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區”概況

千山區,隸屬於遼寧省鞍山市,地處鞍山市區南部,因境內的千山而得名,位於東經122°49′~123°14′,北緯40°55′~41°12′之間;南、西南與海城市毗鄰,東、北、西與遼陽縣接壤,區劃調整後僅含鞍山市區南部,屬溫帶季風氣候。全區總面積257.4平方公里,下轄3個鎮2個街道辦、47個村、5個社區,人口10.16萬(2010年)

[1]

漢代、三國時期、晉代、隋代,其北部隸遼東郡襄平縣,南部屬新昌縣。唐代,唐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總章元年,隸安東都護府遼州城。1937年,千山區才劃入鞍山市內。1960年,郊區建置。1983年,將鞍山市郊區劃為四城區之一,取名舊堡區。1996年,改為千山區。

境內著名景點有:祖越寺、北方梅園、百鳥園、英雄山等。

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區”概況

千山區是遼寧省鞍山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因境內的千山而得名。

千山區暨湯崗子新城位於鞍山市區南部,總面積3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萬。轄三個園區、6個鎮(街道)、64個村(社區)。

千山區東南部是低山丘陵,中部、西北部是沖積平原。它南臨渤海,北接長白山,群峰拔地,萬笏朝天,以峰秀、石峭、谷幽、廟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稱,具有景點密集、步移景異、玲瓏剔透的特色。

氣候特點

千山區屬北溫帶大陸性半溼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溫度適宜,年平均氣溫9.7度。

水文狀況

千山區位於遼河平原中下游。主要河流有三條,分別是南沙河、運糧河、楊柳河。

南沙河:源於千山山脈的韓家峪和上石橋村一帶,屬太子河的支流。自南流西向北,經鞍山市的陳家臺、立山和城昂堡村,穿過沈大高速公路入遼陽縣境。經劉二堡鎮,至柳壕鎮青魚灣村南下口子入太子河。河長65.4公里,流域面積458平方公里,境內河長25公里,河道比降1.32‰,多年平均徑流量7328萬立方米,1960年最大洪峰流量1090立方米每秒。

運糧河:太子河支流,古名運糧溝。源於鞍山市郊,經紅旗堡村,越沈大高速公路,流入遼陽縣境內,經劉二堡鎮、穆家鎮、唐馬寨鎮,流向西南,在穆家鎮大臺子村入太子河。河長36.23公里,流域面積168.8平方公里。境內河長17.23公里,河道比降1.7‰,多年平均徑流量2363萬立方米。運糧河水流小,河道上陡下緩,河床高,堤距窄,一旦暴雨,極易漫堤成災。

楊柳河:下游為遼陽、海城界河,源於鞍山市境摩雲山和海城縣的英不落村,是太子河支流,自南流向西北,越中長鐵路,流入市境穆家鎮勝利村。經接官堡、新臺子村到小河口入太子河。河長42.8公里,流域面積300.1平方公里,境內河長15.6公里,河道比降3.05‰,多年平均徑流量4201萬立方米。楊柳河集水面大,河床上窄下寬,堤防高低不均,多彎曲,每遇洪水,太子河回水頂託,時間長,河水易漫堤成災。

千山山脈蘊藏十多種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礦藏,鐵礦石儲量佔全國1/4,為全國之最。矽砂、石灰石、花崗石、石英石儲量也極為豐富。在這560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上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它的東南部1.2萬公頃丘陵山地,林木繁茂,生長著上千種野生動植物和中草藥材,盛產30多種水果,年總產量超過2萬噸。香味獨特的香水梨,早在清代就成了宮廷貢品。南果梨口味堪稱一絕,被譽為中國唯一的梨國皇后,它的祖樹現仍存活在大孤山鎮上對樁石村的東坡山地。

這裡的地熱、礦泉資源異常豐富,湯崗子、倪家臺地下熱水含有鉀、鎂、鈉、硫等多種礦物質,是理想的理療健身勝地,礦泉水儲量豐富,水質清澈甘甜,是世界礦泉水中上品。中國著名的湯崗子溫泉理療醫院就坐落在它南部的小鎮上。這裡的水質清冽,含多種元素,有極高的醫療價值。

天上天景區

天上天景區位於千山風景名勝區北部,東起千山正門,西至,五佛頂,面積約5平方公里,海拔450—- 550米,為千山第二高嶺,山峰奇峭,怪石嶙峋,懸崖絕壁,蒼松翠柏,錯落其中,以峰奇,石奇,松奇而著稱。是千山唯一一個高嶺遊覽區,平均海拔520米,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乾隆等帝王曾遊覽過此景區。

相傳唐王李世民,住大安寺到無量觀“振衣岡”上抖過戰袍;金代皇帝世宗完顏雍曾到千山靈巖寺探望其母貞懿太后;清代康熙,乾隆、嘉慶皇帝也都到或從遼阻古城望千山,並留下遺蹟題詞和詩文。王爾烈陪同嘉慶皇帝在千山找的那塊“木魚石”、即曹雪芹寫的石頭記(紅樓夢)中那塊有靈氣石頭,金世宗住的遺址、蟄龍亭、博愛樹、貞懿太后住的遺址內出土的30多萬枚銅錢均在景區範圍內。

