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醜書”,當代書法將迎來最大危機?

按:今天為大家分享兩篇關於醜書的文章,觀點正好有所不同,不知各位書友更認同哪一個?歡迎留言討論!

一九九五年《中國書法》第六期刊登了《全國第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獲獎作品》,這次展覽較之以往有兩個突破:一是拓寬了遴選面,對現代書法敞開了大門;二是增加了透明度,全文公佈評委們的《我為什麼推薦他獲獎》。當我激情地把《中國書法》雜誌拿給身邊舞文弄墨的朋友們分享時,卻遭致一片罵聲,最噴飯的是年長的楊公臉紅脖子粗地喊:特麼滴我孫子都比他寫得好!矛頭所指的是下面這幾幅獲獎作品: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一等獎 於明泉(山東)(局部)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二等獎 田紹登(湖南)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三等獎 古泥 (河北)

專家對此則另有說法,比如對三等獎古泥這幅作品,推薦者王鏞是“流行書風”的代表人物,中央美院書法教授,他的評語是:

“以北碑入行草有頗多不易之處。此件條幅雖有趙撝叔影子,但並非亦步亦趨,簡單模仿,而是更具排宕激昂氣象,略無板滯刻鑿之病;用筆折搭轉換,方中寓圓,提按衄挫,剛柔相濟;體勢放蕩而用筆挺健;結字大小長短,縱斂有致,形成了較強的節奏感;通篇疏密虛實,極富變化,整體處理亦基本的當。惟最後數字,思路凝滯,落筆遲疑而又欠連屬呼應。可謂瑜中之瑕。”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王鏞評點古泥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石開評點劉燦銘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李剛田評點白賡

這類作品當時官方的定義是“現代書法”。現代書法是區別於傳統書法的,應該說給書壇帶來了新氣象,但是長期受傳統書法薰陶的文友們一時間難以接受,不過我確是不遺餘力地給朋友解釋,後來我離開朋友雲遊中常接到朋友電話諮詢,問題越來越多,我只好建議朋友認真讀讀書法史。

實話實說,中國書法理論是滯後的,尤其是“現代書法”理論更是支離破碎,且基本都是在圈子內交流,很難“飛入尋常百姓家”。我周邊所謂的舞文弄墨者,大多也就是談一談二王,臨一臨歐柳顏趙,對書法的大格局大走向根本不可能有宏觀的把握和認知。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何應輝評點劉新德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朱關田評點周俊友

時間過去了二十多年,現代書法的概念早已被“醜書”取代。綜觀時下書壇 “醜書”風起雲湧,書家爭相獻醜,唯醜為佳、唯醜獨尊,大有氾濫成災之勢。與之相對應的是大眾對“醜書”的批評指責鋪天蓋地,甚至是指責唾罵,口誅筆伐,視“醜書”為洪水猛獸。

各種賽事、展覽、媒體,但凡公之於眾者,討伐聲一浪高過一浪。僅舉一例,前幾天微信平臺《逍遙書畫》專載《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書法篆刻院執行院長曾來德書畫作品欣賞》,與以往一樣,一看到這樣的“醜書”好多人就怒火中燒,看看下面的評論: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每每看到這樣言辭激烈的評論,真是叫人哭笑不得。任你尖叫怒罵也好,撞牆跳樓也罷,書家卻不捋你的鬍子,連回復也不給你。於是乎雙方形成對峙:一面是潛心創作,“醜書”源源不斷,一面是唾沫星子滿天飛。為什麼會這樣呢?到底是哪兒出了問題?老朽我把玩書畫數十年,對箇中緣由略知一二,今天在這裡給大家討個說法。

一、 何謂“醜書”?

“醜書”是相對於“美書”而言的。那麼,“美書”又是什麼?“美書”就是所謂的傳統的、正統的書法,直觀上給人以清麗漂亮、端莊秀雅,基本上是二王帖學一脈,符合大眾千百年來養成的審美標準和情趣。三十年前的書法作品基本都是這種面貌,請看《一九八一年首屆全國中青書展》部分獲獎作品: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王冬齡(一等獎)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鮑賢倫(一等獎)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崔寒柏(一等獎)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陳振濂(二等獎)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邱振中(二等獎)

相對而言,“醜書”顯然就是醜陋難看、不堪入目。其特點是違背正統審美標準,背叛傳統書寫習慣,用筆怪異、結體拙醜……約略是近二三十年逐漸發跡並統治書壇的。下面再看看《一九八一年首屆全國中青書展》獲獎那幾位書家,三十多年後書法是這個樣子: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王冬齡(現在)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鮑賢倫(現在)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崔寒柏(現在)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陳振濂(現在)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邱振中(現在)

前後對照確是判若兩人。三十年前的作品絕對是大眾可接受範圍,而三十年後的作品就是大眾不能忍受的“醜書”。有好多人不瞭解這些書家三十年前的面貌,往往以為他們根本就不會寫字、不懂書法呢。那就錯了,其實他們曾經是多麼招人喜歡啊!

