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防感冒、治麻疹?讓人又愛又恨的香菜,還有這些“藥”用

香菜,亦名胡荽、芫荽、香荽、延荽菜。取名香菜,是因其香氣獨特而濃郁。

名為“”者,則因其葉細,根鬚多,綏綏然也。

曰為“胡荽”者,是因此菜原產地中海沿岸,系漢代張騫通使西域時帶回種子繁殖而來,古以非華夏本土為胡,故有此名。

降血糖、防感冒、治麻疹?讓人又愛又恨的香菜,還有這些“藥”用

香菜,為傘形科植物芫荽的全草,現我國各地均有栽培,蔬菜市場多有供應,藥店、藥房亦多有配備。

醫藥文獻記載,見於《食療本草》,唐代醫家主要用於開胃消食。

孫思邈的《千金要方·食治》中主要用“胡荽子”,謂其能“消谷,能復食味”。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謂其能“發痘疹,殺魚腥”。

其後有的醫家指出:“治小兒痘疹不出,闢四時不正之氣,發表散寒,治鼻塞不通”。

當代《中藥學》多將其歸入辛溫解表藥類,謂能發散風寒,發表透疹,開胃消食。

用於麻疹透發不暢、預防感冒,以及飲食積滯、納食不佳、脘腹脹滿等。

降血糖、防感冒、治麻疹?讓人又愛又恨的香菜,還有這些“藥”用

主含揮發油(胡荽油),油中含葵醛、芳樟醇等。並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蘋果酸鉀、蛋白質、硫胺素、核黃素等。

具有促進外周血液循環、利尿、降血糖、利大腸、增進食慾,以及對某些食物的解毒作用

作為菜蔬,可以炒食,或水燙後涼拌直接入食。

由於其味辛香鮮美,有祛腥解膩之功,餐廚中大多用作涼菜的點綴或湯菜的調味,在我國及東南亞各地具有民族風味的菜餚中,已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常用佐料。

如冬令的香菜羊肉湯、香菜牛肉湯、香菜炒牛肉等許多菜餚中均用到了它。

降血糖、防感冒、治麻疹?讓人又愛又恨的香菜,還有這些“藥”用

香菜入藥多以胡荽、延荽名之,幹用9~15克,鮮用30~60克。外用適量,多以煎液燻洗,或鮮品搗敷。

使用注意:

①本品藥用主要用於麻疹初起未透者;感冒亦主要用於風寒感冒初起的輕症,或預防。對麻疹已透,或疹點雖未透而熱毒盛者忌用。

②本品為辛溫香竄之品,多食或久服可“耗氣”、“損目”、“損人精神”,或“發痼疾”,故不宜多食久服。

關注 ,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點擊“瞭解更多”,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