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农村出现新型不孝形式,且越来越严重,做父母的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办?

调调su


【有人说农村出现新型不孝形式,且越来越严重,做父母的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办?】

1、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看父母2、觉得父母给自己看孩子理所应当3、孩子教育不好就埋怨父母4、不愿意和父母一起居住

题注列出的这四种“新不孝”!表面上看确实是现在很多农村的现状,这四点要单独并且分开来看!

我只能说,大家看到的更多是是无奈!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自媒体账号!更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不同观点!------老杜侃三农!<strong>

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看父母!

现在农村,很多年轻人为了“生计”,选择外出打工,有些事男方一人、有些事两口子都外出打工,这是现状,很多人在外打工,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比较孩子、老人都需要“养活”,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愿意回家看望父母,包括孩子!相信更多的人是不舍得“掏”来回的车票费用,想把这笔费用省下来。

更何况,在外打工,很多时候也不是想回家就能回家的!一般都是春节、或者家里有重大事情,才选择回家。很多农民工的工作基本上都是没有休假的,回家可能就意味着‘离职’!

结果就是迫于生活、工作的压力!【无奈的】选择尽量少回家,或者不回家!

独居山村的老人!很热情的两位老人!老杜拍摄于邯郸某山村!

觉得父母给自己看孩子理所应当

这句话我不认同!父母有能力有精力的话,相信父母也非常乐意去带自己的孙子或者是孙女,谁会不喜欢自己的晚辈呢?

当然,作为子女,也别把这当做是父母应该做的,是理所当然,父母帮自己看孩子是清分,没有能力带孩子,她们没有这样的责任!

孩子教育不好就埋怨父母

别说父母教育不好孩子,就是自己也不能保证完全把孩子教育好呀!

就说孩子上学学的题吧!很多题我都不会,更别说父母了!父母能帮自己带孩子,就已经相当不错了!父母有能力的话,她们会付出全力的!这点毋容置疑!

不愿意和父母一起居住

有时候,有老人跟自己住,你会很享福的!就说我家吧!我的父亲身体不好,母亲一直在全身心的照顾父亲,最近刚要了二胎,现在已经6个多月了,一直在岳母在帮着老婆照顾孩子,岳母不来的话,我就只能在家了,工作是肯定会受影响的那不用说!不上班的话,经济压力会直线上升!

【老杜拍摄于邯郸某山村,留守在山村的老人!】

即便是没有二胎,有位老人在家里帮着做做饭,也是非常不错的呀!全家人既能享受天伦之乐,还能相互照顾一下,何乐而不为呢?

总而言之呢:做了父亲、有了孩子之后,才体会到这句“养儿方知父母恩”的真正含义!有时间、有精力的时候,多照顾下父母,因为他们真的不容易!有机会的话,多陪陪他们,他们真的很想天天见到你!

最后送给大家两句话:父母在不远行!子欲养而亲不待!


老杜侃三农


在农村流传着一种调侃的说法,那就是如果你觉得日子过得辛苦,家庭关系处理的也不够好,有点累,想找点平衡的话,那就谁也不用,直接去村头,听村里的老人闲侃,不出两天,你就会能量满满了。可能不熟悉农村的人会有点难以理解,听村里的老人闲侃还能让人重拾信心?其实不是这样的,农民这样调侃是因为农村的很多老人聚到一起就该聊起村里的八卦了。这些八卦基本上都以谁家做生意赔了,谁家养猪场闹“瘟疫”了,谁家孩子娶不到媳妇儿了,谁家子女在外边不务正业了,虽然话题众多,但也有一个重头戏,那就是谁家子女不孝顺。

这其实也好理解,毕竟对留在村里的老人来说,已经到了需要养老的岁数,自然更偏爱养老的话题。至于说为啥听老人闲侃能能量满满,说到底就是能通过老人的嘴听到很多小道消息,然后发觉其实别人的日子过得还不如自家如意,别人的家庭关系比自家的还糟糕,所以就很容易获得心理平衡了。

其实不止老人关注孝道的问题,现在农村“孝道式微”已经成了全社会的问题,甚至连事关三农的一号文件也特地提到了这点。但凡提到“孝道式微”,很多人马上就会“剑指”年轻人,农村的年轻人缺乏责任,不愿养老之类的说法时常听到,农村“孝道式微”都是年轻人的错?小伙的2句话,说到农民心坎里。