有人不禁要問,好端端的,他們怎麼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呢?請接著往下看。

二、“醜書”的來源

我告訴大家“醜書”其實是從日本來的,可能有些人免不了犯暈。如果三十年前你在世界上特別是歐洲打聽一下書法,聽到的回答一準讓你背過氣去:沒聽說過書法,只知道日本的書道。半個世紀前當中國書法在一片沉寂中自娛自樂的時候,跟我們一水之隔的島國日本卻把書道玩得生機勃勃、風生水起,並且風風火火地在世界各地大搞巡迴展覽,難怪世人“只知道日本的書道”。在日本不但全民書道,並且民間組織眾多,流派紛呈。比如前調和體、衛書風、墨象派、少字書、結繩體等等。下面略舉幾例,看看日本書道的基本面貌: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比田井南谷作品《電的眾相》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手島作品《崩壞》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井上有一作品《貧》

前幾位中國書家的作品風格是不是跟日本的很像?而事實上,前幾位中國書家的作品大體上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才出現的,而日本這些作品出現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比我們要早三四十年。不承認跟人家學的,那就是糊弄鬼。

有人又有疑問了:書法不是中國的傳統藝術嗎?怎麼還跟日本學呢?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國門打開之後,各種新鮮事物蜂擁而至,而文化交流也急劇增加,當日本書道擺在面前的時候中國的書家著實驚出了一身冷汗:書法還可以這樣寫?!一時間模仿借鑑之風盛行。那些年,只要你學點新鮮東西就可以在賽事上獲獎;有賽事評獎導引,加上先鋒書家的言傳身教,“醜書”慢慢擴展開來……漸漸地,模仿借鑑之後,人們冷靜下來回過頭突然發現,日本的現代書道理念源自於我們老祖宗。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米芾作品

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藝術流派也是百花齊放,但是到了宋朝,漸呈流美甜媚氣象,比如被人極力吹捧的米芾書法。這種流美甜媚氣象不但影響了國民的性格,同時也影響了整個宋朝的民族性格:美女插花,香豔嫵媚,溫軟乏力。此等民族性格自然抵擋不住北方遊牧民族的彪悍鐵騎,必然是一擊即潰,改朝換代。

宋以後的書法幾乎是萎靡不振,但並沒消亡,而是在苦悶中思索、掙扎中徘徊。到了清代中期的嘉慶朝,隨著古代的吉書、貞石、碑版大量出土,碑學由此而興起。當時的集大成者劉墉和鄧石如開創了碑學之宗,咸豐以後碑學尤為昌盛,前後有康有為、何紹基、趙之謙、吳昌碩等變革創新的大師。叫人腦洞大開的是,有一位以行醫為生的乾癟老頭叫傅山的發出了振聾發聵的絕響:“寧拙毋巧,寧醜勿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劉墉作品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傅山作品

傅山的話大意是:作書寧追求古拙而不能追求華巧,應追求一種大巧若拙、含而不露的藝術境界;寧可寫得醜些甚或粗頭亂服,尋求內在的美,也不能有取悅於人、奴顏婢膝之態;寧追求鬆散參差、崩崖老樹、自然瀟疏之趣,也不能有輕佻浮滑,諂媚取寵之相;寧信筆直書、無需顧慮,也不要描眉畫鬢、裝飾點綴,有搔首弄姿之嫌。

傅山的書學理論既是對清代碑學的總結,也是最具開張的書法理念。今人所謂的“醜書”的“醜”,其實來自於傅山的“寧醜勿媚”。

縱覽書法史不難發現書法的發展史是與醜書分不開的。跟同時代的書法家比王羲之的書法就是醜書;跟懷素比張旭的草書就是醜書,跟張旭比可能徐渭的草書也是醜書;跟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比,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就是醜書……可以這麼說,書法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不斷創新的歷史,不同的是清代之前一直沒有明確的現代書學理念。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王羲之(晉)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唐)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帖》蘇軾(宋)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風格的醜和藝術的美不是一回事,藝術的標準不是美,而是個性,是充分地表達個人情感和情趣的,因而也是多元的、豐富的。這個理念可以用於任何藝術形式,在你不懂藝術之前,比如繪畫:黃賓虹的畫美嗎?不美;梵高的《向日葵》美嗎?不美。但是,黃賓虹的畫和梵高的《向日葵》都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說到這裡,我們還為醜書感到奇怪嗎?還談醜色變嗎?當然,由於皇帝的偏愛,帖學和流美書風一直被推崇為正統,以至於影響著我們的審美取向,致使今人對“醜書”難以接受。

