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男人的史詩,芸芸眾生的寫照

這是一部男人的史詩,芸芸眾生的寫照

誰人不是斯通納?

很多人會問,斯通納是誰?他和我有什麼關係?

相信看過《斯通納》這本書的人都知道,斯通納是美國作家約翰·威廉斯1965年出版的同名小說中的主人公,而且是一個極其普通平凡的主人公,甚至被很多人認為是一個loser。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說誰人不是斯通納?

這難道意味著人人都是loser嗎?

憑什麼將我們和一個loser相提並論?

讓我們不妨且先看看這位所謂的loser的人生吧。

來自美國密蘇里州的農家子弟斯通納,為了提高自家土地產出,在父母的建議下半工半讀就讀於密蘇里大學農學院。然而命運似乎跟他開了一個玩笑,斯通納最終成為這所大學裡的一名助理教授

——由於與上司發生爭執,直到去世之前他也只是一名助理教授。

在院長家裡舉行的一場歡迎會上,斯通納對銀行家的女兒一見鍾情並求愛成功,然而婚後不久,妻子的神經質就讓他對婚姻心灰意冷。在不惑之年,他遇見人生摯愛,得到了感情上的唯一一次溫存,卻迫於外界壓力不得不分開。

這是一部男人的史詩,芸芸眾生的寫照

一生中僅有的兩位摯友,一位由於戰爭客死他鄉,另一位與自己日漸疏遠。唯一的精神導師由於對戰爭的厭惡,對現實的不滿而過早離開。

斯通納想回饋終生匍匐在土地上的父母,卻遭遇“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無奈。

直至患上癌症,被迫退休,在約翰·威廉斯平淡如水、冷靜剋制的敘述中,他結束了這一生

這樣看,斯通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loser。

然而,就是這樣一本描述凡夫俗子故事的書卻在沉寂50年之後年名聲大噪,被譯成多個版本,先後登上多個國家暢銷榜榜首,持續引爆關於美國文學正典的討論。《紐約客》 等精英書評人紛紛撰文:“這是獻給所有被虧欠的藝術的遲來的正名。”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大多數人都能在斯通納身上或多或少發現自己的影子——是啊,誰人不是斯通納?

這是一部男人的史詩,芸芸眾生的寫照


這是一部男人的史詩,芸芸眾生的寫照


這是一部男人的史詩,芸芸眾生的寫照

縱觀他的一生,他也許無法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是,他絕對不能被算作一個loser

上大學改變了斯通納原本一眼能看到盡頭的,與父輩相同的命運,他從事著熱愛且體面的職業,遇見過刻骨銘心的靈魂伴侶,堅持過自己的原則與底線。求學、結婚、生子、出軌、退休、直至死亡,甚至是歷經戰爭,在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之下,雖微不足道,但

一個男人這一輩子該有的,他都經歷了。

他的生活彷彿是一面鏡子,折射出大多數人平庸枯燥的一生。可這就是生活本來的面目啊!

這是一部男人的史詩,芸芸眾生的寫照


這是一部男人的史詩,芸芸眾生的寫照

生活不是金庸小說裡的江湖義氣,刀光劍影;不是瓊瑤劇裡那種愛得轟轟烈烈,死去活來;也不是某些成功人士的勵志雞湯或者個人英雄主義。生活更像是《圍城》或者《平凡的世界》,而斯通納就像你我或者身邊的他,如果這樣的人生都算是失敗的,那麼我們這些和他類似甚至處境比他更差的人呢?

記得曹文軒先生在《布魯克林有棵樹》的序言中說過一句話:“文學是為做感動而來到世界上的。” 《斯通納》這本書的確讓人感動。它讓我想起離開鄉村在外獨自打拼的異鄉人,想起早期香港電影裡籍籍無名的小人物,他們雖掙扎在社會底層,卻依然有血有肉,奮鬥著卻也妥協著。

這是一部男人的史詩,芸芸眾生的寫照

感謝《斯通納》,在這個宣揚精英價值的年代,給你我提供了一個平凡生活的典型,還原了大眾生活本來的樣子,讓人在其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過去,現在甚至未來。同時也讓我們在紛繁複雜的日常中,看清生活的侷限與本質,理解生活的不完美,接納自己的平凡,與自己和解,並拒絕用簡單的成功和失敗來定義如此鮮活的一生。

筆落至此,耳畔傳來城市裡各種聒噪混雜的聲音,向遠處望去,一個個素不相識、或悲或喜的面孔,逐漸湮沒在人來人往、各有歸途的洪流中,在城市高樓大廈的映襯下顯得極為渺小,並隨著這一波波的洪流消失在遠方,成為一個個模糊的黑點。我不禁想起德國詩人黑塞的《朝聖者》,覺得用這首詩來形容讀完《斯通納》的心情,再恰當不過:

“繁華世界就此別過,

我曾愛之彌深,

即使我無所獲,

我仍感不虛此行。”

這是一部男人的史詩,芸芸眾生的寫照

此刻,我的手中握著的彷彿不是一本書,而是斯通納沉甸甸的一生。

這是一部男人的史詩,芸芸眾生的寫照


這是一部男人的史詩,芸芸眾生的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