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讀書日:我們家的0-4歲繪本書單

前些天,我在微博上隨口抱怨說,中文世界缺少好的童話作家:

064|读书日:我们家的0-4岁绘本书单

沒想到引發集體共鳴,很多人希望分享各自的選書經驗。在我們家,選書讀書是媽媽一個人完成的,總結任務就交給了她。

下面就是她的分享整理,算是讀書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特殊禮物。

——————————————————

交作業:我們家的0-4歲繪本書單

老黃交給我一個任務,把孩子這些年讀過的繪本列個書單,這個任務答應容易完成難,一拖十幾天,沒想到趕上讀書日才完工。

登錄亞馬遜賬號,翻看自2014年老大出生以來的訂單記錄,沒想到光是在豆瓣豆列裡標記書本,就熬夜到凌晨三點。

除了自家的書櫃,在早教中心、游泳館,甚至到醫院打疫苗,我都會留意書架上的兒童繪本,自家沒有的,會順道讀給孩子聽。

孩子是聽書長大的。家裡隨便拿起一本,一讀就是兩三個小時。家裡有個帆布包,裡面裝了十幾本繪本,每次旅行都會帶著,飛機上、火車上隨時抽出一本書來讀,甚至就是下樓到小區裡玩,有時也會揹著它。

0-4歲的孩子只會看圖不識字,每本親子共讀的書,其實都是珍藏記憶的儲錢罐。放下手機,慢下來,讓自己變成演員,繪聲繪色為孩子打開另外一個世界的門。

為孩子讀過的書太多,下面是挑選繪本的一些心得。

第一、故事的可拓展性和發揮性:繪本共同特點是字少圖多,而小朋友看繪本,恨不得讓你反覆給他講個七八遍,正常情況下,你恐怕講到四五遍就講不下去了,這時候就需要發揮和拓展,有些書可供你發散到更多的地方,這些書我就特別喜歡。比如經典的《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佐佐木洋子的《小熊寶寶繪本》等。

而被列為特別經典的蘇斯博士的繪本,我買了6本,完全找不到感覺,他的畫風也不太喜歡,我甚至去看了蘇斯博士原著電影《綠毛怪格林奇》,都沒有因此喜歡上這種風格。

第二、根據小朋友喜歡的動畫片購買的繪本:我買過《peppa pig》和《paw patrol》,兩歲的孩子看動畫片就會很執著了,如果不讓看就會吵鬧,但家長又不想讓孩子看太長時間的電視,繪本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還可以看著繪本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

第三、一些特定功能性的繪本:比如我對牙齒比較關注,我大概買了十本與牙齒有關的繪本,孩子從很小就被灌輸要每晚刷牙,要少吃甜食、零食,吃什麼對牙齒不好。我每次看牙都會帶上孩子,孩子在3歲多很順利的做完窩溝封閉,就是一點點灌輸知識,耳濡目染。

還有一個例子,老大不喜歡睡覺,我買了很多晚安系列的繪本,這個不是很好用,但好過沒有。3歲多孩子經常生氣,生氣甚至還會打媽媽,我就給他買了一系列關於生氣的繪本,情緒管理類的,這類繪本讀的次數不多,也不頻繁,有一本《生氣湯》就特別搞笑,他一生氣我就拿那本生氣湯,他總能很快從壞情緒裡跳出來。

第四、滿足孩子個人興趣喜好類:老大剛滿週歲時喜歡唱 《The Wheels on the Bus go Round and Round》,我就買了那本經典的繪本,經常邊看邊唱,那本繪本里面太多細節可以講了。他還喜歡飛機,一本Barton, Byron的《planes》被帶到了很多地方,百看不厭。2歲多開始喜歡蟲子,於是買了一些蟲子的繪本,DK講昆蟲系列。3歲以後喜歡太空,我就給他買了DK的兒童太空百科全書。

