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到底頓悟了什麼?

心物一元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其心學思想流傳至今,在哲學領域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心學是十分難理解的一門學問。它不像儒學那樣禮字當先,也不是理學那種以天理束縛人慾。它出自內心,心外無物。再結合朱熹的理學,心即是理。而求“理”之法便是“格”這便是廣為人知的知行合一!這是大多數人對王陽明思想的理解。

但當年王陽明在那片荒山中,在那個寧靜的夜晚,看似冷靜的外表下,他的內心卻猶如烈火中燒,因為他只差一步就能頓悟,這一步前面彷彿是有無數高牆阻擋。突然他大笑起來,打破了深山的寧靜,他在頓悟的道路上走了近二十載。雖是頓悟,卻如此漫長,他究竟頓悟了什麼呢?

讓我們從頭說起:

王陽明出生於浙江餘姚,歷史上許多集大成者從小就歷經磨難。如,家境貧寒,勞動人數稀少,主要人物以打柴或捕魚為生,再加上家中病故者數人,種種如是。但是王陽明卻恰好相反,他有一位十分出名的祖先,名叫王羲之。明朝的先輩也曾做過四品官員。到了其父王華頭上,更是平步青雲,王華在成化十七年高中狀元。全家也搬往北京。正所謂虎父無犬子,王陽明十歲便開始讀四書五經,並且具有很高的領悟,其聰明程度,令私塾的老先生們十分驚訝。這一切似乎都往著主流方向發展。但僅僅兩年就出現了變化。

"哲學萌芽"

先生們向王華反映,王陽明近來很不安分,不喜歡乖乖坐在私塾,倒是喜歡舞槍弄棒;不喜歡鑽研四書五經,卻喜歡捧讀兵書。更是喜歡問一些令先生摸不到頭腦的事,還喜歡寫一寫莫名其妙的東西,此處引一首詩為證:

近山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於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此詩名為《蔽月山房》作者王陽明,時年十二歲。初讀這首詩,很有打油詩的味道,而且言辭也並不成熟,但其中奧妙卻是無窮,十二歲的少年,用他獨特的思考方式,回答了山和月的發現問題,這一回答,似是而非。仔細品味,他實際是選擇了參照物。當然年少的王守仁並不知道,後世的人會將這一思維模式稱為辯證法!

"聖賢之路"

其父王華幾度嘗試將王陽明往正確的道路上引導,但都功虧一簣。王陽明更是想成為聖賢,他還在自己大婚前期走去道觀,與道士暢談,甚至還打坐一天,好在打完坐的他還是回去完婚了。而十七歲的他並未就此安分。他行為怪異,被他人稱為怪人,同時又引來無數嘲笑聲,但這些嘲笑他的人並不知道,王守仁是一個意志堅定,說到做到的人。十七歲的他早就已經厭倦了四書五經,也看淡了科舉為官。這個少年,一心只想為聖賢!

可是,如何才能成為聖賢呢?一位書生告訴他,"格物致知"。王陽明並不知其意,書生又告訴他,只需讀朱子之書,便能知曉。王陽明欣喜若狂。日夜只讀朱聖人的書,可他讀來讀去,書中始終是說,理,無處不在,如需領悟,唯有"格物"。起初王陽明每日格一物,自己也不自欺欺人,他並未追崇朱子,反而有些疑問,為何格不出任何理呢?他有些懷疑自己,也有些懷疑朱子,但朱子畢竟是聖人,王陽明最終還是選擇了懷疑自己,他懷疑自己並沒有"格"到合適的點。於是,一日王陽明開始"格"竹子中的"理"。日復一日,他窮得七日,並未獲得其中之理。反而生了大病。

他終於開始懷疑朱子,這"格物致知"真的能得出真理所在嗎。現在的王陽明斬釘截鐵的回答了,不能!

