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考上985、211的研究生不如考上985、211的本科生?

用户54524066511


首先,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误区,总认为本科考上好大学的不仅勤奋也聪明,而研究生考上好大学的,一定是钻空子或者占了一些优秀的本科生不考研或者不考国内研究生的便宜,或者只是以时间换取了条件。其实,考985/211的研究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对于那些本科只是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需要克服的困难更多。但是相比考博,考研的限制条件会少一些,考研还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通道。

其次,考研的过程并不简单。既要兼顾毕业,也要另外安排时间来复习考研。尤其很多本科是普通院校的学生,还是跨专业考研的。除了英语,政治这样的公共学科外,对于专科课一、专业课二(有的没有专业二)的把握,也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复习方向要对,知识点要重新积累,基础和深度要兼顾,还要为复式做准备。所以,那些能考上985/211院校的学生,本身是付出极大努力的,对他们的能力要认可。

第三,人生的竞争是一辈子的竞争,不是一时一刻的竞争的。有的学生起步早,或者家庭条件好,从小的学习环境就让他具备了起步上的优势;有的省份考生人数竞争激烈,有的地区办学条件好,高考的时候竞争优势不一样。985/211院校的师资力量、学习环境比普通学校好,很多学生考研还是考本校,所以不是每个学生在本科阶段所拥有的平台的是一样的。因此,那些能在考研时候考上985/211的学生很厉害。


思考大学


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回答

首先,从生源质量来说,985,211的本科生要优于研究生。

坊间流传一句话:985,211高校是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三流的博士生。虽然不一定准确,却也不是完全没有依据。

全国每年高考报考人数逐年增长,2017年已经达到940万,全国的高考录取人数约700万,其中985高校录取15.8万,211高校录取人数45万,约占总人数的6.5%。真可谓从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



对比研究生,近年来的报录比大约在3:1,最近的2017的数据更是达到了2.5:1,录取率为40%,985高校的平均报录比大学也在10%左右,211高校还更高一些。这还是在这些高校的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保研和出国的情况下,也就是说,考研的同学实际上是少了相当一部分最优秀的竞争对手。考试难度比本科低了不少。

其次,二者在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经历以及收获有很大差别。

985,211高校的本科生,在大学阶段所处的平台,拥有的教育资源和环境,配备的师资相对都要优秀许多,他们在本科阶段就能够接受更严谨的科学训练,学业基础更扎实。考上985,211大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最大的区别,就是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方式,前者以考研为主要目标,更多的学习精力放在知识积累,应对考试;而后者以学科训练,理论结合科研实践更多,不仅限于知识储备,更多在于拓展创新。985,211高校的本科生出科研成果的案例不在少数,相比而言,考上来的研究生在本科生出科研成果的可谓凤毛麟角。

第三,受第一学历影响,二者未来发展也可能有很大差别。

对于考上来的研究生,他们本科阶段的终极目标就是考上顶尖学校的研究生,而且这还是本科阶段比较优秀的同学才能考上,等研究生毕业时深造或者就业,除非在研究生阶段做出非常出色的成绩,否则同等条件下很难竞争过原本就来自985,211的学生,这就是第一学历的影响。985,211高校的本科生在本科去向上就有更多选择,出国深造,保研国内名校,考研,就业等。他们进入国内顶尖,甚至世界Top的高校的几率要高得多。即便是考研和就业,他们选择的目标也更高,加上他们拥有不错的第一学历,同等条件下被优先录取的几率要大得多。这里顺便可以提到,有相当一部分优秀的985,211本科生去了更好的平台学习深造,他们与考上来的研究生的差距始终是存在的。

虽然考上985,211研究生的同学也经历了种种考验,体现出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有不少同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总体上,直接上这些高校的本科生总体成材率和优秀率相对更高,所以有就有了题目中的提法。


象牙塔里讲故事


我是211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又当了大学老师。我来解答这个问题。

从题目上来看,只能说是比较片面吧,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原因如下。


第一,高考的竞争程度要比研究生的大。

高考和研究生考试,它的考试难度是不一样的。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会更大一些,他是第一波选拔性考试。并且他受到了地域的限制,你比如说山东省和河南省的高考分数会特别的高,所以这两个省的学生想考入一所985和211大学都特别难。能考进去的都是极其优秀的学生,学习能力特别强。

而研究生考试是全国性的考试,没有地域限制。所有的学生都能考,是跟全国人民竞争,那这样的话对山东省和河南省的考生来说就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有很多在高考的时候没有考入985和211的。这时候就可以通过研究生考试,进入985和211的高校。

当然这一波学生要比高考的那一拨学生要稍微差一些。所以说研究生考上的985211学校的研究生能力要比高考进985号211学校的学生能力差一些这事存在事实的。


第二,题目也是不对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尽管高校团在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区别,但是在学历上没有区别,就是研究生的学历要比本科的学历高。

