搁了复习的。每年考试有一大批弃考的,实际出考率在30%-40%之间。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多,战线长

注会考试的难度,一是它的含金量很高,二是考的科目越来越偏向实务操作能力,对很多没有经验的考生带来很大的困难。


注册会计师考试要求在五年内通过六个科目。


六个科目里,会计是最基础的一门,同时跟各科的联系性也很强,但是它的难度也不小。审计偏理解,不过现在的改革也是朝着注重实务方向去的。经济法是靠理解记忆。财务管理成本计算的内容比较多。公司战略跟审计又跟财务管理有很大的联系,因此注会的考试就是综合性特别全面的一门考察,所以难度也是很大。


可实际很多考生在五年里变动很大,比如工作越来越忙的上班族,比如荣升为妈妈族,能够坚持下来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考验意志力的事情。


233网校


注册会计师考试有多难考,这样说注会考试不下于一场高考,甚至难度更甚。当然注册会计师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注会科目多、考试内容杂和考试时间长三个方面。

首先注册会计师分为专业考试和综合考试,难度最高的就是专业考试阶段,考试科目分为会计、审计、财管、经济法、税法、战略六科,需要在五年内通过才能进入综合考试阶段,然后取得考试资格证书。从历年来报名注册会计师人数和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数来看,大多数考生都需要3-5年的时间甚至更长时间,而且通过率是很低的。

如果你有会计财务的基础,能够自律力很高,那么难度是相对低一些的;如果零基础,且自律力差,那么考试难度是几何上升的,因此还是报个网课学习比较好。

最后2019年注册会计师报名入口已经正式开启,想要报考的同学,可以先测一测你是否具有报名资格。


中业财会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再辅助好的方法,可能功夫也不需要那么深,但是必要的时间投入是必须的。

专业考试教材,不是趣味连环画,翻一遍是不够的,起码需要三轮复习。三轮复习,让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有了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再有适度的练习(建议主客观题分期练习,各个攻破),通过考试就指日可待了。

还有一点请注意,参加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都知道,能通过考试的人,做选择题的时候节奏都是:咚咚咚咚,连贯快速敲击键盘的声音。哪边隔壁考生的节奏是:咚......咚...咚.........,就表示为他遗憾了,因为他最终连题目都做不完。考试做题节奏的把控也很重要。

所以必要的策略无论在复习当中还是考试当中都很重要,考试考核的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掌握,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软能力。

想获得更多咨询,可以翻看我的头条首页。想定期获取咨询,请关注。

谢谢阅读,祝好运!





刻意自我教育


纵观历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每科通过率大概在10%几,通过率在财会考试中偏低。但这其中不乏因备考不周而不敢去考场的“观望族”,也不缺因复习时间不够而到考场碰运气的“过路客”,真正有时间备考且备考充分的人,相信通过的概率应该是在60%以上的。

所以不是CPA考试有多难,而是你准备有多充分。任何一场考试只要找到关键点,准备充分,心里的考试难度系数就会大大降低。

  1. 备考时间

    这个可谓是“私人订制”。看着别人有人复习了几个月一口气过5门的,也有复习一整年每天复习到深夜1门不过的,每个人效率不同,效率最高的时间段也不同,没有可比性,也不用刻意比较。

    备考时间取决于2个因素:职业和效率。

    如果是学生汪,那就是时间和效率双重保障了。如果是上班瞄,那就是自己的事儿自己知道。工作忙的,每天要挤出3-4小时都得费尽脑汁,因此才会有那么多人在地铁上还捧着书本做习题。工作轻松的,每天挤出5个小时应该是可以的。如果同时还是宝妈族,时间和精力都是处于劣势的,这时候只能拼时间管理和效率了。

    因此,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恰当地选择考试科目和安排复习时间就是一门学问。

  2. 复习方法

这个就博大精深了,每个人成功的路径都不同,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以下写下个人的几点看法。

先不要打开形形色色的培训网站,免得还没出发就荤菜了。先了解几门课程的核心,然后重点选择一家培训机构即可,不一定要很贵的面授,请问你有时间么。有时候网课的效率更高。

会计-理解。相信选择考注会的人,基础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基础还有问题,或者学习的时候是学渣派,建议先考中级。在基础具备的情况下,建议对于重点章节深入理解。比如,为什么设置其他综合收益科目(背景)?这样对于何时需要进这个科目就一目了然了。不需要死记硬背。当然了,确实需要记忆的偷不得懒,但也可以理解记忆。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一定会有所助益。建议听张老师的课,能够让人感慨“原来如此”。

