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高考改革方案哪个更合理?

5个高考改革方案哪个更合理?

天津市南开中学 王学森

一、5个高考改革方案对比

本轮高考改革和以往高考改革有很大不同,本轮高考改革是在新形势下进行的一次系统的、全面的改革。根据邓小平的“石头理论”,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必须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各地应结合省情市情,因地制宜制订改革方案。各地在实验中不断完善方案,通过对比实验最终得到符合国情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理想方案。

(一)、6选3方案

语文、数学、外语这3科为高考学科,每科150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6科为选考学科,每科100分,考生从这6科中任选3科参加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采用赋分制;总分750分;本方案有20种组合。

赋分制:

浙江、北京、天津、海南赋分最高100分,最低40分,3分1档,共21档,区分度较差;

上海赋分最高70分,最低40分,3分1档,共11档,区分度最差;

山东赋分最高100分,最低20分,1分1档,共81档,有比较好的区分度。

对6选3方案的几点想法:

1、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需要有一定的区分度!

文革前我们采用过5分制,恢复高考后我们采用百分制。现在我们按百分制批卷后再转化为等级,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2、6选3有20种组合,许多中西部省市大班额严重,缺教师、少教室,因此选科走班压力很大。

3、趋易避难是人的天性,由于物理最难,出现了弃考物理现象,又由于赋分制使得弃考物理现象更加严重。浙江、上海2019届只有约10%的考生选考物理,两地都无法完成大学理工科的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只能调拨给其它没有加入高考改革的省市。如果该6选3方案推向全国,十年、二十年后,我国的理工科人才将后继无人(我们可能为了完成理工科招生计划大量招收留学生吗?),不用特朗普打我们,我们自己就退出了高科技和高端制造,我们的子孙将永远为欧美打工、被欧美压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一定要想办法避免出现弃考物理现象!

4、上海选考学科有效分数为:70-40=30分,选考学科3科90分,而外语1科150分。这样高考,十年后(高中3年+本科4年+研究生3年)上海本地将基本没有人才,上海的建设和发展将主要依靠外地人才!

5、只有浙江在6科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技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选考为7选3,有35种组合。浙江不但外语两考,等级性考试也是两考,再加上高考,高三一年不断地冲刺,考生身心俱疲,很难再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将来工作很难有创新和创造!

6、浙江的三位一体招生。国内8所名校、香港2所名校、浙江省内49所高校实行三位一体招生。高考成绩占60%,高校的笔试、面试占30%,学考成绩占10%。这种招生模式有其合理性,但这一模式对普通家庭的孩子非常不利,中国是人情社会,三位一体招生一定要严格管理!

我觉得高校自主招生可以采用三位一体招生的办法,总量控制在5%以内,可以保留;但三位一体招生量太大,为了公平,应该取消!

7、浙江为了遏制弃考物理现象,确定的物理赋分基数为6.5万人,2019届只有2.8万人选考物理,不答题只写一个名字就76分,而其它学科赋分的平均分为(100+40)/2=70分,不合理是显而易见的。

8、教育制度是由社会制度、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社会环境、法治环境、就业观念等共同决定的。欧美教育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用欧美教育理念指导我国高考改革必定失败;欧美理念必须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民国走班失败了,台湾走班失败了,美国、加拿大走班也失败了。

美加走班使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不能高中毕业,这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校园吸毒、校园欺凌不断;走班使高中毕业的学生数理化平均水平低于亚洲初中生,致使大学要开补习班;走班使学理工科的学生比例很小,不能满足本国企业、大学及科研的需要,要依靠移民和培养外籍学生,因此美加走班是失败的。

中美教育各有明显的优缺点,我们要采长补短,不能只学表面的东西,更不能学其糟粕而丢掉自己的优势!如果中美基础教育都不改变,我们主要是学生负担重一些,而美国理工科人才将更加短缺,如果中印等国的理工科人才再离开美国,美国的高科技、高端制造将后继无人,美国必将衰落。


9、地球已是地球村,我国的科技还处于赶超阶段,外语还是很重要的。本来外语要推向社会考级,现在加入本轮高考改革的省市外语150分(和语文、数学分数相同)且两考,地位在所有学科之上,确实太过了。

外语可推向社会考级;

外语可变为选考学科;

或者一本要求外语,一本以下不要求外语;

或者外语分数应该降为100分到120分。

修改后的6选3方案:

