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瑞醫療:醫療器械版的恆瑞醫藥

邁瑞醫療:醫療器械版的恆瑞醫藥

作者為阿爾法工場研究員

(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電商行業分為阿里巴巴(NYSE:BABA)和其它企業;

保險行業分為中國平安(HK:02318)和其它企業;

醫藥行業分為恆瑞醫藥(SH:600276)和其它企業;

……

持有一個行業裡最優質的公司,只要時間夠長,大概率能超出市場平均的收益——這是所謂的龍頭投資法。若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得到超額收益,則需要精選基本面有重大轉變,價值大增的龍頭。

比如恆瑞醫藥,本身是仿製藥龍頭,近幾年投入研發不斷見到成效,創新藥隱隱要大放光芒,所以其估值中樞逐漸提高,市盈率從“40+”提升到“60+”。

剛剛發佈年報的邁瑞醫療(SZ:300760),收入增長23%至138億元,淨利潤增長44%至37億元,有點像幾年前的恆瑞醫藥。

邁瑞是醫療器械領域的龍頭,基本面正向好的方面發生顯著變化,主要是:產品智能化帶來的價值提升(與恆瑞創新藥帶來的價值提升異曲同工),以及隨之打開的全球高端市場天花板。

所以我們說,邁瑞像是醫療器械版的恆瑞。

邁瑞醫療:醫療器械版的恆瑞醫藥

(點擊可看大圖)

與恆瑞作基本的數據對比,可見邁瑞成色。因為邁瑞剛上市半年,我們先介紹公司此前成長的邏輯,再來談談基本面的巨大變化,以及因此對其價值的提升。

01 併購基石

邁瑞創立於1991年,主要從事監護儀、彩超、體外診斷等醫療設備器械的研發製造,是我國目前業務規模最大,產品體系最豐富,品牌知名度最高的醫療器械企業。

邁瑞醫療:醫療器械版的恆瑞醫藥

(業務詳情可見官網的“產品&解決方案”,點擊可看大圖)

創立早期,邁瑞憑藉自主研發的血氧飽和度監護儀“出道”,隨後打入國際市場,再通過併購及消化技術後的創新,進入高端市場。

邁瑞的歷史沿革如下:

邁瑞醫療:醫療器械版的恆瑞醫藥

(邁瑞併購之路,招商證券整理,點擊可看大圖)

在醫療器械行業,併購成就巨頭的邏輯很清晰,邁瑞正走在這條路上。這是行業特性決定的:

(1)各領域比較細分。

醫療器械種類數不勝數,監護儀、核磁、流式細胞儀、心血管支架、膀胱鏡、神經刺激器等等;

(2)技術壁壘高。

主要表現在產品複雜性較高,需要零部件、系統、算法多行業協同發展;

(3)替換成本高。

因為技術壁壘高,新產品接受週期長,一旦歷經時間玫瑰的檢驗後,產品升級和經驗的加成,是其它競爭者無法逾越的鴻溝。

全球醫療器械巨無霸美敦力(NYSE:MDT)就是併購出來的,幾次典型的併購包括:

1999年收購SofamorDanek,成為世界最大冠狀動脈支架生商;

2001年收購MiniMed ,成為胰島素輸注泵技術的全球領先者;

2015 年收購Covidien,成為手術設備及檢測儀器大型生產商。

邁瑞醫療:醫療器械版的恆瑞醫藥

(美敦力股價,天風證券整理,點擊可看大圖)

邁瑞的併購之路從2018年開啟:海外併購Datascope、ARTEMA、ZONARE、ulco;國內併購了深科醫療、格林藍德、德骼拜爾、長島生物等。

邁瑞醫療:醫療器械版的恆瑞醫藥

(邁瑞併購之路,招商證券整理,點擊可看大圖)

併購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即拓展了產品線和渠道,又擁有了高端產品的研發能力。邁瑞也捨得投入,研發費用佔比遠超同行。基於此,其迅速成為國內醫療器械龍頭,並且正在把差距拉大。

邁瑞醫療:醫療器械版的恆瑞醫藥

(醫療器械行業Top5業績對比,點擊可看大圖)

當然了,邁瑞作為中國醫療器械第一梯隊,與全球醫療器械Top20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未來,邁瑞在併購的基礎上,重點推進智能化以及全球化,或許能夠讓其彎道超車。

邁瑞醫療:醫療器械版的恆瑞醫藥

(全球醫療器械銷售額Top20,招商證券整理,點擊可看大圖)

02 智能產品

《聖經》中記載大衛打敗巨人歌利亞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但你是否思考過,打敗歌利亞的,為什麼不是另一個體型小一號的歌利亞,而是身無寸鐵的牧童大衛?

