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選小提琴——高級版

本文轉自網絡整理發佈

①選購高級提琴一定要了解的知識


如何挑選小提琴——高級版


提琴是樂器,在店家的眼中也是商品。一般消費者要購買時都會尋問店家,但是樂器行很多啊!要如何找到對的呢?建議去工作室或提琴作坊購買。因為一般的樂器行不會只賣提琴類的,還會賣其他的樂器,對提琴相關知識會不足,有時候還會給錯誤的訊息呢!購買的前提,是要了解到自己到底能花多少錢去買這個樂器呢?千元也有….萬元的也有….。

歐洲進口提琴和國產琴,除了價格有差異之外,再有就是由誰製作的問題了。以意大利琴來說,制琴者的身份確定是很重要的【國外製琴師都有自己的工作室網站】!要了解制琴者的過去,更慎重的話,連家族的背景都要去做一翻的功課。有否參加過制琴的比賽….成績如何?這一些因素都是會直接的影響提琴的價格,不過….請不用擔心。要考慮這一些條件的話,勢必您要找的提琴不是一般的價格囉!

購買高級提琴就要了解提琴的完整性,就是指提琴的身份【制琴師是誰?】是否正確。『證書是誰開的?』大部份近代作品都會是由制琴師本身自己開,而年代久遠的,則會有像鑑定工會這一類的工作者協助開證書,當然必需是國際上所認定的才行!鑑定者必需是經驗非常豐富的,並且品德上面也要是國際上所認同的,公正、眼光獨特、對提琴的歷史也要非常清楚。

『如何核對證書上的數據和照片?』證書的樣式非常多種,但是內容都差不多。會出現制琴師的名字和制琴的年份,再有是提琴的尺寸【包含琴身、琴頸、上圍、C型腰身距離,還有下圍的尺寸】,都會標示清楚,採用mm的規格去做計算!照片方面則會貼出提琴的正面、背面、側面再來還有琴頭的特寫照呢。拿到證書之後仔細去看提琴的木紋,是否有和證書一致!一般來說,在照片上面會蓋下鋼印,有的是家族的家徽,有的則是協會或是工會的會章。這些都是為了防止他人造假或是混淆其身份。

在國內購買高級提琴一定要親自去工作室購買或定製。如果在網絡上結交認識的,在打算購買之前一定要了解制琴師工作室的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瀏覽制琴師的網站。這樣可以很方便來了解一些提琴作品和製作工藝值不值跑一趟,一般高級制琴師都有自己工作室網站方便購買者來了解信息。記得有網友哭訴,在群裡認識了一位制琴師網友,他本人在南方,可制琴師是北方的。然後問他有沒有工作室網站先來了解一下,制琴師傅說沒有,可以去他的QQ空間看看,然後又發給他淘寶店的網址,都是一些圖片。然後看了看就決定親自去一趟,挑選一把音色好的提琴在定製一把,結果去了大吃一驚,不是自己想象的專業制琴師,看上去像是賣琴的。

所以在購買或定製高級提琴前一定要多多的瞭解工作室的情況,比如工作室的工作室環境、製作工藝、琴型樣式、制琴師信息、售後服務等等一些信息,最好方法就是先去【制琴師傅的工作室網站】來了解這些信息。

購買當下,一定要多去比較和了解,並且親自去了解提琴方面的問題,相信就可以買到合理價位的提琴了。


②如何辨別判斷小提琴音色音質的好壞


如何挑選小提琴——高級版


辨別判斷小提琴音色音質好壞有主觀、也有客觀標準。本文的目的是探討一些客觀的標準。

Power 力度

好的小提琴必須大聲。因為小提琴的聲音不像管樂器之有方向性而是向四方散開(因而十分適合作管絃樂的和聲基礎),在獨奏時不像管樂器那樣突出,必須有宏量的聲音和深厚的演奏功力才能在樂團中獨奏。

