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须知:碳水化合物导致肥胖的真实原因,不用低碳也能减肥


饮食须知:碳水化合物导致肥胖的真实原因,不用低碳也能减肥

西方营养学,把食物简单地拆解为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三大营养素,和维生素、微量元素。食物的热量和营养成分,就是营养学的两大支柱。

近几十年来,围绕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谁才是肥胖的罪魁祸首,营养学界闹翻了天。

从前人人谈脂色变,说猪油不好、胆固醇不好,所以改吃植物油、调和油。现在台上的主角是碳水化合物,不断有“科学研究”证明高碳饮食是导致肥胖、三高和糖尿病最主要的因素。不少医生、专家、健身博主、网红,都大力支持“低碳饮食法”。

这个饮食方法很简单,就是少吃碳水化合物,至于蛋白质、脂肪什么的,随便吃。他们认为,碳水化合物的热量高,但是营养价值差,不利于健康。

而碳水化合物,主要的来源就是谷物。所以,对中国人来说,低碳就是少吃米饭、面条这些传统主食。比如《中国食物》作者尤金·安德森就认为:中国动植物资源丰富,可选择食物多,选择最经济和营养差的谷物,才能养育众多人口。

哪怕不低碳,为了健康,很多营养师也主张控制谷物类的摄入。

这些都是西方营养学的观点,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特别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把五谷放在首要的位置,而且是绝对的地位。五谷才是养人的,没有五谷,不行。既然地大物博,选择那么多,尤其王公贵族啥吃的都有,为什么老祖宗偏偏选择五谷作为主食?

如果五谷真是所谓的营养差的食物,为什么养生宝典《黄帝内经》这么推崇五谷?当然是因为五谷最养人。

五谷肯定是好东西,自古以来就说“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现在问题来了,五谷是哪五谷?

你不懂?

那可真的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啊!


饮食须知:碳水化合物导致肥胖的真实原因,不用低碳也能减肥

五谷,是指稻、黍、稷、麦、菽。

再考考你,稷怎么读?

[jì],江山社稷的稷。因为稷是百谷之长,被帝王奉为谷神。五谷太重要了,皇帝都天天把它挂在嘴边呢。一般认为稷就是高粱。

稻,即稻米,主要产在南方;黍,即糜子、黄米,主要种植地为黄河流域;麦,即小麦;菽,指豆类。

我们中国人,就是靠这五谷养活的。所以,皇帝年年都要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保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

五谷,说白了,其实就是植物的种子,植物的精华。就像精子是男人的精华,卵子是女人的精华。人吃植物孕育而成的日月精华,不就最滋养人吗?

从中医理论的角度,五谷性平味甘,入脾经,补脾胃的。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吃五谷,不就越长越好了吗?

吃五谷的道理在这里。但是,现在的人吃的不是古代那种五谷了,都是精加工的。比如大米,就碾得白白的,只剩下中间那些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素基本都没了。当然精加工也有好处,就是易于保存,放好几年都不会坏。

现代人其实五谷主食吃得不多,最主要还是吃深加工的副食品,比如面包、蛋糕等等。虽然都是碳水化合物,但是副食品添加了大量提纯的糖。

饮食须知:碳水化合物导致肥胖的真实原因,不用低碳也能减肥

提纯糖也是碳水化合物,但和天然的糖和淀粉,完全是两回事。而在营养标签上,它们都被划为一类。

如果按照营养学那一套,吃五谷主食和加了糖的面包,是一样的。但是能一样吗?吃起来口感都不一样,天然淀粉需要复杂的消化过程才会变成糖,而加工淀粉和糖可以说入口即化,当然会使血糖飙升,冲击身体系统啦,同时也会饿得很快。

你正经地吃五谷,看看会不会胖,会不会血糖高?

很多老人家,一辈子吃五谷,碳水化合物比例高得很,照样身体健康。关键是人家四体勤,全身经络通畅,气血周流,吃多少消化多少,哪来那么多毛病?

肥胖,身体不好,生病,怼天怼地怼五谷,怎么不见正经怼过你自己,不见深刻检讨反省四体不勤的生活习惯?

所以,不是五谷不好,是现代化的加工方式不好,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不好。

人如果长期不吃五谷,就会产生“嗜碳水”的强烈欲望。欲,你看,一个谷,一个欠,缺的就是五谷。这个吃五谷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你灭杀不了。你硬是不吃五谷、不吃碳水,就等着翻盘,迟早的事。

我们可以选择吃好的五谷,原生态的五谷,即全谷物。你放心地吃,大胆地吃,真没事。吃五谷,再四体勤起来,多做广播体操,身体肯定倍儿棒。

这样吃,哪怕高碳了,你也能减肥,还能降血糖,你信不信?

最近我买了几斤这样的米,一斤19,非转基因,非杂交,当地纯种的水稻,安全生产,无化肥、无农药,所以比超市的贵了好几倍。这米看起来黄乎乎的,吃起来比较有嚼劲,特别能吸水。不过,我觉得真不贵,性价比很高。毕竟吃一碗就饱了,还很能扛饿,比平时吃的饭多顶1、2小时,我爸妈都说吃着挺好。

虽然穿的衣服只要几十块,但是一斤19块的米还吃得起,别人是富在外表,我是奢入胃里,低调低调。

大米有价,健康无价啊,这笔小投资,值得。虽然很多食物都不可避免地被人为污染,但坑能躲一个就尽量躲一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