“理在心中”“理既是人慾”“知行合一”

王陽明終於在不斷的格物致知中知道了朱子“理”的弊端,理並非是能格出來的。後來,捲入政治風波中的王陽明來到了貴州龍場。在這個當時還屬於窮鄉僻壤的地方,王陽明將頓悟出他一心所想的理,並尋找出獲得這理的方法。

“理”究竟在哪裡?王陽明心中疑惑無比,他苦苦尋找十多年,該格的也格了,該尋找的也尋找了,可始終不見其蹤影。為了尋找“理”的下落,他甚至做了一個石槨,除了吃飯,他整日都坐在裡面沉思。格物窮理!格物窮理!可要怎麼格啊,在一次一次失敗中,他又開始急躁,憤怒。這麼多年來,聖賢的願望一直支撐著他,讓他在各種逆境中堅挺過來,可他不甘心就這樣放棄。

矢志不移,追求聖賢,錯了嗎?沒有,並沒有錯。

那個寧靜的夜晚,黑暗籠罩了一切,龍場的一切似乎都隨著王陽明在思考一般:

存天理,滅人慾;天理和人慾究竟又有什麼關係呢?人每天所做之事都是人慾,那天理呢?天理存留卻要去除人每天所做之事,真的是這樣嗎?答案似乎就在眼前了。

突然,一聲大笑破空而出,打破了所有的寧靜,所有的一切,都在王陽明這一聲大笑中解開了,沒錯,困惑了王陽明十幾年的問題,在這一生大笑中解開了。“人慾”就是“理”,而理就像我們每天要做的事情一樣就像人慾一樣,在我身邊,沒錯,就是這樣,所有的一切都能解釋得通了,理就在我心中!天地的聖賢之道,並不是需要去格個不停,也不是存在於萬物之中,也不需要存在萬物之中!因為它就在心中。王陽明頓悟了,天理就是人慾,就在心中!

在以後的日子中,他不僅通過“理在心中”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還有著“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的觀點,更是提出與朱熹理論相反的“知行合一”的觀點,理在心中,如要獲得,知行合一。還有良知一說,也是王陽明頓悟之精華,“天地雖大,但有一心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這是偉大的一步,是心學的開端,這一開端,將為無數後人引路前行,王陽明這個名字,註定被後世廣為流傳,註定永垂不朽!

最後以一首王陽明的詩來結尾: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本文作者青梅煮史(悅奇)

喜歡歷史,熱衷碼字


青梅煮史


看王陽明名字,忍不住撰寫一文,因為他的大作《傳習錄》和《大學問》不說通讀但也涉獵不少,一家之言,難免膚淺,各位可各抒己見。

很多時候,很多人面對心學這樣哲學問題,要麼覺得深奧,要麼覺得無用。或者說有心學習無從下手,其實於我而言,心學與其說是哲學,不如說是教人修心的學問,這也是心學稱呼為心學關鍵。

心學核心在看完王陽明全集後,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這話是王陽明先生臨終遺言,也是他一生寫照,和一生學問總結語,也是他對於世人最後教誨。

此心光明:就是心學核心精神

格物窮理,知行合一,則是心學核心架構。

先聊聊核心精神吧:

人生在世,其實是有很多很艱難險阻,就如在荊棘叢林穿行一樣,看似平靜卻處處有暗流湧動,有誘惑,有機遇,有危險,有困境。

而心學要教導的核心,不過是讓人學會,安撫自身心靈,不存妄想,不動妄心,在此基礎上才能更有理智抓住機會,規避風險,抵制誘惑,抓住機遇。

因為,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心隨物動,人隨心動。

主宰身體是心靈,主宰心靈是意志,而意志本身來自慾望,慾望又來自衝動,剋制慾望衝動,讓心靈安靜,當不為外界誘惑所動,而又明白自己要什麼時,人就能將智慧和學識發揮到最佳,進而取得期望中的成功。

簡單說這是一門修心學問,這是心學核心精神。

那麼核心構架又是什麼,那就是心學又一核心概念”知行合一“。

這個核心構架看起來解釋其實很簡單,知行合一,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自己的知識和行為二元統一,二元統一結果就是最大限度發揮自己學識,而不受外界影響。

那麼做起來難嗎?很難!

