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創客創始人肖恩:用少兒編程教育 撬動十年後的世界

肖恩,85後創業者,西瓜創客創始人,一個投身教育的“極客+音樂達人”。

第一次見面,他給人的感覺很像一個陽光的大男孩,穿著休閒,說話很有親和力。聊及一些個人的成長往事,他會憨憨地笑起來。但是當提到少兒編程教育的時候,他的語速明顯加快,表達清晰縝密,聲音充滿熱情。

西瓜創客創始人肖恩:用少兒編程教育 撬動十年後的世界

“我理解的教育由兩個字構成的,一個教,一個育。教關乎我們知識如何被傳遞過去,從建構主義的角度上來說,是我們創造了一個環境讓學生自己創建出對這個知識的理解。育是一個哲學上的問題,你希望這個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這是很重要的東西。而少兒編程真的能啟發孩子,幫助孩子去探索,去釋放他們的創造力。”

肖恩坦誠,他的成長和自我認知都與小時候接受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他希望更多的孩子可以接受這樣的教育方式,被啟發,被激勵,成為更好的自己。 

尋找創業方向,從“小而美”到“規模化 ”

肖恩本名肖軼翔,出生於貴州息烽縣的普通家庭,相對閉塞的環境並沒有限制他的想象力。5歲開始玩音樂,7歲涉獵電子設計,14歲自學編程並開始從事軟件開發,17歲在大學組建RedPill團隊,參加Intel杯嵌入式大賽並拿下亞太區第一名。

他將這歸功於父母的教育方式。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很少有人用電腦的縣城,他的父母卻用了一大筆積蓄幫他買了電腦,並接通了互聯網,通過一根網線,他看到了外面廣闊的世界,而父母每月要付出其中一個人的工資,支付這筆在當時非常高昂的網費。

在西南交大讀完碩士後,肖恩到德國留學,獲得了科隆商學院BWL碩士學位。2012年,他與自己的好友鐘鳴設計開發了一款音樂工具類軟件Pro Metronome,這款軟件推出後,很快便在歐美市場成為同類應用的第一名。當它的全球下載量超過三千萬,蘋果連續五年官方推薦,三星的廣告裡刻意露出這款 App,格萊美的音樂人用它進行創作,肖恩第一次感覺到,在某種意義上,他成功了。

時至今日,Pro Metronome仍舊是蘋果官方推薦App,擁有穩定的下載量。通過這款App,肖恩很快實現了財務自由,即便今天,這款App依然能為肖恩帶來一份還不錯的收入。

2015年肖恩回國創業,延續他的音樂夢想,他和鐘鳴一起做了一個音樂類的創業項目——吉他大師。但是,當時國內付費習慣尚未養成,這個項目的商業轉化路徑過長。於是,他將團隊從50人縮減到2人,只剩下他和鐘鳴。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們選擇去旅行,尋找新的靈感和方向。

他們在歐洲駕車去遊覽一些古堡和遺蹟,一路領略仙境般的湖光山色,穿越霧氣瀰漫的荒野山谷,在那些幽藏著偉大靈魂的殿堂裡神思遨遊,從雨果、貝多芬和高斯的墓地經過。

這是一個反思的過程。在德國城市雨堡的高地上,他們靠著巨大的神廟,席地而坐,手裡拿著啤酒,地上攤開一堆小吃,像古時的隱逸修士一般,談論著歷史、哲學、人的價值、未來等等這些形而上的東西。而在他們身後,沉睡著一群偉大的亡靈。也是在那天,他們開始勾畫未來的大致輪廓。 

“其一,它不能是小而美的項目,就像Pro Metronome,而應該是可被規模化的;其二,這件事情應該是某種價值的實現,或者說它能提供生命的意義感。”

按照這兩條原則,他們在商業上要找到一個正確的支點。房產、教育和醫療是最大的商業市場,在肖恩看來,教育市場是最好的支點,因為“教育市場不僅是可規模化的,更是一個可以改變一代人進而改變世界的支點。”

