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築夢中原」劉名榜:堅持大別山鬥爭的一面紅旗

「不忘初心 筑梦中原」刘名榜:坚持大别山斗争的一面红旗

「不忘初心 筑梦中原」刘名榜:坚持大别山斗争的一面红旗

劉名榜

堅持大別山鬥爭的一面紅旗

上世紀50年代,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五更寒》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黨的事業開拓進取、奮鬥不息。這部影片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河南新縣的劉名榜。

劉名榜,1902年出生於河南省新縣郭家河鄉蓮花堰村,1928年參加革命,1929年帶領農民自衛軍參加白沙關“萬人暴動”,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劉名榜曾任赤衛隊大隊長、新縣弦南區第五鄉蘇維埃主席、弦南區蘇維埃主席、弦南區區委書記、紅羅光(紅安、羅山、經扶、光山)中心縣委書記、中共經扶(今新縣)縣委書記。其間,他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反“圍剿”鬥爭和三年游擊戰爭,保證了大別山革命火種不滅,紅旗不倒。

抗日戰爭時期,劉名榜曾赴延安中央黨校學習。返回後,他仍任經扶縣委書記,領導組建經扶遊擊大隊,配合新四軍五師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在整個抗戰時期,劉名榜一直沒有離開過鄂豫皖根據地,使我黨在這裡始終保有一支武裝力量。

1946年7月,“中原突圍”後,劉名榜任黃、禮、經、光、羅5縣工委第二書記。面對惡劣而複雜的形勢,他帶領大別山區人民浴血奮戰,同敵人進行艱苦的鬥爭。

1947年8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後,劉名榜任中共鄂豫區第二地委委員、經扶縣委書記。他參加創建和鞏固大別山解放區的鬥爭,組織群眾擁軍優屬,保管劉鄧大軍留下的物資。

新中國成立後,劉名榜曾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務。劉名榜因持續領導根據地軍民堅持大別山敵後鬥爭,被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譽為“堅持大別山革命鬥爭的一面紅旗”。

“昔日的硝煙在歲月流逝中逐漸淡去,但在新縣,劉名榜的革命精神卻廣為傳頌。”新縣縣委黨史地方誌研究室主任遊振華說,“如今劉名榜同志故居是大別山紅廉文化園的一部分,故居內保留著當年他在這裡工作生活時的原貌,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於擔當、親民愛民、清正廉潔的高貴品質與作風影響了無數前來這裡參觀學習的黨員群眾。”

審核:李曼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