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从成都七中走出的这些“超能”校长们

百年墨池钟神秀 学霸云集大七中

成都七中

绝了!从成都七中走出的这些“超能”校长们

百年七中 墨韵留香

成都七中是一所全国著名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中学,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

1905年废科举,兴新学,成都名儒龚藩侯等出资将墨池书院、芙蓉书院一部分改建而为“成都县立高等小学堂”(学生为青年人),并在4月12日举行了开堂仪式,学制5年,这就是成都七中的前身。

“成都七中”几个大字是1994年李岚清副总理视察七中时为成都七中题写的。2010年,学校开办高新校区,形成林荫和高新一校两区格局。2014年成都七中加挂“成都中学”校名,这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对历史的一种传承(成都七中最早的名字有“成都县立高等小学堂”、“成都县中学堂”,简称“成县中”)。

1905 成都七中前身“成都县立高等小学堂”建立

1994 时任副总理李岚清为成都七中题写校名

2010 学校开办高新校区

2018 成都七中加挂“成都中学”校名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成都七中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要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在此阶段,解子光老校长和七中的前辈们提出并践行了:“为学,要博雅而严谨;为人,要把持住义利之辩;归到品格,则力戒浮躁、极反媚俗”,这一价值观成为七中人的信念和精神气质。时至今日,“力戒浮躁,极反媚俗,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成为七中人的精神气质。

九十年代初上任的戴高龄校长把七中新时期以来的办学经验总结为“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三体教育思想。这为以“做人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突破口,使学校德育围绕不仅立足于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而且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爱国、勤奋、诚实、乐群、敬业、健康,富有创造精神和特长的青年一代的目标。

王志坚校长在2000-2005五年规划中,明确“三体”教育的精髓是“以人为本,重在发展”,并引入“三创”教育思想:“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七中的办学宗旨是“把七中办成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一流学校;成为教育改革实验校和素质教育示范校。”

时至今日,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新一代的七中领导集体提出了“人文滋养,个性成长”的育人价值追求及“全球视野,中国脊梁”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确定了学校的校训:审是迁善,模范群伦;现在,七中的办学目标是:建设为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奠基的卓越高中。

114年来,一代代七中人艰苦创业,更化鼎新,无论潮起潮落,顺逆兴衰,始终执著追求,痴心不改!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辍耕耘,终于从当初简陋的小学堂变成了今天高质量、有特色、饮誉四海、扬名五洲的著名学府。今天,除成都七中自己的两个校区(林荫校区和高新校区)外,成都七中已是一个大家庭,七中教育集团已经拥有国际高中、闻道网校、七中育才、七中初中、七中嘉祥、七中万达、七中八一等14家成员单位。每天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江西、甘肃、青海、广西8省1市,257所高中,1314个班,8万6千多名高中学生通过卫星直播的方式与成都七中的学生同步上课。

现在,学科奥赛、领导力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未来课堂、翻转课堂、分层走班、泛在学习、国际理解及STEAM课程开发的研究、艺体和技术课的模块教学探索等等都是成都七中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靓丽名片。

中华名校 成绩辉煌


百年七中的成绩让七中人引以为傲:

1.高知名度。2017自主招生百强中学排行榜成都七中全国第7名。2018年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四大名校自主招生初审通过人数位居全国第5。

2.荣誉众多。成都七中以突出的办学成绩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首批“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全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中学志愿服务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和称号。

3.杰出校友。

学校先后培养了以张兴栋等9位两院院士(另有1位第三世界王昂生院士)为代表的大批杰出人才,11块国际奥赛金牌获得者(另外还有一枚亚太物理国际金牌,国际金牌合计12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培养的许多学生,近年来纷纷取得世界级的学术成果,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4.高考成绩斐然。2018年学校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人数为74人,陈嘉儀同学以663分获得四川省文科第一名。另外,每年还有近200名学生被国外一流大学录取。

2017年,高考全省700以上12人,成都七中占6人,54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两项数据均列全省第一。

2016年56人考入清华北大,2015年55人考入清华北大,2014年高考,全省理科第一名是我校封凡同学,60人考入北大和清华,位居全国著名高中前列。

5.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成绩优异。2018年五大学科奥赛138人获得全国一等奖,位列全国第二,21人获得全国决赛金牌,位列全国第一,入选国家集训队13人,位列全国第一。

2017年,五大学科竞赛,成都七中以145位全国一等奖人次位列全国第一,19位学子获得奥赛全国决赛金牌,13人进入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北大,位列全国第二。