第五、分級閱讀:我買過原版蘭登一階,原版牛津樹1~9階都買了,還有一個外研社的悠遊閱讀成長計劃,這幾個都很不錯。像牛津樹的7、8、9階是我預習之後再跟他一起讀,效果非常好。

這些都能找到原版音頻資源,有時候他在玩玩具,我用音箱播放,當背景音輸入。上學放學的路上也會放一些原版音頻。

孩子從四歲開始,讀自然拼讀,我給他買了牛津樹閱讀樹自然拼讀系列,這個系列的好處是有毛毛蟲點讀筆,希望早點過渡到他獨立閱讀。

第六、有時候還真要試:比如他在幼兒園看了《llama》系列,回來給我講,我就給他買了,他看過兩遍就不喜歡看了。前一段時間《fly guy》很流行,我給他買了一套,他看的興趣盎然,笑得前仰後合,甚至要求上學路上、晚上睡覺前都要我給他聽這套繪本的音頻,他覺得很搞笑。

第七、偶然所得:老大中班換了幼兒園,他本來就挺慢熱的,老師反映他上課不積極舉手,偶然機會我看到一本《在教室說錯了沒關係》,買回家給他讀,他聽完後還讓我讀一遍,讀完他說:「這是我讀過的世界上最好的書了」。我覺得應該是觸動或者啟發到他了。

還有一些經典的好玩的書,單列如下:

《不一樣的卡梅拉》第一套12本,但卡梅拉2就不要買了,據說內容很差。這是一個戲劇大師的作品,結合了歷史元素,文字比較多,至少要兩歲半才行,因為孩子太小專注度沒有那麼高。一本卡梅拉,要是講細,能講一個小時,我記得老大3歲左右就能複述書裡的故事,當然前提是他都看過N遍,雖然不識字,每頁寫的什麼內容,說的什麼話,他都記得一清二楚。

豆瓣有篇評論可以參考:

每集自帶彩蛋的《不一樣的卡梅拉》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601198/

《肚子裡的火車站》《牙齒大街的新鮮事》這兩本我在書店翻了一下,德國人的畫風真是嚇(大)人,但是孩子喜歡,一遍遍的看,故事很有趣,吃東西前經常會問,「這個食物肚子裡的小精靈喜歡嗎?」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經典中的金典,這個可以讀可以唱,還可以按照書裡的句式隨意發散著玩。

《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超級經典,讀起來很順口,平時會和孩子表演書裡面的內容。就算是不太會表達愛意的大人和孩子,只要表演起來,都會變得很甜蜜呢。另這本書裡面大兔子沒有性別,奇怪吧,不論中文版本還是英文版本都沒有。

Eric Carle的《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不得不再提起這本經典繪本,弟弟出生沒多久,哥哥拿著這本書到床上,帶著娃娃音從頭到尾給弟弟講了一遍,那時他3歲半。

宮西達也的書。因為同名動畫片的緣故,最著名的是《你看起來很美味》,家裡還買了《我是霸王龍》、《永遠永遠愛你》,其他幾本,在早教中心也都看了N多遍。這幾本買的比較早,很早就接觸了。

除了這些書,對孩子來說,動畫片、電影、App遊戲、兒歌也非常重要(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接觸移動智能設備,我覺得不必過於擔心),它也有很多選擇,若時間允許,我想寫來和大家分享。

下圖是繪本不完全合影,書架上的存貨(遠不止這些,都是共讀上百遍的經典)。

064|读书日:我们家的0-4岁绘本书单
064|读书日:我们家的0-4岁绘本书单

寫累了,講個故事結尾吧。

一天我下班回家,推開門,還不到一歲剛會走路的的弟弟,見到我竟然笑了一下,從哥哥的書架上選了本《Goodnight Moon》,搖搖晃晃走到我身邊,把繪本遞給我,說:「媽媽,嗯嗯。」

整個世界瞬間都融化了。

我的記憶裡,小時候媽媽給我讀小畫本的畫面永不磨滅,我不記得那時自己是否會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