所以一个985、211的本科生,在有些方面也很难比,一个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占有优势。

如果是进企业的话,企业人力资源比较有经验,当然也不会以社会公平和国家学制为主要参考,而是以对企业提供人才为参考。那他们就会选985和211的本科生,而不会去选一个普通高校的研究生。

但是如果是参加学校,国家类的公务员事业编考试,这些学校这些机构是不存在对学校有偏见的。有些岗位只能研究生学历的才能报考,那你即便是985211的本科生也没有机会。


教育界的牵牛花


确实是这样的。985、211的本科生比985、211的研究生含金量更高。

原因如下:

1.能考上985、211本科的学生都是学霸,需要从小就学习好,至少也得高中三年持续不断的勤奋刻苦。那种高三杀出来的黑马应该天分极高才能逆袭。而考上985、211研究生只需要半年的努力即可。所以,很多名校的校友圈都是认本科的。一些招聘企业也会非常看重第一学历也就是本科学历是哪个学校的。

2.几乎所有上高中的学生都要参加高考,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度可想而知。而研究生考试就不一样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考研的。那些985顶尖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很多出国、直博或者直接就业了,很少选择再考研的。因此,再考研路上其实少了最优秀的那波竞争者。同理,985的硕导就只能往下招211或者二本的优秀毕业生了。

所以,对于那些本科只考上了普本的孩子来说,这并不是你学业的终点,在大学里好好学习,考个985的研究生,同样是逆袭。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能进985都能为你今后的人生提升一个层次。你的孩子做x二代的机会也更多一些。


美芽聊艺术


985、211大学是所有学生的最高梦想,毕竟这百余所高校是我国实力最强、就业市场上竞争力最强的,这些高校毕业生基本上都可以找到非常不错的职业,在今后的人生发展中也具备比较光明的前景。

但是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考上985、211的研究生不如考上985、211的本科生,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而且也是从实践中得出来的理论,虽然 不能说百分之百的准确,但是可以与当前的高等教育实践相吻合,是经得起检验的说法。

研究生考试已然成为当前最热门的求学考试之一,今年报考人数达到290万人,而招生人数仅仅只有70而已,而且还包括推免生在内,竞争压力非常大,此外报考研究生考试的主要人群仍然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面对的就业压力比较大,只能通过提升自己的学历来保障自己的求职竞争力,以此来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买票”。

在如今的求职市场上,我们会发现招聘单位往往比较重视应聘者的第一学历,也许你是985、211院校的研究生,但如果你的本科学历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二本学历,可能你的研究生含金量还不如985、211院校的本科生高,他们经常会将985、211院校的本科生作为自己的招聘对象,这种现象不能说全部,但至少属于比较普遍的现象。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当年高考后直接进入985、211院校的大学生都是高中时期的佼佼者,属于比较强势的优秀人才,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肯定与他们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即使普通本科院校考上研究生,可能与985、211院校的本科生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只是自己的学历上可能占据优势,因此更多的招聘单位更期待第一学历的学校实力更强的求职者。


东爱雨小公


研究生看重的是本科学历。一个三流大学的大学生即使花四年时间考上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也不如本科学历高的名牌大学的大学生获得推免资格被保送的研究生含金量高,名牌大学不喜欢这样的研究生。为啥了?国家需要的是有实际能力的品学兼优的高科技型人才,而有这些能力的大学生,已被高考选拔出来了!也就是说,高考已经把有能力的大学生拔出来了!考研是让这些有能力能力强的大学生进行更深一层修炼,给国家培养高尖端的人才。而不是断章取义吸收一些本科学历低的人来给自己镀一层金皮,然后出去靠这层金皮,讨个好工作谋生。

这也就是这些年考研对本科学历高的名校大学生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本科学历低的大学生考研的越来越多,每年都呈上升趋势,多达好多万。考研的难度也相比之下越来越大。对于高学历的本科生是不公平的!低学历的大学生利用本科四年的时间再战“高考”,想通过考研来圆自己当年高考失利错失的名校梦,上大学期间没有学本科知识,而是在积极备战考研。四年考一个研究生比本科学历高的名校大学生一边学本科知识,一边挤时间考研要容易多。再说名校也不喜欢这样本科断层的越级研究生,但为了公平又不得不迫于舆论,以成绩来取研究生。对于本科学历低的大学生挤占研究生名额的形势,高校采取了有力措施,来保证本科学历高的名校大学生能考上研究生进行深造。高校纷纷增大了每年的推免生名额,让更多学习能力强的高学历本科生考上研究生。达到给国家培养高尖端的人才,也缩短了考研对高学历的大学生造成的不公平。

打个比方说吧!小学没上初中直接考上高中的学生能和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考上高中的学生一样吗?