於是他們找到了少兒教育這個方向,但是還沒有具體到編程。

為了進一步明確方向,肖恩拜託朋友幫自己“潛伏”到學校中去給孩子們講課,他嘗試教各種科目——音樂、編程、百科。他希望通過與孩子們面對面的交流,來了解孩子們的興趣和認知邊界。孩子們很喜歡這個老師,因為他的課“很不同,很有趣”。

很快,肖恩發現編程是一個很好的方向。這個看似並非通識教育而且十分偏理性的課程,卻能建立孩子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對於邏輯的理解,對於藝術的感受。“從孩子的每一次雀躍、每一次閃光的眼睛裡你能體會到他們對於編程的興趣”,這對於他們的成長意義非凡。

將方向鎖定為少兒編程之後,肖恩和他的團隊開始飢渴式的進行知識儲備。那些日子,他們把能找到的教育學、少兒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的內容統統過了一遍,“要知道小朋友在前運算階段最能夠被什麼所打動,真正到了具體的運算階段,編程課應該如何設置才能激發和保護孩子們的興趣和學習慾望”,這都是西瓜課程的重點。

創始人相信什麼,公司最終就會走向哪裡

2016年8月,西瓜創客團隊開始研發少兒編程課程,他們採用了美國麻省理工專為孩子開發設計的圖形化編程語言Scratch,根據7-12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和特質,設計了有劇情,同時又有挑戰和趣味的課程內容。孩子像搭積木一樣就能完成編程語句,這一過程還能激發和保護孩子的編程興趣。

他們還請來了全球50多所頂級名校和名企教學顧問團隊參與了課程研發,經過大半年真實環境下的運行。以及反覆測試與迭代,課程於2017年初上線互聯網。

這是一整套符合中國教育國情,又適合中國孩子學習特點的編程課程體系,叫做LEAP課程體系,分別是:Leverage基礎課+Enlighten進階課+Advance應用課+Pro專題課。

西瓜創客選擇了錄播模式,肖恩解釋說:“一方面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節奏,採取最合適的學習計劃的方法;一方面解決了優秀教師資源不足的問題,錄播可以選擇最頂級的老師授課;此外,錄播可以實現規模化,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學習成本。”

他們的課程內容很快被一些同行,一些競品開始安插臥底“借鑑”西瓜課程的知識點,更加誇張的,有些“友商”甚至連宣傳海報的設計和文案都全盤“借鑑”,只修改了聯繫電話和地址,這多少令人氣憤,對此,肖恩態度卻很淡然。

“很多人非理性的進入少兒編程,並沒想清楚究竟要什麼,而價值觀和相信什麼才能決定一家公司的未來,尤其是針對孩子的教育。“肖恩解釋說,“市面上的做少兒編程的人都知道前幾課要走格子,但是十個人中如果有兩個人能說出為什麼就很不容易了,很多人可能會複製我們的教育體系,但卻不知道基於什麼原因進行這樣的課程體系設置,更不用說使命和價值觀,這樣的公司沒有引領自己前進的指南針,當遇到岔路或者困難,往往不知道該做什麼,該走哪條路。”

肖恩堅信,“創始人相信什麼,公司最終就會走向哪裡。”

與很多看到風口和商機然後一猛子扎進來的人不同,肖恩對教研這件事有著十足的熱情。直到今天,西瓜還會在課程研發過程中,邀請小朋友們來體驗。肖恩會仔細觀察小朋友們的第一感受和最直接的反應,他要得到的反饋是“超喜歡”,而不是簡單的“喜歡”,“這是我們判斷課程研發成功與否重要的標誌”。