财务管理-记忆+练习。财管有许多公式和内容还是要花时间记一下的。光记住公式不行,要灵活运用,因此需要相应的勤加练习才行。

税法-记忆+练习。税法涵盖面广,内容细则多,因此需要花时间记忆。记完之后记得多做练习巩固加深印象并熟练运用。

审计-没有实务经验的尝试理解+记忆。建议听听刘老师的课,考试通过概率大增。

经济法-并不需要死背书,可以理解内容后适当看看书。建议听听郭老师的课。节省很多时间,考试时下笔如有神。

战略-考生一般站不到这个高度,建议听课来弥补。

三.体力

除了复习时候消耗大量的精力以外,考试时候的3个多小时都是在“烧脑”,分分钟有短路的危险。因此,必须要准备好打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双重体力准备。

相信有了充分的时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具有足够的体力完成战斗,CPA考试会是一门比较难但通过概率也比较大的考试。


财会小童


难不难的要看个人的投入程度了,如果记忆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好一些的话通过的时间会短一些。周围一些年龄不大的、理工科背景再有一些实务经验的同事通过率明显高一些,而且听下来复习的强度也不算很大。

总之如果打算从事财务、金融相关的行业,趁年轻的时候下点功夫赶紧考,负担不大记忆力还好,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个好基础。


从初级到CPA


这个问题每年都会有人问,客观来说,注册会计师的每科通过率约为10%,专业阶段一共有6门科目,需在5年内通过6科。从数据上来看它是难的。

不过大家一定要知道注会的通过率是根据实际出考的人数来判断的,而不是根据报名人数!报名人数确实是非常多的,而另一方面,注会的弃考率也是非常惊人的!所以,如果你认真对待注会考试,做到全力以赴,通过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那么,注会考试存在哪些难点呢?这些难点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

一、最根本的难度在于教材

专业阶段+综合阶段=注册会计师证书

专业阶段考查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综合阶段考查的是,是否具备解决实务的能力!通过了专业阶段才可以参加综合阶段,最主要的难度还在专业阶段的6门考试科目!

1.教材知识点多,带来的难度

2018年注会的教材又作出了一些改变,会计科目的知识点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增加的也是很明显,知识点细微而且多,带来的难度也是非常高的!

知识点多就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学习,不要想着投机取巧,注会的难度会告诉你这样绝对是通过不了的!

2.每个科目都各有特色

6个科目所代表的业务不一样的,特点自然也就不同,学习的方法自然也就不同了!在加上第一次参加注会考试,对考试的特点不熟悉,自然通过的难度就比较大了!

会计,理解。审计,理解+背诵。财管,推导理解+记忆。税法,加强关联+理解。经济法,理解记忆。战略,理解背诵。

针对不同的科目特色,对症下药,悟出不一样的学习方法!

3.学习的时间不好安排

由于科目多,知识点多,各个科目的难度不一,因此时间上的安排也是不同的,对于全职备考的考生来说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但是对于在职备考的考生来说,安排时间就是一门技术活了!

科学的搭配科目,在学习的时候融会贯通。这样可以节省一定的学习时间。当然做好计划表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了!

4.各科目的重点章节可以出一张试卷

每个科目都有重点的章节,重点章节的知识点可以出一整张试卷,拿会计举例:合并报表的章节,光合并报表这个章节就可以出一整套的试卷。税法的知识点也是超级多的,命题老师在出题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结合知识点考查,消费税与增值税考查等等!大家可想而知这种题目的难度!

知识点多就要细致,在第一轮学习的时候最好是可以将很多的知识点都可以过一次,之后过知识点的速度可以很快!

二、个人备考状态的难度

这个难度的主要来源在于你自身的问题,因为你自身的原因,你觉得很难!

1.学习的不够细致

这个是很多考生都会有的问题,在学习的时候囫囵吞枣,一点都不细致,所以在真正考试的时候对题目会感觉很陌生!

2.学习的自制力很差

你有没有在学习的时候会不自觉打开微博刷一下,或者在学习的时候看到别人跟你聊天你会迅速的跟人家聊天而放下自己学习教材!这样的状态想要通过注会可以说是非常的难了,所以想要通过注会考试首先是提高你的自制力!

3.意志力很差

这个从弃考率就可以看出,注会考生的意志力真的不强。很多考生在学习到一半的时候就会放弃,因为感觉教材很难,或者是感觉学习的时间不够。70%的弃考率可以说很高了!你都没有走进考场,所以你的失败可以说是注定的!所以意志力对于注会考试可以说是必然的影响因素!

注会的难度最主要还是集中在这里,在学习的时候最好是利用这些方法,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注会的报名条件等考试信息和备考学习方法,欢迎随时撩我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