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高考改革方案哪個更合理?

5個高考改革方案哪個更合理?

天津市南開中學 王學森

一、5個高考改革方案對比

本輪高考改革和以往高考改革有很大不同,本輪高考改革是在新形勢下進行的一次系統的、全面的改革。根據鄧小平的“石頭理論”,根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必須鼓勵和允許不同地方進行差別化探索,各地應結合省情市情,因地制宜制訂改革方案。各地在實驗中不斷完善方案,通過對比實驗最終得到符合國情的、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理想方案。

(一)、6選3方案

語文、數學、外語這3科為高考學科,每科150分;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6科為選考學科,每科100分,考生從這6科中任選3科參加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採用賦分制;總分750分;本方案有20種組合。

賦分制:

浙江、北京、天津、海南賦分最高100分,最低40分,3分1檔,共21檔,區分度較差;

上海賦分最高70分,最低40分,3分1檔,共11檔,區分度最差;

山東賦分最高100分,最低20分,1分1檔,共81檔,有比較好的區分度。

對6選3方案的幾點想法:

1、高考是選拔性考試,需要有一定的區分度!

文革前我們採用過5分制,恢復高考後我們採用百分制。現在我們按百分制批卷後再轉化為等級,這是進步還是倒退?

2、6選3有20種組合,許多中西部省市大班額嚴重,缺教師、少教室,因此選科走班壓力很大。

3、趨易避難是人的天性,由於物理最難,出現了棄考物理現象,又由於賦分制使得棄考物理現象更加嚴重。浙江、上海2019屆只有約10%的考生選考物理,兩地都無法完成大學理工科的招生計劃,招生計劃只能調撥給其它沒有加入高考改革的省市。如果該6選3方案推向全國,十年、二十年後,我國的理工科人才將後繼無人(我們可能為了完成理工科招生計劃大量招收留學生嗎?),不用特朗普打我們,我們自己就退出了高科技和高端製造,我們的子孫將永遠為歐美打工、被歐美壓榨!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們一定要想辦法避免出現棄考物理現象!

4、上海選考學科有效分數為:70-40=30分,選考學科3科90分,而外語1科150分。這樣高考,十年後(高中3年+本科4年+研究生3年)上海本地將基本沒有人才,上海的建設和發展將主要依靠外地人才!

5、只有浙江在6科的基礎上增加了信息技術(符合時代發展要求),選考為7選3,有35種組合。浙江不但外語兩考,等級性考試也是兩考,再加上高考,高三一年不斷地衝刺,考生身心俱疲,很難再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將來工作很難有創新和創造!

6、浙江的三位一體招生。國內8所名校、香港2所名校、浙江省內49所高校實行三位一體招生。高考成績佔60%,高校的筆試、面試佔30%,學考成績佔10%。這種招生模式有其合理性,但這一模式對普通家庭的孩子非常不利,中國是人情社會,三位一體招生一定要嚴格管理!

我覺得高校自主招生可以採用三位一體招生的辦法,總量控制在5%以內,可以保留;但三位一體招生量太大,為了公平,應該取消!

7、浙江為了遏制棄考物理現象,確定的物理賦分基數為6.5萬人,2019屆只有2.8萬人選考物理,不答題只寫一個名字就76分,而其它學科賦分的平均分為(100+40)/2=70分,不合理是顯而易見的。

8、教育制度是由社會制度、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社會環境、法治環境、就業觀念等共同決定的。歐美教育理念不符合中國國情,用歐美教育理念指導我國高考改革必定失敗;歐美理念必須和中國國情相結合。

民國走班失敗了,臺灣走班失敗了,美國、加拿大走班也失敗了。

美加走班使四分之一左右的學生不能高中畢業,這部分學生破罐子破摔,校園吸毒、校園欺凌不斷;走班使高中畢業的學生數理化平均水平低於亞洲初中生,致使大學要開補習班;走班使學理工科的學生比例很小,不能滿足本國企業、大學及科研的需要,要依靠移民和培養外籍學生,因此美加走班是失敗的。

中美教育各有明顯的優缺點,我們要採長補短,不能只學表面的東西,更不能學其糟粕而丟掉自己的優勢!如果中美基礎教育都不改變,我們主要是學生負擔重一些,而美國理工科人才將更加短缺,如果中印等國的理工科人才再離開美國,美國的高科技、高端製造將後繼無人,美國必將衰落。


9、地球已是地球村,我國的科技還處於趕超階段,外語還是很重要的。本來外語要推向社會考級,現在加入本輪高考改革的省市外語150分(和語文、數學分數相同)且兩考,地位在所有學科之上,確實太過了。

外語可推向社會考級;

外語可變為選考學科;

或者一本要求外語,一本以下不要求外語;

