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脫貧致富路上的靈山寺村

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灵山寺村

位於鄠邑區餘下鎮的靈山寺村,在方圓百十里內,“名氣”一直很大。五年前,在戶縣提起靈山寺村,有人會說“那地方環境髒亂差”,有人說“那個村子不敢去,民風彪悍,治安亂很”。而如今,再提起靈山寺村,人們都會翹起大拇指稱讚“村子變化確實大,真想不到,村子發展的這麼好。”

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灵山寺村

靈山寺村有村民560多戶,人口1800餘人,一直以來是典型的村集體經濟空心村。本屆村支部班子已連任第二屆了,“如何帶領村民致富,如何把村子環境治理好,如何改變村子的惡名”是村支部書記弋勝利上任以來考慮最多的問題。

2016年,西安市科技局駐村工作隊入駐靈山寺村,充實了村班子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進一步增強了班子的戰鬥力,也給村民和貧困戶帶來了新的希望。

三年以來,

村子的變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群眾更是切身感受得到的。

路燈亮了、街道寬了、

汙水入渠了,

花兒紅了、樹更綠了、

村子更美了,

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了,

鄉親們臉上也笑容更加燦爛了。

走在脫貧致富路上的靈山寺村

夯實基礎 黨建引領發展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現任支部班子自2015年換屆以來,把“建強支部班子,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紮紮實實地落實在具體工作中。支部成員在支部書記弋勝利帶領下,把村裡小事當大事、把群眾的事當自己的事,千方百計帶領村子走上致富道路。

為改善村支部辦公條件,弋勝利帶領大家跑項目,爭取資金。項目批下來了,但資金有缺口,大家又慷慨解囊進行墊資,新的辦公樓終於建起來了,新班子的面貌也煥然一新。

2016年,市科技局駐村工作隊進駐,很快和村班子融為一體。為了開展好幫扶工作,統籌用好各方面資源,靈山寺村臨時黨支部成立。隨後在駐村工作隊的努力下,陸續成立了靈山寺村脫貧攻堅大講堂、脫貧攻堅互助組等幫扶活動載體,既為群眾定期進行技能培訓、道德評議、政策宣傳,還動員貧困戶抱團脫貧致富,多措並舉助力貧困群眾提高自主脫貧能力。

走在脫貧致富路上的靈山寺村

發展產業 壯大集體經濟

發展集體經濟,實現造血功能,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由於靈山寺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村裡日常辦公開支、衛生保潔、路燈照明等方面開支都捉襟見肘,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更是無本之木。

打破產業僵局是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經過實地調研和多方努力,駐村工作隊籌集資金230萬元建成以溫室大棚為主的高端農業產業示範園項目,主要栽種新品種早熟葡萄、冬棗、獼猴桃及蔬菜以保障經濟效益。就這樣“靈山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了。

為解決大棚作物冬季取暖問題,市科技局在產業園實施淺層地熱加熱科技項目,並選派了兩名農業專家,作為科技特派員,從作物定植、澆水施肥、疏果防蟲等方面進行全程指導。

大棚的日常管護用工需求,還解決了約5戶建檔立卡戶的就業問題。貧困戶楊亞軍高興地說,在家門口上班確實好,工作和照顧家兩不誤。2018年底,村裡建檔立卡戶都拿到了產業園1000元的分紅。村書記弋勝利告訴大家,今年產業園才剛剛啟動,處於投資階段,等來年園區收益好了,會給大家多分紅。

目前,園區的作物長勢良好,大棚內早熟葡萄品種已枝繁葉茂,果子將在2019年6月中旬開始上市銷售,產業扶貧效益將進一步發揮。

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灵山寺村

優化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

近年以來靈山寺村抓住鄉村振興戰略的契機,乘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東風,讓村子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來村子的街道,以土路為主,經過幾年的努力,村內生活道路和生產路全面硬化。曾經生活汙水直接排到街道上,新修建的排汙水渠讓汙水橫流的情況徹底改變。村裡還大力實施綠化美化工程,經過連續三年栽種桂花、櫻花、紅葉李、海棠等觀賞樹,讓村子季季有花,時時有綠。