舉個容易理解例子:

中國有個臭名昭著團隊,中國足球隊,他們在訓練時候發揮的水平和比賽中就是天壤之別,為何會有如此大差距,就是心不安定,身體和行為,受外物還有外力因素影響最後上場就成垃圾了。

他們最重要就是要學心學,做到知行合一,怎麼學習,不是念經而是放鬆自己心態,迴歸最原始快樂。這也是為何米盧在中國會成功原因。那就是米盧推行快樂足球,讓他們找到最初的初心。

每一個踢足球的人,內心都是因原始的喜歡,而踢球,我也是,雖然我不是運動員,後來受太多誘惑和壓力,最後往往就事得其反。誘惑來自金錢,壓力來自政績,沒有平和心境當然發揮不佳。

當大家智慧相差無幾,水平相差不多時,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當然水平差距太大,那就是實力因素了。

知行合一解釋完了,那麼如何才能練習自己的心境?其實我也一直在學習,只能說一點自己的感悟。

在陽明先生看來,靜坐、靜修才能養成不動心境,那是錯誤滴,本人深表認同,安靜只能放鬆,而心靜的磨練,必須經歷事情。

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此話何解:其實有點文學素養都看的懂。

通俗說;實踐出真知,所謂智慧也好,辦事能力也好,都是在不斷學習中不斷成長,在不斷遇事中不斷進步。

當一個人只能在安靜時候感覺不錯,思想清晰,一遇事就亂陣腳,那是智慧和能力不到位,如果只知靜養,卻補刻意練習自己的真功夫。碰到事情就亂陣腳這就成必然。

所以人不在具體事情上磨鍊自己,是做不到靜亦定、動亦定,也就做不到“知行合一。”

若只愛靜而不動,看起來像是個所謂的佛系青年,可是這樣的人,往往無用,一遇事就會慌亂,也就不會有進步。

靜時,看是收斂,實際卻是放縱自己,最終也是沉淪。

所以綜合來看:王陽明先生要教導我們的是,人必須在做事上磨練自己,才能真正顯示自己的智慧,靜中能安定,動中能安定,並充分發揮自己智慧和能力。

王陽明所說,靜,寂,定,都不是純粹靜止,無論動靜都是磨練自己,追尋本心過程。

這就是知行合一核心精神,而格物,不過是在不斷學習之中提出的一種方式,一種如何進化到“知行合一”的方式而已,致知才算悟道。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著作《大學》

按南宋朱夫子(朱熹)理解:這世界有統一的規律,稱呼為理,任何事物都有理的存在,石頭為什麼是石頭,那是理,花為什麼是花也有理。所有一切都有理。而人類社會的理就是所謂倫理道德,這是人的本質,理就是人性。

在我看來,這是唯物主義價值觀,將人束縛於理之上,於是才有朱夫子所謂的“存天理,滅人慾”這樣話出現。

我個人很不喜歡朱夫子,而當時王陽明不知道啊,他以為這聖人之言必有道理,於是也學習朱夫子“格物”。少年王陽明就開始不停“格物”。今天“格”石頭,明天"格"魚,後天“格”螞蟻。

就這樣格來格去,一直也沒弄明白,事物本質,直到有一天,他在自己家“格”竹子,就在亭子前靜坐幾天幾夜,然後病倒啦,最後還是一無所獲,他突然發現,朱夫子的道路也許有問題!這就是"守仁格竹”典故由來。

他開始明白,靜坐是得不到真理的,也就是我之前說的,不實踐得不到真智慧,於是他開始名山大川之旅,到處巡遊實踐和不同人交談,瞭解真實的人心。

途中有個故事很有意思:王陽明巡遊各地,來到一個寺廟,和寺廟裡面最有道行的和尚辯論佛法,這是他迷途中的一次嘗試,想在佛法中找尋聖人之道,辯論來辯論去,有道高僧第二天居然離開寺廟回家啦。

原因不過是他說的一句話,你想家嗎?你想娘嗎?這話一舉擊中高僧內心,那就是思念,那才是和尚真實的初心。

從此,王陽明開始明白,掌握人心的道理才是所謂聖人之道,而不是掌握事物的道理,而人心規律和事物規律結合是二種道路,合一才是真理。

直到多年後在貴陽龍場,飽經磨難的王陽明終於想明白心學的本質,這就是“龍場悟道”。

他想明白的是什麼?

