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剛倒閉,連虧三年的鬥魚也坐不住,“流血”上市!

鬥魚上市的傳聞自2016年起,此後多次傳出鬥魚上市消息,但均沒有下文,這一次終於實錘了。

4月22日晚,遊戲直播平臺鬥魚向美國紐交所遞交招股書,股票代碼為“DOYU”,預計融資規模約5億美元。

此次鬥魚可謂流血上市,2016-2018年,淨虧損分別為7.83億、6.13億和8.76億元,三年合計虧損約27億元。

在“千播大戰”後,直播行業紅利熱潮褪去,迎來的一波波的破產倒閉潮。上個月,王思聰的熊貓直播在經過了員工離職、主播維權、主播出走與高層內鬥等接踵而來的煎熬之後,資金鍊徹底斷裂,走向了破產倒閉命運。

熊貓熬不住了,鬥魚也沒好到哪裡去,融資已經到了E輪,共計70億元左右,依然處於燒錢虧損的狀態,投資方的耐心也似乎到頭了,上市就成了其續命的重要一環。

其實無論是熊貓直播的破產倒閉,還是其他直播平臺的關張都離不開盈利模式單一的問題。這是一個硬傷,幾乎所有的直播平臺主要收入都來源於打賞,而用戶付費率低得可憐,引流卻是燒錢的活。這種高投入低產出的流血狀態能持續多久,顯然要看投資方,一旦融不到錢,破產倒閉的命運是逃不掉的。

被資本推動上市的鬥魚也同樣面臨盈利模式單一的困境,2016-2018年,鬥魚通過直播打賞方式獲得的收入佔比分別為77.7%、80.7%、86.1%,超八成的收入靠打賞。

“千播大戰”風停,雙寡頭格局隱現


直播行業的發展首先歸功於遊戲,當時由於網絡遊戲特別是大型的綜合遊戲,如CS、紅警、熱血傳奇、大話西遊、魔獸世界等催生了語音開黑的市場。

一大批語音軟件誕生,2003年到2008年的語音平臺主要有聊聊、久聊、IS、愛聊、新浪UT、盛大ET、YY、QT等。

2008年,天鴿(也就是9158)進軍線上演藝市場,定位秀場,視頻時代來臨。後來,9158與六間房、YY並稱秀場三巨頭,一時風頭無倆。

20012年-2014年,秀場的蛋糕被瘋狂瓜分。酷狗繁星、酷我秀場、56秀、網易BOBO、炫舞、優酷來瘋、愛奇藝奇秀等紛紛攜資本入駐。

2014年直播行業內容出現垂直化發展,鬥魚出現,並且用簽約費替代分成的模式搶佔了YY和其他平臺裡的一部分頭部主播,YY選擇將原來的遊戲直播單拆出來成立虎牙直播來對抗鬥魚。

隨後龍珠直播、熊貓直播紛紛成立搶佔遊戲直播市場,資本的助推,讓成百上千的直播軟件湧現出來,2016年成為了直播元年,千播大戰,可謂直播行業的最頂峰。

競爭的白熱化,促使一些無流量無資本的小平臺以色情炒作,而由於直播盛行,平臺監管力度不夠,導致直播亂象頻繁發生。

2016-2017年,國家網信辦開始大力整頓直播行業亂象,一大批小平臺開始破產倒閉,到了2018年直播平臺已不足百家。

比較出名的直播平臺也大都面臨困境,映客“賣身”失敗轉而赴港上市,股價一路看跌;花椒直播與宋城演藝子公司六間房重組,抱團取暖;陌陌直播業務面臨瓶頸下,收購了探探為其導流。

就連號稱老三的熊貓直播在經過了員工離職、主播維權、主播出走與高層內鬥等接踵而來的煎熬之後,資金鍊徹底斷裂,走向了破產倒閉命運。

至此,遊戲直播行業領域以虎牙、鬥魚為主力的雙寡頭競爭格局已然隱現。

盈利模式單一仍是硬傷

鬥魚和虎牙是遊戲直播領域最大的兩大平臺,長期以來一直是互懟激烈的競爭對手,雙方都曾對外表示自己是國內遊戲直播“一哥”。不過,虎牙首先在2018年5月成功赴美上市,率先拿下了“第一股”稱號。

此次鬥魚赴美上市,市場投資者不免又要把鬥魚和虎牙對比一番。

招股書顯示,鬥魚2016-2018年營收分別為7.87億元、18.86億元、36.54億元,可以看到營收在持續增長。但營收增長背後是鬥魚的淨虧損增大,2016-2018年,淨虧損分別為7.83億、6.13億和8.76億元,三年合計虧損約27億元。


熊貓剛倒閉,連虧三年的鬥魚也坐不住,“流血”上市!