2019年,在省級美麗鄉村項目的支持下,靈山寺村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提質升級。目前,三個村民活動廣場正在修建,文化長廊正在建設,天然氣入村工程正在進行中。

走在脫貧致富路上的靈山寺村

扶志扶智 培育文明鄉風

鄉風民俗是一個村子的名片,更是軟實力。為大力培育靈山寺村文明鄉風,激勵群眾勤勞致富,村裡積極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倡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通過組織“好媳婦、好婆婆、好家庭”評選活動和“重陽節敬老愛老”活動,營造文明和諧的生活氛圍;定期開展道德評議,評選脫貧攻堅、創業致富中的先進典型,發揮榜樣示範帶動作用;出資幫助靈山寺村文藝舞蹈隊發展壯大,組織戲劇下鄉、電影下鄉活動,滿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要。

2019年春節期間,村裡的鑼鼓隊把保存超過百年的鼓旗重新啟用,在街道進行巡迴表演,敲響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戰鼓。下一步村裡計劃把這些鼓燈在村文化禮堂進行陳列,在做好保護的同時提升村裡文化氛圍。

走在脫貧致富路上的靈山寺村

用情扶貧 築牢脫貧之路

“市氣象臺發佈大風藍色預警,還伴有雷雨天氣。”在靈山寺村,大風已經開始發威。此刻,正準備往產業園區趕的村扶貧產業園負責人弋永康的電話響了起來:風太大了,產業園的大棚可能有危險,趕緊往園區趕!

撥打弋永康電話的是第一書記關盛元。看著窗外的大風,他意識到一刻也不能耽誤,得馬上去園區把大棚的門和通風口收好,否則風從棚子一邊進去,就可能把整個棚子掀翻。這個園區發展不容易,是全村貧困戶脫貧的希望所在。

類似的工作場景,對於駐村工作隊成員已是家常便飯。近三年以來,他們把全部的熱情和感情投入到駐村工作中,用愛堅守在扶貧一線,堅守著這一份責任和使命。

鄭多念是村裡的殘疾貧困戶,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卻有發展養殖業的願望。駐村隊員們知道後,個人出資5900元,幫其購羊21只。現在這些羊全部長得膘肥體壯,隨時可以出欄。駐村工作隊還為他申請了危房改造政策,目前,他已搬進了新建好的三間新房,還娶到了媳婦,幸福道路越走越寬。

弋全道是村裡的孤寡貧困戶。駐村幹部一直對這個老人格外關心,除了幫助落實危房改造政策,讓老人沒花一分錢住進新房,還時常去看望老人。2018年初,弋全道老人因胃癌晚期離世,彌留之際對駐村隊員和幫扶幹部說:我該怎麼樣報答你們的恩情啊!

駐村幹部為村民做的好事和實事遠不止這些。比如暑假在村裡開起小學生假期輔導班;比如端午節給貧困戶發粽子,送艾葉;比如危房改造戶喬遷新居之際,及時聯合愛心企業捐助傢俱。

走在脫貧致富路上的靈山寺村

截至到2018年底,靈山寺村除1戶精神殘疾戶,按照政策暫時保留外,其餘戶均達到脫貧標準,實現了高質量脫貧。

在春意盎然的清晨,走在靈山寺的街道上,映入眼簾的是跨闊而平坦的道路,粉刷一新的牆壁,整齊的房屋,襲人的花香,搖曳的綠樹,及絡繹不絕晨練的老人。這個村子的百姓正生活在幸福的日子裡,走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

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灵山寺村

西安扶貧開發

往期精彩回顧

習近平:聚焦短板弱項,實施精準攻堅

精準幫扶助推美麗龍門建設

龍陽溝驚現大片紅楓!簡直美醉了!

關注扶貧!點擊【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