数学150分,语文150分,外语120分;

余下6科物理最难,其次是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难度相差无几,物理120分,化学110分,生物100分,历史100分,地理100分,政治100分,从这6科中任选3科,选考科目采用赋分制;

赋分制:最高100分,最低20分,1分1档,共81档;其中物理赋分权重为1.2,化学赋分权重为1.1;

合计最高750分,最低720分;

该方案有20种组合。

(二)、3+1+2方案

高考科目语数外各150分,等级性考试理化生政史地各100分,总分750分;

从物理、历史两科中选1科,再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选2科;

物理、历史科目采用卷面原始分并分列招生计划;

等级性考试再选科目采用赋分制,最低分30分,最高分100分,1分1挡,共71档;

外语考一次,笔试、听力可以一次考也可以分开考;

等级性考试只考一次并安排在6月与高考同期举行;

本方案有12种组合。

对3+1+2方案的几点想法:

1、本方案比较务实,吸收了各方面提出的许多合理意见。外语只考一次,等级性考试也只考一次并安排在6月与高考同期举行,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保证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同时也方便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2、物理、历史科目采用卷面原始分并分列招生计划,即按语数外物理4科总成绩和语数外历史4科总成绩分别制定招生计划,避免了考物理的考生与考历史的考生的成绩对比;录取时再计入选考科目的赋分成绩。

如果甲考生选考物理、化学、生物,乙考生选考历史、化学、生物,两考生都报考同一大学化学系(生物系),相当于以往大学文科专业文理兼收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录取分数线。

3、外语考一次,有些省市外语笔试和听力分开考,有些省市笔试和听力一次完成。这样安排可以避免浙江加权赋分事件的再次发生。

4、外语很重要,但毕竟不是母语,建议外语降为120分;物理、历史分别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建议

升为120分;这样总分为740分。

5、建议赋分起点降为20分,从而进一步增大区分度。

6、本方案物理、历史不能同时选,若改为5选2又涉及首选为原始分,再选为赋分。

7、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化学最难,将会出现弃考化学现象

8、3+2+1方案可以避免物理、历史不能同时选,同时可以避免弃考化学现象。

9、这个3+1+2方案是3+3方案与3+2+1方案的折中方案,3+1+2方案突破了6选3的限制,是一个进步,但这个方案并不是最佳方案,它很可能会成为一个过渡性方案。

10、高考学科全国统考由国家考试中心命题,等级性考试学科分省考试由省考试院组织命题;以往自主命题的各省市每年的高考题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等级性考试分省命题对有些省市压力很大。

修改后的3+1+2方案:

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各150分;外语120分;

等级性考试首选科目物理、历史各120分;

等级性考试首选科目为物理的,从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5科中选2科;

等级性考试首选科目为历史的,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5科中选2科;

等级性考试再选科目各100分,总分740分;

物理、历史科目采用卷面原始分并分列招生计划;

等级性考试再选科目采用赋分制,最低分20分,最高分100分,1分1挡,共81档;

根据总分划录取分数线;

外语考一次,笔试、听力可以一次考也可以分开考;

等级性考试只考一次并安排在6月与高考同期举行。

上述方案有20种组合,可能会出现弃考化学现象

(三)、3+2+1方案

统考语数外,语文、数学各150分,外语120分;

偏理组合物理、化学各120分,从生物、历史、地理、政治4科中选1科100分;

偏文组合政治、历史各120分,从地理、物理、化学、生物4科中选1科100分;

总分760分;

首选科目采用卷面原始分,根据首选科目制定招生计划;

等级性考试再选科目采用赋分制,最低分20分,最高分100分,1分1挡,共81档;

根据总分划录取分数线;

外语考一次,笔试、听力可以一次考也可以分开考;

等级性考试只考一次并安排在6月与高考同期举行;

该方案有8种组合。

该方案能避免弃考物理、化学现象,能减轻各个学校走班的压力。

以上两个方案同一科目是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时分值不同,如果认为这是个大问题可以所有选考科目都100分,或者同一选考科目出两套题。

(四)、2+2+2方案

统考语文、数学各150分;

偏理组合:物理、化学为一个组合,每科都是120分,按原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从外语、生物、历史、地理、政治5科中选2科,每科都是100分,采用赋分制;