1996年在景區內建了索道,在索道下文建了御覽殿,殿為高臺基單簷歇山式建築面闊五間,雕粱畫棟,在,其後面又建了半月牙式迥廊,內嵌青石板雕像千山著名傳說:仙子繡蓮、童子奕棋、令威化鶴、薛禮徵東、無佛五佛、御賜龍泉、伏虎禪師、香巖雪庵、全後修禪、敕建龍泉、梵腿煮石、剩人函可、無根奇石、太琳鑄鼎、釋道同源、康熙巡遊、寓居龍泉、嘉慶尋石18幅,遊覽至此品佛、仙之悠,睹聖君、明主之奕彩、回顧歷代珍聞,逐幅賞玩,體會中滋味、定能生悅意之快,至身佳境之愉。

天上天景區以自然景觀為主,以奇峰、怪石、古廟、巖松而著稱。千山著名道觀無量觀和五大禪林之一的祖越寺位於此景區。景區由正門至御覽峰為上段,至玉霞關為中段,至五佛頂為下段,上看怪石,中看秀峰,下看奇松。著名景點有天上天、七重天、.九重天、天外天、一線天、一字天、夾扁石、無根石、木魚石、鸚鵡石、可憐松、探海松、望天蛙等100餘處。乘座天上天索道您可以安全快捷地到達主峰天上天,盡覽千山的秀美景色。

北方梅園

中國北方梅園位於遼寧省鞍山市南部,與“亞洲最大溫泉”湯崗子理療康復中心毗鄰,距鞍山市中心15公里,距沈大高速公路8公里。中國北方梅園是以賞梅、藝梅為載體,融聚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珍稀林木、名優果木、科技示範、綜合商貿於一體的大型園區。

梅園小梅嶺現栽有梅樹1萬餘株,梅園園區四季分明,春季梅花盛開,沁人心脾,宛如花的海洋,使人陶醉;夏季果實掛滿枝頭,果香濃郁,猶如翡翠裝點著童話般的世界;秋季綠水紅葉,如夢境般令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

梅園水景區已形成水面200畝,蓄水量可達到5萬立方米。水景區不僅為梅園景觀添上濃重一筆,同時也為觀光農業用水提供豐富的水利資源。

百鳥園

千山百鳥園與午山第二高峰五佛頂彼鄰,東南是天然彌勒大佛,西面是唐城古道關。四面環山、百齊鳴,園內盡展群鳥風姿。她是千山風景名勝的一枝獨秀,也是亞洲第一大的鳥語世界。,為您感受人與自然、人與鳥類的種種情感,提供了一處自然、休閒、觀賞和遊覽的聖地。

全園佔地五萬六千多平方米,由外園和內園兩部分組成。外園與西海廣場連接形成整體,由十幾米高的水壩、蓄水池、草坪和刻有園名的工藝雕塑組成,內園由2萬多平方米的人工湖、歐式建築的服務設施和古典風格的桃花島組成,佔地二萬四千平方米的天網式觀賞鳥園形成一座“園中園”。

園內擁有鶴、鷺、鴕鳥、鴨子、小鳥、斑鳩、鳩鴿等七大類100多種近五千只鳥。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丹頂鶴、金雕、黑天鵝。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白天鵝、禿鷲、鴛鴦、蒼鷹、紅腹錦雞等。此外,還有珍稀的巴哈馬鳥,中美洲的“琉璃金剛”鸚鵡等。這些大自然的使者與熊貓、東北虎一樣倍受人們的青睞。

還有精心為大家準備的人鳥對話、人鳥共處等馴化項目將令您耳目一新。仙鶴凌空展翅翱翔在青山白雲之間的“丹頂鶴放飛”,隨著幾十只孔雀東南飛,鸚鵡“陶陶”拼字問候“大家好”。會騎自行車的“笨笨”悠然自得,走鋼絲、升旗等精彩致公黨準使您開懷一笑;看似溫順的猛禽出其不意的制服獵物又會讓您大吃一驚!

英雄山

英雄山原名娘娘廟山。1949年2月16日,為解放鞍山,解放軍遼南獨立師與國民黨的關鍵一役就在此展開。在這座山上,遼南獨立師幾千士兵為解放鞍山獻出了寶貴生命。為紀念這些犧牲的革命先烈,鞍山解放後,鞍山市政府將此山命名為“英雄山”,並於2002年在此修建了“英雄紀念碑”。在建國55週年來臨之際,為緬懷先烈,讓更多的鞍山人不忘舊事,千山區湯崗子鎮重新將紀念碑修葺一新,並受上級批准在此建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為教育後代紀念先烈的教育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