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說:“元以寬仁失天下”?那麼元朝“寬仁”到什麼程度?

歷史一書生


明朝立國之後,朱元璋和眾多大臣討論元朝為什麼失去天下,最終大家一致確定元朝失去天下是因為政令過於寬仁。《明太祖寶訓》中曾說;

朕觀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寬。……。今元朝失之於寬,故朕濟之以猛,寬猛相濟,惟務適宜爾。”

老朱說完後,劉伯溫、宋濂等人對老朱的見解也表示了贊同。那麼元朝的法律真的寬仁嗎?






首先給大家講幾個典型的事件。蒙古建國初期非常崇拜各種宗教,尤其是佛教,為此元朝立國之初還專門設立了“國師”的職位,而且元朝政府還在被征服的土地上設置了專門的官職聽命於國師。國師在當時的地位非常高,每次朝會的時候,除皇帝之外,他們是唯一有專座的人員。

忽必烈的國師叫做八思巴,八思巴有一名弟子叫做楊璉真迦,這個人是元朝江南佛教的都總統[大總管],統領江南佛教。

當時楊璉真迦手中握有巨大的權力,所以橫行無忌,膽大妄為。在江南地區糾集了一批土匪惡霸,每天的工作就是公然盜掘南宋的帝王陵以及大臣墓葬,一共挖掘了110多座。

除了公然破壞南宋陵墓外,楊璉真迦還在江南地區欺男霸女,奪取了別人大量的珍寶以及美女。他也因此獲得了金1700兩,銀6800兩,土地23000畝。玉器、珍珠、翡翠更是數不勝數。另外楊璉真迦與他的“佛教弟子”在搶奪別人財物時發生爭執,他還命人打死了4個人。



除了楊璉真迦之外,佛教一些小頭目也是如此作風。元朝上都有一個開元寺,寺廟裡的和尚入室搶劫別人用來越冬取暖的木柴,百姓迫於無奈選擇到上都留守李壁處告狀。結果開元寺的一大群和尚竟然拿著棍棒闖入府衙,按住李壁的頭就是一頓胖揍,胖揍之後還把上都留守李壁囚禁到了開元寺。

元朝的僧人這麼狂妄,元朝的皇帝聽說後會怎樣呢?答案是沒事。元朝皇帝的一般做法是“詔釋不問”,後來還下旨;

凡民毆西僧者,截其手;詈之者,斷其舌

這也就是說,元朝皇帝不僅對僧人橫行無忌不管不顧,而且還下令保護他們。如果有人毆打西僧則砍下他的手,如果有人汙衊他們,就割掉他們的舌頭。






除了佛教之外,元朝皇帝對蒙古人也非常的“寬仁”。比如任命官員時,蒙古人可以做“達魯花赤”,掌管當地軍政、民政和司法系統,當然他們也負責監督被任命為總管的當地漢族官員。

再說一下網上傳聞的蒙古人打死一個漢人只用賠一頭驢的事,實際上這個說法確實是子虛烏有,因為《元史·刑法志》中明確記載;

諸蒙古人與漢人爭,毆漢人,漢人勿還報,許訴於有司。諸蒙古人因爭及乘醉毆死漢人者,斷罰出徵,並全徵燒埋銀

這也就是說,蒙古人毆打漢人可以,漢人是不能毆打蒙古人的。另外,如果蒙古人將漢人毆打致死不用賠驢,只用賠償喪葬費即可。






說到這兒大家看明白了吧,元朝的法律是對那些“特權階層”的寬仁,寬仁到了超出我們的想象。

那麼元朝為什麼會對這些特權階層如此寬仁呢?

元朝立國雖然在馬背上奪天下,但卻不能在馬背上治天下。統一中原後,他們同樣需要考慮人心向背的問題,所以為了治理天下,他們選擇縱容一些特權階層,讓這些特權階層成為他們代言人,替他們治理天下。

所以這些特權階層獲得權力後,開始玩命的壓榨百姓,畢竟天下不是自己家的,誰肯放過這個大好的機會。一時間僧人、道士、官員開始死命的斂財,為此甚至連臉都不要了。1303年時,元成宗曾經整治了一次貪汙行為,一次性查出來了18473名貪官汙吏。此時還是元朝初年,以此可見元朝政策的“寬仁”。