偏文组合:政治、历史为一个组合,每科都是120分,按原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从外语、地理、物理、化学、生物5科中选2科,每科都是100分,采用赋分制;

赋分制:最高100分,最低20分,1分1档,共81档;

总分740分;

高校根据培养目标确定选考科目要求,比如外语可以1本要求,1本以下不要求,这样能使大批学生减轻负担,即1本采用2+2+1+1方案(总分740分)

,1本以下采用2+2+1方案(总分640分);

该方案有8种组合。

(五)、实行全国统一毕业考试

选科就要赋分,赋分就要博弈,博弈就出现弃考物理、弃考化学现象;同时选科就要走班,而许多省市大班额严重,缺教师、少教室,因此选科走班这条路很难走通。

现在的学业水平考试既不影响毕业,也不影响参加高考,形同虚设,这样的考试没有任何意义。基于以上原因可采取以下新方案:

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合并,改称高中毕业考试;

由国家考试中心命题,分省组织考试;

在百分制的情况下把难度调整为平均60分到65分(原来的高考是平均50分到55分);

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共十张卷;

高二期末考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共5张卷;高三期末考语数外、物理、历史共5张卷;

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20分、物理120分、历史120分、化学100分、生物100分、政治100分、地理100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100分;

音、体、美考核由学校自主完成,可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挡;

六月的第一周为高中毕业考试周,5天每天考两张卷,一个年级一张卷;

以上13科都合格发毕业证,不合格的发肄业证,转年可再次报名考试,合格发毕业证,这样提高了高中毕业证的含金量,学生也能得到全面发展。

由于高中毕业考试难度小于原来的高考,高二期末考5科,高三期末考5科,因此可减轻学生的负担。

高校招生以高中毕业考试成绩为依据,除语数外三科,高校各个专业分别确定2至3科,构成录取总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除新疆、西藏等少数边疆地区,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同等分数参考其它科成绩及音体美成绩。

没拿到高中毕业证的同学可填报一本以下的志愿。

少数名牌大学可采用三位一体招生、自主招生和各种计划招生,但一定要严格管理,要对所招的学生实行跟踪管理。

全国除个别省市统一录取分数线,国家要加大对教育相对落后地区扶持力度,教育相对落后地区要大力发展教育,否则毕业率、录取率会远低于教育发达地区!

我们是花较少的钱办全世界最大的教育,四十多年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国家建设、为改革开放培养了大批人才和亿万高素质的劳动者;但我们的教育和我们的经济相比还比较落后,各地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

实行12年义务教育,加强音体美教学,加强校本教材开发和选修课教学,开展好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学校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关于高考、等级性考试及学考时间安排的建议

为减轻学生的负担,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同时也方便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建议如下:

每年6月7日高考语文、数学;

6月8日上午高考外语,先考笔试再连考两次听力,取两次听力的最高分计入外语总分。

6月9日、10日、11日进行等级性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6科,每天考两科,文理各一科,每位考生选考3科;

高考学科、等级性考试学科可以不参加学考,即在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科中3科高考、3科等级性考试、8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课时建议

中西教育各有明显的优缺点,都应学对方所长,即融汇中西,建议:

高一、高二每天6节课后每周两次选修课,一次社团活动课,一次文体活动课,一次班会课;高中三年按国家要求足课时安排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

这样班级制和走班制相结合,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同时也保证了学校的教学秩序。

三、关于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的建议

中国是人情社会,面对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招生有些家长挖空心思想办法,这些年来出现了许多问题,今年教育部压缩自主招生名额,降低优惠分数,在程序上严格管理,对此我们为教育部点赞。

相对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招生数量太大,建议取消,如果不取消高考的公平将被打破,普通家庭子女上重点大学的路会越来越窄,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将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将会有一批又一批的家长和招生老师犯罪,这是我们付不起的代价!

借鉴欧美高校招生的经验和教训,我们高考与自主招生相结合的制度设计是合理的;建议自主招生控制在5%以内,取消三位一体招生;这样即保证了特殊人才的选拔,又保证了高考的公平性。

综上所述,现在各省市可根据本地情况自主选择3+2+1方案、3+1+2方案或2+2+2方案,将来可以采取全国统一的毕业考试。

高考改革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改革让教育充满生机!

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即将到来的教育的春天!

以上抛砖引玉,望大家献计献策,让我们共同为伟大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您觉得哪个方案更合理?

2019年4月1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