或者外語分數應該降為100分到120分。

修改後的6選3方案:

數學150分,語文150分,外語120分;

餘下6科物理最難,其次是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難度相差無幾,物理120分,化學110分,生物100分,歷史100分,地理100分,政治100分,從這6科中任選3科,選考科目採用賦分制;

賦分制:最高100分,最低20分,1分1檔,共81檔;其中物理賦分權重為1.2,化學賦分權重為1.1;

合計最高750分,最低720分;

該方案有20種組合。

(二)、3+1+2方案

高考科目語數外各150分,等級性考試理化生政史地各100分,總分750分;

從物理、歷史兩科中選1科,再從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選2科;

物理、歷史科目採用卷面原始分並分列招生計劃;

等級性考試再選科目採用賦分制,最低分30分,最高分100分,1分1擋,共71檔;

外語考一次,筆試、聽力可以一次考也可以分開考;

等級性考試只考一次並安排在6月與高考同期舉行;

本方案有12種組合。

對3+1+2方案的幾點想法:

1、本方案比較務實,吸收了各方面提出的許多合理意見。外語只考一次,等級性考試也只考一次並安排在6月與高考同期舉行,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保證了學校的教學秩序,同時也方便考試的組織與管理。

2、物理、歷史科目採用卷面原始分並分列招生計劃,即按語數外物理4科總成績和語數外歷史4科總成績分別制定招生計劃,避免了考物理的考生與考歷史的考生的成績對比;錄取時再計入選考科目的賦分成績。

如果甲考生選考物理、化學、生物,乙考生選考歷史、化學、生物,兩考生都報考同一大學化學系(生物系),相當於以往大學文科專業文理兼收分列招生計劃、分開劃錄取分數線。

3、外語考一次,有些省市外語筆試和聽力分開考,有些省市筆試和聽力一次完成。這樣安排可以避免浙江加權賦分事件的再次發生。

4、外語很重要,但畢竟不是母語,建議外語降為120分;物理、歷史分別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學科,建議

升為120分;這樣總分為740分。

5、建議賦分起點降為20分,從而進一步增大區分度。

6、本方案物理、歷史不能同時選,若改為5選2又涉及首選為原始分,再選為賦分。

7、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化學最難,將會出現棄考化學現象

8、3+2+1方案可以避免物理、歷史不能同時選,同時可以避免棄考化學現象。

9、這個3+1+2方案是3+3方案與3+2+1方案的折中方案,3+1+2方案突破了6選3的限制,是一個進步,但這個方案並不是最佳方案,它很可能會成為一個過渡性方案。

10、高考學科全國統考由國家考試中心命題,等級性考試學科分省考試由省考試院組織命題;以往自主命題的各省市每年的高考題都不同程度存在問題,等級性考試分省命題對有些省市壓力很大。

修改後的3+1+2方案:

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各150分;外語120分;

等級性考試首選科目物理、歷史各120分;

等級性考試首選科目為物理的,從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5科中選2科;

等級性考試首選科目為歷史的,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5科中選2科;

等級性考試再選科目各100分,總分740分;

物理、歷史科目採用卷面原始分並分列招生計劃;

等級性考試再選科目採用賦分制,最低分20分,最高分100分,1分1擋,共81檔;

根據總分劃錄取分數線;

外語考一次,筆試、聽力可以一次考也可以分開考;

等級性考試只考一次並安排在6月與高考同期舉行。

上述方案有20種組合,可能會出現棄考化學現象

(三)、3+2+1方案

統考語數外,語文、數學各150分,外語120分;

偏理組合物理、化學各120分,從生物、歷史、地理、政治4科中選1科100分;

偏文組合政治、歷史各120分,從地理、物理、化學、生物4科中選1科100分;

總分760分;

首選科目採用卷面原始分,根據首選科目制定招生計劃;

等級性考試再選科目採用賦分制,最低分20分,最高分100分,1分1擋,共81檔;

根據總分劃錄取分數線;

外語考一次,筆試、聽力可以一次考也可以分開考;

等級性考試只考一次並安排在6月與高考同期舉行;

該方案有8種組合。

該方案能避免棄考物理、化學現象,能減輕各個學校走班的壓力。

以上兩個方案同一科目是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時分值不同,如果認為這是個大問題可以所有選考科目都100分,或者同一選考科目出兩套題。

(四)、2+2+2方案

統考語文、數學各150分;

偏理組合:物理、化學為一個組合,每科都是120分,按原始分計入高考總成績;從外語、生物、歷史、地理、政治5科中選2科,每科都是100分,採用賦分制;

偏文組合:政治、歷史為一個組合,每科都是120分,按原始分計入高考總成績;從外語、地理、物理、化學、生物5科中選2科,每科都是100分,採用賦分制;