在肖恩看來,編程是一門可以讓孩子找到自我效能和實現信念躍遷的課程,“自我效能就是相信自己並且獲得成功的人,會更加相信自己更多的可能性,連續獲得成功。而信念躍遷,就是看到眼前的一條鴻溝,如果你信念上畏縮了,那連嘗試的機會都沒有,但是你如果有自我認知基礎上的自信,就極有可能成功跨越這條鴻溝。正如馬雲所說的那樣‘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西瓜創客合夥人、品牌總監妖叔曾經和肖恩有過一次重要的對話,妖叔問:“請回答,你到底要做什麼的?回答這個問題,第一,你不能夠談具體的行業,第二,你不能涉及到具體的技術。” 原本預計兩個小時的見面,因為這個問題討論不得不持續到午夜,他們興奮的整個過程都忘記吃飯。最終,肖恩給出的答案是:"我希望能夠激勵別人!"這句話不僅打動了妖叔,也讓肖恩更加清晰自己創業的初心。

接下里就像很多創業公司那樣,肖恩和他的創始團隊開啟了一場開掛式的創業冒險之旅。

“進擊的西瓜”,開掛式的創業冒險之旅

西瓜創客聚集了來自北上廣深的一批優秀的人才,在慢節奏的成都,他們的工作節奏、強度和熱情卻毫不亞於一線城市,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家接觸了西瓜創客很久的FA曾經說過,西瓜創客已經把最能幹、最拼命的人聚在一起。

辛苦是自然的,加班成為日常。更為挑戰的是公司的發展的速度。西瓜創客合夥人、運營總監肖欽心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創業以來,西瓜的發展狀態就好比開車上高速,一邊踩油門加速,一邊要換輪胎,同時還要保證安全駕駛。”

最忙碌的時候肖欽心一個星期沒有見到孩子,週末回家睡到夜裡四歲的孩子突然座起來,說了一句,“媽媽我不要你了,我要把你扔出去”……談及這段經歷,她瞬間眼睛溼潤,聲音哽咽。另一方面她也打下一片江山,西瓜的用戶在全國各地高速增長,“確實有痛苦的時候,但是從來沒有想過離開,因為個人成長會很快。”

一名普通員工佐證了西瓜的發展節奏。曾經,公司的一名實習生中間回學校一週,再次回到公司,他驚詫的發現西瓜的人員膨脹了一倍,很多小夥伴的工作內容也發生了變化,感覺就像換了一家公司。他見證了公司從幾個人發展到如今的200人,從當年偏安俠客島一隅,到如今佔據OCG整整一層的全過程。最令他興奮的是:“每天看著小夥伴們幹勁十足,公司蒸蒸日上,每個同事都很牛x,感覺自己沒有什麼理由不努力,每天要學習很多新的東西。”

從西瓜總部OCG大廈21層落地窗向外望去,左邊是阿里巴巴的螞蟻金服,右邊是騰訊,遠處對面是攜程,西瓜的員工自嘲的說:“與最優秀的公司做鄰居,我們怎能不捨命狂奔。”這種意識已經深入到西瓜的公司文化中,西瓜創客總部走廊有兩幅海報,一幅海報上的西瓜手持利刃,背後插著兩把劍,代表進攻,另外一幅海報上的西瓜一手利刃,一手盾牌,代表防禦,他們都是“進擊的西瓜”。

公司越來越大,“進擊的西瓜”戰隊在全國攻城略地,每一次開新課都是一場戰役,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幾十場戰役,如今他們已經打造出成熟的課程體系,並擁有了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的數十萬個付費用戶,這背後是數十萬孩子和家庭的支持和信賴。

數據顯示,西瓜創客最開始的完課率是40%,現在完課率已達到90%。同時,復購率也達到了80%,用戶主要來新中產家庭。

公司快速的發展過程中,對於肖恩而言,挑戰無處不在,行業成為資本追逐的風口,市場競爭越發激烈,一方面他要應對競爭對手的惡意攻擊,一方面,還要防範同行的臥底剽竊。此外,更大的挑戰來自公司內部,“能打敗你的往往不是敵人,而是自己。公司從幾個人,發展到200人,今後甚至可能到2000人的時候,管理方式必須要變化,怎麼用一個更好的管理方式去管理整個公司?如何去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讓公司內部的價值觀能持續下去,不要彌散掉?這是一個難點。”