就是“格物致知,致良知”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知行合一”先格物後致知,在回到本心的良知,才是內心完滿。按照他話來說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以上就是我對於心學理解,和對“格物致知,致良知”還有“知行合一”理解,關鍵點,實踐和良知迴歸內心深處的嚮往和追求。


阿斗不傻


我碩士論文寫的是王陽明的思想,所以思考過王陽明在龍場到底悟到了什麼。

其實王陽明頓悟的內容,用三個字就可以概括:“心即理”。王陽明的全部學說,其實都是從這三個字上來的。

當然,這個心指的不是你我日常的心念,而是指每個人的本心。

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朋友等等。

韓寒《後會無期》中有一句話:“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小孩子都知道是非對錯,說明這是人最原初的本心。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佈滿了塵埃。所以大人會看利弊,而不是分對錯。

但是,本心只是被遮蔽,而不是消失,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還是知道對錯的。

王陽明曾做過這麼一件事。有一天,他的手下抓住了一個盜賊,他讓盜賊脫衣服。先脫外衣,後脫內衣,最後只剩一條內褲,王陽明還讓盜賊脫,盜賊就不幹了。王陽明說:你雖然做了賊,但內心還是知道羞恥的,這就是你的本心。

王陽明進一步說,既然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就應該時時努力去做對的事,不去做錯的事,這就是知行合一。久而久之,人心上的塵埃就被擦乾淨了,人也就回復了原本的良知。



夢露居士


陽明先生被貶龍場,悟道之時,仰天大笑,照見山河萬里。自那之後便開啟了開掛一般的人生,未嘗一敗。也因此陽明先生也成為了歷史上最後一個完人。縱觀陽明先生一生,謹以我粗淺的認知,大致悟道內容歸結如下。



1.知行合一,這也是心學的核心內容。大家也知道陽明先生是集儒釋道於一體的大成者。而我近日思考之於發現,知行合一思想正是源自道家。且聽我一一道來。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無為,什麼是無為,“太上,不知有之”就是說,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就是統治者通過自身的努力,讓百姓在不知不覺之間就被教化,問到的時候,老百姓卻覺得統治者什麼都沒有做,我等自然而然就是這樣。這才是無為。

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自內而外去散發自身的美德。因為當時朱熹一派的理學核心都在外在表現,而忽略了內心。所以陽明先生提出,知道做不到,不可謂真知道。通過對於內心的修煉,變成聖人之心。而有了聖人之心,放在事君之事就是忠,放在事父就是孝,等等。就能做到自然而然。

2.致良知,心學歸於致良知。這是心學的根本。陽明先生晚年曾總結道“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就是在告訴我們良知二字不要輕易揣測,怕我等只學其末流,未得其精髓。



其實這句話他說到“自百死千難中來”,足以見得,非有死生之明悟,對致良知怕是難以有正確的認知。從他生平事蹟來看,陽明先生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在他生命最後的時間裡,陽明先生唯一的願望是迴歸故里,但是朝廷宵小之輩從中作梗,不讓皇上批他回老家。幾次上書不成,陽明先生不得已違背皇命,仍然踏上了回家的路。為了心中良知,寧可背上不忠的罵名。最終還是客死他鄉。可是陽明先生臨終之際卻說道“此心光明”。足以見,陽明先生早已把生死看淡,而只在乎此心光明。

讀書不多,理解不深。特在此拋磚引玉,希望各位多多批評指正。


傳而習乎


只問真心,無問西東;知行合一,無問西東。

有關王陽明,有關於心學,甚是喜愛,除此瞭解,是在高中課堂上聽語文老師提起。後來從同學那裡借了一本介紹王陽明心學的書,書名是什麼忘記了,但是書中內容印象很深刻。對於王陽明,對於心學,對於生活,有了一種五雷轟頂晴天霹靂的感覺。

原來還可以這樣?