6.艺体科创等独领风骚。成都七中(成都中学)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课程改革,逐步创设了科学、完备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学校两校区每学期开设各类选修课100多门,活动课50多门。有“六大”学生组织,有“三报”“两台”和“四刊”。学校先后有8位学子参加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荣获佳绩,并有6颗小行星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学校的模联社、未来领袖社、机器人队、管乐团、排球队、足球队、健美操、定向越野、体育舞蹈等艺体团队领先西部,在全国均有较大影响力。七中学子曾获VEX机器人世锦赛冠军,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第一名,CCTV全国英语电视大赛冠军,全国财经素养大赛特等奖等荣誉。

7. 因为七中在全国的影响力,2014年 3 月25日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到访成都七中。

人文七中 文脉永继


2017年,学校对成都七中校园文化核心进行了梳理:

办学思想:“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三体”(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思想

学校校训:审是迁善,模范群伦

办学目标:建设为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奠基的卓越高中

育人价值追求:人文滋养,个性成长

培养目标:全球视野,中国脊梁

育人模式:责任引领,个性发展,砥砺毅志,知行合一

精神气质:志存高远,气定神闲;力戒浮躁,极反媚俗

学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充分展现七中文化的校园名言:

“和声细语展高贵气质,谦恭礼让显优雅风度。”

“气定神闲的高贵,志存高远的积极。”

“选择七中,就选择了一条艰苦奋斗的成功之路。”

“七中没有超人,只有超人的意志。”

“你有多大能耐,七中给你多大舞台。”

绝了!从成都七中走出的这些“超能”校长们


绝了!从成都七中走出的这些“超能”校长们

现任校长 易国栋

曾任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 2007年8月任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2010年7月担任成都七中副校长、2013年兼任书记、2016年担任成都七中校长。

七中育才在他的带领下传承了七中精神,成为公立第一的名校。师大附中在他的带领下秉着“崇道鼎新,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高考上线率在成都所有“国重”中学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四、七、九三校。现在成都七中在易校的带领之下在各个方面又取得了累累硕果和辉煌成绩!成为了一所全国著名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中学!


114年来,成都七中坚持创造最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让学生在多元化社团、多样性课程、多渠道对话、多形式体验等过程中,发现真实的自我,自己的优点特长,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人生理想,自己的职业规划,自己的价值观等,从而自觉、自醒、自励、自主地生活与成长,“做最好的自己”!这也是社会将成都七中称作“大学式中学”的原因。

七中精神薪火传 校长四方传火种

密切联系

在成都百余所中学中,不少实力超“强”的校长皆与成都七中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身上都共同有着“在七中从教”的经历,同样的的血脉和理念,也让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塑卓越之自我,育领军之人才!

他们每个人都感激并且铭记在七中那段闪亮的日子,并且“受命于非常之际,奉命于危难之机”将成都七中的先进理念传播到所在的学校,将成都七中的拼搏精神播撒到学校的各个角落,让成都七中的星星之火燃遍了整个成都平原。打造了一所所优质的中学,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子。下面编者就为大家娓娓道来那些从七中走出来的“超能”校长们!

七中育才

俗称成都七中的“小联中“,成都NO.1的初中学校,教学成绩自不必说,校园活动和社团组织也是特别的丰富,网班和云班聚集了成都大部分的“天牛”。第二任校长成都七中校长刘国伟,第三任校长为原成都七中副校长的张军。现任校长是原盐道街中学校长何伦忠。学校一直秉承七中之精神,为成都七中输送了大量的优秀生源。

七中初中

第一任校长杨斌,将该校打造成了与479三小联中齐名的著名公立学校,现任校长李校非,一直在践行传播着七中的精神气质:“志存高远,气定神闲;力戒浮躁,极反媚俗。由成都七中领办,按照成都七中优秀办学传统精心打造,与成都七中高中教育“无缝衔接”。也为成都七中输送了大量优秀生源。

七初附小

校长刘靓(原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教育集团秘书长、原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副校长),开校之初就提出以“发现教育”为办学理念,把百年七中优秀文化融入现代小学教育的发展中,着力构建最适宜学生发展的文化、课程体系。

根据“无时不课程、无事不课程、无人不课程”的课程理念,我们学校的课程设置在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大力推动校本课程的教材化、特色化提炼。与成都七中的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三体”思想完美契合,是七中办学思想与理念在小学的再现。

七中万达

刘强,现任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物理高级教师,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感动金牛教育灯塔人物,成都市领航高中校长,四川师大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委会理事,教育部德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专家

陈刚原成都七中副校长、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校长,四川省优秀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汶川大地震后代表成都七中领办七一聚源中学、八一聚源高中两所学校;2011年领衔创办成都七中万达学校,首创“体育毕业证”制度,让学校教学质量稳居成都市前列,建校5年即被评为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七中万达成都七中领办学校,也传承了七中之精神和管理模式,现在整体教学位居金牛区之首,在整个成都也排名前列!