除非關閉在硬牆小房間中演奏,否則小提琴從來不會太大聲。在大樓、公寓中練琴如果太大聲只好裝上弱音器,但功力(例如運弓)還是要足。

Clarity 清晰度

模糊的聲音傳不遠。 斯特拉迪瓦里提琴的特色就是音色清晰,這也是人們最喜愛的提琴音色。

模糊、分散的聲音不能會讓演奏者花更大的力氣想拉出聲音。清晰的聲音會讓演奏者較不需注意其他事情,而專注於音樂的美。

Balance 平衡

在理想狀態下,四條弦應當有同樣的音量、且同一條弦上各個音的音量及音質都相同。

獨奏小提琴較常演奏 G (第四), E (第一) 弦;因為琴橋的彎度,中間弦很難超過第五把位以演奏出非常密集又敏銳的音色,故技巧高超的音樂會這樣作曲。因而這兩條弦要較強些才好。

Evenness 均勻性

演奏提琴的自然共鳴頻率時會產生狼音,它會產生持續的人工泛音,放大原音並增加原音的頻率範圍。例如在小提琴上,狼音會產生於 B4-C5 (中央 C 以上一個八度)間。另外,E 弦上的 E-F 音色也不平均。這對小提琴演奏者會造成問題,讓它不能有均勻的音符以演奏好樂句。 如果狼音太明顯,有時要用工具(例如掛在弦上的銅製狼音消除器,具體查看這篇文章有講到消除狼的方法–>小提琴出現雜音不要驚慌仔細排查幫你解決),有時要用人工的方法(例如用另一條弦來代替)來消除這些音。

Warmth 溫暖度

剌耳、尖銳而沒有深度的有力聲音不是人們喜愛的。通常機械琴容易有木頭聲音,用小提琴改裝中提琴絃也容易缺乏深度。

Richness 豐富性

豐富的聲音會有一個強的基音與許多強的泛音。絃樂器因為泛音最為豐富,故音色也最為豐富。好的演奏可以製造出泛音列上的音到第十幾號。反觀管樂器(尤其是木管樂器)音色就比較空虛。例如單簧管只產生奇數泛音,故而相當突出。

Smoothness 圓潤度

許多人以為小提琴要像長笛一樣圓潤才好,事實上不然。演奏小提琴常常要有很強的起音(發音,articulation),小提琴演奏者必須習慣於一些聽眾所聽不到的尖銳聲音。因為這些強烈的起音會創造出許多高泛音,讓頻譜完整,音色圓潤。

Brilliance 亮度

當演奏把位越高的音,弦就越緊、聲音也就越亮。這時會有大量泛音的混合伴隨著強基音。 海菲茨有豐富的音色 ─ 常常伴隨著閃亮的嘶嘶聲。因而試琴時一定要認高把位是否有明亮的音色。

Responsiveness 反應

音色暗淡的小提琴反應反而比較快,但太快反倒沒有彈性。因而必須在反應與音色之間取平衡。大的絃樂器(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因為弦粗音低,趕不上中、發音小提琴的速度,因而易於反應是最重要的。

Edginess 銳利度

銳利就是有許多表面噪音。

人類的耳朵較能接收高泛音而非低泛音。 C5 (小提琴 E 弦第三把位第 3 指)是人耳聽得最清楚音區的中央。

Resonance 共鳴

如果沒有共鳴聲音會在換弓後就消失。如果一個音在輕跳弓(spiccato)或撥絃(pizzicato)之後立即消失,聲音會死掉。美的共鳴使得提琴的聲音圓滑柔和,殘響造成溫潤的音色。

③挑選古典老提琴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些提琴愛好者喜歡使用古典老提琴,但是隻能辨別聲音的好壞,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古典老提琴。古典老提琴在國內基本沒有,都是從歐洲那邊進口來到中國的,在國內有做這種生意的,從歐洲去收購一些老提琴,在國內銷售古典老提琴。古典老提琴不一定就好,在國外收購來的老提琴基本都是有維修的痕跡,只是有些愛好者很難看出來。所以在購買古典老提琴的時候最好不要購買那種大修過的老琴,以免在使用的過程會出現很多問題。

如何挑選小提琴——高級版


在選購古典老提琴的時候,首先主要觀察面板和背板有沒有損壞和維修,因為一般的古典老提琴都維修過。當然有些開膠的地方是看不出來的,但是專業的提琴製作師是可以看出來的。