當時喜好語文相關知識,對其他各個思想家的理論也有所接觸,看完了王陽明心學的理解之後,再結合其他的一些知識,自己開始慢慢的思考、感悟,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光,從無到有,從遠至近,甚至能夠感受到那種光照之下暖洋洋的感覺。

以上是我接觸王陽明心學的一些感受,下面,就我所理解的內容,介紹一下王陽明這個中國兩個半聖人之一的人,他到底頓悟了什麼?

一、為什麼不快樂,因為總是期待一個結果

每個人在世,幾乎每時每刻都會有新的想法冒出來,比如最簡單的我要吃飯、我要喝水、我要上廁所、我要睡覺。高深一點的比如我要考大學、我要當領導、我要賺很多很多錢。

這些問題無不困擾著每個人,比如肚子餓了沒飯吃,比如想上便溺沒廁所,比如想賺錢沒門路。

我們不快樂,是因為總在期待一個結果。而有些結果是我們能夠輕易得到的,有些則不能。

比如吃飯上廁所你能夠非常輕易的解決,可是,你想過每天吃通過宇宙飛船從外太空帶回來的世界上最精美的食物,用最好的馬桶在美國白宮總統辦公室上廁所嗎?

然而,人的痛苦和困擾以及不快樂,就是來自於那些我們得不到的結果。

王陽明心學不和佛教理念不同同,佛教認為慾望是萬惡之源,而王陽明則認為慾望其實是動力之舟。他也與道家理念不同,他主張人應該去發現自己內心的慾望(需求),而不是道家的壓抑、消磨、空無。

總結一句話:有了想要的,你才有動力前進去獲得。

二、只問真心,無問西東,勇往直前,拒絕隨波逐流

吃飯睡覺這樣的小事日日發生,對人的困擾微乎其微,畢竟,你吃麵條還是米飯隨你自己,並且可以隨時改變。但是,一個人的志向不能輕易發生改變。

當你找到了方向,定下了目標,剩下的事情,就是義無反顧的執行!

這裡面要強調兩方面的內容:

第一,清除外界的干擾,固守本心,做自己

第二,發掘自己的潛能,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說起來這兩天似乎都有點唯心,但是,有奇效!

三、知行合一,明白自己需要什麼,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

知行合一四個字應該算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理論了。很多人其實誤解了,覺著他的意思是理論知識要和實際行動相匹配。

這麼理解其實也沒錯,但是,在我看來,知行合一的核心在於如下:

1.你要明白自己的內心,並且要學會主宰自己的內心;可以有想法,有想要的東西,但要明辨志向和貪婪的區別;簡單來說,要控制自己的妄念、貪慾,一切要恰到好處,不隨波逐流,但要明辨是非、審時度勢。

2.格物致知,事事洞庭皆學問,追溯學問的根源,在於對事物的瞭解體會,現如今從書本上學到的,只是前人的經驗。與此同時,要拷問自己,是否正確?是否合適?簡單來說,就是覆盤,然後找到自己的錯誤點,加以改進,典型的PDCA環。

在此基礎之上,還有恪守本心的意思,也分兩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從此不受外界干擾,專心致志,堅持到底

第二,保持心靈的清潔,慎獨,時時清醒

各位,理解不是很到位,奈何本人愚笨,就這麼多了,歡迎各位指點。


子三度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的到底是什麼?