三、“醜書”的藝術

為了讓大家更深入瞭解和理解“醜書”,我不得不簡單談談“醜書”的藝術特色。

大體上說,所謂“醜書”,其實就是師古不泥、創新發展,充分表現個性,與媚俗做鬥爭的。在碑學中開拓發展、在古趣中追求尚意,在傳統中展現個性。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謝無量作品

比如運筆,傳統的“錐畫沙”、“屋漏痕”,是說要嚴格按照規矩逆鋒起筆中鋒運筆,不可出鋒、偏鋒,方能達到端莊厚重、力透紙背的效果。而“醜書”一反傳統的模範,往往露鋒起筆側縫運筆,有無拘無束、空靈飄逸的效果。比如結體,一反傳統的間架結構,尋找不平衡和不對稱的動勢傾斜和怪奇意味。比如佈局,打破了傳統的狀如算子式規程,章法更加達情隨意、自然天成。

總之,觀“醜書”作品,給人以稚趣撲拙、返璞歸真、物我兩忘的境界,這就是個性的展現、性情的釋放、心靈的述說。傳統書法理念講究巧、媚、秀,輕滑、安排。事實上,巧之極則雕飾做作,鏤金錯彩而乏自然天趣;媚之極則傷於細弱,甜膩浮滑而顯氣格卑下。故,追求博大、恢宏,肆張、奇崛、拙重、莊嚴的意趣和內在的深沉厚重的美學境界乃大勢所趨。

這也是中國哲學的辯證法: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strong>《中秋帖》 王獻之(晉)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strong>《裴將軍詩帖》 顏真卿(唐)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徐生翁作品(清)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曾翔作品(當代)

在以上幾幅代表性的名帖比照中,我們或可感悟一二:書法的走向無不是繼承發展、推陳出新的。“醜書”亦即現代(先鋒)書法,在探索中前行,在繼承中發展。

四、醜書氾濫的後果

在書法演進的座標系裡,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先秦古樸、漢魏雄強;“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態”(清·梁山獻《評書帖》),而現代(先鋒)書法在碑學中開拓發展、在古趣中追求尚意,在傳統中展現個性,同時也是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問題多多。

首先,跟風扎堆,競相獻醜。現代(先鋒)書法作為整體書法大格局之一脈尚屬正常現象,並且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現代(先鋒)書法因為不走尋常路,書法的基本特點和常識性形態隱匿其中,這就給一些投機取巧、急功近利者可乘之機,立異競“醜”者如過江之鯽,暴走書壇,氾濫成災。有的不臨帖習貼,直接上手玩醜耍怪,以假亂真行走江湖、混取銀兩。這種良莠混雜、魚目混珠的現象對現代(先鋒)書法是極大的敗壞。難怪人們唾棄現代(先鋒)書法為“醜書”。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現代書法裡真正的醜書,充滿了媚俗(名字做了處理)

其次,離譜跑調,脫離大眾。其實,現代(先鋒)書法僅僅二三十年的探索求新,還屬青澀懵懂,本應穩步發展,理性前行。然而一些人卻彷彿打了雞血一般,不顧藝術規律,鋌而走險,作書如醉酒巫風,丐兒村漢,胡言亂語,四方暴走;書法展覽上,醜字蠢墨競相登場,動作歪狀、神頭鬼臉,讓人一頭霧水。

甚至有的大家主張解體漢字,還聲言:書法本可以不以漢字為載體。這種書壇文化生態離大眾越來越遠,實在堪憂。藝術如果脫離了大眾,僅僅作為象牙塔裡應景、拍賣會上斂財,終將枯萎乾涸、死路一條。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王鏞作品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沃興華作品

當然,這裡特別值得指出的一點就是,以王鏞、沃興華等為代表的“醜書”書家,並不是作品本身的醜,而是人們還不能及時跟上他們的步伐,站在相同的高度來欣賞他們的作品,他們恰恰是那批在書法之路上最為真實的堅守者和前沿開拓者,沒有他們,當代書法很可能在沿襲舊有的糟粕之餘,將走向全民媚俗的道路,所以,沒有“醜書”,當代書法的發展是難以想象的,很可能將迎來一場最大的危機。

歸根結底,繼承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有繼承才有創新,創新是建立在繼承基礎之上的。只有老老實實向古人學習,紮紮實實打好基礎,積累深厚傳統功力和高古情懷,創新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書法才能在穩步中發展!

