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常规育苗技术!培育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无毒适龄壮苗


辣椒常规育苗技术!培育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无毒适龄壮苗


辣椒含有辣椒素、二氢辣椒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P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辣椒的辣味来自“辣椒碱”。辣椒不仅是大众喜爱的调味蔬菜,而且还有健胃、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之功效。

辣椒原产南美热带地区,生育适温20-30℃,适宜地温20℃。栽培上既要考虑棚温是否符合要求,也要考虑地温是否能达到18℃以上、生长季节能否躲过高温危害等问题。

1.营养土配制

配制的营养土要达到疏松、通透性好、肥沃、营养齐全、酸碱度适宜,一般要求中性至微酸性;其中不含对秧苗有害的物质和盐量;不含有可能危及秧苗的病原菌和害虫(包括虫卵)。

(1)用料和配比 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配制播种床用的营养土时,主料是肥园土6份,充分腐熟的骡马粪、圈肥或堆肥4份;配制分苗床用营养土时,肥园土7份,腐熟的骡马粪、圈肥、堆肥3份。辅料是每立方米主料里加腐熟的大粪干或鸡禽粪20千克左右,过磷酸钙0.5~1千克,草木灰30千克。所用原料都需要充分捣碎、捣细、过筛,然后充分混匀。必要时,在搅拌混合的同时,喷入杀菌和杀虫的农药进行消毒。 营养土中要重磷、重氮,但不要过多施用速效钾,以防影响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营养土里不准掺入菜园土、未经腐熟的粪肥、饼肥,含氯化肥、碳酸氢铵、尿素等。为了增加床土的疏松通透性,有的掺入过筛的炉渣,将培养食用菌后废弃的培养料,经过夏季高温发酵后(称菌糠)用来配制营养土,效果更好。

(2)营养土的铺放 配制好的营养土,有的直接铺到苗床里,有的需要装入营养钵、筒或袋里。直接铺床时,播种床一般营养土的厚度为8~10厘米,每平方米苗床约需100千克左右。分苗床或一次播种育成的苗床,床土厚度要达到12厘米左右,每平方米苗床约需营养土120千克左右

2.种子处理

种子发芽率达到85%以上时,每实栽一亩土地需用种子150克左右。播种床每平方米可播40~60克。发芽率低时,须依情况增加用种量。

(1)晒种 将种子放到纸板或布垫上,在阳光下暴晒2天,促进后熟,提高发芽率,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原菌。

(2)芽试 正式浸种前要做一下芽试,以便对自己所用的种子心中有数,避免发生意外。

(3)温汤浸种 将种子放到洁净无油污的陶土或瓷盆(碗)里,然后加入事先对好的55~60℃的热水,水量相当于种子干重的6倍左右,不停地搅拌10~15分钟,然后换入25~30℃的温水,以水淹过种子为度,继续浸泡8~12小时。 漂去秕瘦种子,反复搓洗冲净种子上的黏液和辣味,可将种子掺上些用开水烫过且晾凉的河沙,然后拿去催芽。

(4)种子灭菌和激素处理 通常在浸种前可用下列方法中的一个代替温汤浸种处理过程:用0.5%的磷酸三钠,或400倍液的高锰酸钾,或1%硫脲浸泡20~30分钟,主要用于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毒。反复冲洗净种子上的药液后,再转入25~30℃温水中浸泡8~12小时。另外,用种子干重0.3%的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拌种,可以预防辣椒立枯病;用1%硫酸铜水溶液浸泡种子5分钟,可以预防辣椒炭疽病和细菌性斑点病,但种子先要在温水中浸泡4~5小时,才能用药液浸泡,而且浸泡后还要冲洗净种子上的药液。

(5)催芽 催芽前期温度宜低,一般要求环境的温度在22~23℃。24小时后将温度提高到25~34℃。种子“露白”后,再将温度降到20~25℃,进行蹲芽。 催芽头1~2天要宁干勿湿,以保持氧气充足,利于代谢活动。从第三天起,每天用温水淘洗种子1~2遍,控去多余水分,风干到 种皮见干后继续催芽。催芽过程中要每4~5小时翻动1次,以利通气补充新鲜氧气。一般6~7天即可出芽。

3.播种

辣椒不耐干旱,苗期也不易徒长和发生猝倒病,所以,播前要打足底水,播种也可以密一些。 播前苗床喷用绿亨1号3000倍液进行消毒,每平方米用药液1.5~2千克。喷布药液后要随之筛撒薄薄一层细土,然后将种子撒播到苗床上,再筛撒0.5~1.0厘米厚的细土进行覆盖。如果播种时床温低,最好喷洒40~50℃的温水,播种后还要在床面覆盖地膜进行保湿增温。

4.播种床的管理

(1)播后出苗前的管理播后白天25~28℃,地温20℃左右,6~7天即可出苗。温度低时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增温、保温措施,保证出苗所需要的热量,务求一次播种保全苗。温度过高也会抑制种子发芽,因此炎夏播种时需要通过遮荫,打足底水来降低地温。 种子拱土时,床面覆盖的增温、保温或降温、保湿物要及时清除。