老朱立國之後,發現了元朝失天下的根本原因,所以拼命的集權,並且制定了嚴刑峻法,防止官員搜刮民脂民膏。貪汙超過60兩就會被處死,也正是因此才處決了一批貪贓枉法的淮西勳貴,讓百姓得到了休養生息。洪武25年時,明朝的人口已經超過了元朝鼎盛時300多萬戶。

當然,處決了一定數量貪贓枉法的淮西勳貴後,老朱也背上了屠殺功臣的罵名。


我是越關


元朝文字獄橫行?敢不敢再搞笑點。

毫不客氣的說,元朝可以說是唯一一個沒有文字獄的王朝。如果和文字獄搭點關係,那就是下面這個例子。但,這不是文字獄。元朝孔齊《至正直記》有一條記載宋遺民樑棟因作詩被仇家誣告,說他訕謗朝廷,有思宋之心。最後禮部判決說:詩人吟詠情性,不可誣以謗訕,倘使是謗訕,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話說這種氣度的王朝歷史上有幾個!

當然,元朝這個寬是怎麼回事?你可以理解為寬縱。

首先,在賦稅上,元朝就是出了名的寬鬆。
明朝範廉
《雲間據目抄》:元入中國,定天下田稅。……賦雖輕,不足法也。
明朝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也說:前元取民最輕,固不可法。

同樣,李開先在《西野春遊詞序》當中也對元朝讚美有加:元不戍邊,賦稅輕而衣食足,衣食足而歌詠作。元朝不徵發百姓戍邊,那是蒙古人的活;官府收的賦稅不多,老百姓也就衣食飽暖;既然都衣食飽暖了,那咱們老百姓就唱歌跳舞了。順帶說一下,《西野春遊詞序》是李開先在明初的作品。

這就是元朝寬的一個方面:賦稅輕。

接下來要說另一個方面,律法輕。當然很多人會選擇不相信的,因為它們只願意相信謊言。

言歸正傳,元朝對於死刑方面和歷朝歷代一樣都是十分慎重的。

《忽必烈汗:他的生活和他的時代》





《劍橋遼西夏金元史》

根據《中國曆代酷刑》,元朝禁止官府審問犯人的時候拷打犯人,應該感化犯人,讓犯人自己認罪。
但是到了明朝酷刑不僅有所恢復,還有創新。


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天下死囚,審讞已定,亦不加刑,皆老死於囹圄。自後惟秦王伯顏出天下死囚,始一加刑,故七八十年之中,老稚不曾覩斬戮,及見一死人頭,輒相驚駭。可謂勝殘去殺,黎元在海涵春育中矣。這相當於變相廢除了死刑。

由此可見,元朝對死刑可謂是慎之又慎,這是為什麼?世祖謂宰臣曰:朕或怒,有罪者使汝殺,汝勿殺,必遲迴一二日乃覆奏。《元史刑法志》。宋濂是這樣評價的:斯言也,雖古仁君,何以過之。

當然,元朝對於老百姓的反抗至多懲罰幾個帶頭的,剩下的都放了。老百姓折騰慣了,社會新陳代謝也就加快了。真乃大哉乾元!

《大哉乾元---對元代社會的再認識》

正如朱元璋所說,元有天下,以寬得之,以寬失之。這是為什麼?


簡單來說,因為元朝管的太寬鬆以至於寬縱。比如說元朝給了宰相很大的權力、中央過度向地方放權、對社會控制程度較低等原因,使得元朝無法集中資源應對全國的天災人禍,以至於天下大亂,這才給了朱元璋機會。

也正因於此,朱元璋才要救以剛猛。但是朱元璋剛猛過頭了,使明朝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元朝極為寬鬆,而明朝又是極為內斂。

所以題目的描述真是可笑的很!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朱元璋說的是“元以寬失天下”而不是“元以寬仁失天下”,兩者含義差別可大了去。元朝的統治是寬但與仁沒啥關係。

朱元璋所說的元朝統治的寬可不是啥正面好評價,而是一種嚴重的負面評價。元朝統治的寬,指的是元朝統治粗疏,只關心維持蒙古貴族們窮奢極欲的生活,地方上實際處於一種無政府狀態,土豪地主擁有幾乎無限大的權力。

