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发现外来物种,竟引起世界科学大碰撞,但至今无法解释

若问我国近代的几大发现,除了秦始皇“兵马俑”之外,排在第二位的恐怕就是“马王堆”大型汉墓了;从某方面来说,“马王堆”的发现甚至超过了“兵马俑”的知名度,因为在这座汉墓中竟然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性“湿尸”,名为辛追。这具保存完好的女尸为我国的考古,历史研究等都提供了重要依据,比之“兵马俑”中的陶俑意义更加重大;也正因如此,“马王堆”的名字迅速传遍世界,一时成了知名度最高的考古发掘工程,但“辛追”却仅是马王堆众多发现的代表而已,还有更多的谜团未被揭开。

“马王堆”发现外来物种,竟引起世界科学大碰撞,但至今无法解释

在“马王堆”发现了辛追夫人尸身的同时,她的旁边还有一个“竹笥”被同时发现,“竹笥”就是汉代用竹子编成的衣柜之类的东西;专家不仅发现了辛追夫人的“衣柜”,还从中找到了一件震惊世界的“衣服”——素纱襌衣,这件衣服净重只有48克,是世界上至今为止重量最轻的衣服,即便是后世的薄纱、丝绸等也不可能有这么轻的重量;这件衣服的重量还不是最大谜团,关键是这种吹弹可破的布料是如何纺织出来的,又是如何裁剪成衣服的,这才是令全世界都疑惑不解的谜团。

“马王堆”发现外来物种,竟引起世界科学大碰撞,但至今无法解释

如果说发现“素纱襌衣”说明了我国汉代的纺织工艺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这还不至于震惊世界,毕竟中国自古处于世界顶端的技术太多了;可是在“素纱襌衣”中又发现了一种虫子,这就真的令全世界都震惊到了,这种虫子叫做“钩纹皮蠹”,民间称之为“蠹虫”。如果单纯的从“蠹虫”来看并没什么奇怪的,这种虫子在民间多得是,典型的一种专门破坏衣服,皮革的“懒虫”,不飞也不跑,就寄生在衣物之中;乍一看,“素纱襌衣”再名贵也是衣服,生出蠹虫似乎没什么好奇怪的。

“马王堆”发现外来物种,竟引起世界科学大碰撞,但至今无法解释

恰恰相反, “素纱襌衣”中生出这种虫子才是“马王堆”中最不可解释的千古谜团,因为“蠹虫”并不是中国的本土物种,原产于美洲,后因海运又传至英国,最后依然是经过海运才传至中国,在中国的历史只有几十年而已;“蠹虫”来到中国也是世界所有生物迁移的正常过程,就像中国“鲤鱼”入侵美国一样的道理。换言之,世界不同地域特有的生物,想要在他国繁衍就必须通过人类的活动“转运”过去;但是“马王堆”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墓葬,中国远航对外交流最早的历史也要追溯到明朝“郑和下西洋”,两千年前“汉代”对外交流最多仅是亚洲一些地区,根本不可能接触到“美洲”。

“马王堆”发现外来物种,竟引起世界科学大碰撞,但至今无法解释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洲与中国隔着茫茫太平洋,在两千多年前,人类的力量还不足以建造越洋的大船,根本不具备“转运”外来生物的条件;直白的说,两千年前的汉代肯定连“美洲”在哪里都不知道,甚至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美洲,那么“钩纹皮蠹”究竟是怎么在两千年前到中国的呢?虽然“蠹虫”个头非常小,却难倒了在场的所有考古专家;谁也不能解释的情况下,这条“蠹虫”在1973年被送到了北京的昆虫研究所,“昆虫专家”们再次对虫子的形态进行了对比、辨认,最后确定这就是“钩纹皮蠹”。

“马王堆”发现外来物种,竟引起世界科学大碰撞,但至今无法解释

百思不得其解的“考古专家”又向“昆虫专家”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昆虫专家”也是一脸懵,后来一个“昆虫专家”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似乎也能解释清楚蠹虫的来源。这件事同样有关考古,在成都“凤凰山”上也曾发现了汉墓,考古发掘中竟然发现了“西红柿”的种子;“西红柿”同样不是中国本土生物,是“清朝”时期才传入中国的外来物种。乍一看似乎和“马王堆”中发现蠹虫如出一辙,但经过专家仔细分析后得出,“凤凰山”汉墓经过千年水土流失,墓顶已裂开了缝隙,当地居民并不知情,在“汉墓”之上种植了庄稼、蔬菜等;后来又经多年的雨水冲蚀,部分庄稼和蔬菜的种子就被雨水冲进了“汉墓”中。

“马王堆”发现外来物种,竟引起世界科学大碰撞,但至今无法解释

这么说,“马王堆”里的蠹虫很有可能也是通过同样的方式进入墓中的,但是这一结论很快被“考古专家”否定了;“马王堆”不同与凤凰山“汉墓”,虽然同是汉代产物,但是一个在容易水土流失的山上,一个却是深埋地下。况且考古发掘时“马王堆”墓顶完好,而且距离地面相当深,根本不可能有地表水携带杂物渗入墓中的可能,“考古专家”的一番话彻底推翻了“昆虫专家”的推论;双方专家为此展开了激励的辩论,难道“蠹虫”穿越了?对此“考古专家”竟开始怀疑起“昆虫迁移史”,但“昆虫专家”坚持认为:东北虎就在东北,大熊猫就在四川,钩纹皮蠹就在北美,2000年前的汉朝绝对不可能有“钩纹皮蠹”的存在!

“马王堆”发现外来物种,竟引起世界科学大碰撞,但至今无法解释

最后双方争执不下,竟陷入了“越辩论越糊涂”的怪圈,但谁也不能说服谁,可谁也不能说明“马王堆”蠹虫的来历;一条小小的虫子竟引起了世界上两大科学的激烈碰撞,对此你又有什么新颖的解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