這一點,從日常的工作細節上可見一斑。與員工交流的時候,肖恩會從公司的總體目標向下延伸,他希望西瓜的每一個成員都清楚公司未來的方向和目標,即使是安排實習生整理數據,他也會講明白這個數據為什麼要去整理那麼細,是因為我們要去挖掘什麼東西,而這個東西是要去支撐我們一個什麼目標。他要讓每一個同學,知道我們的要去的目的地是哪裡。“肖欽心告訴記者。

西瓜創客創始人肖恩:用少兒編程教育 撬動十年後的世界

釋放每個孩子的創造力

“我們的使命是釋放每個孩子的創造力。正如安東尼在《小王子》中所說:“如果你想造一艘船, 千萬不要鼓勵人們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發號施令,而是要教會他們去渴望大海的無垠和高深莫測。”妖叔告訴記者,西瓜創客一直秉承的就是這樣一個教學理念。

同樣對於員工,亦是如此。在西瓜創客的走廊上,展示著象徵西瓜創客企業文化的九件T恤,它們有個一個更帶感的名字叫“西瓜戰袍”,Don’t Panic是基本款,Adventure is out there是離職款,新奇前衛、充滿內涵。

據妖叔介紹,最能代表西瓜企業文化的是:生命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冒險的企業文化植根於創始人的基因,肖恩出生在貴州,那裡有很多山洞,小的時候肖恩非常喜歡鑽山洞,這是他最初的探險,“其實你的快樂不在於這個事情最終到底怎麼樣,而是這個探險過程中你要不停的像解謎一樣的去創建,這是快樂的。”妖叔表示,西瓜的整個團隊這次創業就是一次冒險之旅,沿路會遇到怎樣的挑戰收穫怎樣的驚喜,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讓人體驗和成長的過程。 

而肖恩特別解釋了其中“不要害怕”和“無我”,他認為這兩個短語,是西瓜90後團隊活力四射、幹勁十足的特別註腳,敢衝,但並不慌亂,年輕氣盛,卻知錯就改。

西瓜創客創始人肖恩:用少兒編程教育 撬動十年後的世界

西瓜的小夥伴都樂於分享西瓜的企業文化,新來的小夥伴非常喜歡Relentlessly Resourceful,竭盡個人所能,調動所有資源(去解決問題)。這是全球最牛的風險投資家Paul Graham說過的一句話,他認為RR是創業中最重要的特質,不是等待被安排和授予資源,調動你自身全部可用之力與周邊全部可用之材去達成使命。

另外一個小夥伴則分享了Be Better。這一條被寫在西瓜的走廊牆壁上,個人面對自己的成長,通常有兩種心態: Be Good和Be Better,Be Good型的人關注當下能否得到他人的肯定,為給別人留下完美印象而盡力表現,卻害怕失敗或不擅長的事情。Be Better型的人則著眼於未來,期待不斷進步,不害怕暴露自己的弱點,勇於在不斷嘗試和失敗中突破,從而能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而西瓜倡導的是Be Better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成為更好的團隊。

記者驚奇的發現,西瓜提供一日三餐,此外公司還有一個用餐空間,桌子很高,特別定製,每個桌上都有一個火鍋爐,員工中午會站著吃飯,大家圍著一口鍋吃涮鍋也會很暖和,妖叔告訴記者:“這是一個跨部門交流非常好的形式,你不需要任何理由,換一個桌吃菜,跨部門的信息流通就實現了。”

西瓜創客創始人肖恩:用少兒編程教育 撬動十年後的世界

公司的所有會議室按照島嶼來命名,因為工作強度大,員工要學會通過自黑和調侃的方式來緩解壓力,他們會在工作IM上召集一下大家“我們飛去馬爾代夫開個會吧~!”這麼說很帶感,然後大家在哈哈哈中就去了隔壁的會議室開會。西瓜創客的員工常說“只要心中有沙,在哪兒都是馬爾代夫”。