《五茸志逸隨筆》記載:“勝國(指蒙元)時,法網疏闊,徵稅極微。吾松(江)僻處海上,頗稱樂土。……一家雄踞一鄉,小民懾服,稱為野皇帝,其墳至今稱為某王墳塋。”

元朝時代,地方大地主擁有其它時代不可想象的巨大權力,對小民可以生殺予奪,是名符其實的土皇帝。甚至地方土豪大地主被當地小民稱為野皇帝,大地主的墳墓一直到明朝還被當地小民稱為某王墳。

“江南豪家廣佔農地。則驅役佃戶,無爵邑而有封君之貴,無印節而有官府之權恣,縱恣妄為,靡所不至”。

南方地區的大地主,被稱為“”無爵邑而有封君之貴,無印節而有官府之權恣”,這樣對大地主的極度寬縱政策,自然被大地主們視為黃金時代。江南大地主們只要交清蒙古貴族主子的賦稅,在自己地盤怎麼肆意妄為都沒事。

元朝的科舉規模很小,科舉出身官僚在元朝統治集團裡比例很小。江南漢族大地主很難參與元朝中央政權,但在地方作威作福的程度其它任何時代都不可想象,因此江南漢族大地主們在明朝初期還普遍懷念元朝。

但元朝只是蒙古貴族和少數漢族大地主的天堂,卻是絕大多數平民的地獄。江南大地主幸福生活的背後,是整個社會文明程度的大大倒退。在宋朝時代,佃戶和平民已經基本是僱傭關係,法律上地位是平等的。而在元朝時代,大地主權力極度擴張和蒙古習俗的影響,佃戶完全奴隸化,甚至大規模出現了佃戶需要為地主殉葬的事情,文明程度可謂倒退回了春秋戰國之前。春秋時期的秦穆公還因為人殉被其餘諸侯嘲諷秦國野蠻落後。

元朝江南大地主還普遍使用閹人為奴僕。使用太監為奴在其它時代一直是皇室特權,其餘人使用會被視為謀反。元朝的無政府狀態下,江南大地主們可以體驗一番皇室的特權。大地主大規模使用閹人為奴僕,閹人規模自然極度擴大。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努力恢復正常的統治秩序,更改元朝統治對文明的破壞。但朱元璋本人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元朝文明倒退的極大影響。像朱元璋雖然禁止了佃戶為地主殉葬和地主使用閹人,卻保留了皇室的人殉,沒有完全禁止元朝之前中國早已消失千年以上的人殉。


仁勇校尉


元朝將民族分為四等制,按等級分為蒙古人,色目人,南人,漢人。蒙古人佔據統治者地位,色目人為剝削者地位,南人和漢人處於被剝削和被奴役的地位。需要說明的是,朱元璋所指的“寬仁失天下",不是指元朝對平民百姓的寬容而是指對貴族統治階級的寬容。元世祖忽必烈曾經對丞相說:如果我盛怒之下讓你去殺人,你不要執行,等3天后再說。還有一說:杖責犯人時比規定的總數要少3下,說什麼天饒一下,地饒一下,我饒一下。如果說在元初忽必烈時期為了穩固政權的統治,緩和階級矛盾,平息蒙古鐵騎對漢民族的血腥屠殺而採取的一些收買人心的舉措也有可能,但自元世祖後還有此說法嗎?


《元史》記載:1295年,太子立,是為成宗,本於慣例,厚賜諸王,駙馬,所謂賜金一者,加四為五;銀一者,加二為三。可以看到,向這樣大肆封賞皇室宗族的事情已形成規制,習以為常,元朝每位新皇登基皆是如此,以至於“庫府所餘用盡"。其實,作為外族統治者,為了維護中央統治集權必須拉擾厚待貴族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地位,維護他們做為剝削階級的主導地位,這同中原王朝的分封制是一個道理。不同的是由於蒙古人是遊牧民族,缺乏良好的文化根基,統治手段過去簡單粗暴。而中原王朝以儒家學說的忠、孝、仁、義為手段潛移默化地影響規範民眾的思想準則。所以遊牧民族的異族統治階級與農耕文明的漢民族之間的矛盾是尖銳的,不可調和的。