邁瑞醫療:醫療器械版的恆瑞醫藥

(牧童大衛VS巨人歌利亞)

其實切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答案就出現了:“投石手”大衛VS“重裝步兵”歌利亞。一個優秀的投石手在50米內的有效射程裡,投出石頭的威力媲美手槍的子彈。

古往今來,很多以弱勝強案例玩的都是“升維”打擊。同樣的,邁瑞要想獲得全球競爭力,決定因素不會是資金或渠道,其給出的答案是智能化。

邁瑞在併購的基礎上,消化技術後推陳出新,讓產品變得更加智能化:

(1)轉運監護解決方案。

邁瑞服務於英國愛丁堡皇家醫院的T1轉運監護儀,將設備轉移步驟大幅減少,操作時間從5分鐘降到5秒鐘,效率提升98%。

在此基礎上,邁瑞升級打造的N1轉運監護儀更人性化,兩步完成90%的操作,沒受過專業培訓的醫護人員也能直接上手操作。在空中轉運、救護車轉運和跨科室轉運方面,給予患者最全面的守護。

(2)高端彩超系統。

2018年10月新加坡舉行的第28屆世界婦產超聲大會上,邁瑞的Resona 7高端彩色多普勒超聲系統亮相,其擁有多項智能診斷數據分析應用:

基於過萬例數據開發的產科自動容積導航Smart Planes CNS,可以全自動地精確識別胎兒顱腦檢查的四個標準切面,並且可以一鍵快速獲取6項胎兒顱腦評估參數。

盤點全球領先的彩超系統(見下圖),邁瑞的R7的自動智能化程度是最高的。

邁瑞醫療:醫療器械版的恆瑞醫藥

(彩超技術對比,點擊可看大圖)

邁瑞的智能化產品還有不少,比如全球檢測速度最快的一站式生化免疫流水線SAL9000,篇幅所限就不再一一介紹。

未來邁瑞的智能化可能持續保持前列,這是由兩個方面決定的。

邁瑞的研發投入,在行業裡處於第一梯隊。

邁瑞醫療:醫療器械版的恆瑞醫藥

(醫療器械行業研發費用,點擊可看大圖)

技術儲備豐富,包括在研項目和在研技術(不限於以下三大主要業務,詳情見招股說明書)。

邁瑞醫療:醫療器械版的恆瑞醫藥

(邁瑞的在研項目,點擊可看大圖)

智能化為邁瑞帶來兩個主要改變:

產品附加值的提高,簡單來說利潤率會上升,財務數據也能佐證這一觀點,邁瑞的淨利潤率從2015年的11.7%上升到2018年的27%,利潤比收入增長的更多。

然後是天花板更高,擁有了智能化產品之後,邁瑞能打入並吃下部分的高端市場,在全球醫療器械企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03 全球擴張

全球化是醫療健康行業的稱重機,你能把產品打入發展週期更長的市場,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體現。所以國內有些新銳製藥企業,寄希望於在歐美開臨床試驗,借“國際一線藥企”的勢能搶佔國內市場。

邁瑞在全球化方面,早早走在前面。2000年,通過歐盟CE認證,開啟全球化進程。2004年,通過FDA市場準入,進軍美國市場。

多次併購豐富產品線和渠道之後,邁瑞的產品已經覆蓋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00餘個駐地直屬服務店(欠發達地區採用經銷模式)。這些渠道,又為智能化產品的放量提供了條件。

有點像安踏體育(HK:02020)收購始祖鳥等高端產品,充實自己全球渠道的商業模式,也是價值率提升和擴張高端市場的打法,安踏的股價這些年非常牛7年漲了十幾倍。

邁瑞醫療:醫療器械版的恆瑞醫藥

(安踏股價,點擊可看大圖)

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大約4000多億美元,邁瑞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是可以預見。當然,也是正在發生的:

U.S.News評選的2017至2018年度美國醫院前20名榜單中,包括梅奧診所、麻省總醫院、克利夫蘭診所等19家醫院的急診科、重症及麻醉科等科室都出現了邁瑞超聲解決方案。

邁瑞醫療:醫療器械版的恆瑞醫藥

(美國Top20醫院,點擊可看大圖)

國外的市場規模大,即使是部分替代也將能獲得很大的增長。而另一方面,邁瑞在國內(全球最重要的醫療市場之一)醫療器械與進口產品的競爭,也處於有利地位:國家鼓勵進口替代;分級醫療釋放增量需求。

我國高端、大型醫療器械市場一直被GPS(GE醫療、飛利浦、西門子)為代表的國外企業佔據,核磁、CT、超聲波儀器、分子影響等更是幾乎被壟斷。

2017年以來陸續出臺的國產替代政策,將為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帶來千億級別的機會(4000億的醫療器械市場,高端佔25%)。

另外,隨著醫改中的分級診療逐步推進,充分釋放增量需求。我國基層醫療機構器械配備數量少,水平低,高性價比的國產品牌的競爭優勢明顯。

04 小結

一個人的生老病死,離不開醫療健康。醫療器械這條賽道,在可見的未來將長期保持景氣,而且基本無週期性。

處於這個賽道龍頭位置的邁瑞,正處於產品智能化和全球擴張的階段,其價值的變化值得我們去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