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不體罰學生就是放任不管嗎?教師不體罰學生就無法提高教學質量嗎?

江湖牧人


不體罰學生不等同於對學生放任不管,就算不體罰學生,身為老師,也會對犯錯學生進行口頭教育,至於聽與不聽,在於學生本人。而不體罰學生就無法提高教學質量更是無稽之談!體罰和提高成績並不能劃上等號,體罰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犯錯時懂得自己的錯誤,然後能知錯能改。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幾個概念,什麼是體罰,它的界限是什麼?什麼是懲戒權。

體罰指的是教師通過對人的身體責罰,特別是造成身體疼痛來進行懲罰或教育的行為。說通俗點就是用罰站、罰跪、打手心等方式來處罰的教育方式。就算賦予了教師懲戒權,那麼懲戒的界限是什麼?我想這才是最關鍵的地方。


就以今天早晨我上課時的事件為例:一同學在課堂上和同桌聊著吃雞遊戲,聲音還很大,屬於明目張膽型,兩人的聊天已經影響到了別的同學學習,我前後提醒了他三次,讓他不要講話,不要影響他人學習。結果該生卻充耳不聞,依然和同桌我行我素。於是我忍無可忍的把他叫起來回答問題,誰知他給我回了一句:“我來學校又不是來讀書的,僅僅只是混三年拿個畢業證,我不想讀書,以後別叫我起來回答問題”。我當時氣啊,真想罰他到教師後面站著聽課。但後來想想還是咬咬牙忍了。如果我罰他到教師後面站著聽課,那我不是體罰學生了?


如果不管,那其他同學又受到他的影響而不能好好聽課。管又怕管過度,萬一心理再脆弱一點,來和跳樓或跳橋或者喝個敵敵畏,那不是要丟了飯碗還要承受罵名?不管又良心過不去,真的很矛盾!

各位專家學者,求賜教這樣的學生該如何管,如何運用即將被賦予的“戒尺”來教育該生呢?歡迎各位留言指教,跪求拜謝!


山村老師看教育


題主提這兩個問題的原因和用意是什麼,我不清楚,也不想妄加揣測。不過我要明確告訴題主的是,這兩個問題根本不能成立。因為“體罰“這個前題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八章第三十七條第(二)項已對此做出了明確的禁止性規定。那麼,在不能體罰學生的情況下,教師還能不能管好學生並提高教學質量呢?無數教育實踐告訴我們:能!接下來,我就從兩方面談談為什麼能的問題。

一、排除了“體罰”,教師依然有很多辦法可以用來管好學生。

從軟的方面講,教師首先可以藉助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個人威信讓學生信服自己,併產生眾望所歸的心理效應。蘇霍姆林斯基的“只有人格才能影響到人格”的論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個有童心,有愛心,有責任心,有公正心的好老師,不可能管不好學生。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密切與學生的關係,使管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學記》有言:“親其師,信其道”。這可是深諳教育規律的至理名言,為師者用之於教育實踐,必能收穫奇效。最後,教師可以通過樹立榜樣,營造良好的班風,促使學生爭先恐後,見賢思齊,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實現教育與自我教育的完美結合。

從硬的方面講,當軟的正面教育效果不佳,甚至根本不起作用時,教師還可以靈活運用各種懲戒手段教育管理表現不好的學生。比如當面提醒、勸說、警告、進行戒免談話,當眾批評、譴責、罰站(時間適當),安排地方思過、寫檢查,責令公開檢討,罰做作業、做衛生,通知家長,報請學校做出口頭警告、通報批評、記過、留校查看、停學、勸其退學、開除學藉等處理。當這一切都無效時,那就交由家庭和社會來管理。教師可以移交教育管理責任,但是放任自己的學生不管就是失職,就是不作為,這是絕對不行的。



