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小程序六步法,小機構做到線上、線下招生兩不誤!

很多中小型培訓機構的校長都有這樣的困境:與大型機構相比拼品牌知名度、拼廣告、也就是拼財力人力物力,都沒有明顯的優勢。

其實,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只需要藉助新媒體,就可以讓學校實現低成本招生!

小程序招生,其本質在於利用小程序,在微信上滲透新老學員的熟人關係,快速精準地鋪開招生戰略。比起點對點招生手段,直接提高數十倍的效率。那麼,他們是如何做的呢?

第一步、找到種子用戶


種子用戶就是裂變活動的第一批基礎傳播點,這所學校的種子用戶,一部分來自於在學學員,一部分是瞭解他們但還暫未報名的準客戶。

在有了一批種子用戶的基礎上,學校在某知識付費平臺(比如千聊)上了一節公開課。課程的受眾群體主要是學生家長,課程內容也跟孩子的閱讀學習相關。

第二步、設置裂變海報迅速積累人氣


為了推廣公開課,並給學校的公眾號引流,這所學校利用在線H5製作軟件編輯電子海報,並將其推廣分享出去,只要學員將電子海報分享給3個人並促使其成功掃碼註冊,該分享學院就可以獲得免費上課的機會。通過海報分享裂變的方式,能夠為公開課儲備大量資源。

第三步、線上公開課為課程作推廣


公開課實質上是一個起到銷售推廣作用的課程,課程首先描述大部分孩子閱讀的現狀,激發家長教育焦慮,然後再講述閱讀能夠給孩子帶來的多種益處,讓家長意識到閱讀習慣培養的重要性,最後再講1種閱讀的方法,讓家長知道培養孩子閱讀是需要技巧的,於是孫其自然將機構的六種高效閱讀法給推廣了出去。


在公開課上,老師以進一步解決學習問題,並獲得更多學習福利為誘餌,引導家長添加助手老師微信號,關注公眾號,以此圈定潛在用戶。課程結束時,再以幫助孩子解決學習懶散、難以堅持為目的,正式推出了打卡課。同時,不斷提醒學員已有XX人參與了打卡課,增加其緊迫感。至此,就完成了公開課到打卡課的引流。

第五部、打卡課


打卡的內容很簡單,孩子每天閱讀20分鐘,家長把孩子閱讀時的照片和閱讀書籍名稱轉發到朋友圈裡就行。但打卡形式比較特別:學員需要預先付費(29元),如果每天都能堅持打卡,就能夠拿回學費,並瓜分未完成打卡學員的學費,需要堅持21天。根據研究表明,21天是一個養成習慣的週期。告知家長這些科學依據,能提高參與率,同時建立學員付費意識,養成堅持的習慣。

打卡任務每天早上7點00分發布,7點以後正式打卡,晚上十點截止;同時,利用微信群輔佐打卡服務;家長可每晚在群裡分享孩子閱讀的感受,老師定期分享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技巧等等,讓打卡課真正有益於孩子和家長。

第六步、拼團購買正式課


在打卡課進行到14天時,大家的學習習慣和對老師的信任,已經建立起來。這時,再用拼團活動做正式課的推手。因為拼團能激發用戶主動轉發分享,從而降低學校的獲客成本,並實現精準引流轉化。

正式課的內容是閱讀技巧,跟打卡課的內容相呼應。課程原價998元,拼團價698元,3人成團。通過拼團活動,學校獲得不少客戶,一部分來自群內,一部分來自群內朋友的推薦。至此,就完成了一個小程序招生的成功活動。

整個過程,就四個人參與招生策劃,一個月搞定,聽完這家學校通過小程序招生的案例,校長們是不是內心有些激動了呢?當然,線上招生的模式不止這一種,比如秒殺、砍價等線上招生方式,如果校長們感興趣,可點擊文末鏈接進一步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