賦分制:最高100分,最低20分,1分1檔,共81檔;

總分740分;

高校根據培養目標確定選考科目要求,比如外語可以1本要求,1本以下不要求,這樣能使大批學生減輕負擔,即1本採用2+2+1+1方案(總分740分)

,1本以下采用2+2+1方案(總分640分);

該方案有8種組合。

(五)、實行全國統一畢業考試

選科就要賦分,賦分就要博弈,博弈就出現棄考物理、棄考化學現象;同時選科就要走班,而許多省市大班額嚴重,缺教師、少教室,因此選科走班這條路很難走通。

現在的學業水平考試既不影響畢業,也不影響參加高考,形同虛設,這樣的考試沒有任何意義。基於以上原因可採取以下新方案:

學業水平考試與高考合併,改稱高中畢業考試;

由國家考試中心命題,分省組織考試;

在百分制的情況下把難度調整為平均60分到65分(原來的高考是平均50分到55分);

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共十張卷;

高二期末考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共5張卷;高三期末考語數外、物理、歷史共5張卷;

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20分、物理120分、歷史120分、化學100分、生物100分、政治100分、地理100分、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100分;

音、體、美考核由學校自主完成,可分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擋;

六月的第一週為高中畢業考試周,5天每天考兩張卷,一個年級一張卷;

以上13科都合格發畢業證,不合格的發肄業證,轉年可再次報名考試,合格發畢業證,這樣提高了高中畢業證的含金量,學生也能得到全面發展。

由於高中畢業考試難度小於原來的高考,高二期末考5科,高三期末考5科,因此可減輕學生的負擔。

高校招生以高中畢業考試成績為依據,除語數外三科,高校各個專業分別確定2至3科,構成錄取總分,以原始分計入總分。除新疆、西藏等少數邊疆地區,全國統一錄取分數線,同等分數參考其它科成績及音體美成績。

沒拿到高中畢業證的同學可填報一本以下的志願。

少數名牌大學可採用三位一體招生、自主招生和各種計劃招生,但一定要嚴格管理,要對所招的學生實行跟蹤管理。

全國除個別省市統一錄取分數線,國家要加大對教育相對落後地區扶持力度,教育相對落後地區要大力發展教育,否則畢業率、錄取率會遠低於教育發達地區!

我們是花較少的錢辦全世界最大的教育,四十多年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為國家建設、為改革開放培養了大批人才和億萬高素質的勞動者;但我們的教育和我們的經濟相比還比較落後,各地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要。

實行12年義務教育,加強音體美教學,加強校本教材開發和選修課教學,開展好學工、學農、學軍活動,學校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二、關於高考、等級性考試及學考時間安排的建議

為減輕學生的負擔,保證學校的教學秩序,同時也方便考試的組織與管理,建議如下:

每年6月7日高考語文、數學;

6月8日上午高考外語,先考筆試再連考兩次聽力,取兩次聽力的最高分計入外語總分。

6月9日、10日、11日進行等級性考試,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等6科,每天考兩科,文理各一科,每位考生選考3科;

高考學科、等級性考試學科可以不參加學考,即在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14科中3科高考、3科等級性考試、8科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

課時建議

中西教育各有明顯的優缺點,都應學對方所長,即融匯中西,建議:

高一、高二每天6節課後每週兩次選修課,一次社團活動課,一次文體活動課,一次班會課;高中三年按國家要求足課時安排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

這樣班級制和走班制相結合,保證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同時也保證了學校的教學秩序。

三、關於自主招生和三位一體招生的建議

中國是人情社會,面對自主招生、三位一體招生有些家長挖空心思想辦法,這些年來出現了許多問題,今年教育部壓縮自主招生名額,降低優惠分數,在程序上嚴格管理,對此我們為教育部點贊。

相對自主招生三位一體招生數量太大,建議取消,如果不取消高考的公平將被打破,普通家庭子女上重點大學的路會越來越窄,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基礎將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將會有一批又一批的家長和招生老師犯罪,這是我們付不起的代價!

借鑑歐美高校招生的經驗和教訓,我們高考與自主招生相結合的制度設計是合理的;建議自主招生控制在5%以內,取消三位一體招生;這樣即保證了特殊人才的選拔,又保證了高考的公平性。

綜上所述,現在各省市可根據本地情況自主選擇3+2+1方案、3+1+2方案或2+2+2方案,將來可以採取全國統一的畢業考試。

高考改革符合時代發展要求,改革讓教育充滿生機!

讓我們張開雙臂擁抱即將到來的教育的春天!

以上拋磚引玉,望大家獻計獻策,讓我們共同為偉大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您覺得哪個方案更合理?

2019年4月1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