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弓法基本原則

小提琴弓法基本原則

Violin

小提琴右手技巧無疑就是弓法。小提琴弓法該遵循什麼基本原則,才能更準確、更深刻地表現樂曲的風格和內涵,有這方面興趣的同仁,讓我們共同商榷。

1.樂句起奏的弓子部位。我們知道,任意一句旋律,可以從弓子的某一部分開始。這某一部位,具體在何處恰當,應取決於樂曲速度、音色、旋律風格以及運弓的長短。例如:一般強拍或音的強位置從下弓開始,但並非一定從弓根開始,也可從中弓開始,實際上,很多成功的演奏是從這個部位開始的。同樣,上弓起奏也並不都是從弓尖開始,可以遵循的原則是:假如開始的上弓比隨後的下弓長(從節拍上判斷),最好從弓尖起奏;假如開始的上弓比隨後的下弓短,起奏時則應離弓尖遠一些。

2.樂句結尾的弓法。一般樂曲或樂句結束,大都採用下弓結束。但是,有的特殊樂句可根據其結構用上弓結尾。

3.一般弱起小節第一音或弱起的音,如後半拍起的音符,最好以上弓(下半弓位置)開始。

有時,小提琴旋律需漸強,有時需漸弱,那麼,又該遵循什麼樣的弓法原則呢?

一般說來,小提琴上弓有音量自然增強的特點(從弓尖到弓根,弓杆自然加重),因而很多情況下樂句漸強(cresc)採用上弓。但有時為了方便起見,或避免打亂節拍弓法的連續運行,也可以用下弓拉奏。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採取上弓還是下弓演奏漸強樂句和旋律,都應該加快運弓速度,因為重音不僅是對弓杆施加壓力,而且速度越快音量越大。

與上述內容相反,大都情況下用下弓演奏漸弱(dim)的樂句和旋律,完全符合弓法特性和規律;與上述內容相近,漸弱樂句有時也採用上弓。同時,不論用上弓或下弓演奏dim旋律,均須減慢運弓的速度。

前面所說的“大都情況下采用下弓演奏強拍或次強拍(強位置),上弓演奏弱拍(弱位置)”,這種弓法叫節拍弓法。如果與之相反則叫非節拍弓法,這兩種弓法缺一不可,貫穿小提琴整個演奏過程。此外,有時為了使節拍弓法不致於中斷,在演奏過程中常常須對這種弓法進行適當調節。

1.不管上弓還是下弓,用一弓奏出兩個連續性的音符,不過請注意,這兩個音符一般時值是相等的,而且中間應作稍許停頓。

2.跳弓演奏連續而均勻的音符,如個別地方琴弓方向與強弱拍不吻合時,應隨即實施調節,即加進連音線。

3.根據樂曲具體情況,在兩個不同樂句之間,或不同音高的音之間,採取重複的上弓來調節。

4.弓法的調節,還表現在並不總是按弓法原理,即上弓--下弓--上弓,或下弓--上弓--下弓,如此反覆進行,而應該依據樂曲情緒、節奏力度、音型結構等,綜合節拍弓法和非節拍弓法來靈活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