这个冬季很漫长


先分享一个自己身边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中描述的现象并不绝对,只能说大概率、大部分的情况如此,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不是那个个例。


原单位一个小伙子,中专毕业后在单位的生产车间搞生产,做了几年之后被提拔为市场经理。也许是因为他有亲戚在单位当领导的缘故,以至于从起步的时候,他就在车间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不过他个人也很努力,而且情商也很高,和他交谈感觉很舒服。如果说他的亲戚给他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平台的话,他自己的努力和悟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反过来再思考题主提到的问题,个人认为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这个也绝不是学校层次所能弥补的,进入社会后与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不妨先看一下这个问题:


为什么会说考上985、211的学生不如考上985、211的学生这种情况呢?

首先985、211高校及其他特色双非高校提供的学习平台是其它普通高校所无法比拟的,比如实践锻炼、项目经历、学习机会等方面;其次前者校招的时候去的企业大部分是行业的龙头企业或者研究院所,而这些企业很少在双非普通院校中招聘,提到保研-升学-出国率这个方面前者也是大于后者很多。这也许就是985、211高校所提供的平台效应。站在这一角度来考虑,平台很重要,提供给你的机会和思考角度也会更独特。


不得不说,在学校成绩在考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时候,还是占着很大比重的。但是进入社会之后,你的学历和学校层次(985、211、双一流等等标签)可以让你跨入比较高的平台,但是之后的发展如何就与个人有很大的关系了(比如选择、个人性格、工作性质等等)。也许你会说这些都是后话,但是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同样多的,你在这个方面有所成的时候,别人亦可在别的方面有所成,这也就是人生带给你的惊喜,很大的不确定性才让人有很大的信心去迎接未知的挑战。


因此,无论你在哪里读大学,也无论你是什么学历,都不是最紧要的事情,关键的问题在于自己的选择,不断地让自己成长,让自己成为了自己想活成的模样。


贝鱼说


就给你看张图,很现实的一个事情

这家公司叫“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很奇怪,最近怎么莫名其妙出现类似这种考研无用论的问题,那些是985,211的本科生但不考研的同学,等你们去应聘了,自然就明白你们与研究生的差距了,那些鼓吹“金本科,银硕士,破铜烂铁博士生”的人,不觉得就像那个吃不到葡萄却说葡萄酸的臭狐狸吗?!人千万不要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尤其是那些不努力还去贬低那些努力的人,简直是无可救药。

希望那些想要考研,而且要考985、211的同学,不要被误导了,网上贬低研究生,甚至说研究生不如985、211本科生的人越多,你们就越要考,让那些莫名其妙在硕士,甚至博士面前刷优越感的985、211本科生活在自己的梦里吧!至于自己该怎么努力就怎么努力吧😏


梦潮冷凝


某些高校江湖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金本科,银硕士,废铜烂铁博士生!

话虽然很粗,但是在某种角度来说反应出了生源的重要性。

以国内top2的高校来说,本科毕业的学校,不是很认可非土著的硕士生和研究生。

为什么?

高考比研究生难考多了!

所以通过高考进入985的含金量就显得高很多。

记得某个考研老师对985准备考研的考生说:你们要考研,要记住你们比那些非085,211的差多了,你们考不过他们!他们从大一就立志要考研了,你们呢?到了大三才决定保研,考研还是工作。所以你们要想考其他985的,一定要把你们参加高考的精神状态拿出来,否者就别考了。

没读大学前,我们村子里有个人在很普通的学校考上了北大历史系的研究生,当时还在村子里放电影,学校老师都以他为例子教育我们好好学习。

读完大学,才知道,本科考入北大的才是真正的大牛,研究生考上的只能说明你很自律,很努力!

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生,大概也是这么个意思。

这也是为什么第一学历会被那么多企业看重的原因!


鄢遇岭南


为何要作这样的对比。高考能考上985,211足以说明了你的实力,当然还有你的刻苦。如果高考没能考上985、211,或许是考试天赋,或许是因为努力程度不够。到了大学,痛改前非,重新给自己一次机会,考上985.211的研究生,真是可喜可贺。

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权哥需要特别提醒:要明确考研的目的。考研是一种手段,但不是必须的。在大学三到四年,我们应该试着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找到自己的专业方向和专业领域,深入进去,让自己成为专业领域里的专业人才。如果你的专业知识足以让你就业或创业,为何一定要考研呢?不必为了证明自己而证明自己,研究生学历的薪水未必比本科生高,比的还是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千万别陷入学历比拼的思维误区,浪费了大好的青春。

研究生,顾名思义,带着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喜欢科研的学生需要,医生,老师,科研人员读研完全有必要。大多数职业未必需要在理论上研究,更需要的是临床经验。临床经验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工作第一线,在工作中成长,这才能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

还没高考的学子,全力以赴吧,别让人生有太多的遗憾。

关注国权演讲社,让权哥给你传递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