1、很多“不孝”的起源都和老人有一定关系。过去农村一家都是好多个子女,人本来就多,子女成年后又各自组建了家庭,人口就更多了,这样的一大家子人虽然显得热闹,但是人多是非也多,所以父母从中的调和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有些农村的老人不仅没能起到该有的调和作用,而且还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加剧了子女之间的矛盾,最后甚至弄得整个家气氛都很奇怪。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农民都喜欢偏袒其中的一个子女,甚至主动要求其他子女为其做这做那的,如果其他子女不顺从的话,就说人家不孝顺,而且不仅在家说,到了村子里还要对其他农民说。很多农民不孝其实不见得是真的不孝,而是被家里的老人在村上说得多了,别人都觉得其不孝而已,所以说很多不孝的起源都和老人有一定的关系。

2、有些老人固执,不会变通,认为孝顺的前提就是盲从。在一些农村老人的观念里,孝顺不是看给父母多少钱,也不是看能不能陪伴父母,此后父母,而主要是看能否顺着父母,只要不能顺着父母的意志,那就是不孝。我们村就有一户农民,一共有3个儿子,只有老大儿子没啥大本事,在县里当建筑工,由于离家近,所以老大就一直担负着照顾老人的责任,但奇怪的是老人却从不说老大孝顺。至于说原因,多少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因为那个老人想让老大儿子和儿媳离婚,儿子不同意,所以不管儿子儿媳怎么伺候,就是不落好。反而大半年才回来一次的老二,老三儿子成了老人嘴里的孝子。

以上的2句话,很多农民都觉得说到了心坎里。最后编者想说的是不要提到农村“孝道式微”就是年轻人的错,有时候这个问题还真的是值得商榷的,起码不像表面上我们看到的那样。现在社会多元化了,家家户户的资金需求都比较大,农村年轻人的压力也很大,所以老人有时候也要改变一些固有的观念,同时对子女多一点理解。话说回来,就算老人有时候比较固执,观念比较落后,但那毕竟是父母,不能因为赌气而不管不顾不尽孝道,真这样做的话,绝对是不应该的,也是该谴责的,农民心里也得清楚。


三农坊


1、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看父母

现在的农村家庭,要么夫妻外出打工,要么一人留守,一人外出打工,而这个重任都是由家里的顶梁柱担起,很多人外出打工每年赚的钱也只够一家人正常花销,还要保证不生病,想存钱就更困难了,赚不到钱不说,还要经常思念亲人,有时候也想回到老家去发展,可回家一看,根本没有就业机会,无奈只能继续外出奋斗,这种情况也让很多人感到无奈。农村出来打工大部分没有正式正规单位,不会有五险一金,也很少有假期!不是不想回,现实情况决定了有家难回!

2、觉得父母给自己看孩子理所应当

很多城市里,基本上公立学校仅仅能够满足当地的居民或者一些企业事业单位,上学就是最大的问题,按照一些招生的条件,他们是没有资格报名的,而且在很多地方,私立学校是比公立的多,目的也就是为了满足这些外来务工者,但是费用问题就是很大的问题。

其实为了读书,大家不管是花费了多少钱都无所谓了,关键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到一个环境不错的学校,但是在城市,读书费用基本上是农村的几十倍,花费昂贵的费用,这也就没什么了,但是在后面的小学初中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平衡的地方,让农村孩子,在城市处处为难,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得花钱办事,甚至一些学校花了钱不一定能读。农村很多都是两三个孩子带在身边是不现实的!

3、孩子教育不好就埋怨父母

农村孩子,从小爷爷奶奶带得多,爷爷奶奶带,所谓的隔辈亲,他们从小就由着孩子的性格来,要糖买糖,要玩具买玩具。因此,孩子从小养成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性格,长大了,当爷爷奶奶发现不对劲的时候,想管,但是小孩根本不太听他们的话了,他们也就光打雷,不下雨。所以,农村孩子越来越不好教育。长辈的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农村孩子的监护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加上中国的教育专家,经常更换教材,导致,即使是父母初中毕业,到现在,教材已经改了很多遍了,他们现在拿到小学的教材,也很难钻研透彻,让他们教育下一代,辅导学习很难。这也是现实存在的,有时候发个牢骚也不是说怪父母,只是一种无奈!

