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談“對手”騰訊:沒有騰訊,阿里巴巴就不會不斷地調整自己

马云谈“对手”腾讯:没有腾讯,阿里巴巴就不会不断地调整自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4月23日,在甘肅省敦煌市舉行的由中國企業傢俱樂部主辦的“2019中國綠公司年會”上,中國企業傢俱樂部主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進行了演講。

馬雲先就“脫貧”展開了分享,在他看來這是2000多年來中國一直想解決的但沒有解決的問題。

“歷史證明脫貧是個千古難題,很多國家都在提,很多年代都在提,但是要把它真正徹底地解決,這是一個歷史的責任。”馬雲強調,“脫貧光靠政府,肯定不行,光靠企業更加不行。所以,政府是左手,企業是右手,只有左右手聯合起來,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

通過以色列利用在沙漠上發展的農業技術,發展成為歐洲最大的蔬菜、水果出口國的例證,馬雲指出,中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決了土地上種東西歸誰所有的問題,但在未來要依靠互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來解決“土地上的東西賣給誰的問題”。

馬雲還表達了對敦煌的認知感受,“很多東西都是在變化,但是有一樣東西是永遠不會變化的,就是人類永遠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由此他延伸至絲綢之路中蘊藏的機會與挑戰。

談及“一帶一路”帶來戰略機遇時,馬雲指出,“過去加入WTO的時候,中國可以說是被全球化。”他認為這樣的全球化是美國和歐洲各國為主導的,跨國企業為主導,伴隨著集裝箱、國際物流而形成。

馬雲認為,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大部分與會企業都是受益於那個階段發展起來的,但在接下來的“一帶一路”則要求“我們主動的全球化。”另外,當前所提及的“一帶一路”是把工業時代主導的全球化變成數字時代的全球化,“要變成更加普惠,讓更多人受益的全球化。”在他看來,下一步如何做以及從哪兒入手,甚至過程中怎樣解決數據安全等問題都是挑戰。

最後,談及競爭對手,馬雲表示,“沒有騰訊,阿里巴巴就不會不斷地調整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

經濟觀察網記者注意到,馬雲早在2017年時就曾公開評價過與騰訊之間的關係——“競爭是正常的,和馬化騰關係很好。”

彼時馬雲的態度很直接,“我們有我們的生態,上千萬家賣家是我們的生態,消費者是我們的生態,我們沒必要團結誰跟誰幹,不是我們的風格,沒有對錯。”

而今再次談及同樣在逐步變強大的對手,馬雲則將騰訊比擬為阿里巴巴發展過程中一個伴侶,他表示,“它們不是我們要最終打敗或者取勝,而是真正為社會創造價值,邊上需要有這樣的對手來提醒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