(2)出苗后到分苗 70%小苗拱土后,要趁叶面没有露水时向苗床撒细土0.5厘米厚,东北俗称“片土”,以弥缝保墒,防止苗倒露根。齐苗后且两个子叶展平,要在温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秧苗充分见光,同时要降低管理温度,白天23~25℃,夜间7~15℃,这样有利于子叶肥大。如果白天温度低于15℃,夜间低于5℃时,短期内会使幼苗停止生长,时间长了就会死苗。

苗床要有充分的水分供应,特别是炎夏期间育苗更需要及时浇水,以降低床温,但又不能使土壤过湿。冬季播种育苗,苗床保护设施和土质条件有利于土壤保墒时,在打足底墒的情况下,一般到分苗是不会缺水的。但要分次向苗床撒细土,每次0.5厘米厚,共计2~3次,以有利于保墒。如果土壤墒情差,水分散失多,苗子缺水时,可用喷壶洒水。如果土壤过于泥泞可在苗间撒些草木灰,吸去多余水分。

5.分苗及分苗床管理

(1)分苗

日历苗龄时间长时,通常进行两步育苗,即当小苗长有3~4片真叶要进行分苗。分苗前须进行低温炼苗2~3天,分苗最好将小苗栽到塑料营养钵(袋)内,容器的口径要达到9~10厘米。分苗到苗床上时,株行距要达到9~10厘米。 分苗前1~2天要浇“起苗水”,以利于起苗,防止散坨,减少伤根。栽苗时每钵(撮)栽几株,要根据品种要求和栽培习惯而定,最好1钵只假植1株,到定植时或单株定植,或挑选大小基本一致的2或3株苗栽到1穴之中。 栽苗不要过深,起码应把子叶露在外面,栽后浇水,水量一般不宜过大。冬春茬和春提早的苗子分苗时温度低,要特别注意在上午进行,下午2时前结束。炎夏季节分苗时,要强调在阴天或傍晚时进行。光照过强时,还要适度遮荫,减少植株萎蔫。

(2)分苗床的管理

①温度管理。低温季节分苗时,分苗后1周内要保持较高的温度,以促进新根发生,加速缓苗。其中气温白天要保持25~30℃,地温以18~20℃为好。地温低于16℃生根缓慢,不利于缓苗;长期低于13℃要停止生长,甚至死苗。缓苗后就要适当降低管理温度,一般白天20~25℃,夜间15~17℃,以保持小苗健壮生长,防止徒长。 定植前10天左右开始炼苗,白天15~20℃,夜间5~10℃,在小苗不受冻害的情况下,夜间要尽量地降低温度。低温炼苗要逐步地实行,切不可一步到位。

②水肥管理。寒冷季节分苗时,浇过分苗水后,到新根长出前一般不浇水。心叶开始生长后,可根据土壤墒情选在晴天上午浇水。幼苗定植前15~20天,可结合浇水给小苗追用1次以速效氮肥为主的化肥,如用硝酸铵与磷酸二氢钾2:1混合500倍液浇灌。每次浇水后都要适当松土,但不要伤及根系。炎夏期间育苗时,浇水不仅可以满足秧苗对水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地温,防止高温对秧苗的不利影响。所以此时浇水应用温度较低的井水,而且应该采用畦灌的办法。另外,分苗床更需要充分见光,缓苗后,苗床的棚膜白天一定要揭开。特别是阴天时,只要温度允许就要揭开棚膜。

③定植前囤苗。用营养土方育苗时,定植前必须搞1次囤苗。方法是:定植前4~6天,浇水割坨,或将播种前已经割开的土坨浇水后移动开来,土坨之间撒上细干土弥缝,以减少水分蒸发。囤苗期间幼苗断根处开始萌出许多新根,定植后继续生长,这有利于加快缓苗。但是囤苗时间不能太长了,否则土坨干硬,叶片脱落,根系老化,反而对缓苗不利。

6.促进发芽或异常苗处理

(1)促进发芽为促进发芽,可用30毫克/千克的九二??预浸种子4小时,兼有防病的作用。

(2)弱黄苗 苗子不旺,叶色泛黄时,可以用0.5%磷酸二氢钾+0.2%尿素+0.2%活力素液进行叶面喷洒,或者用保得土壤接种剂作叶面喷用,或者喷用天达2116等。

(3)徒长苗可以喷洒50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或者5毫克/千克缩节胺。

(4)老化苗、弱苗可喷洒10~30毫克/千克的九二零,连用2次。 另外,分苗成活后,用0.5%尿素+0.5%红糖+0.5%磷酸二氢钾+0.1%杀菌剂混合液,叶面喷洒。定植前用病毒灵、抗病威、抗毒剂1号、植病灵、83增抗剂等1000倍液,灌根带喷洒叶面,对预防病毒病有较好作用。

总之,辣椒育苗期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创造一个有利于辣椒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培育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无毒适龄壮苗,防止幼苗徒长、老化、瘦弱和发生病毒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