绝了!从成都七中走出的这些“超能”校长们

七中八一

校长史玉川,原成都七中教务处主任 、成都七中校长助理、中学高级教师 全国生物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教育部教材审定专家。

成都公立学校里的“网红”学校,这几年家长关注度是“蹭蹭蹭” 的持续上涨。自从七中领办以来,学校各方面全面发展提升。现有师资和成都七中、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名师结对,迅速提升本校教师水平。近年在金牛区各学期期末调考中,单科及总分平均分、重点率等指标一直稳居金牛区第一。

西川中学

西川中学创始人戴高玲,原成都七中校长,创造了西川中学的神话!学校现在一直遵循戴高龄校长“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三体”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性发展,“启迪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之智慧,奠定学生今日和未来发展之基础”。

西川中学和西川实验校目前由杨光荣共同监管,杨光荣:是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特级教师。原成都七中督学,创造七中育才神话的“网班”、“云班”、“国际英才班”操盘手,曾任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党总支书记、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执行校长。

西川中学优异的出口成绩、强大的师资团队、先进的教学管理和生活管理、美味丰富的伙食等受到广大家长学生的认可和热捧,成为近几年成都民办学校录取率最低,最难进入的民办学校。

七中嘉祥

七中嘉祥第二任校长吴丽,是原七中育才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她曾带领原相对薄弱的35中蜕变为名牌学校——七中育才学校,为嘉祥外语成功迈进名校行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任校长雷解民,曾任七中副校长、树德中学校长、市教育局副局长,为嘉祥外语发展为“嘉祥教育”,使学校进入到全市学校“第一集团”做出了杰出贡献。

嘉祥从创办以来一直以优异的出口成绩为家长和学生们所追逐称道!


绝了!从成都七中走出的这些“超能”校长们

锦城一中

锦城一中校长杨斌,曾任成都七中副校长、七中初中校长、石室中学党委书记、石室北湖执行校长。七中初中任职之期把七中初中从一所新学校办成公立最优质学校之一,他做到了!他是把教育与科研、课题与课堂探索出成功之路的领路人。在七初家长眼里:“他就是一位有教育情怀、有魄力的校长”。石室北湖任职之期“风趣幽默、亲切诚恳”这是杨校给北湖家长的印象;他倡导:“把这所学校建设成温暖的学校,培养的学生要有感恩的心!”他带领石室北湖取得辉煌成绩,跃居479新校区之首!

副校长何刚,曾任职七中育才副校长、水井坊校区常务副校长。在七中育才耕耘的十七个春秋,一直承担物理教学工作和竞赛辅导工作,深得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喜爱

副校长张新民,曾任成都七中初中副校长,成都市特级教师、高新区教育名家、高新区学科带头人、七中初中名师工作室导师

副校长 雷国亮 曾任绵阳东辰教育处主任、七中初中学生工作部主任,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高新区优秀教师、高新区学科带头人。

锦城一中现在正在强大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在优秀师资的协作下,兼具成都七中先进的精神理念和石室中学深厚文化底蕴,校园环境也是高大时尚的现代气息和古朴典雅的传统文化相得益彰。学校正踏着坚实有力的步伐,一步步向“世界一流中学”迈进!

天府七中

天府七中校长陈刚,原成都七中副校长、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校长,四川省优秀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汶川大地震后代表成都七中领办七一聚源中学、八一聚源高中两所学校;2011年领衔创办成都七中万达学校,首创“体育毕业证”制度,让学校教学质量稳居成都市前列,建校5年即被评为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家长和学生对陈刚校长的评价是“稳重踏实,平易近人 身先士卒 具有人格魅力 ”现在天府七中在陈校的带领下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管理者和老师,这所众人瞩目的天府新区的新学校也迅速成为网红名校之一!