4、不愿意和父母一起居住

首先一般是父母不愿意和孩子一起居住的多!老人们有陪伴自己几十年的生活习惯,每天早睡早起,天一亮,田地里有活的会去干活,而自己的子女们却恰恰相反,每天睡得晚,起的晚,老人们年纪大了,以清淡的食物为主,但是年轻人喜欢较辛辣、油腻,甚至吃饭时间都没有规律。他们那个年代生活艰苦,所以他们都非常的节俭。而现在的年轻人追求的是吃好穿好。如果长时间不见面。忽然在某一天相见就会显得格外亲切,矛盾也会减少。长期生活在一起,会加剧矛盾的产生。父母们也都觉得家和才能万事兴。所以他们不太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宁愿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

这样的情况,与其说是不孝,不如说是无奈更好,毕竟现实就在眼前摆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却没有工作;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

一个叫家的地方找不到养家糊口的路,找到了养家糊口的地方却安不了家。

从此便有了漂泊,有了远方,有了思念。








农村张涛


正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有人说我工作很忙,还要养家糊口,怎么照顾病在床前的父母啊,那只是你推辞的借口,只要你有这个心,哪怕放弃工作,去照顾父母亲,报答养育之恩,工作可以在找,和父母待在一起们时光很短的,要学会把握。

1.忠孝不能两全,当兵的军人那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军令如山倒,军队的纪律严格执行,那对待父母的养育之恩就不能敬上一片孝心了,正所谓舍小家为大家,没有国就没有家庭的和睦。

2父母亲在农村一辈子,好不容易买了一套城市上的房子,给儿子结了婚,谁知儿子取了媳妇儿忘了娘,没有把父母接到城上享享清福,而是还向父母亲要钱给媳妇用,夫妻俩人都很自私,没有考虑到父母亲的感受。对待这种儿子只能说,父母亲给自己存好养老钱,以后老了住养老院,不要认这个儿子了,养儿防老那是假的,只是为了个名声而以。

想起了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小斌打工游记


新型不孝的原因在哪里?不孝的方式有多种?需要从多方面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并不是说存出现新型的不孝,本人个人意见如下!

1.从年轻人的角度来看,思想观念的改变,社会风气的侵蚀,攀比严重,利益驱动,所以导致会在家里觉得父母亲与在城市里面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甚至厌恶。

2.老年人的角度来看,农村思想比较保守,节俭,有的东西一直放好多年不舍得扔,比如吃的东西,现在人讲究新鲜,卫生,以及健康,所以导致爱与被爱的脱节,产生分歧。

3,社会环境的影响,年轻人在大城市生活习惯,爱干净,农村老年人喜欢在家里养一些生畜,没有进行处理跟规划,导致到处脏乱,容易引发相关的一些疾病,导致年轻人对家人的不满,久而久之成为一种无视的状态,视为不孝。


小谢生活日记


个人观点。

本人也是河南农村的,现在农村确实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像你说的不孝行为个人觉得并不是他们本人所看到的,而是被迫而为。

拿我自己身边的人来说,年轻的小两口,为了生存要在外地做小生意或者外出务工,孩子小的时候还能带着,等到要上小学之后,被逼无奈只能将孩子留在家里老人身边。看到朋友那次送孩子去新的学校里的时候,豆大的眼泪往下流,不是理所当然,更多的是无奈。

至于常年不回家,更是现在通信网络发展的太快,一个电话,视频就可以把想说的话,相见的人看到,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都不愿花钱坐车或开车回去。

我个人还是主张,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长久的陪伴,有时间忙着忙着回过头来看,才发现好久没回家,好久没看到爸妈。

自己的父母又有几个不喜欢,不孝顺。


你的海城


我也是农村的,不知道你说的新型不孝是什么样的?给介绍一下呗!

如果孩子不孝顺老人怎么办?凉拌!也叫没有办法,还叫认命!自己的孩子教育的不孝顺自己,老天也没法。我只能建议一个比较传统的办法,那就是把好财政大权。不能说百分百管用吧,至少可以使孩子投鼠忌器。如果关系闹得非常僵的话,孩子在是个倔人,房子和钱都不要你的了,钱也就不好使了。

(前提还得是孩子的房子和钱都是你的,如果是人家自己挣的,脾气可能比你这个老子还要大呢)

不孝顺怎么办?这个还真不好下结论!