我們看看元朝當時所信奉的喇嘛教在社會中的地位。世祖時期,江南釋教總督(可能是指佈教頭目),帶領手下明目張膽地挖掘宋朝皇帝及重臣的墳墓,盜取其中的金銀財寶,並殺害平民,掠奪財物,搶奪民間美女姦淫,地方官府不敢過問,上訴朝庭,帝“詔釋不問"。意思是皇帝說:“不要管他"。這就是所謂的法制嗎?我們在通過一件小事看看漢人當時的社會地位:大汗待衛舊稱怯薛,凡一萬人,護衛天子,管理雜務,皆蒙古人,繼有色目人,漢人後亦投充。武宗,文宗皆汰漢人,並令:各宿衛若復容匿漢人者,罰其長官。意思是做為皇帝的待衛稱為怯薛部隊都是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掌管,而且皇帝討厭漢人,若發現衛隊中有漢人充當,懲罰衛隊長官。
另外,



元朝中書省發往各地的通告明確規定:凡遇到蒙古人員過往,漢人應當準備粥飯供應並安頓住宿。如果發生爭執,蒙古人毆打漢人不得還手,如漢人將蒙古人毆傷或致死者,嚴刑處死。在民生方面,蒙古權勢官宦之家壟斷商業,哄抬物價,並放高利貸。中書省規定:到期無錢歸還者,除本金之外,按時間累加利息,並可將人口,馬匹,房產一併沒收。並將欠債人的老婆、小孩、女兒、拖走在臉上刺字販給蒙古人為奴。這些都是蒙古統治者的特權。

1329年,河南發生大旱,元朝統治者無視人民疾苦,非但不開倉救濟災民,依然橫徵暴斂,導致饑民發生人吃人的慘劇。為防止人民起義反抗暴政,元順帝還下旨禁止漢人私藏任何鐵器及私自購買貯藏兵器及騾馬。中原王朝有句古話說的好:“民可載舟,也可覆舟。"遊牧民族憑蠻力奪得中原天下,只知道一昧的維護自已的貴族利益,肆意踐踏漢民族的人格和尊嚴,導致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嚴重對立,社會經濟和民生凋敝,民眾無法生存,只有起義推翻元朝統治者的暴政。朱元璋所說的“元以寬仁失天下",就是指元朝統治者對統治階級內部的寬仁,而不是指勞苦大眾。


喬江寶


朱元璋的原話是“元以寬失天下”,這並非朱元璋個人觀點,而是明初君臣的一個共識,例如劉基,宋濂等人都有過類似表述。

這句話來自《明太祖寶訓》: 帝曰:“朕觀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寬。昔秦失於暴,漢興濟之以寬,以寬濟猛,是為得之。今元朝失之於寬,故朕濟之以猛,寬猛相濟,惟務適宜爾。”

這個“寬”該如何理解呢?

首先,有“寬縱”的意思,對誰“寬”?自然是特權階層和地方勢力。元朝採取的是間接統治,對地方管理是非常鬆散的。

其次,有“寬厚”的意思。我們現在聽了很多關於元朝對漢人的各種不公,例如初夜權,殺頭胎。但明初君臣卻認為元朝的刑法很寬厚。

宋濂、王褘主修的《元史·刑法志》: 元之刑法,其得在仁厚,其失在乎緩弛而不知檢也。還說到:蓋古者以墨、劓、剕、宮、大辟為五刑,後世除肉刑,乃以笞、杖、徒、流、死備五刑之數。元因之,更用輕典,蓋亦仁矣。

第三,元朝對宗教和民間組織很“寬容”。甚至是聽之任之。朱元璋就是參加了農民起義軍“紅巾軍”之後慢慢發家的,而當時紅巾軍的領袖韓山童原先就是一名白蓮教的傳教士,自稱大明王。

朱元璋與大臣們都認為:要吸取前朝的教訓,實行高壓並且高度集權的統治。


how8


提問者肯定是偷換概念小能手,

首先古代的寬和現在的寬有一定的區別,

其次朱元璋說元失天下於寬,並沒有說失天下於寬仁,

朱元璋說的寬按當時的理解應是現代的縱,然而元代對特權階級確實非常寬也非常放縱,概括起來就是粗狂野蠻,看似自由開放,實則是社會文明制度的倒退法制的不健全,底層人民都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如果你不小心被殺了可能你的命人家就用一條狗一隻雞就給抹清了,真不知道這和現在的寬有什麼聯繫,所以這種寬也讓元朝幾十年就垮臺了。提問者的失天下於寬對元朝實則是挺諷刺的。


