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讀書成為人生的良好習慣

讓讀書成為人生的良好習慣

古今中外,許多學者名家給我們留下了眾多寶貴的讀書格言和讀書經驗,成百上千,不一而足。其實,只要用一句話就可以全部涵蓋,就是“讓讀書成為人生的良好習慣”。

習慣成自然。《大戴禮記·保傅》中說:“少成若性,習貫之為常。”《漢書·賈誼傳》中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習慣是人積久養成的比較牢固、不易改變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綜合體。如果說人都有天性,那麼“習慣實際上已成為天性的一部分”(亞里士多德),甚至“習慣比天性更頑固”(昆圖斯)。

習慣是一種巨大的力量,“任何事物都不及習慣那麼神通廣大”(奧維德)。無論什麼人,無論做什麼事,一旦養成習慣,就會產生經久持續的作用。

美國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斯對習慣及其作用有一段經典註釋:

種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行為;

種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

種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

種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可以這樣說,今日的你是過去習慣的結果,今日的習慣將是你明日的命運。如果總是感到時運不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那麼只要改變造成這種局面的習慣模式,你的命運將會隨之改變。

凡事都如此,讀書何嘗不是如此。要想把書讀好,要把讀書變成通向進步和成功的階梯,就應當努力地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有兩個關鍵詞:“養成”和“良好”。

“養成”是一個自覺培養和自覺訓練過程。經過逐步培養和訓練,某種觀念、愛好及方式和方法,不斷反覆,逐漸穩定,最後成為自然。

“養成”貴在堅持,遵循“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見賢思齊,有錯就改”的原則。

“良好”就是勤於獲取知識、豐富知識,有利於修身養性和取得成效的讀書態度和讀書方法。把兩者合在一起,良好的讀書習慣包括喜愛、勤讀多讀、適應貼身、會用有效等方面。

喜愛是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的開始和前提。對於一個不愛書的人來講,根本就談不上怎樣讀書和怎樣養成讀書習慣的問題。雖然喜愛是人的天性,但愛讀書要靠後天的培養和訓練。

建立對書的情感的渠道和方式很多,可以源於對自然社會的好奇,可以源於對習以為常的東西的疑問,可以源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可以源於對競爭挑戰的應對,可以源於對崗位職業的勝任,可以源於對國家民族的責任等等。被迫讀書或主動讀書,經年累月,日久生情,都可以逐漸建立起讀書興趣。

一切教育形式的主要功能不僅是傳授知識、培訓技能、解疑釋惑和立德增智,更重要的是培養和訓練人對讀書的喜愛和對知識的追求。不管是誰,只要養成了對書的喜愛和好讀書的興趣,無論條件多麼差,時間多麼緊,壓力多麼大,任務多麼重,都擋不住與書的主動鏈接和對知識的強烈追求。

讓讀書成為人生的良好習慣

勤讀多讀是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的基本功夫和基本要求,也是喜愛讀書的結果和體現。勤讀問題無需多言,古今中外有許多關於勤讀的名言,也有許多關於勤讀的感人故事。

多讀問題雖不復雜,但還需多言幾句。“多”首先是指數量,如果以一作為起點,那麼多則沒有上限。開卷有益,多多益善。“多”還表示種類,是博也是雜。既要把學業、職業和崗位所需的書讀好,知識掌握好,又不能學什麼幹什麼只讀什麼。

比如,學經濟的不能只讀經濟方面的書,文學、哲學、歷史等方面的書都應該讀讀;學自然科學的,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書也應該讀。這樣可以交叉滲透,拓展知識,拓寬視野。

否則,思想就會受限,胸襟就會變窄,就會出現“盡信書”和“讀死書”的情況,喪失獨立思考和懷疑批判的思維能力,有悖於接受知識是為了創新知識的讀書立場。

“多”還表示反覆。社會公認的經典名著和名篇無疑需要下工夫讀,自己覺得喜歡的好書也可以反覆讀。讀一遍和讀多遍不是量的差異,會有質的不同。

朱熹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蘇東坡也說:“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學自如。”

學童諺語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這裡的百遍、百回和熟讀都是多讀反覆讀的意思,甚至有讀到滾瓜爛熟的意思。

適應貼身是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的基本步驟和重要方法。面對浩如煙海的書籍,怎麼讀?面對爆炸式增長的新知,怎樣攝取?