下面就為古典提琴愛好者在選購老琴時的注意事項

提琴琴板

古典提琴琴板在維修粘合的時候會在琴箱的裡面使用木片緊固粘合開裂的地方,這樣就可以防止再次開裂。當然有的提琴在開裂粘合之後不使用木片固定怕影響到提琴的音質。

面板開裂粘合後的樣子,修復過的老琴有的就是這個樣子,慘不忍睹。

如何挑選小提琴——高級版


背板開裂粘合後的樣子,背板開裂的地方就是中心線了,如果是獨板的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有些提琴製作師提前把中心線固定住以防止開膠。

如何挑選小提琴——高級版


面板音孔部位,這是提琴最容易開裂的地方,無論是購買新琴還是古典老提琴一定要注意觀察提琴這個部位。

如何挑選小提琴——高級版


自己動手打開琴箱查看是不現實的,你可以卸下琴絃,拿下弦板把尾柱拿下來,在尾孔處查看琴箱內的面板和背板有沒有維修的痕跡。

如何挑選小提琴——高級版


提琴音梁

年代的久遠在加上常年的演奏使用,就有可能會使古典老提琴音梁開膠。音梁也是在琴箱內部的,可以從尾孔部位查看。如果音梁周圍顏色不是一致的說明維修過了。

如何挑選小提琴——高級版


提琴側板

老提琴側板也是比較容易損壞的和開裂的地方,在選購老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觀察。

如何挑選小提琴——高級版


提琴琴頸

琴頸也是老琴容易開裂的地方,在購買古典老提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觀察這個部位很重要,它是承受琴絃拉力的地方,年代久遠的老琴這部位方易容開裂。年代更很久遠的提琴一般都使用木銷或者鐵銷固定,近代製作提琴的很少使用。

如何挑選小提琴——高級版


以上就是古典老提琴容易損害維修的地方,在選購老琴時最好不要選擇大修過的古典老提琴。如果只是簡單的開裂粘合這是沒有問題的,老琴出現開膠也是正常現象。

④如打算選購買古提琴看看這篇文章


如何挑選小提琴——高級版


從1530年左右小提琴的出現,到現在已有近500年的歷史了,這期間,在意大利的佈雷西亞、克雷蒙納、米蘭、威尼斯等地方,湧現了許多傑出的製作家,如瑪基尼、阿瑪蒂(家族)、斯特拉迪瓦里、瓜爾內裡(家族)等代表人物,他們的作品流傳至今已為數不多,身價都在百萬美金以上。有興趣的朋友們,可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華盛頓藝術博物館看到這些精美的作品,除此以外,古意大利還有許多優秀的製作家,如瓜達尼尼、魯傑利、加利亞諾、蒙大亞諾及法國的維堯姆、德國的斯坦納等,他們的作品也是小提琴演奏家與收藏家們所使用和收藏的對象。

古提琴的魅力在於聲音的純淨、圓潤、成熟,能使演奏家們充分發揮他們的演奏技巧,把美妙的音色奉獻給聽眾,同時,精美的手工、華麗的油漆也使當今小提琴製作家們望塵莫及。古提琴也像油畫、古玩一樣在不斷的升值,而且市場正不斷地從歐美向亞州地區擴展開來,許多收藏家與愛好者看好這一市場,不斷地加入進來。但是,這其中也像股票市場一樣存在著許多風險,許多投資人由於種種原因,達不到他們所預期的目的,因此。我想在這裡向朋友們談一下有關這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如何挑選古提琴的一些常識。

古琴市場也像真他商品節場一祥存在著假冒偽劣的問題,可以說魚龍混雜,通常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普遍存在著以100多年以前的德國或其他一些歐州國家的工廠琴冒充純手工的意大利古琴,由於工廠琴普遍是採用機械化流水作業,因此其產品毫無藝術價值可言,這些產品,外觀千篇一律,、油漆顏色呆板、單調;琴板弧度平坦,缺少化;琴頭曲線簡單,沒有動感。通常拆開琴箱後,會發現沒有角木,琴板的厚度幾乎一致,所以音色幾乎是像盒子裡發出的聲音,生硬、難聽。因此經常有顧客拿來此類的古提琴向我諮詢,希望他們的古提琴能賣個好價錢,但往往事與願違。

二、在幾百年前,除了那些傑出的大師以外,還有許多默默無聞的製作者,製作出許多不錯的小提琴,因而,他們的作品往往會被貼上大師的商標,一些英國、德國的古提琴也被冒充意大利古琴,高價出售。