好的教育能幫助孩子認識自我

西瓜創客的人力主管告訴記者,在公司內部,利益擺在第一位的永遠是孩子,然後是家長,之後才是自己。

在各項工作中,肖恩親自抓的工作就是教研,課程是西瓜的生命線,其它的延續和拓展都構建在這一基礎上。

每天早晨會有一個半個小時的碰頭會討論和溝通這塊工作。課程內容是最大的用戶體驗版塊,孩子願不願意學、喜不喜歡、聽沒聽懂,都很關鍵。

“即便成年人都不懂的東西,通過適當的方法與小朋友溝通,他們就會理解,小朋友比我們想象中要更加聰明,接受能力也更強。”那些對孩子說“你長大了就知道了”的做法,在肖恩看來是不去尋求好的溝通方法的一種逃避責任和懶惰。

肖恩經常在西瓜的家長群裡看家長的留言,跟他們聊天互動,很多好的想法均來自與家長的交流。他對團隊的要求十分明確:西瓜的編程課程基礎必須足夠堅實,創新和迭代必須足夠及時,方向和目標必須足夠準確和清晰。

在肖恩看來,“好的編程教育,不僅給孩子帶來知識和技能,還應該幫助他們認知自己和這個世界。”

這份體悟來自他的個人經歷。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是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死過一次”的人。幾個重要的人生轉折點,他都有頗具儀式感的舉動,通過這種方式,他重新思考“我是誰?我在哪裡?要去哪裡?我怎麼去?”這樣看似寬泛,卻在人生進程中無比重要的哲學問題。

一次徒步爬山,大家看著遠處飄著漂亮雲朵的山峰都很亢奮,目測兩個小時就能完成登頂,但是在行進中發現,路程遠比想象的要遠,整整爬了4個小時才走了一半的路程,更嚴重的問題是那所謂的“漂亮雲朵”實際上是暴風雪,在暴風雪中,能見度極低,前邊的隊員距離肖恩不到5米,但彼此之間完全看不到。

“那個時候,什麼高原反應、膝蓋受傷都顧不上了,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活下來。”最後他們安全抵達了大本營,獲得了藥品和補給。事後他們被告知,剛剛徒步攀爬的路段非常危險,曾有登山隊員在那裡遇難。“這是我離生理上死亡最近的一次,這次經歷以後,原本很多看法都會改變,一些本來非常在意的東西,一下子就能放下了。”

說到喜歡徒步的原因,肖恩半開玩笑說:“或許是小時候就走路走得多吧。”很小的時候,肖恩摔倒了,父母會讓他自己爬起來,出門也都是讓肖恩自己走路。小孩子走路慢,10分鐘的路程要走半個小時,父母就帶著他提前出門,長大了才理解到,父母是在刻意培養他的獨立能力和責任意識。”

而心裡上“死亡”的故事,發生在肖恩初中的時候,那個階段,他極度缺乏自信,整個人也變得相當低調和內向,很害怕表達自己,“相當長一段時間我都不照鏡子,因為覺得鏡子裡的自己很醜。”他的網名叫"UFO",這裡的“U”並不是Unidentified(來路不明的),而是Ugly(醜陋)。當認識到這是個嚴重的問題之後,他試圖想辦法解決。

 “那次我一個人安靜地坐下來,幻想另一個自己坐在對面,與內心的自己進行了一次無比坦誠的交流,我將自己最害怕、最不堪、最不願意面對的情緒和想法統統拿出來,在陽光下一一剖析和麵對。”這是一次很痛苦的過程,但經歷之後,肖恩得到了內心的平靜,開始重新認識自我,“其實,我們不需要在意每一種看法,很多看法跟我們都沒什麼關係”。

