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灵山寺村

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灵山寺村

位于鄠邑区余下镇的灵山寺村,在方圆百十里内,“名气”一直很大。五年前,在户县提起灵山寺村,有人会说“那地方环境脏乱差”,有人说“那个村子不敢去,民风彪悍,治安乱很”。而如今,再提起灵山寺村,人们都会翘起大拇指称赞“村子变化确实大,真想不到,村子发展的这么好。”

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灵山寺村

灵山寺村有村民560多户,人口1800余人,一直以来是典型的村集体经济空心村。本届村支部班子已连任第二届了,“如何带领村民致富,如何把村子环境治理好,如何改变村子的恶名”是村支部书记弋胜利上任以来考虑最多的问题。

2016年,西安市科技局驻村工作队入驻灵山寺村,充实了村班子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进一步增强了班子的战斗力,也给村民和贫困户带来了新的希望。

三年以来,

村子的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群众更是切身感受得到的。

路灯亮了、街道宽了、

污水入渠了,

花儿红了、树更绿了、

村子更美了,

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

乡亲们脸上也笑容更加灿烂了。

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灵山寺村

夯实基础 党建引领发展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现任支部班子自2015年换届以来,把“建强支部班子,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扎扎实实地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支部成员在支部书记弋胜利带领下,把村里小事当大事、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千方百计带领村子走上致富道路。

为改善村支部办公条件,弋胜利带领大家跑项目,争取资金。项目批下来了,但资金有缺口,大家又慷慨解囊进行垫资,新的办公楼终于建起来了,新班子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2016年,市科技局驻村工作队进驻,很快和村班子融为一体。为了开展好帮扶工作,统筹用好各方面资源,灵山寺村临时党支部成立。随后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陆续成立了灵山寺村脱贫攻坚大讲堂、脱贫攻坚互助组等帮扶活动载体,既为群众定期进行技能培训、道德评议、政策宣传,还动员贫困户抱团脱贫致富,多措并举助力贫困群众提高自主脱贫能力。

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灵山寺村

发展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

发展集体经济,实现造血功能,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由于灵山寺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里日常办公开支、卫生保洁、路灯照明等方面开支都捉襟见肘,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更是无本之木。

打破产业僵局是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实地调研和多方努力,驻村工作队筹集资金230万元建成以温室大棚为主的高端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主要栽种新品种早熟葡萄、冬枣、猕猴桃及蔬菜以保障经济效益。就这样“灵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了。

为解决大棚作物冬季取暖问题,市科技局在产业园实施浅层地热加热科技项目,并选派了两名农业专家,作为科技特派员,从作物定植、浇水施肥、疏果防虫等方面进行全程指导。

大棚的日常管护用工需求,还解决了约5户建档立卡户的就业问题。贫困户杨亚军高兴地说,在家门口上班确实好,工作和照顾家两不误。2018年底,村里建档立卡户都拿到了产业园1000元的分红。村书记弋胜利告诉大家,今年产业园才刚刚启动,处于投资阶段,等来年园区收益好了,会给大家多分红。

目前,园区的作物长势良好,大棚内早熟葡萄品种已枝繁叶茂,果子将在2019年6月中旬开始上市销售,产业扶贫效益将进一步发挥。

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灵山寺村

优化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近年以来灵山寺村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让村子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村子的街道,以土路为主,经过几年的努力,村内生活道路和生产路全面硬化。曾经生活污水直接排到街道上,新修建的排污水渠让污水横流的情况彻底改变。村里还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程,经过连续三年栽种桂花、樱花、红叶李、海棠等观赏树,让村子季季有花,时时有绿。

2019年,在省级美丽乡村项目的支持下,灵山寺村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质升级。目前,三个村民活动广场正在修建,文化长廊正在建设,天然气入村工程正在进行中。

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灵山寺村

扶志扶智 培育文明乡风

乡风民俗是一个村子的名片,更是软实力。为大力培育灵山寺村文明乡风,激励群众勤劳致富,村里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通过组织“好媳妇、好婆婆、好家庭”评选活动和“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的生活氛围;定期开展道德评议,评选脱贫攻坚、创业致富中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出资帮助灵山寺村文艺舞蹈队发展壮大,组织戏剧下乡、电影下乡活动,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要。

2019年春节期间,村里的锣鼓队把保存超过百年的鼓旗重新启用,在街道进行巡回表演,敲响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战鼓。下一步村里计划把这些鼓灯在村文化礼堂进行陈列,在做好保护的同时提升村里文化氛围。

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灵山寺村

用情扶贫 筑牢脱贫之路

“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还伴有雷雨天气。”在灵山寺村,大风已经开始发威。此刻,正准备往产业园区赶的村扶贫产业园负责人弋永康的电话响了起来:风太大了,产业园的大棚可能有危险,赶紧往园区赶!

拨打弋永康电话的是第一书记关盛元。看着窗外的大风,他意识到一刻也不能耽误,得马上去园区把大棚的门和通风口收好,否则风从棚子一边进去,就可能把整个棚子掀翻。这个园区发展不容易,是全村贫困户脱贫的希望所在。

类似的工作场景,对于驻村工作队成员已是家常便饭。近三年以来,他们把全部的热情和感情投入到驻村工作中,用爱坚守在扶贫一线,坚守着这一份责任和使命。

郑多念是村里的残疾贫困户,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却有发展养殖业的愿望。驻村队员们知道后,个人出资5900元,帮其购羊21只。现在这些羊全部长得膘肥体壮,随时可以出栏。驻村工作队还为他申请了危房改造政策,目前,他已搬进了新建好的三间新房,还娶到了媳妇,幸福道路越走越宽。

弋全道是村里的孤寡贫困户。驻村干部一直对这个老人格外关心,除了帮助落实危房改造政策,让老人没花一分钱住进新房,还时常去看望老人。2018年初,弋全道老人因胃癌晚期离世,弥留之际对驻村队员和帮扶干部说:我该怎么样报答你们的恩情啊!

驻村干部为村民做的好事和实事远不止这些。比如暑假在村里开起小学生假期辅导班;比如端午节给贫困户发粽子,送艾叶;比如危房改造户乔迁新居之际,及时联合爱心企业捐助家具。

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灵山寺村

截至到2018年底,灵山寺村除1户精神残疾户,按照政策暂时保留外,其余户均达到脱贫标准,实现了高质量脱贫。

在春意盎然的清晨,走在灵山寺的街道上,映入眼帘的是跨阔而平坦的道路,粉刷一新的墙壁,整齐的房屋,袭人的花香,摇曳的绿树,及络绎不绝晨练的老人。这个村子的百姓正生活在幸福的日子里,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

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灵山寺村

西安扶贫开发

往期精彩回顾

习近平: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

精准帮扶助推美丽龙门建设

龙阳沟惊现大片红枫!简直美醉了!

关注扶贫!点击【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