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失火慘劇,不同人的不同態度淺析

如果站在人類文明的高度來看巴黎聖母院的失火,那是極其慘痛的,一座凝聚著人類智慧、蘊含著人類文明的建築,是全人類的瑰寶,它的一點損傷,都是悲痛的。

可那畢竟站的角度太高,我們普通人,根本不會把事情放大到這等高度。我們都習慣於自己對待事物的個性方式,而大多數都是普通眼光。於是,面對這樣一件人類文明的悲事,不同的人竟然表現除了千差萬別的態度,這也是我萬萬不曾想到的。

巴黎聖母院失火慘劇,不同人的不同態度淺析

我不會站在任何一邊去判斷誰的看法對誰的態度錯,我只想了解不同人的心理狀態,當然,也只是窺探,也一定有不準確甚至錯誤的地方,希望看到的人不要對號入座,也希望你們可以包容和理解。

首先是公眾人物,他們評價熱點事件的標準就是以道德為準則:遇到壞事就祈禱,遇到好事就共舞。所以不管是哪國出現了意外,他們第一時間表達的態度就是悲痛,然後就是說一些希望傷痛快點過去之類的安慰話語。這是最保險的態度,也是最人道的態度,當然他們的內心一定有個人主觀情感,但礙於是公眾人物,也防止被人小題大做,他們對待此次事件,態度都是清一色的哀傷。

其次是在歐洲留學或是在歐洲生活過的人,簡單地說,就是對歐洲有情感的人,他們把歐洲當成是第二故鄉,所以對待家鄉發生的悲劇都會出現傷心之情,這是人之常情,不做贅述。

最後是我們普通民眾,看待國外這樣的悲劇,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無論是喜是悲,都無厚非。比如,有些人會用同情心看待,覺得發生這樣的事是痛心的,這樣的人往往道德感很強,內心也很善良,但也就會惹來不必要的罵聲;有些人則會聯想到很多事情,比如就把此次事件和圓明園被燒聯繫起來,覺得這是上天對西方國家的懲罰,有時候這種想法很感染人,可以喚起我們的愛國情懷,但很多聲音都說這不是愛國,但我不這麼覺得。

巴黎聖母院失火慘劇,不同人的不同態度淺析

所以不同的人看待同樣的事件,能發出不同的聲音,表明了每個人獨特的思想,我們不能一味地表揚或是批評,因為每個人的情感不同,只要沒有損害他人的行為出現,就不該用一些所謂的道德標準去評判。

巴黎聖母院的悲劇,我希望不要發生在我們自己的身上,畢竟我們是這世界上唯一的具有不間斷歷史和文明傳承的國家。我們應該引以為戒,保護好我們的歷史文化古蹟,別等到出了事才後悔,最後得到的,只有無盡的哀嘆,一段歷史的見證,從此消失在這個星球。

巴黎聖母院失火慘劇,不同人的不同態度淺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