三、當今的製作者複製一些名師的作品,無論外觀,聲音都非常接近古提琴,外行一般無從識別。

四、當今的古琴市場存在著大量的【拼裝琴】,也就是說,一把琴可能是由不同的琴的相同部位組裝而成,舉個例子:我曾經修過一把有300多年曆史的古提琴,其製作工藝與聲音都非常好,但是,面板是另外一把琴的,只不過兩者的製作風格,琴的模型非常接近,而油漆顏色也幾乎一樣,外行人根本難以發現,有一位人士花了50餘萬美元買了一把“瓜達尼尼”的小提琴,後經專業人士鑑定,此琴只不過是一把拼裝琴,僅值2萬美元左右,價格差別之大令人難以想象。還有一位顧客拿來一把大提琴,有200多年曆史,琴身做工非常好,琴頭卻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工廠製品,組合在一起根本不相稱,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琴身的某一部分損壞太嚴重,難以修復或者是出於經濟角度,換一塊相似的,再或者乾脆做一塊新的比較省時、省力。

因此,如果你想買到一把貨真價實、令人放心的古提琴,你應該選擇一家有歷史的、專業的、信譽口碑好的琴店去購買,而不是去一般的經營新琴、普及琴或兼賣其他樂器的琴店,因為古提琴會佔用很多資金,所以一般的琴店難以承受。另外,高檔古提琴都應具備由專業人士提供的鑑定書,內容包括:琴的尺寸、製作者姓名、製作年代、木材與油漆的特徵等等。而不是由經營者書寫的。

如何挑選古提琴?一把古提琴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幾方面:

一、製作者的名氣。

二、製作的年代、產地。

三、琴的音色。

四、琴本身的狀況是否完好。

如果你是一名演奏家,那麼琴的音色應作為首選,其次是琴的狀態。首先,挑選聲音,這個比較容易,你可親自演奏或請別人代拉,聲音滿意了,再從其他方面仔細觀察,琴身大部分是否為原裝,通常琴角、側板、琴邊、琴頸(不包括琴頭)因為容易磨損而被更換,這都是正常的。一般不會影響它的聲音及價值,如果你發現面板、背板的弧度,油漆的顏色有差別,背板與側板的木頭花紋明顯不同,或者面板、背板與側板相接的琴邊寬窄,上下差別很大,再或者面板、背板,寬窄長短明顯不同,你就應該小心,可能遇到【

拼裝琴】了。另外,在面板的中央,琴碼與音柱的地方是否損壞得太嚴重,弧度下陷的是否像馬鞍形,如果損壞得太嚴重,今後你肯定要修復及矯正弧度,那時,琴的音色將會受影響,從而也影響它的價值。

古提琴的保養與修復:

當你擁有一把古提琴時,你首先仔細地保養它,比如,你應該有一個帶溫度計的琴盒,應把溼度保持在50%,特別是冬季,家裡有暖氣,非常乾燥,琴極容易開裂,指板也易抬高,影響你的演奏。你可買一個或自己做一個加溼的皮管,上面有許多小孔,管裡放入一條海綿加入水,就可以保證琴的安全了;在潮溼的季節,特別是長期閒置不用的時候,應把絃軸擰鬆一些,不要讓琴保持太大的張力,防止指板高度降低,琴碼變形。另外,當拉完琴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清理松香的粉末,可用一塊柔軟的棉布輕輕擦拭,以免日積月累損壞油漆,不要用酒精等溶劑來清理,因為它容易使油漆脫落,造成損壞。

當你的琴出現問題開裂時,應選擇一家專業的琴店,專業的修復者修理,而不是隨便找一個做琴的人來修理,因為修理與製作是兩個不同的行當。在修理時要注意一個原則,即修舊如舊,不要輕易更換木頭,除非必須更換儘量保存原始的木頭,特別是油漆不要因為它顯得破舊就重新塗刷。另外,如果聲音很好就不應該更換低音梁(一般情況下琴頸、琴邊、琴角都可以更換),經過修復後,基本看不出區別。所以說,一定要請非常專業的修復者修理,因為專業的修復者,不但具有精湛的手工,而且還了解古代大師們的製作風格,才能使修復的部分與原來的琴身統一和諧,而不會新舊分明,只有這樣,才能使你的琴保存它應有的價值,同時,也能使你的琴日後更好的增值。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