绝了!从成都七中走出的这些“超能”校长们

西川南

校长杨光荣: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特级教师,原成都七中督学,创造七中育才神话的“网班”、“云班”、“国际英才班”操盘手,曾任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党总支书记、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执行校长。

常务副校长李霄羽,成都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初中物理中心组成员、“锦江区特级教师”,曾担任七中育才网、云班物理教学或教学指导工作,曾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德育处主任、汇源校区校长助理、党总支书记。创建了育才汇源校区的“英才班”现在将这一教学模式引入到西川南的教学之中,更加丰富了西川南的课程设置。也让学生们有了更多元化的发展之路!

目前学校拥有一批分别来自西川中学、石室中学、七中系列学校的骨干教师担任中层干部。校级管理团队将形成“七中系”+“西川系”的“双保险”,融合七中育才学校与西川中学的双重管理经验。现在西川南在他们为首的优秀管理团队和西川管理模式延续下,第一届学生初一的期末统考就取得了超越西川中学的辉煌成绩

西川汇

西川汇校长李艳,原成都七中地理老师、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副校长、成都双语实验学校校长、成都华西中学校长。

2006年打造出成都双语实验学校,2018年带领着华西中学的全体人实现了学校几十年的夙愿: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评上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华西中学担任校长时将学校建设成为了鸟语花香,花果满枝的美丽校园。

2018年,又带着一批七中的血脉前往西川汇锦都学校时,她笃定:“我一定要让七中的卓越精神,再次扎根!”我们坚信在李校的带领之下,在西川教学管理延续之下,这所位于西汉文化巨人、“西道孔子”扬雄(扬子云)的故乡的西川汇锦都学校定能承圣贤大哲之睿智灵气,绽放异常绚烂之光彩!

绝了!从成都七中走出的这些“超能”校长们

博骏公学

校长:段必聪 博骏教育集团教育总监,博骏公学总校长,成都博骏公学校长。原成都七中常务副校长、成都外国语学校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库”首批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曾用诸多方式让七中竞赛成为典范的他,开创了成外后来几年的如日中天,让成都外国语学校成为全国知名的外国语学校之一

副校长:王才金 原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年级组长、成都七中八一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四川省骨干教师,川师大国培专家,成都市学科教学视导专家,成都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成都市科技拔尖人才,所教学生数十人考上北大清华。

副校长:刘 杰 原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教学副校长,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全国科研先进个人,四川省骨干教师,成都市高中学科教师研培专家组成员。西华师大教育管理硕士生导师,最年轻的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

博骏公学在卓越管理团队的领导下,在师大一中博骏教育集团的引领下,学校的未来可期!

七中实验

校长:毛道生,原树德中学副校长,树德中学光华校区执行校长,2016年起,任成都七中副校长。在成都教育圈内,有“学者型校长”称誉。

评价:有本事,教书凶,儒雅有风范!临危受命令家长和学生们纷纷对其点赞,期待七中实验在他的带领下,在七中精神的传承下不会再让社会各界失望!

绝了!从成都七中走出的这些“超能”校长们

广元天立

校长:黄永贵,中学高级英语教师,广元天立国际学校校长。先后任职于四川江安中学、绵阳南山中学、绵阳东辰国际学校、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广元天立高贵的欧式英伦建筑设计风格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念完美融合,是中国最美山水校园、湖畔校园、生态校园之一。黄校长虽然没有在七中,但七中万达的经历,七中万达的七中精神影响了他,七中精神与绵阳的教学与管理让他在广元天立大展才华,让广元天立快速发展。2018年首届高考和首届中考就在校长带领下,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产生了北大清华的学生!

一大批优秀的成都校长,在成都七中的影响之下,先后将各个新办学校发展成为成都名校,赢取不少家长良好口碑。

校长有多厉害,学校就有多厉害!这一个个才华与实力兼备的校长,成就了一个个发展迅速、不容小觑的中学,为成都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正所谓“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而成都七中也因为这一个个优秀校长的诞生,被业内称为成都名校校长的“黄埔军校”。

七中有一句名言:“七中,没有超人;只有超人的意志。”“七中,绝对不只是成都的七中。”《一块屏幕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七中的精神在横向得扩散、向纵向得延伸。从现任校长易国栋掌门成都七中后,他再次提出了“泛七中”的概念,让七中精神打破时空的隔膜,得以走向更远的地区。不论是海外、是竞赛场、还是乡村的某处,还是领导前往,“让全世界的人需要的人都能认识七中、愿意的人享受七中的资源”。

他们做的,是让七中,成为不止一个人的七中!

让七中,跨越时空!

绝了!从成都七中走出的这些“超能”校长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