二、排除了"體罰”,教師依然有很多辦法可以用來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可用的方式方法也有很多。第一,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教學工作能力,使自己更優秀。第二,做好備、講、輔、批、查等五大環節的常規教學工作,忠實履行教學工作職責,做一個負責任的教師。第三,深入開展教學研究,不斷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藍墨雲、學習通等),豐富教學方式(如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提高教學效果。第四、組織一對一的結對學習以及好中差搭配的小組學習,讓學生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第五,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充分感受、享受學習的快樂。



綜上所述,我們完全有理由說,不用“體罰”,教師照樣能夠管好學生,照樣能夠提高教學質量。


張藝黃岡


託管老師來回答

這裡說的是小學生,因為小學生處於性格成長期,不定性,初中以上應該不存在體罰了……

不體罰學生也能教好學生的是家長!

作為託管老師正好介於學校和家長之間。我長期從事過嬰幼兒早教工作,其實每個孩子的習慣和性格都能追溯到原始的教育環境,這裡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學校每個老師對45名學生,請注意是45個性格不同的孩子,裡面最起碼就有15個難管的,學校課程繁重而且多數存在一個老師任幾科的現狀(我是二線城市),老師無法一一管教,如果孩子長期說教不聽,也難免會有體罰;託管班一個老師對10至15名學生,而且是來自不同年級不同學校的,每個班最起碼要有5個不聽話管教的,而且管教難度遠遠大於學校(有過經驗的都懂得原因),而且託管老師的主要任務是課後輔導和檢查作業,當然好點的託管中心會比較在意孩子的性格養成和身心健康(比如我從事的這家經營理念就算是很重視孩子的心理發展了),孩子一般到託管學習都是邊玩邊寫,把在學校的壓抑全部帶到輔導班發洩放鬆……負責人的說能經常批評孩子的老師都是有責任心的,但奈何不能做到一對一指導……不能主動學習、邊說邊抄寫、邊玩邊抄寫、課堂聽課抓不住重點、不揣摩字詞句的意思(俗稱不經過大腦)、不聽寫五遍以上的字不會寫、坐等答案……這些問題或多或少的會出現在90%以上的孩子身上,好的孩子學習都好,不好的孩子各有各的壞習慣,這都是孩子成績上不去的原因,少數人能找到自己孩子壞習慣的原因,但是要想提高孩子成績還得從改掉壞習慣開始,而能改掉孩子壞習慣的,無論從管教方式還是時間上,也只有孩子家長了


略知01


老師們也贊同不體罰,但要有懲罰。

現在最關鍵的是怎麼界定懲罰。

比如,現在初中生很多上課下座位,買零食遲到的等,老師們一般情況也是先好好說的起提醒作用,但學生們不是這麼理解的,他們會認為老師也覺得這不算什麼,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要改正。

比如,高中生玩手機、談戀愛。老師們也知道,高中生更懂事了,一般也是談話教育。但效果不佳。

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採取懲罰。懲罰有方法,老師們也確實想到了很多方法。一般一種方法剛用的時候會有效果,多用幾次就沒用了。

因此,慢慢的懲罰措施就會越來越嚴厲,越嚴厲的越存在風險了。話說重了,有的學生就受不了了,跑步多跑幾圈又有學生受不了了。懲罰的老師就會受到處分,慢慢的老師們也不敢懲罰了。