編後:本文作者是一名古提琴修復者,在曼哈頓一家著名琴店從事古提琴修復工作,多年的工作實踐中,作者積累了古提琴修復的寶貴經驗。面對國內日益增多的古提琴愛好者,相信本文能給今後想收藏古提琴的朋友以幫助與借鑑。

⑤當代意大利小提琴選擇建議


如何挑選小提琴——高級版


意大利琴數百年來一直是音樂家、收藏家與投資家的最愛。如同拉丁歌手的得天獨厚,意大利琴亦由其宗師,如阿馬蒂(Amati)、斯特拉迪瓦里(Stradivari)、瓜爾內裡(Guaneri)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使得其無論在外觀、音色均遠勝其他流派的制琴。

所有收藏提琴的人,幾乎都希望能擁有一把意大利琴,然而18、19世紀製作的意大利琴的價格早已是天文數字,甚至20世紀前半葉好的制琴家的琴,價格也已超過十萬美元(如Fagnola, Scarampella等)但在1976年左右,依Marlin Brinsen的資料,一把Fagnola或Scarampella僅約在美金2000~5000之間。由此可見,意大利琴的增值力不可謂不高。現今,在讓人能負擔之餘的情況下,既享有高品味的外觀與琴音,有保有增值潛力的,則非當代意大利名制琴家莫屬了。

提琴的藝術品特質

好的藝術品經過時間的考驗,反而愈能更顯顯示出其不朽的光采。荷蘭的畫家梵谷是最著名的例子,他一生只賣出過一幅畫,而且是他畫商的哥哥為了鼓勵他而拜託別人勉強買下的。梵谷一生窮困,最後憂鬱而自殺。但是經過一百年後,美術創作的觀念不斷地進步,世人才瞭解發現,在一百年前當時還不能理解創作觀念,已經被普遍接受,並且從中體會到真正藝術品裡所蘊含的生命力與價值。

在提琴製作的歷史中有遠近兩個類似的例子:現在18世紀末的拿波里名琴最出名的制琴家族Gagliano,在20世紀初被在藝大利的拿波里提琴製作學派(Napoleon School)中的後輩如Sannio, Postiglione, Contino等仿製,為了能賣出好價錢,貼上Gagliano的標籤。因為當時鑑識提琴的知識不如今日發達,因此魚目混珠賣出不少假Gagliano,可是經過100年以後,這些琴因為隨著時間的累積,品質逐漸的顯露而被世人認定,結果在今日的拍賣會上,Sannio, Postiglione, Contino的琴在拍賣會上的成交價,已逐漸趕上Gagliano 。

而歷史上最偉大的制琴家Stradivari,他在離開Amati的工作室自立門戶的時候,琴價只能以不到Amati的一半價格售出,因為當時Amati是最有名氣的制琴師傅,但是300年後的今日Stradivari的琴在拍賣會是Amati至少15倍價格,兩者雖均已成名琴但漲幅相差30倍以上。還有人特地去尋找Amati工作室晚期的作品,要是能發現是Stradivari在Amati工作室當學徒時做的琴,改貼上Stradivari的標籤,身價立刻翻漲。

在藝術的歷史中,偉大的創作往往不易被當代世人所瞭解,要經過長時間的沉澱與考驗,才能散發出它真正的風貌。能在當世就獨具慧眼的人,畢竟稀少。因此藝術品、藝術家當世的名氣有時只是一種參考,真正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藝術品,需要慧眼獨具的伯樂,才能發掘。

意大利琴的商業化

買意大利琴時,有些問提值得再三思考:所有的意大利琴均是好琴嗎?所有的琴商能賣意大利琴嗎?先不談市場上有三十年以上歷史的琴已是假琴充斥,就算是目前新制的意大利琴也有以下數點需仔細審查:

1. 制琴學校的學生琴—手藝未成熟,材料粗糙。雖稱為意大利琴,卻是低檔,不具太大價值。

2. 不明產地生產,意大利上漆—意大利琴制琴家購買未完成的白琴(多半來自大陸、東歐等),加工上漆之後以自名標籤出售。

3. 琴商以大陸琴或其他國家的琴,貼上假標籤充數,賺取暴利。

此外,更由於現今市場上對意大利琴的大量需求,使得一些已出名的制琴師以各種快速的方式完工,或是收大量學徒來幫忙,因之,我們認為許多的意大利琴已是越來越商業化。而要找出貨真價實的意大利琴,實有賴專業琴商,絕非和低價大陸琴一樣,略知一二便能販賣。

提琴的鑑賞

提琴的鑑賞,需要相當的專業及經驗,甚至相當的演奏能力。本文當然無法在小篇幅內完全教會您如何鑑賞提琴,以下的一些重點,旨在希望提供一些正確的欣賞方向,希望藉著這些導引,能帶引您體會提琴之美。

★鑑賞的提琴的一些要點

提琴鑑賞不外乎從手工、漆工、音色三個方向來著手:

☆手工

刀工乾淨有力,具有個性的美感,線條及琴體曲面和諧有力。手工好的琴不光是刀工老練,其琴身線條極有張力,非常能吸引目光,反之,差的手工,線條散漫,軟弱無力。

☆漆工

漆工之於提琴有如人的衣裳,是除開琴頭外,制琴家的另一大特徵,好的漆工非但美麗,且對音色有極大的助益,一般而言,漆工的欣賞有以下幾點:

1.質地(texture):要光澤溫潤,而非如玻璃般的硬冷光,才能帶給人視覺及接觸的舒適感。

2.厚度(depth):視覺上的厚度,而不只是漆真正的厚度,深度高的漆讓木紋放大顯現,且在琴面在轉動時,光影極為靈活生動。

3.透明度(transpancy):高的透明度,才能顯現襯托木紋的美麗。

4.色澤(color richness):要具豐富性,不呆板單調。

好的漆工外現豐潤油亮,光澤溫暖,木紋閃現靈活,如同寶石般帶給人視覺極大的舒適感;反之,不好的漆工呈現,幹、硬、扁平,色澤單調呆板,無法吸引目光,更對音色有阻礙作用。

☆音色的測試

新琴音色本就緊而生澀,製作好的新琴使用木料堅實,拉琴功力不夠的人有時拉不出,其真正實力。

好的琴,其音色主振幅大而集中,泛音小而豐富,拉奏者會覺得聲音在耳邊清晰安靜。 (有些人會誤以為音量小)但音場集中立體,具高清晰度與傳遠力。

一些製作不正確的琴,往往利用削薄面板的方式使琴容易振動,拉奏時在耳邊哄哄作響,但實際上全是單調的泛音,乍聽雖然大聲,但聲音混濁不集中,無法傳遠,且音色單調少變化。較無經驗的買家可請人拉奏比較,往往會比自己拉奏更能辨別分明。

新琴的投資角度

新琴的迷人之處在於未來有無限可能-若您選對琴的話,極有可能買到一把未來的Strad或Amati。新琴的價位約在20~100萬間,較之老琴動輒上數仟萬元有其明顯上限,買新琴多個幾十萬品質便有天差地別之感,反之,對於老琴則要有上佰萬的價差,才能明顯感受到差別。因此在選擇新琴時,價格不應是考量的重點,尤其好的新琴變老時,增值更有放大效果,一方面是老化對琴的進步,另一方面是市場真正價值的效應浮現。

琴商的角色

好的琴商毫無疑問應俱有鑑賞琴無數的經驗和專業知識,琴商均是極佳演奏者或修琴師,進而過濾制琴家與訂出合理的價格反應給客戶(即使是同一位制琴家的作品),同時發掘好的,新一代制琴家。

許多琴商甚至更能進一步指引制琴師正確的制琴方向與風格養成,因之許多一流的制琴師會將他們一流的佳作,委託給可信賴的琴商,介紹給世人,自己則專注於藝術創作。對於剛入門的提琴玩家,找對琴商,經由專業可靠的琴商來帶給您的入門資訊,可能是投資選購提琴的實在選擇。