而虎牙2016-2018年的收入分別為7.97億元、21.85億元、46.63億元,增長速度明顯高於鬥魚。而且最重要的是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虎牙2018年全年歸屬於虎牙的淨利潤為4.61億元,實現盈利。

為何虎牙能實現率先盈利呢?通過對比兩家公司2018年年度營銷費用看到,鬥魚市場營銷費用高達5.39億元,而虎牙僅有1.89億元。這反映出鬥魚的內容獲取成本和用戶獲取成本較虎牙高太多,這也是導致鬥魚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鬥魚的內容獲取成本和用戶獲取成本又為什麼比虎牙高呢?原因在“打賞”模式的差異。

虎牙是“平臺—公會—主播”的“打賞”模式,鬥魚則是“平臺—主播”的“打賞”模式,少了中間這麼一個公會。

虎牙加入直播公會後,直播平臺的洽談對象從主播個人轉向直播公會,有點類似“2C”到“2B”的變化。

直播平臺需要支付的僅是給直播公會的分成,其他的只是為主播和公會提供平臺服務而已。主播的培養、工資則全部交由公會管理打理,這就從根本減少了平臺的內容獲取成本。

或是看到這種模式的好處,鬥魚也已經在嘗試著打造該類模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平臺—公會—主播”的“打賞”模式,也並沒有脫離收入依靠打賞的單一盈利模式。2016-2018年,鬥魚通過直播打賞方式獲得的收入佔比分別為77.7%、80.7%、86.1%,超八成的收入靠打賞,虎牙的打賞收入更是佔到9成以上。

平臺打賞分成的多少與流量相關,雖然鬥魚和虎牙的MAU都在1億以上,但突兀的是,兩者的付費率都沒有超過5%。

截至2018年,鬥魚平均MAU為1.36億,同期季度平均付費用戶為380萬,平均付費率為2.8%。同期虎牙的平均MAU為1.17億,付費用戶數為480萬,平均付費率為4.1%。

此外,短視頻的崛起很有可能會對直播平臺產生衝擊,像快手和抖音均有了直播的功能。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目前74.1%的網民使用短視頻應用,各熱門短視頻應用的用戶規模達5.94億,超過了直播用戶。

在平均付費率低、短視頻衝擊的情況下,解決盈利模式單一的痛點仍是直播平臺長期持續發展的關鍵。

騰訊是第一大股東


從長遠看,未來行業將會發生深度洗牌,流量資源將向鬥魚、虎牙等頭部平臺集中,長尾端中小直播平臺將進一步被擠出。

而目前看來,騰訊早已斥巨資將鬥魚和虎牙這兩個遊戲直播的老大老二攥在手裡,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自2016年起,騰訊成為鬥魚的股東,鬥魚的B輪、C輪融資都是騰訊領投,E輪更是由騰訊獨家完成。鬥魚招股書顯示,目前騰訊旗下NectarineInvestmentLimited持有鬥魚股份40.1%,是鬥魚的第一大股東。

而鬥魚創始人陳少傑持股僅14.3%,為第二大股東,鬥魚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張文明持股也僅為3%,可見騰訊已在鬥魚掌握話語權。


熊貓剛倒閉,連虧三年的鬥魚也坐不住,“流血”上市!



另外,在虎牙上市前夕,騰訊曾以4.6億美元突擊入股,換得34.6%的股權。儘管目前騰訊還不是虎牙的第一大股東,但根據騰訊與虎牙方面達成的協議,騰訊有權在2021年3月8日前通過購買股票將在虎牙的投票權提升至50.1%。

由此看來,未來騰訊虎牙和鬥魚的話語權分量都會很重,這對於以遊戲收入為主的騰訊而言,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騰訊可以通過其強大遊戲版權和代理來控制下游的遊戲直播平臺,再利用產業鏈優勢將影響力擴大,最終形成一個龐大的IP。而行業的發展和騰訊的利益角度來看,只有兩家頭部遊戲直播企業的競爭呈現相互競爭的狀態時,對行業的發展和騰訊的利益才是最有利的,因此騰訊在獨家完成鬥魚的E輪融資後開始推動鬥魚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