是“心即理”沒錯,但我們更要看到背後是什麼。

我認為,龍場悟道是王陽明在困頓狀態下突然找到了成為聖人的方法,龍場悟道是他在“立志”方向上的一次質的提升。

要了解龍場悟道,我們要回答兩個問題:一是王陽明的人生追求是什麼?二是在龍場的時候他最在意的又是什麼?脫離當時的歷史狀態僅從字面上來談悟道,會讓我們陷入書本論中出不來。

一、不要神化龍場悟道

悟道,不是一種超人的狀態,也不是所謂的大徹大悟。不要神化龍場悟道,不要搞神秘主義。通俗點說,你有你的悟道,我有我的悟道。你的思想卡在哪裡出不來,你突然開竅了,可算作你的悟道——只不過你可能經常卡住,雖然悟道了但在別人看來很平常而已。所以我們要先要了解,對王陽明,對這位了不起的思想家來說,在龍場的此刻,他的思想卡在哪兒了?卡在哪裡,他的道就悟在哪裡。

二、內聖的深化——王陽明“五溺三變”,但苦苦追求的人生目標沒變

少年叛逆的王陽明經“五溺三變”,最終回到儒學一途,但從少年開始的“讀書學聖賢”的人生目標卻一直沒變。甚至到他中年以後,他收學生最重要的標準就是要學生立志當聖人。他的一切學說,都是圍繞如何成為聖人展開的,更確切的說是如果實現“內聖”展開的。可是,在龍場,他的人生目標受到了嚴重挑戰——他的內聖之路卡住了。龍場悟道,他找到了成為聖人的方法,他立志成聖人的目標不再虛無縹緲,他立馬有了聖人氣象。一個有聖人氣象的人,是不是就是悟道的人?

三、找到了方法——功夫,即成聖的方法,一直是王陽明思考的重心

如何成為聖人?王陽明在朱熹的格物窮理上一直沒有收穫。尤其當他身處貴州龍場這樣的荒蠻之地時,沒有人,沒有事,格什麼物?怎麼窮理?通過《傳習錄》的討論和他的《大學問》可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功夫一直是王陽明討論的重點,也正因為如此,他的哲學甚至被稱為“功夫哲學”。現在,在龍場,王陽明最在意的當然就是在這樣的困頓狀態下用怎樣的“功夫”可以成聖。一夜之間他找到了成聖的方法,或者說他真正找到了重點所在——“心”。他豁然開朗,他悟道了。

四、“心即理”從此成為陽明心學的底層系統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心即理也”,修心就是成聖的方法。方法終於找到了——這是一個即使在龍場這樣的荒蠻之地也可以修煉的方法。從此,“心即理”成為陽明心學的底層系統,在這個系統下,“知行合一”,“致良知”,“在事上練”就都順理成章,從而搭建起王陽明的整個心學體系。從此,中國的身心性命之學走向了一個新高度,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攀向了最高峰。


櫻桃國學


往高大上來說說陽明心學說的是致良知,格物致知: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用大白話說就是:“人心是沒有善惡之分的,但是人的行為是有善惡之分的。人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如果人去堅持做好的,不去做壞的,那即是格物致知。”

這句話雖然對,但是其實並沒有什麼指導意義。但行善事,莫問前程這句話大部分人都懂,但對人的生活指導意義其實並不大。

陽明心學對當今社會而言最重要的意義之一是:心外無物。這句有點唯心主義的話。

《傳習錄》記載:王陽明與友人同遊會稽山。先生曰“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心外”

從生活上看:我們一生會遇到各種坎坷難題,這些難題我們在遇到的階段都是難以解決的。這個時候人們對待事物的態度就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如果覺得自己過不去這坎,就會負能量滿滿。如果用了心外無物,哪麼就會覺得這是自己起心動念間錯了什麼,而後開始正能量面對生活。

絕對情緒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的態度和起心動念。——心外無物


從哲學上看:人們的認知是在當前科技壁壘之下的。在牛頓、愛因斯坦出現前,人們總是覺得神學是真的,在科學發展後人們又覺得科學是正確的。但是很多科技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被推翻,這一點和曾經的神學類似。

人們所有的認知都是世界科學文化積累的反饋,而不是真實世界——心外無物

人有區分與世界其它物種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心。這個心不是指心臟,而是大腦中的念頭。

內容:橙瓜網文。內容獨家原創,如有不同見解,歡迎評論區討論。


橙瓜網文


道門守衛之來湊個熱鬧。

社會我明哥,創立心學說。

  • 我們來看看這聖人我明哥到底悟到了什麼呢?

