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博士将毕业,顶级杂志文章还没消息,大牛导师要留做博后。是走还是留?

谢谢1509610


对一名博士,特别是学术兴趣浓厚、科研能力强、学缘背景好的博士来说,就业并不是一件难事,择业的目标往往也不会太多,无外乎就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对这类博士来说,最需要考虑的是以什么方式什么身份去高校(或科研院所),以及去了之后怎么更好地发展。

所以,他们一般会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继续跟着现在的导师,做一个忠诚的团队学术骨干,利用导师这棵大树往上发展。但由于经历不够,又是在招聘要求很高的985高校,所以只能是先做博士后,再慢慢以普通教师身份发展;另一个是去国外做博士后或访问学者,混足2-3年,利用国外平台做出一些业绩来,回国后直接可以聘为副教授,甚至获得青年千人,但这样也有可能脱离原来的导师和团队,回国后出现孤立无援的境况。

作为一名高校人事工作者,我平时不但负责招聘工作,也要设计规划青年教师的发展路径,以我多年的工作经历来看,这两种选择都是可以的,只要把握好其中的一些关键环节。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情况:

第一种,博士毕业后直接留在学校做博士后

这种选择对导师最有利,因为导师培养你几年,刚用着顺手,并不希望你就此离开。你博士期间的一些思考,刚刚可以转化为成果,如果去了别的学校,以别的学校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那对学校和导师就是一种损失。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博士留在学校继续做博士后。说得夸张一点,博士后制度其实就是高校抢夺博士智力成果的一种手段,以留校为诱饵,通过制定一定的任务条件,让博士把此前积累的成果都倒出来。如果能源源不断地产出,博士就有机会留校,如果倒不出来了,那就只有出站走人。

如果题主选择留下来做博后,最近几年的压力就会更大一些。要想增加成功率,题主一方面要保证自己的那篇顶刊必须发表出来(如果是CNS一篇就够,如果是次顶级,最好2篇以上);另一方面,题主要赢得导师的信任和帮助,只要导师愿意出手,带着你报个省部级奖励,给几个结果让你打包成更高水平的论文,留校就不是个难事。等留校之后,仍然可以出国访学,提升个人视野,还可以继续在导师的支持下冲击青年长江、优青,进而成为学术牛人。如果没有导师和团队的支持,想靠一个人的力量,恐怕连留校都困难。

而要赢得导师的信任,除了体现出学术能力外,你还需要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对导师忠诚,努力为团队做出贡献,成为团队里的担当者。在团队工作,团队协作能力和执行能力比个人创新能力更重要。

第二种,去国外大学做博士后,再回国发展

出国做博士后或者访问学者,虽然也只是一个过渡,将来仍然要面临回国就业问题,但在相同学术能力,相同成果水平的情况下,有2-3年海外经历就有天然的优势,同样是两年或三年经历,国内博后出站大多仍然是讲师,再参评副教授则要受名额限制,就算有成果也要排上几年;而境外名校的博后(或助理研究员)则多半可以不占名额,甚至直接聘任。

不过,要想在国外有所作为,回国后受到认可,关键在于选准导师和团队。这其中,最理想的一种是选择与导师有合作关系的境外导师,一方面接收概率高,另一方面还可以保持与国内导师的联系。甚至,到国外高校后还可以继续沿着博士方向做下去,这样更容易出成果。事实上,很多博士和高校教师出国做博士后,就是冲着国外的实验室去的,并不一定做国外导师的研究方向。

除了和国内导师保持紧密联系,你发表的与博士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还可以发给国内导师审核把关,如果涉及到导师的观点或之前博士期间的实验数据,还要注意挂上导师的名字。总之,出国后,不管你有什么发展打算,都应该尽量维持好和原导师的关系,只要你有一天回国了,导师就是你强有力的后盾。

当然,大家可能会说:毕业还可以去企业嘛。不过我认为,对于一个985高校毕业,有机会发表顶级期刊论文的博士来说,去高校的发展前景更好一些。但不管去哪里发展,不管做什么样的工作,一定不要轻易放弃你已经做了多少年的专业,也不要轻易放弃你经营了多少年的学术资源,尽量试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再往上爬,这样才有机会走得更高更远。