这个跟年龄段有关系,跟孩子的能力大小能力也有关系,十几二十几岁的时候,哪怕三十几岁的时候如果孩子一直是在你的羽翼下成长,想必财政大权应该在你手上,用钱来制衡他也不是不行。如果孩子自小能力强,早就自己单过了,车钱房都有,这个时候在不孝顺可就没治了。

在一个年龄段就是中年和中年以后了,这个年龄段如果不孝顺,你就是去法院告他也没什么好结果。要钱给你,要房给你,吃喝更不用说,唯一不给你的就是情感,也是你最想要的东西。供你吃喝玩乐就是不理你,作为老人心理肯定不好受。最后结果要么就请说和人调解一下,要么就养老院吧。

发自肺腑的说最后一句:从小教育好最重要!言传身教更重要!


不忘WO初心


出来干活挣钱养家,好象和不孝顺挂不上钩,要说出门干活挣钱养家,不能陪父母也说成不孝,那农村年轻人就设有几个孝顺父母的人了,当然,那个当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常年陪伴在自己身边泥?又有那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把日子过的更好。

在农村,父母心里面也都清楚,儿女光靠在家种那几亩薄田,最多也就是能维持个温饱,光想着让儿女在家尽孝是行不通的,不让儿女出门打工挣钱是不行的。这一点做为农村的父母是心里面都太明白了。孝顺父母也不一定要常年在家就叫孝顺,只要当儿女的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家庭和睦相处,不让父母担心受气,也算是孝顺。


用户乡村三哥


有人说农村出现新型不孝形式,且越来越多严重,做父母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办?

1.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看父母

2.觉得父母给自己看孩子理所应当

3.孩子教育不好怨父母

4.不愿意和父母一起居住

首先,这个问题是目前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且越来越严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个人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共同解决。不然发展到最后会成为国家一个最不稳定的因素。

古语云,父母在不远行。可是如果我们都在家里靠一亩三分地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我们物质文化所需的,只能外出打工。而大部分打工的农民工由于自身文化技能水平的局限又无法实现人的自由,这就导致回家看父母的次数少。而有了孩子,由于城市学费的高昂和生活成本所限又不得不让自己的父母照看。父母文化水平的局限和孩子的隔代鸿沟注定了教育不好孩子,至于不愿意和父母一起居住,则是生活习惯使然,并不能过于苛责。

以上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那么如何解决呢?1.首先从我们自身要提高修养认识,同时需要国家社会村里定期对务工人员进行道德教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去认真体悟,行孝要及时,不能等父母不在了而去后悔。2.城市化的发展注定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我们的政府虽然出台了各种对务工人员医疗教育的政策,可是仍然是杯水车薪,年假制度虽然早以制定多年但真正实施的只限于国企,这需要我们政府继续努力。3.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这些年越来越突出,也导致了很多家庭矛盾,也需要政府加大投入都兴建留守儿童之家,由专业的老师去照顾教育留守儿童。4.加大农村养老的投入,提高农村养老金的支付,加大农村养老院的修建。5.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鼓励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现就近就业。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全社会共同努力,我想农村不孝的这些现象会越来越少。最后还是提醒无论你在哪里,常回家看看,常给父母打电话,不要被忙,没时间,压力大这些借口占据了孝顺的义务,俗话说: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天地下最无私的爱是父母的爱,父母在才有家,你说呢?


溪沟纪哥


我不知道,新型不孝方式有哪些?其实我觉得所有的结果都是有原因的,有因才有果,很多不孝子女的父母应该检讨一下自己当初是怎么样对待自己的父母的,有很多人当初不孝顺自己的父母,只会宠着自己的子女,不教子女最基本的道德伦理,一味对自己子女好,而忘了自己的父母。自己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教出来的孩子是不孝顺的,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当初小的时候把她宠得像什么一样,一点不教他人生的道理,只说太小,殊不知长大了之后,再也听不进去,你说的是任何言论。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三岁间大七岁见了,小的时候不教育,等到长大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就像疾病一样,有因就有果。你给他提供了这样的环境,那长出来的肯定就是这样的人!要想改变别人,必须先改变自己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