(聖人凝視,智力+999)

我明哥在龍場頓悟的道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王陽明:“你傻呀?聖人就是自己個兒,我這麼天資聰穎,我還跟別人求教個錘子?瓜娃子。”

明哥三十七歲那年,因為上書救人,被立皇帝劉瑾看不爽,貶謫下貴州龍場,找了塊大石頭,就坐上去開始悟道,也不嫌髒。

某一天晚上,明月當空照,村花對他笑,明哥盤腿在大石頭上冥思苦想,就這會兒頭上是沒有蘋果樹,不然掉下來能比姓牛那小子早一百多年知道引力這個東西。不是蘋果榴蓮也行啊……

不過完美的是,什麼異象都沒有出現,那一剎間的靈感使得我明哥頓悟。那一句一直唸叨的話脫口而出:“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啥意思呢?

“二營長,你的意大利炮呢!?老子他娘就是個聖人,剛剛才想明白,快放兩炮慶賀一下。”

(明哥:老弟,過分了啊……)

emm,我明哥說的這句話和佛主說的話有異曲同工之妙。大概意思就是“信我得永生。信其他神我就弄死你們。”(這句是瞎編的。)

佛主的原話“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見?巴拉巴拉……”啥意思?

“信我者得永生……”

龍場悟道之後,明哥正式一身極品裝備,(精通儒釋道,手握知行合一)頭頂專屬VIP稱號(聖人),建立幫會,(心學創始人兼第一任會長)以龍場為根據地大力推廣,自此,開掛般的人生正式起航。

那他到底頓悟了什麼?!?!?!?!

知行合一。

知,明白,你確定你知道,你知道的很真實準確,比如你是個男人,這個是你很準確的知道。

行,行為,比如你是個男人,就應該做男人應該做的事,這是你要做的事。

合一,就是男人在知道自己是個男人之後做一些男人應該做的事。

全是廢話吧?

是的,全是廢話。

  • 知是什麼?良知,可以說是道德,可以說是素質,可以是你身體內在的品質。

  • 行是什麼?行為,可以說是準則,可以說是原則,可以是你身體外在的表現。

反證,我知道很多很多道理,在想象的世界裡,我什麼都可以做,但是在現實世界裡,我做的和我所知道的不一樣。

例如在地鐵裡剝蒜的大爺,他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嗎?知道,為什麼還這麼做?顯然和他知道的道理相違背,這就不是知行合一。(還不如人家小女孩!)

以心學相對程朱理學來說,我明哥就上當了。這幫糟老頭子壞滴很。朱熹集大成了理學,明哥就想學習學習。研究一些這位把自己兒媳婦兒肚子搞大了的大師的作品。

於是開始推究“格物致知”

啥意思?

“十萬個為什麼。”好似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儒家學說中提出的一個概念,研究這事物的原理是什麼?到底是什麼?(我瞎猜的,畢竟書裡就一個‘格物致知’後面沒有解釋。)

後來發現毛用沒有,還病倒了,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幫遭老頭子壞滴很。”

最後,我明哥經歷了那麼多苦難之後還是選擇回到了他自己聖人的道路上來,從而驗證了一句話。

“信我者得永生。”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道門守衛者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罕見的“真三不朽”的人物,他是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軍事家,他的一生充滿太多的傳奇。