小編按:有支持者就有反對者,以下是一篇批評醜書的文章,與上面的文章參看,您支持誰的觀點?

醜書——中國書法的腐敗

自啟功先生離開中國書協領導崗位後,一個不倫不類的怪物打著改革創新的旗號橫空出世,在書展上出現了,這個怪物開始叫流行書風,後來叫現代派,以後叫醜書。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從專業報上刊登的和國展書展所見的,這些醜書有以下特點:有的是拋開漢字的結構胡編亂寫;有的是根本沒傳統書法味道和書法法度的隨意“創新”;有的是憑個人想象的符號胡抹亂造;有的竟然讓人看不出他寫的是哪國的文字的所謂書法改革。

2007年,我們幾位老書法家觀看了一位中國書協某會員寫的中堂,端詳猜測了很長時間,竟然看不出他寫的是什麼內容,後來連猜帶順地才悟出是“滾滾長江東逝水”一首,細察之,70%的字是錯字,是自己造的所謂草書字。正如啟功先生所說:他們是胡抹亂塗讓人不識。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這個怪物一出現,猶如任何新生物一樣,當即被中國書協的領導層所看中,所以在當時的國展上,醜書入圍、入展、獲獎和作者成為中國書協會員的幾率特別高。這就給人們指出了一個導向、放出了一個信號:只有寫醜書,才能入展,才能獲獎,才能成為中國書協會員,才能成為被中國書協認可的書法家。各省在入圍、入展、獲獎和中國書協會員的發展上才能大有作為和取得大的“成績”,工作才能大放光彩。於是乎,為了投其所好,許多省市書協和書法愛好者年年搞備戰國展,專門研究醜書的特點、寫法,在學習醜書上狠下工夫。加上有的專業報刊對醜書的推薦和大肆宣染、推波助瀾,也進一步助長了上層倡導評選醜書的底氣。

隨之不少醜書書寫者相繼進入中國書協特別是中國書協的上層,有的被冠之以書法大家,有的給以重任,他們掌握了某些層面的書法大權,中國書協評委的成份也隨之大變,醜書評委大增。雖然在國展書評時,堅持了公開、公證、公平的原則,但醜書被倡導、被評選卻公開順利的佔了上風,醜書評委壟斷書評的現象已經形成。大量事實給人們的印象是:國展基本上或者在很大成度上形成了不醜不入圍、不醜不入展、不醜不獲獎、不醜不得成為中國書協會員的現象,已經成不客觀存在多年的事實。這樣就造成了醜書至上、至尊的不正常現象,這也就客觀上建成了引導人們朝著醜書發展的惡性循環的鏈條。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醜書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不良的後果:

(一)它違犯了《文字法》。

《文字法》規定,漢字書寫要規範,這當然包括楷、行、草書都要寫規範字。我們的行草書經過千年精益求精的代代錘鍊,已經形成了字字規範、全民公認的行草寫法,這豈能是靠個人意向胡亂編造的嗎?但有的醜書的書寫者認為書家手下無錯字,可以我行我素。你仔細觀察醜書作品,哪一幅沒有錯字造字呢?這是一種連起碼的遵紀守法的意識都沒有的違反《文字法》的行為!

(二)它背離了傳統。

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瑰寶,從甲骨到楷、行、草,歷經幾千年的進化,人民創造文化,廣大人民群眾對書法的發展作出了具大的貢獻,多少仁人志士和文化豪傑為書法的進步耗盡了心血,而形成了獨具中華特色的書寫文化。它具有不同的流派和特點,但都具有靚麗的美感和為美而構成的嚴謹的書法規範。醜書書寫者有的隨意塗抹,錯字連連,把書法的精髓、精華搞沒了,把書法的傳統書風搞糟了,請問從二王到舒同、啟功,一千七百年間,誰見過有這樣的醜陋書法呢?連傳統都沒有了,書法本身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三)它扭曲了漢字,改壞了書風。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醜書的書法有的把字寫成扭扭捏捏小小作作;有的竟離開漢字的筆畫結構,寫成誰都不認識的異體怪字,喪失了國格人格,連起碼的漢字都不會寫,還成什麼書法家呢?行書、草書既是一種語言文字的交流工具,又是一種歷經千錘百煉而形成的中華民族獨有的高雅俊尚的文化藝術,被尊為我們的國粹。那麼,不按照傳統富有法度和嚴謹的書風去繼承,哪裡還有什麼書法國粹呢?什麼是書法?書就是用傳統的毛筆書寫漢字;法就是在遵循文字法的前提下,各種流派、各種風格在書寫過程中形成而又必須遵循的若干基本的結字法、筆法、技法、墨法和為了更加美化而為之配套的又必須具備的若干規範。這就是書法的法度。不論行、草書,只要有了法度才有共識,才能彰顯書法的本色。否則就是亂來一氣。