這個反思自我和認識自我的心裡療愈過程,一般人要藉助專業人士才能完成,很幸運,肖恩在初中的時候,憑藉自己就完成了。這相當於“在心裡上死過一次”,之後,“你看待自己、他人和這個世界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在西瓜課程中肖恩創造了一個動畫形象——孫小弟。孫小弟的整個逆襲過程,正是一個自我覺醒和自我認知的過程。肖恩還在課程中植入了很多科學、藝術、哲學方面的內容,他甚至把人類和宇宙的終極哲學問題放入其中,“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很多孩子可能根本感覺不到,也許直到他長大的某一天,他才能明白,哦!原來……那個時候我就……”肖恩將這些植入稱之為“夾帶私貨”,在他看來,“這樣的啟蒙很有可能成為一顆種子,根植在孩子的思想意識中,但是,在未來,遇到恰當的時機,他們就會開花結果。”

用編程教育,撬動十年後的世界

肖恩希望通過專業的少兒編程教育,去撬動十年後的世界。

西瓜創客聯合創始人鐘鳴曾指出:當前的世界,人們用英語進行溝通。而未來世界,人們將更多的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溝通。“編程,是人類與數字世界溝通的一種語言,藉助編程,人們可以更好的與機器打交道。”

對此,肖恩深以為然,他還補充了另一個視角:無論一個公司還是一個國家想要持續增長,決定於兩件事,價值傳遞的效率,以及價值創造的效率。過去幾十年,中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功都可以歸結為價值傳遞的效率的提高,這得益於科技的進步,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無論是電商、物流、還是移動支付。相比之下,價值創造效率遠遠不足,所以國家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工業4.0”等計劃,這些都是為了改革供給側,其本質,是希望提升價值創造的效率。

到2025-2030年,中國思想最活躍、最有創造力的的一批人就是17歲到22歲的大學生,往前推10年,就是7到12歲的少年,這正是西瓜目前的用戶。而擺在西瓜面前的機會就是,他們可以發現、激勵、培訓這些改變未來世界的人,“這是一件讓人無比興奮和驕傲的事情。”

肖欽心曾評價:“肖恩他腦子特別清楚,邏輯特別強,對自己要什麼想的特別明白。創業對他而言,首先不是為了錢,他賺錢的機會有很多。從某種角度來說,肖恩好為人師,選擇教育也是他想去散播一些有意義的東西,去激勵別人。而且,從商業邏輯出發,教育確實是一個能做起來的市場。”

2018年被稱為資本寒冬,少兒編程這一塊卻成了資本的追逐的風口。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170多家少兒編程公司,其中有60多家已經獲得融資,當中既有已經公開發行的網易搭卡、樂高機器人培訓,也有已經拿到3億元融資的“編程貓”。西瓜創客在2018年,獲得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經緯創投跟投A輪5000萬投資,成為國內少兒編程錄播模式開創者和領頭羊。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市場規模在20億-100億區間,尚處於萌發階段,未來還有更大的增長空間。 

對此,肖恩亦有認知,英語教育世界範圍內已經研究了超過80年,方法理論均十分成熟。近年來,隨著國內消費升級和人口結構的變化,英語教育迎來了爆發性增長,相比之下,少兒編程屬於新生事物,標準和方法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摸索的過程,因此少兒編程很可能成為“中國彎道超車的一個產業”,市場的爆發期尚未到來。

西瓜創客不會止步於編程

肖恩給西瓜創客定下了一個遠大的商業目標:“一個十億美金的公司和百億估值美金的公司只靠規模化效應就可以成功。我們做錄播,靠的是規模效應,但是一個千億級別的公司一定要突破規模化效應,增加網絡效應。”我們的目標絕對不是做百億級的公司,而是千億級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實現網絡效應,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那麼,首先要將少兒編程這件事盡全力做到最好”,肖恩希望在西瓜的編程課上,孩子們學到的不僅僅是技能和代碼,更多的是鍛鍊思維框架、邏輯能力、拆解問題能力,並建立與世界的認知的過程。從而能“認識自己,改變自己,認識世界,改變世界。”

但是,肖恩同時也表示,在未來西瓜不會止步於此,“我們的使命是釋放每一個孩子的創造力,編程只是其中的一個手段,未來的西瓜還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間。”他對十年後的未來充滿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