但漫長的教育過程中是需要懲罰教育的。


鈉鎂鋁老師


好像教育條例裡只管教師而不管學生,教育部門及相關法律全強調不能體罰學生,那對特別頑劣的學生該怎麼管理,沒有明確規定,把難題甩給了老師,老師現在是手足無措,蒼白無力,既要教學的高質量,又不要對頑劣學生進行懲戒,這幾乎是辦不到的,課堂教學沒有嚴格的課程紀律,根本完不成教學任務,一堂課有一兩個學生搗亂,這節課就完了,一個班級有兩三個學生搗亂,這個班就毀了,所以對特別頑劣的學生進行懲戒是完全必要,我覺得有兩套方法。一是國家制是相關懲戒條例,對特別頑劣學生進行訓戒,罰站,掃教室,掃校園,家長陪讀,家長帶回教育反省,把問題交給家長處理,因為學生頑劣是家長教出來的,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老師給頑劣學生進行懲戒,家長又鬧校,搞得老師灰頭土臉。二是國家制是法律,對學生進行分類教學,紀律自覺,好學上進的學生分幾個班,表現一般分幾個班,頑劣學生分一個班,根據學生表現動態管理,頑劣學生表現好了可以升進普通班或優等斑,而優等班的學生連續多次違紀,就讓他進頑劣班,嚴格升留級制度,沒完成本年級學業的不能升級,激勵學生自我管理,自覺進步,不要老讓老師催催催,現在的教育好像老師比家長和學生急,應該是讓學生急才對,顛覆了我國的教育優良傳統,古代學生想進步要敬師尊師,而現在弄反了,是教師求學生逼學生,希望能恢復我國古代優等的教育傳統。


夸父345


某種意義上講,孩子是需要管教的,一味的依從只會毀了他,有些孩子只憑說教是無法管用的,需要適當的身體痛苦來幫助他改正錯誤,可是現在社會風氣的變化使老師不敢體罰學生,因為會被家長追責,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但亂施體罰甚至毆打也是不對的,有老師洩憤之嫌。合理的方法是國家有關部門出臺青少年處罰條例,規範學生的何種行為施以何種體罰,徹底規範學生違法之外的不當行為的處罰,即可起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又洗脫老師的嫌疑。圖片引狼




魏山王


第一個問題,教師不體罰就是放任不管嗎?

這個問題很白痴的,真的!你想下,國家可是法律上明文規定的教師不能體罰學生的!!!

《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九條規定: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

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所以,如果說教師不體罰學生就是放任不管,那是不是說國家不讓我們教師管學生呢?所以這命題是有問題的,但是同樣做為一名教師我能體會你。因為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肯定會有學生甚至家長讓我們很頭疼,但是我們得認真想想這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事兒,畢竟小孩子都是些屁事兒都不懂的人,而大人也總有死不講道理的人,而我們卻是要跟這樣一群人打交道,各種事情難免。另外,學生和家長中也有讓我們很暖心和感動的人。如偶爾的小關心,下課收到學生的畫,家長的稱讚……太多了,既然從事了這份職業我們就要做好面對所有困難的準備。

第二個問題,教師不體罰學生就無法提高教學質量嗎?

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體罰也只是一種逼迫手段而已,剛開始教書的老師可能會手段強硬點,但等再過些年你就會發現體罰真的用處不大,而且,我很想奉勸一句同行,做為一個老師你要學會保護自己。當然我說的保護自己不是說有什麼天災地禍和意外的時候只顧自己不管學生,而是,不要明知體罰是犯法的還受控制的去做,雖然說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一旦學生有什麼事就算沒有什麼事,家長一鬧,你是無話可說!

最後希望所有的小孩都能學習進步,健康成長!也希望各位同仁們,能夠工作順利!加油!!





鄒凡老師


首先我們要弄清出幾個問題,什麼是體罰,什麼是教育,什麼是懲戒,比如,有的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還在座位上搗亂,影響老師講課,影響其他學生學習,這時候,老師是管還是不管呢?如果要管,那又該如何管呢?是不是把課停下來批評教育?再說了,如果批評教育不管用呢?這時候,多數老師可能會讓這個搗亂的學生站到教室後面去聽課,那麼問題來了,老師是不是涉嫌體罰學生?請問這樣算體罰嗎?如果這也算體罰,那麼,老師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只有聽之任之,這堂課也就不要想上好了,久而久之,受害的還是那些想學習的孩子,但這對那些好學生是否公平呢?難道我們的教育就是要保護差學生而不顧其他想學習的學生嗎?哪位大神或教育專家或愛護犢子的家長來出個高招好嗎?孩子無緣無故不上早操,老師多次批評都不改正,老師罰他補早操;學生不按時完成作業,老師罰他背課文算不算體罰呢?如果這都算體罰,那麼請高人指點一下,這樣的學生應該如何進行教育?