(四)它誤導了國民,特別是青少年。

許多人見到中國書協有的會員寫的字,認為書法就是寫醜書,因為這是中國書協認可的。他們說:“這樣寫不費功夫反能得獎,何樂而不為呢?”寫醜書的人也確實感到滿足了自己急功近利的要求而沾沾自喜,他們說:“你傳統功底再深,寫得再好,不是中國書協不要你嗎!我寫了不幾年就入國展,就成了中國書協會員,得到了最高層的肯定,成了書法家,實在是件樂事!”這樣,就出現了中國書法遍地醜的現象,哪能不令人為國粹的傳承而擔猶呢?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五)它排斥了一大批熱愛傳統書法,功底紮實而又具特色的書法人才。

應當說這批人是書法的中堅力量和對中國書協的真正擁護者,他們也曾以最優秀的作品幾次投稿國展,但屢次都以失敗而告終。他們氣憤地說:“醜書者當道,這才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就是因為他們不寫醜書而長期被拒之書協門外,這些年所見到的國展獲獎作品許多是醜書,許多被批准加入中國書協的也是寫醜書的,他們對中國書法的前途悲觀失望,一聽到國展決不投稿,一看到有的大賽是聘請中國書協的專家當評委也決不投稿,他們說,我們不能與醜書同流合汙,你不要我,我還不承認你呢!我罷筆就是反抗,就是抗議。因此,許多書法家就提出:中國書法的方向究竟要向何處去?

(六)他改變了人們對中國書法上層某些人的看法。

中國書協每舉辦一次國展或與地方聯展都要藉機發展一批會員,這些會員大部分是寫醜書的。你叫他寫個楷書碑文他寫不了,你叫他寫個商家匾額他寫不了,因為他學的、練的就是醜書,加入中國書協靠的也是醜書,哦,這就是進入書協門檻的書法家。同時,由於醜書人員的大量擁入,中國書協的組成成分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寫醜書的從上到下佔了相當的比例。任何事物都是由量變到質變,這不引起書法方向的變化才怪呢?許多人從為書法的方向擔憂而變為對書法前程失去信心。但是書法是中華民族的,人們要問:究竟誰是醜書的倡導者、推廣者、保護者?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對中國書法誤入醜書的現象,廣大書法者和人民群眾出於愛我中華的熱情,早已心存怨聲,甚至出現了情緒的發洩,只是因為沒有發言的機會而委屈存怨罷了,其實,對醜書說“不”的聲音早就出現了:2007年8月15日《書法報》發表了《有一種破壞叫現代》、2011年《羲之書畫報》發表了《改變書法怪相,永保中華文化精華》、2012年2月廣東人書法院提出,要重建健康向上文化審美標準的大型書法研討會、2012年3月30日《羲之書畫報》發表了《書法真不是鬧著玩的》、2012年4月18日《書法報》發表了《我對胡抗美、沃興華書法作品的看法》、4月30日《羲之書畫報》轉載了這篇文章、今年4月27日《羲之書畫報》發表了《中國書法的民族精神永遠不能丟》等等,都從不同角度對醜書的形成、倡導、氾濫、誤導廣大人民群眾的問題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作者是想通過上述材料引起各方、特別是書法上層的重視,以端正中國書法的方向,使書法迴歸到應有的本來面貌,進一步促進中國書法事業的健康發展和繁榮昌盛。

  • 小學生的“狂草”作業走紅,老師批到自我懷疑!

  • 書法繪畫上的落款大全,讓你讀懂古人的人品和修養

  • 各領風騷!書法史上的18位“一代宗師”

  • 日本人跪拜的書法,啟功也鞠躬,300年來捍衛了中國書法的國際地位

  • 小學生試卷字跡工整,閱卷老師簡直驚呆了!

没有“丑书”,当代书法将迎来最大危机?

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為了不錯過精彩內容,建議您將「書法易」設為星標(安卓用戶“置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