⑥不能不知–提琴的市場陷阱


如何挑選小提琴——高級版


自從19世紀初,法國名制琴家與經銷商維堯姆開始複製斯特拉迪瓦里等名琴,開創了生產仿製品的先頁,提琴的仿冒、偽造及欺騙事件就層出不窮。從前,最常見的問題是「年份不足」,把六十年琴說成一百五十年琴。另一種欺騙案例,是把普通古琴貼上名家標籤,冒稱是古代制琴名家的作品。

意大利克雷蒙納制琴學校的網站封面就寫著:「假如你看到一把琴上的標籤貼著『克雷蒙納的斯特拉迪瓦里制』,請保持冷靜,這幾乎是一把假琴。」因為古今中外有太多人拿出貼有斯特拉迪瓦里標籤的琴請求專家鑑定,而結果有99.9%是膺品。

所謂的權威性鑑定證明書,事實上國外開立的鑑定證明書,鑑定人都會註明是「in my opinion」,只能代表檢驗者個人經驗的判斷,它只是張私人的「檢驗意見書」,不是「保證書」,不代表琴商對琴的保證。 「檢驗意見書」與「保證書」的意義大不同,「檢驗意見書」不能擔保負責,不能完全確認這把琴是真品,而這張證明書在法院上也算不上是正式文件。 。

購買古董名琴,不能只接受琴商的鑑定證明書,最好再花錢送更權威的提琴鑑定家鑑定,目前世界最權威的三大提琴鑑定琴商是:

◈ 英國的查爾斯比爾(Charles Bears of the UK)

◈ 法國的維德洛(Vatelot of France)

◈ 美國的福朗榭(Francaise of the US)

● 世界的三大拍賣公司鑑定,亦是有相當的知名度與公信力:蘇富比、佳士得、菲律普。

⑦混亂的提琴市場須知5類提琴


如何挑選小提琴——高級版


拿到一把提琴,不管是誰做的,標籤是誰(對於絕大多數能接觸到的老琴 標籤尤其不靠譜)基本的做工和選材包括油漆都只是初步的判斷,但是一眼即可分辨是哪一個檔次。以有100年-50年曆史的琴為例,多數是工廠琴(大多德國 捷克及一些東歐的 很多法國的)真正手工的(幾乎很少遇到)請大家留心。提琴市場長久以來混亂,大致可分為5種類別的提琴。

⑴ 公司工廠琴:

機器切割,模型機壓成型,機器噴漆…,系統化的大量生產+工人的專業分工。現在市場上日本及德國等品牌的低價提琴,其實大多是在中國或東歐代工生產,再貼上其品牌,運作方式同其他產業的名牌。

⑵ 制琴師手工琴:

市場流通較廣的是意大利、德國、東歐及中國的琴,這些貼上名家制琴師標籤的琴,主要是由經銷商、修琴師或提琴老師出國採購回來的。手工琴的價值主要是看制琴師的名氣,其中又以意大利克雷蒙納名師所製造的提琴行情最高。

⑶ 二手琴:

部分樂器行販二手琴,二手琴是指年代不久的舊琴,『大多是價錢不高的工廠琴』。原琴主人因換琴或放棄學琴,由經銷商收購轉售,當然價錢低廉,但並非每個經銷商皆經營二手琴手場。

⑷ 古董琴:

古董琴的稀有性、作者名望及歷史價值皆無法複製,留存於世的真品十分有限。古董名琴的價格始終處於天價,只要是精品,不怕沒有買家,價錢也不會是問題,即使買貴了,時間也會讓琴升值彌補上來,真正困難的是要確認這是一把真實無誤的古董名琴。

⑸ 仿古琴:

模仿古琴的風味所造出的琴,目的在複製歷史與歲月的美感。仿古琴是否有欺騙行為,端看銷售態度與行為而定。製作者與經銷者若表明賣的是仿古琴,其價錢與新琴接近,則無欺騙之行為;反之,若以仿古琴號稱古琴,以古琴價錢出售,則是一種欺騙行為。

提琴市場是極為混亂的局面,因為絕大多數的提琴(古琴)都不值得大家激動,認為遇到寶貝。因為現在的國際市場,好東西根本不可能輪到各位的手中,在國內的機會就更是微乎其微。所以當大家熱血沸騰或躍躍欲試的時候,請冷靜想一想仔細分析,這把琴值不值購買,屬於哪種類別的提琴。