孫杰325


道理我們都懂,體罰不好,但教師確實沒有什麼辦法能讓不守規矩的學生敬畏的。處分嗎?不痛不癢。道理講多了,連老師自己都煩。講道理能解決的老師有必要動手嗎?輕一點的批評沒有用,重一點又變成了語言暴力,就是體罰了。惹惱了學生的話,他們故意逗你,喊你外號侮辱你,你得忍著,忍不了就犯錯誤。不少老師就這麼天天當孫子來的。師道尊嚴早就不存在了。還有沒有別的辦法?本人也努力探索過,比如讓異性同學寫信,用婉轉的口吻勸說,讓其改正錯誤。結果呢,沒用!我也親自動手寫信,用飽含深情的語言來感化 ,連我自己讀了都被感動了,結果也沒感動學生,差生仍然是上課想睡就睡,想說就說,就是不學習。甚至把錢放在講桌上,後進生只要這節課內遵守紀律,認真學習,就可以獎勵五元錢。結果也沒有人拿過我的五元錢。或許錢太少了,不起作用,但我那點收入也拿不出多少啊!最後我發現,最簡單最粗暴的卻最管用。不專心是吧,回教室後站好,等我拍了照再回座位。我把照片發給家長,讓家長知道孩子在校的情況,孩子挨沒捱揍不清楚,但效果是立竿見影。我一咳嗽,拿起手機,睡覺的馬上抬起頭。不敢睡了,不敢說話了,偷偷玩小動作。這時候,心情舒暢了,趕快給專心學習的學生講課,安靜的課堂太難得了,得抓緊。至於那些不願學的,能讓他們安靜下來,不影響別人已經不錯了,還能有什麼更高的要求呢?


千鶴島


本人不是教育體系內的人,但一直都比較關注教育問題。有很多朋友在鄉鎮任教,近些年聽到他們對現有政策持非常消極態度。首先我們那是西部小城,教師工資普遍較低,聽說還經常不能按時發放,績效更是一拖半年一年的都有。其次就是學生問題突出,我們都一致認為好學生是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共同作用的結果,家庭育人,學校教學兼顧育人。但是問題來了,我們那家長普遍不重視教育,基本上是隻管生養不管育人,還有相當一部分的留守兒童。由於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多小學中學生完全目無尊長,喜歡抬槓唱反調。別的他們不懂。但是他們知道老師不能打他罵他更不能開除他。這樣的結果就是一個集體沒有凝聚力。老師佈置的任何任務都沒有強制要求執行的能力,久而久之就是越來越多的人不能完成學校任務(我們那裡的小學兩科加起來不足60分的比比皆是,中學平均60分可以排到六七十名,在這說明一下我們小鎮中學生一屆1000人左右)。現在很多朋友當初教書育人的夢想用他們的話說就是都給狗啃了。年前聽一個朋友說一件很有趣的事,他們校長聽說他們班有一個學生出事了,立刻打電話讓他核實當時那學生在不在學校,他打聽了一下結果那學生是在大街上別人砍了,結果大家都鬆了口氣,然後讓他等警方調查時在配合。我聽後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我在反思現在的有關部門對學生所謂的保護是不是過於誇張。你讓一個人拿個三兩千的工資去承受超高的革職風險過程還要教書育人,這除非個個教師都是聖人級別的,不然這絕無可能。我現在瞭解到的更多的是學生別在我的班級出事這是首要條件,其次是按時上下班,(放學後留過學生補作業,結果被家長投訴沒讓孩子放學,自此以後就再也沒有以後了)。大部分只管教不管學(當地大部分家長不過問也不看好教育),看得順眼合脾氣的相對會認真一點教,其他的都靠祖墳冒青煙了。最後我假設如果給你一群沒有任何家教也沒有任何學習慾望的學生你可以教好嗎。再假設給你兩三千的工資你願意花多少的時間多少心思去教一群你完全沒權力去管理的學生,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