最好的方法就是有選擇地讀,有重點地取,即會讀善讀。而標準和依據就是適應和貼身。適應就是切合實際,順應變化,符合需要;貼身就是量體裁衣,符合愛好,舒適美觀。兩者不僅包括了古今中外名人大家所說的會讀善讀,還有會讀善讀涵蓋不了的更為豐富的意思。

讀書一定要會讀善讀,但對於不同年齡、不同人群和不同職業的人來說,會讀善讀的內涵會有很大差異,個性化特徵比較鮮明,會出現相反的情況,而適用貼身則可以避免這種問題,能夠將共性與個性有機統一起來,成為更具普遍性的方法。

不僅如此,適應本身就有習慣之意,貼身本身就有選擇之意。適應與習慣相比,適應側重動,習慣側重穩。適應是應對實際及變化不斷做出的動態性調整,習慣是一系列動態調整後形成的靜態模式。任何習慣模式,如果絕對靜止,一成不變,良好的習慣模式也會成為舊習陋習。

所以,在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中加進適應貼身一項,習慣就變成活的了,就有了“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不腐神妙。

會用有效是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的必然要求和檢驗標準。讀書的目的全在於運用。為讀書而讀書,就失去了讀書的真正價值。

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後該怎麼辦?答案只能是運用和實踐。其實不用等到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就要邊讀邊用邊實踐。孔子的“學而時習之”的“時習”雖然有溫故知新的意思,但主要的還是強調要經常去用去實踐並使之形成習慣的意思。

用不是胡用亂用,要會用。這裡的“會”,有懂得、擅長和用好的意思。懂得就是要明白讀書貴在運用,書不僅要讀好讀活,還要活學活用;擅長就是能夠把學到的知識經驗智慧等轉變為創造財富、解決問題、改變命運和創新發展的現實力量;用好就是要把讀書學到的知識和智慧用對地方,產生好結果。

有效首先要體現在自己身上,就是使自己的主觀世界得到改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身修性養,德立智增、品高味雅;其次體現在對象上,即使客觀世界得到切實的改造,最終體現在主觀世界的改造和客觀世界的改造有機統一。這樣的效果是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的最終衡量標準。

讓讀書成為人生的良好習慣

曾聽人提起兩個歷史趣事,一是康德時代,德國一些貴婦人雖然不一定真讀或讀得懂康德的書,但一定要在床頭擺放《純粹理性批判》、《形而上學導論》等書以為時尚,顯示與自己高貴身份相符的高雅品位。

二是有一條哲學小道,謝林、黑格爾等學子們每天清晨或傍晚散步碰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話是“你今天又哲學了嗎?”有“你好”的意思,更多的還是“你今天又讀書思考了嗎”的意思。

我常想,如果我們的白富美們也在自己的床頭擺放幾本經典名著以為時尚,我們的青年學子們見面也問一句“你今天又讀了什麼書,思考了什麼問題”,由此推廣到一切人,那我們的社會將是一種什麼景象!

客觀地講,我們這些年讀書風氣有明顯的變化。讀書的人多了,家庭訂報的多了,在候機廳、火車站,在飛機、地鐵和火車上,在公園、海邊等場所也能看到讀書讀報人的身影。

但是,這樣的身影還是太少,還成不了一道風景,與歐洲人比,無論家庭圖書擁有量,還是人均每天讀書時間,我們都有較大差距,全民讀書的良好習慣和社會風氣還遠沒有養成。

由衷地希望讀書成為我們人生的良好習慣,並把這種良好習慣作為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