高校人才真经


博士毕业后估计主要去(1)高校/研究所从事研究,(2)企业研发,(3)政府部门和(4)等。根据题主的描述,题主应该主要是考虑去高校或者研究所从事研究性工作。是走还是留主要需要根据题主的自身情况(如今后职业去向)来综合考虑。以下为个人看法,供参考。

1.高校/研究所

(1)高校/研究所聘人标准高。去高校或者研究所,求职时主要看你本科毕业的学校是否985,211,在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好坏和博士老板的帽子大小。
如你一区文章数(顶级期刊越多越好)多,专利授权数多,成果质量高,给的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也更高,起聘岗位更高,如果顶级期刊数量多可能直接硕导甚至博导。成果突出可更好解决家属工作问题。


老板的帽子越大越受欢迎。如老板拥有“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千人计划”等分量重的帽子。那么毕业后去高校很受欢迎。院长都喜欢博士老板很牛的老板,这样你能给学院带来资源。也有利于你自己以后在国内科研之路有得更远!各行各业都有朋友圈!!!

如果本科不是985或211,成果不是特别的优秀,比如nature ,cell和science等级别成果,985博士想进国内高平台,难度很大。(2)求职成果要求越来越高。我记得2014年左右,化学学科拥有一篇Jacs加一篇一区文章可以进入中科大。现在的要求估计翻倍不少了。如果做两年博后有利也有风险。如果两年后成果质量翻倍,而且你现在的老板有杰青以上大帽子,我觉得可以考虑博后。但是,如果博后出现意外成果不理想,有可能两年后找的工作不如现在找的。

2.企业和政府部门

企业和政府部门对于博士期间科研成果要求相对要低。如果如果毕业后打算去企业或者政府部门,那么建议你尽快毕业去工作。

博士在企业虽然辛苦,但是工资每年增幅不小。而高校只要你职称不上去,待遇不变。企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近年来,政府部门对博士学历需求越来越高。如果喜欢走政府官员这条路,前景也很不错。现在各地市长级别的很多都是博士啦!





建议

如果去企业和行政机关,尽快毕业不做博后。如果以后继续科研,老板也没有“杰青”以上帽子,尽早毕业找个好平台,或者出国找个大牛课题组博后,回国争取能拿个大“帽子”。有帽子就好来钱,来钱了就好干事情!


谢谢阅读!希望能帮到您,可以留言或私信交流!原创不易,喜欢请点赞、转发以资鼓励!请点我头像关注我,免费为你分享独到观点、经验、干货知识!



趣之化学


如果没有顶级杂志文章就不能拿到博士学位,那只有留下继续等待(甚至要再写一篇投稿)。如果不影响博士毕业的话,那选择就灵活多了。假如现在就有不错的单位(待遇、发展前景都不错)可以应聘,当然是先就业了。


老猫


能毕业就抓紧走人,有情况就因势利导,毕不了业稳妥为主,世界广阔,别困于眼前,毕业第一!


科学频道


北大清华博士后有规定;本专业毕业的博士不能在本专业做博士后,除非换个专业。不知复旦,南大等华五是否也有此规定。至少,再牛的985,如果留在本专业做博士后,肯定不是北大清华的博士。


用户6684794070487


多顶级?投文章有风险的嘛,投了不一定能接受如果对做的东西很有信心,又怕你走后又因为补实验之类的你的作者顺序发生改变可以等等。当然对文章信心不是很足,和老板谈妥了,文章已有了能毕业了就走。如果没有文章还指望你投的等毕业你还有选择吗?要做博后没有文章和证书基本没戏。老板当然希望你留。


随音乐一起摇摆


这个导师有多牛?是否是杰青,更或者准院士和院士?导师在以后找工作方面是否会有帮助?课题组在科研方面是否还有发展的空间(说白了就是留下能不能发发文章)?个人是否想要继续科研?想通这些,就差不多知道是否要留下了。


侑侑这个名字被人用了


这就要衡量啊,看哪个对以后发展空间更大,不要只看眼前三五年。想想现在学历泛滥的年代,想想博士后以后应该会更牛和更有竞争力。


教育的知与行


让你做博士后要看待遇,导师一般都是不让学生走,给他赚钱,建议来深圳做博士后,除了工资以外,政府补贴1w/月,还有其他优惠条件,你自己查。


闲情逸致


留大牛吹更大的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