⑧提琴的評鑑美學


如何挑選小提琴——高級版


評鑑一把提琴對一般人來說似乎是件很難的事,因為評鑑提琴的知識很少人會教,流傳的也不是很廣泛。「雖然評估一把提琴需要多年累積的經驗,但還是可以用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從各個角度來探討提琴的內涵,有系統地去了解一把琴。」

為了學習評鑑提琴,我們得提升自己對美及提琴的認知,事實上評鑑提琴分為主觀和客觀兩個因素;主觀上,每個人的喜好都不同,在看到某支提琴的造型時,人人的想法都不一致,也許非常喜歡,或許給予很低的評價。

在客觀上,就稍有一定的評量標準,較大方面來看,提琴的評鑑可從音質、演奏性及外觀來分析。音質方面,提琴重於優美的音色、音色的力度強勁與否、清晰度(琴音是否乾淨?是否有雜音?)、靈活的反應力和均質性。演奏性方面,操作的是用性及方便性是考慮的重點。外觀方面,講求提琴的外型及提琴油漆的顏色。

以下為有關提琴評鑑的一般標準:

(1)音色是否甜美愉悅,細膩敏銳,易於奏出柔和到強烈的變化。

(2)從最低音階到最高音階以廣泛的音域來試奏。

(3)以變化的運弓技巧來試奏,如跳弓(以弓來弦上跳動,使音色活潑。)、顫音、滑音等。

(4)已撥絃來試奏。

(5)以和絃雙音來試奏。

(6)可試奏笛音(手指在弦上不用用力按壓,僅以輕放在弦上拉奏產生聲音。)的共鳴音響。

上面六點指算是大略的評鑑標準,最重要的是,在評估一把琴時不要以太過主觀的想法判斷,只在乎自己喜歡的地方而忽略了缺點;沒有任何一把琴是能擁有所有優點的。

以提琴構造順序依序介紹:

第一部分是琴頭

巴洛克時代之前,人們追求華麗的造型,在琴頭上雕刻獅子、女神頭的模樣,儘管這樣子的提琴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但如此造型繁複的琴頭除了名琴外以不多見,我們看過的提琴幾乎都是螺旋琴頭;在評價提琴時不妨看看琴頭的螺旋眼是否有對稱,不能一高一低、破壞平衡,琴頭的刻制要注意其寬厚度的比例是不是適當?太薄太厚的琴頭看起來會很奇怪,至於琴頭下巴應該著重功能勝於外觀,那裡的位置很接近拉奏者的手,其角度或長度會影響拉奏者操作的流利度,在雕制時要很重視,雖然是這麼說,但琴頭如果被打磨的太過完美,就會變得像機械琴般,失去了手工的美感。

第二部分是琴身

制琴師力求比例的完美,提琴一定是左右對稱,其設計處處符合黃金比例及數學原理,每個地方都包含了美學,所以一把外型美好的琴總是叫人愛不釋手,即使你還沒開始拉奏它。

判斷琴身的好壞時,可以觀察琴身的八個角、音孔是否對稱整齊、形狀優美?輪廓邊緣的切角是否一致?之後再用反射的光線查看面板的表面有無平整。

第三部分是面板和背板

面板地方的木材年輪要清晰,最好採取直木紋的區域,木紋的間隔不要太大;背板使用的木紋形狀可不拘,例如鳥眼、火焰、虎紋等花紋,依個人喜好選擇;提琴上的鑲線要求線條優美,尖角處要鋒利不可間斷;面漆的地方運用了制琴師的巧思,手工琴的面漆是慢慢一道一道漆上的,所以沒有一把長得一樣,好的面漆會透出油蠟般的質感,裡面的木紋清楚可見,但又富含各種顏色,充滿個性。相反的,機械琴的顏色整支相同表面太過閃亮俗豔,不似手工琴的樸實,實在不值得一看。

探討提琴的構造與評鑑美學後,很難去界定它到底是藝術品還是工藝品了。如果說提琴只是工藝品,純粹是音樂家演奏用的工具,也不算正確,雖然提琴在製作上經過精密的測量與計算,以圓規及直尺不停地畫出完美的比例,看似個精緻的實用品,但其在人類的藝術史上,也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微博搜索(拉小提琴的滷蛋)/(博陽提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