王陽明小時候就有志成為聖人,他任俠,他出入佛道,他學習辭章,騎射等等,當時的大明王朝,統治思想界是宋朝大儒朱熹的學說,朱熹是位精思,明辯,博學,多產的哲學家。

朱熹認為,理是宇宙的本體,是永恆的,一切事物,不論是人倫世物,萬物化生都是依理而行,天下萬物,千差萬別,但是每件事物都有其理”。

理是一切事物的“所以然之故”與“所當然之則”。

朱熹說“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

如何才能得到“理”?朱熹認為通過“格物致知”來得到。他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也就是追尋事物的客觀規律,研究事物的道理,長期積累就能對事物的外表,內在,細節等都有清楚的瞭解。

通過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時間長了,窮理至極,則吾心無所不知,這就是致知,致知的結果就是知曉人倫世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切道理。



王陽明按照朱熹的說法開始格物,王陽明選擇格竹,通過格物尋求“竹”的“理”,結果格了七天,也沒格出“理”來。

後來的王陽明由於得罪了太監劉瑾,被貶到貴州修文縣,非常落後的地區,面對著事物缺乏,生命受到威脅,王陽明想到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做聖人”。

有一天他突然醒悟,豁然開朗,終於明白“聖人之性,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就是歷史上的龍場悟道。

龍場悟道的王陽明否定了朱熹所謂的“格物”求理,王陽明認為“理”在我們的心裡,不在外物,也就是“心即理”。



朱熹認為,一切理都是永恆的,無論有沒有心,理照樣都在,王陽明認為,沒有心就沒有理,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王陽明把天理歸於人心,人的心才是萬物判斷的標準,沒有人的心,萬物的存在,卻沒有意義。


我是一個小書蟲


悟到了整體,悟到了心,悟到了我的靈明就是宇宙萬物的靈明。

世界本是整體的,是天人合一,天人相應。天理、天道、天性都是“道”的不同的表述方法。而道也就是自然存在的整體,只是這個整體存在不是人類用任何語言可以決定的存在,因此它不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表述的,才有了“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清靜經》,“有物渾成,為天地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等等的表述。

但人是萬物的主宰,世界萬物都會反映到人,這就是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理論表述。才有了陽明先生“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辨他吉凶災祥?天地鬼神萬物離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


心即理

就是要明白外部的世界萬事的感知在於自己的思維中,沒有自己的思維,就沒有認識外界的渠道。當然就是心了,但是由於個人的意識與思維就會構成個體的”人慾“,每個人都有的“人慾”,因此”心即理“就是客觀與主觀的規則整合于思維意識當中。

致良知

良知與生俱來,良知在心上有兩種狀態,一是本體的存在,二是意識活動,前者自然存在,包括理性也是自然存在的,意識是對外部的反應,良知意識構成就是辯證法與邏輯,一個原則,客觀整體性,兩個方法辯證與邏輯。所有的變化就從這裡面產生,原則清晰就不是跑偏。良知不明,就是由於意識受到,文化程度,家庭、社會、生存影響著“人慾”個人意識,百年千年都是如此。

當意識被片斷的某些現象、語言、結論、理論所束縛,沒有將外在的經驗學習實踐重構完整成為“良知”,被主觀的意識“人慾”所限制,外在現象不符自己的規則而產生衝突,這是實踐的唯心主義。一方面否定現實,一方面與他人衝突,這就是規則的不明,而規則不明源於思維不明。也是良知不明,需要去實踐自己的良知是否與客觀整體相符合,而“致良知”,使外在與內在的成為統一整體。

所以心學是意識對物質的反映規律,要統一起來理解這個心,而不是單指一個字心。陽明心學說的“心即理”,能澄清你的心,而那個混沌的世界就清楚起來。當清晰的世界已然明晰到心裡的時候,就可以按照清晰的世界規則生活。所以你如何按自己的規則生活,在於你如何能看清楚世界的規則,這個時候世界的規則就是你的規則,天人合一,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知行合一是實踐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如小孩象學走路,怎麼教小孩,都要他自己走所以世界上的事情都一樣,必須自己去做了才懂得,自己去做,把老師教的拿來用上也是作業。道不遠人。不要只懂得說,不懂得去做。教育就是讓人去做的,而不是說的。這就是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