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書」----欣賞不了的書法?

規規矩矩學書法,關注默楊,傳遞書法正源,分享書法經典。

經常看到大量書法人尤其是初學者、門外漢及所謂票友,對不喜歡的、看不懂的書法,大罵其醜書!甚至連古人比如顏真卿、朱耷都難以倖免,比如欣賞不了 《裴將軍帖》以及八大山人的字,也視為醜書。至於看到中國書協會員的字,統統說是醜書。這是非常不對的。

“醜書”----欣賞不了的書法?

顏真卿祭侄稿

對於書法專業人而言,這個話題過於民粹,因為這是很基本的書法欣賞的問題。藝術審美不是單純的美與醜,任何文學藝術,都有雄、秀兩個對立面。類似王羲之、趙孟頫、歐體書法等是書法界認同、老百姓也喜歡的書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雅俗共賞”。不得不承認,雅俗共賞迎合了大量民眾認可。

字多數百姓眼中,只有秀氣之美,卻容不下雄強、奇肆、狂野之美。

“醜書”----欣賞不了的書法?

顏真卿《裴將軍帖》

當前書法審美,有兩點需要我們理性、客觀、慎重看待:

一,當前書法教育,理論學習相對淡薄。

當代中國,毛筆書法被淡化,大量書法愛好者沒有接受專業化的書法教育,尤其是書法理論嚴重缺失。如果單純地將“雅俗共賞”視若硬標準,最後大家都喜歡王羲之、趙孟頫,所謂“田楷”大行其道,於是形成了“二王風盛”“書聖習氣”“田氏印刷體”等負面媚俗嫌疑。值得我們反思。

“醜書”----欣賞不了的書法?

二、老百姓所喜歡的藝術,是很基礎的,可以包容,但不能一味苛求。比如老百姓很喜歡秀麗的王羲之書法、端正的田蘊章楷書、端莊的海報印刷體、十字繡、二人轉、路邊地攤的簽名…這時候,我們要謹慎了,偏向著去滿足老百姓對書法的喜好,不利於書法藝術的多元化和專業化提升。

“醜書”----欣賞不了的書法?

你可以喜歡四平八穩、橫平豎直或端端正正的印刷字,但是不能覺得“不太懂”或說”“欣賞不了”“不大好看”的作品,就認定是醜的。

由此看來,提升群眾對書法的專業欣賞水平,以及提升書法愛好者書法審美和書法理論,迫在眉睫。請用理性、客觀、多元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賞書法,批評別人之前,先好好思考自己的筆下功夫和審美理論素養;如果一定要批判,請站在專業角度,能指出深度、說出痛癢,否則不如閉嘴。先夯實自己,打出去的子彈才有威力,說出去的話才有分量。

“醜書”----欣賞不了的書法?

來自藝術陣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