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趣聞

自古文采斐然出眾者不在少數,但怕是沒人多少人能象蘇東坡那樣,近千年來成為文人騷客與布衣百姓共同喜愛的文化精英。東坡因政治上的不得意,謫居四海,處處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有其足跡的地方,便會從古至今流傳著有關他的故事,有些史上確有記載,有的就成為詄事。

蘇東坡趣聞

據說,蘇軾剛中了進士,在京城等著朝庭給分配官職,期間少年得志,自然有些飄忽,一日到鄉里去,在田間閒逛,和一個挑著擔子的農婦在同一條路埂上,相向而行。兩人會面時,蘇軾說,我是讀書人,你當給我讓路,農婦卻說,你說是讀書人,我出個對子你可對得上,對得上我便與你讓路,對不上就請你讓路了。蘇軾自以為區區農婦,哪會什麼對子,便一口應承了。那女子道:“一擔重泥當子路”。蘇軾大驚,民間竟有這等奇女子,此聯暗含仲尼,子路,兩位大儒,左思右想對不上,羞得滿臉通紅,只得掉頭回去,給農婦讓路,引得兩邊田裡幹活的農夫們哈哈大笑,不過這一笑,倒讓蘇軾有了靈感,對道:“兩行夫子笑顏回”,便趕緊跑走了,以後也再不敢小看民夫了。

蘇東坡趣聞

蘇東坡不但詩詞有名,烹飪方面也非常在行,堪稱美食家。他被貶黃州時,因當時豬肉賤如泥,一般人不得其法,做出的不好吃。一首《豬肉頌》為證:“洗淨鐺,少著水,柴頭罨煙餡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他便自創了一套紅燒肉的方法來:“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他第二次在杭州時,西湖長滿水草,湖水四溢,他帶領數萬百姓,清淤泥,除水草,修湖堤,疏通湖水,使西湖面貌為之一新,蘇堤即由此而來。當時百姓為感謝蘇東坡,聞聽他喜吃紅燒肉,便在春節時送來豬肉以表心意,蘇東坡收下豬肉,與修堤工匠同享,就叫家人把肉切成大方塊,按他的方法來做。並叫家人在做好後和酒一起送到修堤的工匠家裡,他的家人在燒製時,把“和酒一起送”領會成“和酒一起燒”結果燒製出來的紅燒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無不讚美味道獨特,於是慢慢流傳開來,名曰“東坡肉”。

蘇東坡趣聞

以蘇東坡為名的名吃還有“東坡餅”,蘇東坡在黃州時,居於城東土坡,稱東坡居士(我前面博文中亦有介紹)。其間常到江對面的鄂州西山,和靈泉寺和尚遊玩,和尚常用一種油炸的酥餅招待,東坡食過覺其味甚美,十分喜歡這種酥餅,後人便稱之“東坡餅”。

蘇東坡趣聞

東坡對竹子情有獨鍾,曾寫詩曰:“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為了竹子,連紅燒肉都可以捨棄了。後來人用竹筍炒肉,便可既不人瘦,又不人俗了,這可能是一些文人的玩笑了。

蘇東坡趣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