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彈奏時左手大拇指的重要作用


小提琴彈奏時左手大拇指的重要作用


在演奏小提琴中,左手大拇指應該放在什麼位置?它的作用是什麼?

首先應該明確,在第一把位,大拇指放在琴頸的左側,初學時,與食指指根關節對峙,夾住琴頸。經過一段學習之後,食指指根離開琴頸,不與拇指夾緊。夾緊就僵硬,不便演奏。而拇指指尖應該自然延伸到指板以上。

有的人主張大拇指指尖應該放在琴頸下面,託著琴頸;美籍匈牙利人萊奧博爾德.奧厄在《我的小提琴演奏教學法》中也有“大拇指不應延伸到指板之上,因為這樣會妨礙在G弦上的演奏”的見解,但事實上,大拇指放在琴頸下面,不可延伸到指板以上的見解,已被實踐所否定。

大拇指放在琴頸的左側,琴頸落在大拇指的第一關節與第二關節之間,拇指必定延伸到指板之上。位置確定以後,可以說一說拇指的作用了。

1、換把位時,拇指先行。比如從三把位換到一把位,在將要換把時,拇指先移動到一把位的位置,然後其他四指跟隨著移動到一把位,達到精確的音位。因為從高把位換到低把位,好像左手要把提琴從下巴底下抽出去似的,比較困難,如果拇指先行,就穩穩當當的。

從低把位換到高把位,也可以拇指先行,如果是慢速的樂曲,這樣可以演奏的相當自然漂亮。但是,如果是快速演奏,拇指先行是沒必要的。技藝高超,達到可以炫技的水平,拇指先行就更沒有意義了。但是對初學者來說,以及對慢速演奏的樂曲來說,換把時,拇指先行,非常好。

2、拇指是揉弦技術的重要的反作用力。在第一把位至第三把位演奏時候,因為琴頸的位置是在拇指的第一第二關節之間,成為揉弦的支撐點,產生與揉弦手指相對應的反作用力。在第四把位以上演奏,拇指的位置自然移動到琴頸下面,也同樣是揉弦的支撐點,產生與揉弦手指相對應的反作用力。

以上,如果說,小提琴高手,換把不必藉助於拇指的話,那麼揉弦必定離不開拇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