妲己60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想來不會錯。

元,蒙古人所建,鐵蹄縱橫亞歐大陸,征服俄國兩百多年,但卻是異族,有人甚至崇拜成吉思汗,偉大的中國人,我就呵呵了。

看看毛主席的評價吧,只識彎弓射大雕,不是真英雄。

他是一個赤裸裸的侵略者,他是中國人?他是征服了漢人的蒙古人,並非我有意製造矛盾,本來就是這樣。

元代98年曆史,定鼎天下靠的是鐵騎,強權,殺戮,大肆屠城,一個野蠻的政權,有什麼寬容?

朱元璋一家三代沒有出頭之日,富不過三代,窮能窮的過三代?這樣的社會一定是不安穩的。

再說河南,有人說現在沒有河南人,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原本在這個地區生活的人起義反抗被屠殺的十室九空,後來的河南人都是山西等地的移民。

洪武年間官方移民10次,三次移民河南,可想而知,背後有多少罪惡,當然有些資料因為各種原因被隱去了。

作為皇帝,官僚,階級的變化,自然不會再從農民的角度看元朝,他本來的目的有驅除韃虜這個意思,當了皇帝之後就變成了安定天下,你們都別亂,從朱元璋禮敬元代皇帝,就可以看出來,他承認了前朝,為自己政權找了一個合法的來源。

元亡於仁,不值一提。


逸謙吧唧吧


我不知朱元璋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指什麼特定條件下講這話的,但大家都知道的是,元亡中國後,是準備殺盡漢人,想把耕地改為牧地的,如果不是耶律楚材的力勸,估計漢族至多也就是個小數民族了,屠城等殺2400萬人就不講了,當權者聽勸後對漢人如何?可能很多人只知道定位是四等人,但知道四等人的真實含義可能就不多了,據元典章記述:如蒙古人打死了漢人,只需付錢對漢人埋葬就可以了,反之則必然處死,如蒙人對漢人動武,絕不能還手,如還手就是犯罪,必須進行刑罰,這還罷了,卻要連坐,危及連保內10戶或20戶的無辜鄰居,對漢人實行嚴格的軍事管控,實行連保連坐的保甲制,收繳一切刀具〈菜刀10多戶共用一把)禁止街頭賣藝〈棍棒〉講大書〈集結〉⋯這應該是聽勸後沒殺盡漢人的一種寬仁吧


中56657804


很多人提到元朝都是強化民族矛盾淡化階級矛盾,然而事實上階級矛盾才是造成元朝敗亡的根本原因。統治者不善治國,行政手段過於粗放,誰給好處會幫忙幹活就照顧誰,前期蒙古人色目人貴族集團,統一後漢人大地主豪強成了其重點優撫對象。至於漢人貧苦農民(還有一直被忽略的蒙古下層牧民作為大牧場主近似財產的悲慘處境),任其自生自滅,結果是土地兼併日趨嚴重破產農民越來越多,同時簡單粗暴的貢稅制度最終讓金融體系徹底崩潰。最終階級矛盾全面爆發,人活不了就造反,所以才有後來朱元璋對大地主和官員近乎變態的恨(童年陰影)。階級矛盾還有一個縮影,順帝北逃後,草原上大部族也不怎麼聽北元及後繼者的,小部族也被壓迫得很慘,炮灰不想做,所以直到朱棣時代始終無戰鬥力。


仰望蘇格拉底


元朝說是國家,其實更像是一個民族自治的大部落。蒙古人缺乏管理龐大國家的經驗,統治中國依舊使用草原上那一套。也就是劃定各個區域的老大。老大隻要每年按時足額上稅,戰時拉出足夠標準的兵員,在領地上做什麼事朝廷都不會過多幹涉。所以有人反叛,有人巧取豪奪,壓榨百姓。元朝的國力在蒙古貴族的墮落和地主階級不斷激起的民憤中消耗殆盡。元朝失之於寬的寬不是指元朝統治者寬厚,法制仁和。而且元朝的統治手段太過寬泛,對統治階級的限制太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